成忠臣揭开书坛丑恶状况
成忠臣揭开书坛丑恶状况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一种特有现象。它能够使人们在审美意义上了解我们华夏文化的发展。正是书法艺术有着这一独特魅力,而成为几千年来东方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书法的最高艺术形式是草书,能代表中国书法艺术的也是草书。在我国书法史上,历代出现过几位开一代书风的草书大家。
东晋王羲之父子在汉魏古朴书风的基础上,以离方遁圆的笔法,从容衍裕的结字,形密势巧的章法,开创出清新流美的书风。唐代怀素继承发展了张旭的草书,开创出奔放纵逸的一代书风,他的草书代表着大唐开放进取时代的一种精神。在近代史上,把草书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他对书法艺术的功绩是把书法艺术与革命实践的结合融入了一个高度完美的境界,直接反映出社会现实,他开创了新中国的书法风貌。他书法艺术的高度是历史上的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人都不能与之比肩的。他的书法可以说是一种中国革命精神的书法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邓力群主编的《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与书法)》载文“毛泽东以他晚年的草书成就,已经登上了书法艺术的巅峰,摘取了中国书法王国的皇冠。足堪称一代大师,一代宗匠、一代旗手。”在当今书坛这种混乱状况的情况下,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推出毛泽东书风作为书坛新的领军人物,以弘扬毛体书风的艺术形式来高歌中国革命精神,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爱党、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高尚风气。潜移默化地净化人们的思想境界,提升国民精神素质,建立美好的道德情操。在国内外一些反动、***势力每时每刻都在利用现代化工具腐蚀我们每个人的今天,这一点显然更为迫切。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最近发表讲话,称党的十七大之后,我们党将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来提高各级党政官员的政治素质,其重点就是“井冈山精神”。***总书记也明确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要开时代风气之先,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勇于“占领文化制高点”。作为中国书法业务主管部门的中国书协,为什么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用毛泽东书法的文化底蕴来支撑现今这失去人心的书协局面。要知道,毛体书法艺术影响深远,发展潜力巨大,不把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毛体书风艺术开宗立派,列入传承学习,摆上应有的位置,将会使中国书法走向死胡同。只有毛泽东书风才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书法是文化的反映。一个人的书法,既是一个人文化和思想情感的折射与反映。毛泽东书法除了表现他个人文化与个人思想情感之外,同时也表现出他所处的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的沧桑变化的社会特点在书法这一特殊艺术上的反映。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古诗词尤擅,这自然也能反映到他的草书中。毛泽东草书艺术为什么古代一些草书大家所不及,因他们没有毛泽东那样的人生经历,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和雄视百代的博大胸怀,也就不具备毛泽东那样深厚而独特的字外功夫。他的书法艺术现代一些大家更是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正因为现在书法界的权威、专家们明白这一事实,毛泽东书艺高度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共识。他们不仅置若罔闻,反而用特权冷落研究毛泽东书法者。你研究王羲之、颜真卿这是继承传统,你研究毛泽东书法是临摹领袖书体,这对于继承、学习、弘扬毛泽东书法艺术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书协为什么不推崇毛泽东书风,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水平不能引领时代潮流,生怕一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一代书风兴起,将会失去其书坛霸主地位,尤其是失去了财路。所以专拾古人牙慧,把古人一直争论不休的《兰亭序》拾来统治中国书协的舞台,宣扬书法神秘论,书奴众生,排斥异己。同时推出一些现代新潮书风都是些丑恶怪诞的垃圾,搞得全国书界一片混乱。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还是让我来解答吧!中国书协当初成立是舒同老倡导的,现在看来多此一举,这个组织的成立没什么必要,成为一些领导者捡钱的工具,其丑恶的F•B现象令正直书人所不齿。每一届换书协领导,没带来好的局面,也没繁荣起什么,倒是会员大量发展,各种展览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书协官员的书法价格一天一个价。心思没用在把书法推向繁荣,而是到处忽悠坑世骗钱。发展会员那是资源,于是冒名顶替者有之,用金钱买者有之,而一些拿到这狗皮膏药证者,好像一下子成了闻名世界的大书法家了,也到处忽悠骗钱去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西谚中有“个性决定命运”之说,我们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家,封建意识浓厚,“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有的人看到了这一点,积极要求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观没改造好。入了党,做了书协领导,不管字有没水平,崇拜的人多了。于是字能卖高价,配小车、住洋房,常出国“考察”再骗老外钱,出入高级宾馆、玩高级洋妞。于是趾高气扬地坐在主席台上,于是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风光无限。至于书法写得好与坏,那是次要的事了,对于私心重思想观没改造好的人来说,名利双收,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中国书画市场相当混乱,这些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搅乱了正常的民间收藏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以耳代目”的收藏群体,这是中国文化界一大悲哀。这些人的人生观是:要想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就”一定要既当官、又当书法家的“两栖”之路,当官为写字开路,写字为做官扬名,两者相辅相成,效益可谓大矣。如果只做官不写字,荒废了专业,光写字不做官,艺途窘迫。在领导岗位上,无论干什么事都一帆风顺,出书法集,当评委,办展览,“马太效应”在他们身上得到良性循环。当评委可以吆五喝六的指手画脚,指点江山,在人们心目中,这就是当今书法界“功成名就”的人物。偏激一点地讲,现时如雷贯耳的大家基本上都是些假冒伪劣的书法家,而默默无闻的同道中却不乏高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在一开始就讲,“个性决定命运”(其实是人品)你想,一个终日埋头潜心艺事的人,哪有时间和精力四处钻营?对比之下,一些名利心重之辈,又是搞笔会,又是出书集,又是上电视,又是入典籍,终日南征北战,吹牛拍马,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虽然他无才缺德,轻薄浮躁,而时间一长,却闯出了“知名度”,“鱼目混珠、瓦釜雷鸣”这八个字可以概括出书法界的大体状况。为何这些名家作品不怎么样却能卖出高价,说穿了中国的书画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投机市场,市场被他们用特权误导了,而一些报刊、电视也帮助忽悠蒙骗世人。加上中国有钱的款爷都是些半吊子,并不懂艺术,一些画廊、拍卖会也大肆帮助鼓吹,因为涉及到利益问题,他们是些商家,商家本身就唯利是图。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垃圾品泛滥成灾,假冒书画泛滥成灾,你看现在喜欢书画的人,拍卖会老板也好,画廊老板也好,其他领域的老板也好,政府官员也好,哪一个不是“以耳代目”。
我小时候练书法直到后来研究毛泽东书法,我从来没有想过出名,更没想到靠这玩意挣钱。而是继承,想把毛泽东书法发扬下来,直到后来我见了许多中国书协领导,会员们的作品,其低劣的水平令我大惑不解。在长期冷眼观世,思索世态中,我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这是读社会“无字书”得出的怪解。过去在读书时,老师都是教育我们“学雷锋、做好事”这些所谓“正面教育”在今天看来太天真、太幼稚,不懂人性世故。我在此讲这些并不是对社会现象颓丧消极,我会以我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去走一条对自己祖国,自己人民有益的光明大道。
练书法的人都明白,每一个书法家都是从摹写别人的作品开始,然后再由摹写别人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路,这一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无论研究临摹哪家字体,都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抓住书法中的精神气质,不然是尽得皮毛而不得骨。创新是指你要继承的书家东西拿来博采我用,超越发展而形成一种新的书风。是要深入堂奥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打通技法与精神之间的通道。一句话,是变换路数,形成自己的语言。这一点难度很大,大部分书家倾其一生也没能成功。上世纪的书坛仅出了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沙孟海等少数几个人。在现代书坛上能开一代书风的几乎没有。现代书坛上存在普遍问题是:融会了古人的东西但不会贯通。尽管有些理论家评论某某所谓大家开“一代书风”,不客气地讲,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观点。下面我们列举几位:披着“黄马褂”的启功老爷子的书法被尊为“启功体”,我敢讲,这个提法留在后世上准让人笑掉牙。“启功体”的来源,“启功体”的用笔、结字规律,你只要将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洛神赋》拿来一对照,你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启功一辈子仅学了这么几根线条,没有差异,没有变化,但我们的书法权威尊他是一代大师,而且是开宗立派的大师。欧阳中石是一辈子都没走出吴如玉路数的一位“大家”,只是反复重复着吴如玉的一些技法,他的线条永远是一个面孔,毛笔是永远湿润的,从不存在渴笔,也没飞白,对行草的结字规则一丝不苟,点是点、线是线,说到这,我们没必要再对他详细分析了吧!王学仲是一位高谈艺术阔论而不能进入创作的高深次高度的书法家,他是将碑版大胆地与行草书融会,由于创作的深度不够,碑版味融入行草在气质上做的理想而在形式上很俗,在技法上显得粗糙别扭,缺乏灵气,在字形把握上比较匠气,创新的意义不大。刘炳森是以隶书自居的一位“大家”,刘的隶书没有吸收传统隶书质朴浑厚、沉雄遒劲和自然茂密的精华,而是运用汉字方块字形融会隶书,写出一个方方正正、平平稳稳的刘式隶书。刘的隶书追求字形的方整统一,保持字形的大小一致和笔画的均匀,不管笔画繁简,字势正斜,一视同仁。刘的隶书线条运笔过于简单,没有变化,通篇墨色乌光通亮。刘的隶书更俗的特点是,写出的少、画出的多。周慧珺是研究米芾的一位女书家。周氏是将米芾的特色进行高度化提炼,再将北碑与米体融会在一起,由于仅学了些皮毛而不得真谛,融会而贯通不起来。留给人的感觉是造作气太浓,不能从根本上打动人。再有一些大家像张海、王镛等人根本不值一提。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现代书坛上真正意义风格的书家没有,一些所谓的风格只不过是学了些东拼西凑的“四不像”,还无法去融会贯通。也许漂浮水面上都是些小杂鱼,真正的大鱼总是在深水下,我们期盼着陶博吾这样的“大鱼”能出现。在现在书坛上讲真话很难,要付出被攻击与谩骂的代价,我在谈当今没落F•B的中国书协一文中,得到了全国许多有真正感,有良知感的书人的一致赞成,好评如潮,在书坛上反响很大。但也遭到一些下三烂的攻击。河南有一家《大河论坛》,其作法十分霸道,把我的文章复制到他们网站上,下面加了他们的点评,没有回复贴的留言,不允许别人发表留言,你有理不要紧,我们提倡争鸣,大家把不同的观点发表出来,这样以理服人。你这么做也不起什么作用,无非是让人看清了你这种人渣行为,是没理的,不敢见阳光的做法,更是让人取笑的一种行为。他们是这样点评的,大意是我成某人无非就是个仿毛体的书法匠,倒有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看不是忠臣,倒是个奸臣。说我是书法匠也不要紧,我想问一问?张海的东西不俗气吗?我俗张海更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什么意思?也去学张海,当那书邪国主席,带领这万人子孙也到处忽悠坑世人。不是忠臣倒是奸臣,不批评张海主席就是忠臣,批评就是奸臣,是这个意思吧!我的文章批评了张海、张主席,喽啰们坐不住了,跟着瞎起哄,这个现象好的很。你批评我的毛体书风匠气,我的毛体书风你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你读得懂吗?我自由创作的毛体作品不仅仅抓住了毛体的“神似”,因我明白单纯学毛体创作出的东西空虚,不会有毛体的神韵。我在自由创作的毛体作品中,是融入了颜真卿、苏东坡、郑板桥、王铎的笔意,与毛体风范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来的。中国书法尚骨,没骨力的书法永远不会有神韵,这是谁都懂的道理。我写的毛体风范作品十分注重神韵,强调筋骨内涵。我从没像一些“大家”那样去讲是自己的风格。我的社会责任就是把毛体书风发扬光大,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弘扬到底。
书坛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热衷于推崇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学他们的东西为尊为正统一脉的平坦大道,既得名气、又安全。而你学毛体,被贬为临摹,不成气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王氏父子的书法来自传统,毛泽东的书法也来自传统,而且都是反映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中可见现代书坛上一些人多么别有用心。你贬别人临摹,那你创你的风格呀。你去引领书坛潮流,但你又没那个本领。你不就是把书坛搞了个乌烟瘴气吗?
八一建军节前夜有感而发
成忠臣于工作室
em1 em1 em1 em1 em2 em14 em14 em2 em1 em14 em14 em4 em2 em1 楼主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文笔犀利,有的写的很精彩,敢于说真话,佩服!
随意说几句话,个人观点,不足为训。
1、毛主席的书法大气,但说超过了王羲之、旭素,我个人认为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2、文中提到了曾、胡主席,再次将艺术加上政治色彩,我持保留意见。
3、文中提到了启功,说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大家都知道 书法界也一度批评他的书法是馆阁体,时间是他担任书协主席的时候,可见书法界并没有把大当成书法界的大师,倒是其为人、考古、文物研究、堪称大师。
4、文章片面夸大了黑暗面,书协工作在前2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还是有很多光辉点的,刘正成的《我与书法20年》,写得比较客观。
5、毛主席说:牢骚太盛防肠断。过于主观、牢骚太盛,也算是楼主文章的一个特色吧。
我个人没有攻击楼主您的意思,我也只是书法爱好者,也非常爱好、也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毛主席书法,相反对您的艺术精神和敢于说真话的精神非常的钦佩。提出上面几个看法只是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希望没有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呵呵,希望加强交流。 原帖由 雪晴斋 于 2007-8-1 09:1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文笔犀利,有的写的很精彩,敢于说真话,佩服!
随意说几句话,个人观点,不足为训。
1、毛主席的书法大气,但说超过了王羲之、旭素,我个人认为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2、文中提到了曾 ...
雪晴斋先生的话语客观公允,理智清醒,表达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读后感。惟对于启功先生的评价似乎偏低,不佞尚有不同的意见。启老的确不是书法大师,但是其书法的线条质量和内涵所达到的高度,当今可匹敌者寥寥无几,较之某些古代名家,亦毫不逊色。启老在书法史上,应该不是匆匆过客,而且与馆阁体无缘,或许可以称之为书法大家或书法名家。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1 10: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惟对于启功先生的评价似乎偏低,不佞尚有不同的意见。启老的确不是书法大师,但是其书法的线条质量和内涵所达到的高度,当今可匹敌者 ...
谢谢。
对于启老的书法馆阁体的评价,非我辈能及的,是当时书坛上一个现象。。启老曾风趣地说:假如我是馆阁体的代表,那我死了馆阁体不就消灭了么(大概意思,好多年前的文章记不清了,当时他是书协主席):。。。。
我个人喜欢、敬佩启老的书法、为人、学问。。。 说了一点实话,骂得到也痛快,胆儿倒挺大.哈. 批评过于偏激了,过尤不及,雪晴斋主人的评论倒是公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