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7-20 09:40

林剑丹先生关于“国展”的反思(摘自《中国书法》杂志)

                                       “国展”反思
                      文\林剑丹
    这几年书法创作人才和水平都有所提高,这是和全国性大展活动的有益推进分不开的。比如,首届“兰亭奖”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最近这一次就好一些。本届中国书协在改进和完善大展评审工作方面花力气制定和采取了不少有成效和的规则和举措,为繁荣当代创作、使更多的精品力作涌现出来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是值得肯定的。
    反思这些年的国展评审,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评审效果如何,当届国展的展示水平如何,和评委构成有直接关系。由于评审团各成员水平(包括思想水平和书法创作水平)的高低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评审过程,特别是对具体作品的取舍方面在看法上、认识上很不一致,致使最后评出的作品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考虑评委构成时,就首先要保证其专业水平和有较高的水准。
    二、这么多年走下来,历届国展获奖者人数已经非常可观了。有的作者,创作水平一直保持得不错,社会影响也与日俱增。但也有的作者在走下坡路,无论是创作还是影响,都日趋衰落。现代社会对书家创作心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有的作者,为了吸引眼球,追求很强烈的风格,强刺激,但格调不高,实际艺术水平却呈下降的态势。由此可见,一个书家,除了“写”之外,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需要补充,需要学习。
    三、前辈大家的个人修为是很全面的,文化、精神、心态等等。这个丰厚而健全的个人修养,提升了其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提高了其挥毫驭墨之际的格调和境界,才使得他们的创作具有深邃隽永的艺术魅力。而当代的书法家,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展大赛催生出来的。这种近似于群众运动的方式,能够造成全社会的趋同热情和影响,但作为参予其中的个人,如果仅仅满足于这种热闹场面而不能进入书法更深的层面,最终就难于走得更远。现在,一些高校设置书法专业,招收学生,可以使我们有所期待。如果从文史方面、传统文化方面多吸收融汇,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建议中国书协结合每次大展也考虑增加一些学术研究和服务的内容,使展览更丰富,更立体,更具有学术价值。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国书法》杂志在这些方面也有所考虑和安排,是令人可喜的。总之,无论是个人水平,还是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整体发展,都是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和选择的。这的确很难。书家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个人很怀念曾经一起参予展览评审的过程和同事,想念他们。最近几年,自己不太喜欢到处跑,一是因为忙,同时也想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创作做一些思考。现在的这种状态很好,头脑反而更清醒、清楚一些,感觉自己很渺小。和前辈比起来,他们的修养很全面,也很高。要像他们那样,对中国书法艺术有更高和更深境界的追求,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就创作而言,要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社会和历史的承认,路子还很长。近、明年还有自己的一些考虑和计划,趁着现在年龄、身体、精力还允许,打算尽力多做些事,以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书法。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7-20 09:46

       林劍丹先生是我青少年時期心中的偶像,至今我依然對先生懷有很深的敬意。雖然林先生并非大師級藝術家,但其高尚的人品不佞至敬至佩,于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尤爲難得。二零零三年先生以此作見贈,現公開發表,再次向林劍丹先生致敬!

行一堂主 发表于 2007-7-20 10:21

em1 em1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7-7-20 11:06

em1 em1 em1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剑丹先生关于“国展”的反思(摘自《中国书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