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 发表于 2007-7-16 22:06

人正,才能心正、品正,书法界才能有正风正气

人正,才能心正、品正,书法界才能有正风正气----访刘炳森先生
李妍

笔者最近采访他时,他说他的心境并不太好。谈及其原因,这位燕赵耿介之士直抒胸臆,他对书法界目前的现状忧心。他说,我是“文革”的过来人,我尝过当时极左和文字狱的滋味。是改革开放使书法这古老的艺术焕发了青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宽松、祥和、富庶的环境。“这二三十年来,中国人有史以来说话最随便,最自由,心情也是最舒畅的,党中央心怀宽广,广泛采纳意见。”说到这些刘炳森一脸的真诚和感激之情,而有人却不珍惜这样的环境,搞得书风日下。他接着说,中央的文艺方针之一就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书法的主旋律是什么?刘炳森认为还是应该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书法艺术,为新的时代和人民服务。书法是古老的民族艺术,不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来个“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恐怕是不行的。清代刘熙载在他的《书概》里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我们不讲究那么高的标准,但讲究书法的法度还是必须的。书法之“法”应当是界定艺术书写和实用书写的惟一要素,这是书法本体质的规定性。要使你的气势、神采、风韵达到较高的境界,必须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人手临池,不说是备尽法度,但也要悟得法度之道,挥运之理。前一段我在天津谈过这个问题,我至今认为,正书是一个重要的书法基础,从文字结构到运笔规律都有着严格的规律和法度。这正是最近一段时间书坛强调得不够和欠缺的,归根到底是书风的问题。这一点书法展览和书法评奖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你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很重要。本届“兰亭奖”评选,因为副主席分工是我管评奖,那就要认真管,改变一些不正当的风气。不然,我就会内疚,就会感到无颜见书法前辈和后代子刊。

    说到这里,炳森先生很激动,便接着说到传统书风和流行书风问题。他说,我们的创作需要追求三点: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民族性需要我们继承传统,时代性需要我们创新发展,艺术性需要我们把书艺锻造得炉火纯青。在百花齐放的当今时代,传统书风也在发展,毋庸讳言,流行书风也有继承,这其中没有楚河汉界,自诩为流行书风的作品也有好作品。如同音乐的流行歌曲,服装中的流行服装都是可以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有人说我一概否定流行书风,我要声明一下,我从来没有那么说过,我自身也在追求创新发展,但我不能接受的是书画界专门去追求穷山恶水、傻树、危房、丑人。拜读之余,惟觉不是美术是丑术。如今书界又出现了“丑书”,我不能理解。我认为这是走偏了方向,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也不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新发展是为了追求真善美,我不以为胡涂乱抹算是书法,怎么难看怎么写,怎么不认识怎么写,别人还不能说个“不”字,说不字你就是不懂、保守,不允许百花齐放!丑书、丑术是“花”吗?有人误解傅山先生的“宁丑勿媚”,我认为傅山是为了强调“勿媚”,我们可以看一看傅山草书的点画形态并不丑。有一位主张写丑书的人士说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灵的释放,但释放出来了会收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我们想过没有y我们决不可能把丑书的写法教给自己初学写字的子孙吧。但是教给别人的子孙不也是不负责任吗?字写不好可以练,但胡涂乱抹不是艺术,书法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它有完美的文字结构、巧妙的运笔方法、连贯的行间气势和妥善的整体笔,笔笔不苟;干线万线,线线风动,以及作品的文化支撑、格调品格,所调动的都是技法和艺术的手法,而不是随意挥抹而就的。

炳森先生强调,在如此众多的中外书法爱好者面前,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其中也确实有个人品问题。晶正才能人正,人正书法界才能有正风正气。炳森先生颇义正辞严地接着说,在楷书中,我喜欢颜体,在颜体中,我尤喜《勤礼碑》,通篇气象博大沉雄,用笔苍劲挺拔,结体严峻开张,凝重而无呆滞,敦厚而见潇洒。而且我更推崇颜真卿的人品。颜老先生幼年也是在苦难中度过,由于勤奋好学,二十六岁中进士,这位古代知识分子,在沉浮无定的宦海中,为人正直刚毅,敢于仗义执言,因此屡遭诬告、贬谪。最后还是招致权奸妒恨,威武不屈,以身殉职。颜真卿的人品也体现在他字的气与骨之中。确实中国传统书学历来讲书品人品并重,颜老先生的作为正是炳森先生的追求,难怪人们初识炳森时对他会有敢于诤谏的耿介之士的感觉。

喝牛奶不要把人喝成牛犊子

笔者知道书画界许多名家对当前出现的丑术、丑书都有看法,在采访中都曾表达过。但是像刘炳森先生如此直言不讳、激烈严厉的还不多见。“艺术没有民族性就缺乏世界意义,没有时代性就缺乏历史意义”,刘炳森如是说,我到世界各国,首先都要参观他们的美术馆、博物馆,他们的馆藏极丰富、文化很灿烂,绘画相当好,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这种借鉴要有分析、有扬弃、不能照搬。在借鉴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像乾隆皇帝那样“天下就是我”闭关锁国,也不能主张国外的东西什么都好,把人家玩够了的“洋垃圾”拿回来当补药吃。前一段有些人搞的行为艺术就属于洋垃圾的范围,例如美术馆出现了洗脚,美术学院出现了往死尸身上书写。是不是神经不太正常?那种触目惊心、令人作呕,惨兮兮、血淋淋、赤裸裸的表演居然与世界上最能体现真善美的艺术挂上了钩!这种扭曲人性、糟蹋心灵、贻误青年的东西是不能允许它在艺术园地站住脚的。

现在还有人忙着让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与国际接轨,我认为这是异想天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审美习惯,国外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用以丰富我们,但不可能都适合我们的国情,书法具体说怎么与西方接轨,我想不明白。其实,有些人对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并不知道一二,就急于提出去接轨,妄自菲薄。或者以此来掩饰自身的浅薄。究其底里,其实我们是什么,西方是什么他都没有弄清楚,都弄清楚,就不会轻易说出这种无知妄言,说到底,还是毛主席说的那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吸收借鉴西方的东西,如同人喝牛奶,是为了强壮自己的身体,不能把自己喝变了形,变成了牛犊子,那就太可悲了。

来源:王羲之书法网
http://5d8d.5d6d.com/thread-143-1-1.html

沉香斋主 发表于 2007-7-16 23:23

em1 em1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7-17 08:18

读读再学习了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07-7-17 09:42

em4 又要上纲上线      搞文化斗争了

火木子 发表于 2007-7-17 10:11

米芾曾评价颜真卿的楷书是俗书。个人以为有一定道理。
但我坚决反对“丑书”!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7-17 16:51

em28 em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正,才能心正、品正,书法界才能有正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