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8

挑灯默锲传心印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浙江艺术界专家雅谈纪要

挑灯默锲传心印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浙江艺术界专家雅谈纪要
  刘江(西泠印社副社长):我是年长者,也是学生,有幸看了岚清同志的篆刻艺术展,发现他很善于借鉴传统的篆刻因子,古玺、汉印、流派印风均有涉猎。尽管创作的时候,有少数线条尚需更加精致,但思想解放,通过篆刻反映生活的做法值得我琢磨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他作一“饼”字印,其外加了四五层边框线,颇费思辨,后见附言才知道,现社会中有的食品过分包装,包装费超过食品……批评得有力、有趣、爱不离眼。又如,他刻“莫札特”,把五线谱符号融入篆体,其尝试很顺眼,像音乐符号又不像音乐符号,推陈出新,蛮有意思。若能找准目标,选一二个点着重突破,相信路子会越走越宽。   许江(中国美院院长、浙江省文联主席):我不会篆刻,但我很乐于以一个文化人的角度借此机会谈些感受。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表现了一个知识人对伟大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态度,也反映了一个政治家宽广的胸怀和丰富的阅历。一方面,他对篆刻文化充满敬意,所以他的作品蕴含了许多浑然大气的东西。开幕式现场屏幕上放大的那方“石言志”印,特别有石味,特别厚实有力;另一方面,他注重活用,用篆刻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鲜活的,篆刻也是鲜活的。这其中充满的“趣”,在运动中采撷,在生活中采撷,所以充满生的、活的趣象。
  中国文化,至软者,毛笔;至硬者,金石(篆刻)。要让毛笔写出金石味,金石方寸间表达万千变化,让天地之间相生相和,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最后产生“纵横有可象者”的生命的机趣、时代的机趣。岚清同志把独特的生活趣象和艺术天地的图像糅合贯通,虚实相生,生动活泼,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带来鲜活的气息。
  陈振濂(中国美院书法系教授):岚清同志多次到过西泠印社。集中看他的作品,这是第一次。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篆刻属于“‘另类’篆刻”,我倒觉得古代本真意义上的篆刻可能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篆刻家反而要反思自己“是否是专业变得‘另类’了”,当代篆刻家仅仅把守几种传统模式的思维是否要自我松绑?这个展览的看点不是篆刻技术的高度,而是篆刻人生、篆刻思想的高度。拿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从篆刻艺术角度评析绝对不算好,但中国历史上篆刻大师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哪一位堪与“中国印”比肩?奥运会对印章(篆刻)普及功用非常大,对篆刻家则是非常利好消息。“另类”篆刻给篆刻家出了一份试卷,她提醒篆刻家想法有趣多么重要,“活用”、“想法”又多么重要,岚清同志每一方印都充满想像力,以思想取胜,而非形式。
  梁平波(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受“文革”影响,刘江老师没教过我刻印,有机会要补补课。
  岚清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仍有如此热忱爱心,义务从事文艺推广工作很不容易,真正树立了领导同志身体力行的楷范。任何艺术探索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有敢于破除清规戒律的勇气便了不起。读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可以读到宽容与多样,这是艺术创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和谐社会艺术创作主旋律音符之一。
  茅威涛(中国剧协副主席):演越剧《孔乙己》时,导演要求我当场书写“品物咸亨”四个字,现学现卖,算是书法入门。对篆刻,我绝对是门外汉,不敢妄加评价。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却在岚清同志的作品中读到了让我为之怦然心动的人文情怀,而这种情怀因为岚清同志的特殊身份和经历,显得尤其珍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我认为普及与继承创新看似是两件没有关联的工作,但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岚清同志倡导的校园文化普及和我们正在做的“爱越新蕾计划”异曲同工,尽管我做得很艰难,但岚清同志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进行的六十场讲座,无形中给我带来很大的动力。我希望岚清同志百场讲座结束时,我们“小百花”一定专场祝贺!
  胡小罕(浙江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印”定为北京奥运会会徽、岚清同志印贺“西泠百年”、《原来篆刻这么有趣》出版及“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开幕,是近年来让篆刻界振奋的三件事。篆刻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艺术门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汉代的“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到今天篆刻文化的弘扬光大,反映了时代的巨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盛生命力。我们向岚清同志身体力行推扬篆刻文化表示崇高敬意!
  祝遂之(中国美院书法系主任):我看了李岚清同志的篆刻艺术展,非常感动。
  岚清同志曾经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工作,在离开繁重的工作岗位后,能创作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作品,浙江大学还举办了他的篆刻艺术展览,这是杭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他生活中的一个面,很有人文关怀,这是篆刻之外的一种修养,尤其对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这是何等的毅力。我喜欢他的许多印作,如“石言志”、“贝多芬”、“莫札特”、“应聘不果”、“修旧如故”、“复旦大学”等等。他的作品犹如音乐般抒情,韵味无穷。作为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者,更能体会到他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这,正是他的睿智。他用铁笔抒情,因情生趣,因趣生象,使人读了备感亲切,有味有趣。我相信,绵绵几千年的篆刻艺术,有岚清同志的参与、支持与关怀,篆刻事业一定会更加蓬勃发展。同时,他的创作一定会给我们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意义的思考。
  祝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
  陈大中(中国美院书法系副教授):看了岚清同志的篆刻展有两点收获:
  一、岚清同志的篆刻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我们平时创作时,基本上都是用的古人诗文,虽然词义优美,但与现实生活还是有不少距离,反映不了当代的感受。在这个方面,岚清同志的实践值得我们学习。
  二、对今后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在今后教学上,除了对形式技巧的研究指导以外,还应该更好地对篆刻文字内容进行甄选和探讨,使这门古老艺术在形式、技艺、内容上更加相得益彰,更加丰富完美,更加贴近时代生活。
  张耕源 (西泠印社理事):读了岚清同志的作品(包括短文),使我看到了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的心迹。岚清同志以政治家的敏锐,以对生活的热爱,以“性情中人”的幽默,以艺术家的灵感,开拓出一条使古老的篆刻融入现实生活的独特创作道路,使我联想起令人崇敬的前辈丰子恺先生。因对我的启迪非常大,故刻“印为心迹”一印,以表感佩。
  吴莹(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有幸二次参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第一次是今年3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当第二次在浙大展示厅参观时,我的心里感觉更似乎是在参观“李岚清情系篆刻艺术展”。他是用心篆刻。有循规蹈矩的“石翁”、“复旦大学”、“石言志”;也有情趣多多的“桥牌”、“刀下留牛”、“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在他的印中体现了两个理念:一是在发扬传统印学的同时,如何创新,换思;二是如何普及,推广篆刻艺术。这也是篆刻界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欣赏《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更感到在通俗、雅趣中包涵着文化蕴含及艺术魅力。
  王冬龄(中国美院博导):《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参观后,又拜读《篆刻原来这么有趣》,深受教育又颇获启迪。首先是岚清同志的艺术创作理念,从他对奥运“中国印”的认可定夺,到他这几年的勤奋创作,他的创作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的活力。其印文多数是体现作者的思想与情操,如“祖国万岁”、“人民万岁”、“全民教育EFA”等;有的是来自生活中的经历故事,如“应聘不果”、“刀下留牛”、“用功的小尼姑”等。其次是作品既体现了传统的功力,又有一种创新与开拓。在印文中应用英文字母、音乐符号,如“莫札特”、“桥牌BRIDGE"、“约翰施特劳斯”诸印,真是匠心独运,前无古人,令人耳目一新。另外,边款的行草笔意刀法也表现得十分酣畅,真所谓“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岚清同志的篆刻艺术不仅得益于他的书法造诣,更来自于他的思想胸襟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的高超素养。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8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3.jpg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9

“中国印”的故事
■李岚清
  在2001年我国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后,北京奥组委就投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征集会徽。北京奥组委的征集、评选工作从2002年7月3日开始,历时七个月,共收到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有效参赛作品1985件。经由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10件获奖作品,其中“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获得总分第一名。2003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领导同志带着初选的方案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们看了初步入选的若干设计方案后,一个使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印”方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将中国篆刻这一特有的传统艺术加以抽象创新,与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结合起来而别具匠心的方案,情有独钟。但我并未立即表达我的看法,而是先问奥组委领导同志在初选时有何倾向性意见。当他们告诉我倾向“中国印”方案时,我立即表示同意这个方案。事后证明,这个方案公布后,受到广泛赞誉。同时,还使我特别高兴的是,由于北京奥运“中国印”会徽的推出,使更多的人对我国的篆刻艺术产生了兴趣。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9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5.jpg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4.jpg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9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7.jpg蓓蕾之歌 尺寸:2.9×2.9cm
印材:辽宁石
创作时间:2003年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49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6.jpg尺寸:2.9×2.9cm 印材:昌化石
边款:预祝二○○八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乙酉秋, 李岚清
创作时间:2005年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50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8.jpg何必耿耿 尺寸:2.8×2.8cm
印材:巴林石
创作时间:2006年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50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09.jpg采菊东篱下 尺寸:2.4×2.5cm
印材:青田石
创作时间:2006年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50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11.jpg乐仙 尺寸:2.3×2.4cm
印材:青田石
创作时间:2004年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7-9 07:50

http://zjdaily.zjol.com.cn/msb/images/2007-07/07/mszb2007070700003v01b010.jpg文人相亲 尺寸:2.4×2.4cm
印材:青田石
边款:文人宜相亲不宜
   相轻,乙酉,岚清
创作时间:2005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挑灯默锲传心印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浙江艺术界专家雅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