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蝶 发表于 2007-6-5 08:56

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

  2005年开始摸毛笔练书法,我练书法的动机不是想将来能写一手好字,我的理想是能够以国画的形式画出一直以来最心怡的荷花。在还没有动笔之前,就有人告诉我,书法是国画的基础,如果先把书法的基本功练好,绘画的要领已掌握了七分。我非常赞同,便不急不躁,老老实实地坚持不懈地练习书法。

  我的家住在与杜甫草堂相邻的浣花溪畔,老天还把一个极具书画氛围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了我,那就是浣花溪的附近有一座送仙桥,送仙桥艺术城就座落在那里。我可以于闲暇时去逛逛艺术城。

  2006年我在送仙桥艺术城认识了一位姓高的姐姐,她在那里有一个画廊。我们在聊天时我提到我正在为学国画而练习书法,我到这里来逛是因为想长点见识。她却说如果真想学画的话,千万别只看送仙桥艺术城的画。因为这里虽然不乏好作品,但是更多的是鱼目混珠的作品。对于尚未入门者来说,还无法分辨,如果眼睛被看坏了,好坏不分,以后动笔之时容易落入俗套。这个善意的提醒于我十分有益,我把练眼的对象集中在了看古代的名作和四川美术馆等权威部门举办的比较大型和正规的展览。

  渐渐地,我从偶尔去送仙桥艺术城找高姐玩,变成了每个星期去一次。话题并非以书画为主,而主要是关于生活的琐事的闲聊。我们在一起比较投缘,我乐意到她那儿去,她也乐意我去她那儿。

  她知道我早晚是想学习国画,也提到过拜师的问题。她说学生选老师难,老师收学生也难,要达到互相都满意更难。如果我有心拜谁为师,她可以帮我引荐,成都的大部分画家她都认识或者知道。我说我对拜师一事并不着急,目前只想把基本功打好。何况我对书画界的人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谁好谁不好。毕竟我目前面临的学习已不像学龄的小孩,能者即可为师。书画界的老师那么多,首先我希望他的作品能够打动我,其次才是他愿不愿意收我。高姐说她比较熟悉的书法家主要有谢季筠,画家就不胜枚举了。

  在与高姐交往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她的师兄王哥。他们的老师是一位在成都比较著名的花鸟画家。王哥说:“有一天老师的朋友陈滞冬先生看了高姐的画集,说这个女子有点厉害,算得上老师的得意门生。”我这才对高姐另眼相看。

  2006年的冬天,有一天我又到高姐那里去玩,碰巧王哥也在。也许高姐经常在王哥面前说起我吧?王哥对我说:“你和高姐从认识到如今能够相处得这么融洽实属难得,也是一种缘份。关于你以后正式拜师一事来日方长,目前你的高姐最擅长的画种是梅花,不如请高姐先教你画画梅花,早些体会一下书法与国画的用笔用墨有什么不同。”与高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都以诚相待,她从未以老师自居。当王哥提出请她把我领进门,她也欣然应允。

  正好画廊里有画案,高姐便摆好纸笔先教我圈梅。高姐边给我示范边给我讲解要领:“圈出的花瓣要有弹性,每一笔画应有粗细变化而自然随意,忌补填。起笔有顿挫,收笔要在空中回锋。”随即我便自己拿起笔开始舞起来,我感觉自己笔下冒出的梅花圈圈怎么看都像我很爱吃的旺仔小馒头?

  自那天起,只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当我把字练得差不多了就会圈一两篇梅花,时而顺时针方向,时而逆时针方向,希望尽快地把自己的手腕练活。

  下一次去高姐那儿的时候,她开始教我点梅花的花蕊,蕊丝的抽出一般情况下是由下而上,细钉头,出尖,呈发射状,忌栅栏状。如果画一朵侧面的梅花,从理论上讲蕊丝应紧挨花瓣,但在绘画时出笔与梅瓣应有间隙,这样看起来更有一种空灵的效果。蕊头为小小的圆点,其组成可先点成一条整齐的弧线,后在弧线上随意错落地加上三两点。这样的花朵既有端庄娴静,又显轻灵活泼。一朵花的结构总趋势为圆,忌方,忌三个花瓣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有的花瓣由一笔(一圈)完成,有的花瓣由两笔(每笔半圈)完成。这样可使画面更加丰富并富于变化。花蒂为三个钉头,有点像草写的“小”字。最后一笔“竖”像钉子一样栽在枝上。

  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画梅花的小零件,要画好还真不容易。欲速则不达,我还是以练习书法为主,在适当的时候舞弄一下这些小玩意。

  第一幅完整的画是在高姐家完成的,那是一个周末,高姐盛情邀请我去她家玩。她的家住在四楼多层的顶楼,客厅用来做画室,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花园。她栽种了一些比较入画的花卉植物,有鸾尾、萱草、石榴、梅、兰、竹、菊等,可以不时地上去写生。

  参观了她的花园,闲聊了一会儿之后,高姐对我说:“梅花的零件你也画了那么久了,你有书法基础,不如今天练一下梅枝。”说干就干,马上准备纸笔。高姐说:“梅枝有主干和枝条,主干粗,枝条细。枝节可顿、可挫,也可顿挫并用。”高姐教了我两个平日练习的基本方法,其一是练顿挫,从下到上或从上至下。练习枝条的顿挫时,顿挫之间应比较靠近,枝节隔出的每一段枝条有长有短,忌平均。练习主干的顿挫时,当主干从上往下走时,应先细后粗,细处用中锋行笔,渐粗渐侧。笔锋朝左,笔杆向右,越下越粗,过渡自然。其二是画鹿角,主要是练习接枝,分枝从主枝上抽出,不断地从任意的枝条上出枝,有点像鹿角。出枝宜用钉头,但比点花蒂更含蓄自然。钉出时应顺着笔杆下笔,任意选择角度出枝(最好不要成直角下笔,以免显得生硬)。

  我按着高姐说的方法,照着她示范的样子开始练起来。边练边嘀咕:“天啦,什么时候我能画出一张完整的梅花啊!”高姐见我老大不小了偏还像个小孩子,便怂恿我:“要不你今天就试着画一张?”我用不小的眼睛瞪着她:“就现在?”她马上找出一本金农的画册来,找了一幅构图比较简单的对我说:“就试试这幅吧。”

  明明是我闹着要画,人家高姐又准我画,这时候打退堂鼓多没面子啊!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舞起来。不画不知道,画了才知道梅枝比梅花难画100倍!别看它们只是一根根的小棒棒,要把枝条的坚与韧画出来没有真功夫可不行。

  在高姐的指点下,我终于瞎弄了一幅出来。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虽说不可能十分完美,对于初次玩画的我来说已经感到很满足了。高姐也对我连连称赞:“要得,就看你以后能不能坚持了。”虽然我不敢题款,怕把画弄坏了,但高姐叫我题上,我只好题了。回家以后,我感到极不满意,便自作主张地把画面的题款那部分裁掉,重新找了一个位置重新题款,感觉比当时的效果好了很多。

  那幅梅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是一次超水平的发挥,以后再也找不到那天的感觉。我依然习惯性地每周一去高姐的画廊一次。刚开始我在星期一之前会很兴奋地、很拼命地画出一幅梅花习作带给高姐看,后来感到自己怎么也画不满意,暗暗地怀疑我的第一幅梅花将成为我的绝版。渐渐地,我去高姐那里便没有作业可带了。高姐有时会问我:“你画画了吗?”我有点不好意思:“画不出来。”后来我感到很没有面子,干脆就不去她那里了。

  有一回我约高姐和王哥喝茶,王哥对我说:“你最近怎么不画画啦?高姐在我面前很着急呢!没有谁一开始就能把画画好,不坚持就没有进步,不进步就更不能坚持。”我的心“怦”地一惊!我哪里想到我的画与不画的举动会让高姐在心里替我着急?我的脸顿时在心里全红了,感觉自己的随便与散漫在不经意间辜负了别人。那段时间还有一个情况,一位大学生妹妹也在跟高姐学画梅花,可能是高姐看到了那位妹妹在不断进步而我却在回避而更使她着急吧?

  从那以后,我完全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平日的时间比较零散,我以练字为主,周末的时间比较充裕,我就用来画画。因为缺少功底,在学画的初期我感到十分吃力。我眼高手低的反差太大,害得我经常因为难以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而感到十分痛苦。但是我的自尊心很强,我不能重蹈覆辙,再让高姐因为我不画画而为我担忧。我的周末两天几乎都泡在画里了,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我的作业会在周六完成,一般情况下都得挨到周日,有时甚至会折腾到周一的凌晨或半夜。

  因为有作业可交,我又恢复了每周星期一去高姐那里一次,只是目的已由主要是玩而变成了主要是学画。别看我带去的作业只是一张薄薄的纸,对于我的付出来说简直可是说成是竭尽全力或是倾其所有!自第一幅画以来到我又重新找到自己的感觉是一幅我在高姐那里完成的一幅画。它让我相信我的第一幅梅花不再是我无法超越的绝版,我的绝版还在远远的后面。

  这看似简单的梅花,要把它画好还真难啊!画枝杆须起动手臂,不能只用手腕,否则会因放不开而显僵硬。一般情况下用中锋,杆苍而劲,枝细而韧。对于整个画面来说,枝杆比花朵更加重要,构图与势态都得由它来决定。总的来说枝杆的安排忌平行,忌平均,忌雷同;花朵的安排宜错落,宜大小,宜生动。如果用人来作比喻,枝杆是形象和气质,花朵是肌肤与妆扮。两者皆重要,但亦分主次。

  高姐对我的作业十分挑剔。她要求无论画枝杆或花果用墨都要“活”,有变化才生动。具体用墨是先蘸水,水量要根据准备画的对象而事先控制,凭感觉将多余的水份用废纸吸去。当感觉到位时,用笔尖轻蘸少许浓墨在盘上左右调匀,然后再用笔尖轻点少许浓墨,在盘子上轻调几下,使墨色过渡自然。如果墨已调好,在落笔之前还需好思索片刻,应使笔杆成水平,以保持笔墨的状态。还有一种情况,当笔上的墨色较深,可轻轻地蘸点水立即着画,这样会出现一种由淡及深的墨色效果。懂得用墨的人在画完一幅画之后,盘内应无积墨或积水,笔洗里的水也比较清凉,而非浑浊。

  说起容易做起难,我经常把调墨的盘子搞得一团糟,把笔洗里的水弄成乌黑。好在有理论作指导,又在每周至少一次的作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渐渐地也不再搞得那么邋遢了。

  与高姐的交往应该算是比较融洽。在她指点我画画之余,我也会告诉她一些我所知道的保健常识。一直以来她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了画画上,便把关于生活方面的知识给忽略了。她很听话,我教她什么,她几乎都会坚持去做。因为她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以前画画很亡命,有时一站就是一天,颈肩部一直处于埋头状态,长期一来引起颈椎病变,神经被压迫,便手臂痛得不得动弹,真是苦不堪言。最近花了一万左右做小针刀手术,也只能起缓解作用,而不能根治。生病期间索画者不计其数,使门庭若市。而自己想画而又不能画,真叫人无可奈何!老师以此而劝诫自己的学生,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健,否则悔之晚矣!

  高姐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纯善和温存的女人,而她自认为自己个性很强,甚至还有些冷漠,恰恰是我的出现让她有些转变。她说我为人真诚、热情,令人感到轻松、愉快。高姐还夸我与人打交道很会把握分寸,若即若离。我总是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不该出现的时候隐匿。让她不会因为走动的频繁而感到有“纠缠”的烦恼。

  我交的作业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比如说,我在圈花时,为了区分远近,有意将近处的花朵的墨色调得较浓,远处的花朵的墨色调得较淡。浓的全浓,淡的全淡,墨色一致。高姐一看,便指出了虽然不同的花朵应有浓淡之分,同一朵花亦应有墨色变化。关于圈花的调墨要求比枝杆的调墨更加精细,用笔锋较细的狼毫先调淡墨,再极轻地在笔尖上蘸极少的浓墨,直接落笔圈花。这样在同一个花瓣上也能体现出墨色变化,使梅花更具有立体感,更为生动有致。高姐说:“在圈花的过程中,脑海里应习惯性地浮现出一些有关梅花的概念:花朵的大小、朝向;花瓣的形状、组合;线条的弹性与墨色的变化。”

  其实圈花的过程就是摸索国画线条的过程,虽然它只是表达了花朵的轮廓,而梅花独有的风韵却尽显其中。画梅不只是需要手上的功夫,更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那小小的花朵的热爱之情。如时它的清润与娇美没有把你感动,你无论怎么画,都无法感动别人。画梅的感觉分明就是一种花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传递。

  出错最多的还是老生常谈的梅花的枝干。主干的表现须运用侧锋并不时地顿挫,墨色要有浓淡枯湿的变化,最好能以老道有力的笔法来表现苍劲的主干。一幅画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梅花的主干,其形态关系到整幅画的气度。

  枝条挺直,趋势以向上为主,每笔的出枝都应回锋,忌鼠尾。枝条的粗细应符合自然规律,枝根稍粗、枝尖稍细,运笔以中锋为主。走枝的过程中顿挫不要断气,虽然有时间上的停顿和位置上的错位,整体的趋势应保持一种连贯性。梅枝的构图应有疏密和交错,枝条的繁密部分如有几处,每处的繁密程度不能一致。画面的整体构图要有意留空,使其显得空气流通,否则憋闷。其交错的规律有点类似于兰草的交与破,呈自然的凤眼。枝条的表现宜坚韧,直而不直,轻微的弧度能使其更显生动。

  画好梅花的枝干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书法的功底。既要严谨、有力,又要潇洒飘逸;既要苍老干枯,又要铁画银钩。所有的要领都只能在绘画的过程中去体会,只有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找到最好的感觉才能画出作品。也许画成一幅作品的时间从起笔到掷笔只需要半个小时,而我在完成它之前经常会付出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去寻找那瞬间的不可言喻的感觉。有一次我在完成一幅习作之时,感觉好极了,并迸发出一缕诗意,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了这样一首小诗《征服》:

  我名一支笔
  你叫一张纸
  我企图用墨与水
  把你征服
??
  我要你狂野
  你就是骏马
  我想你温柔
  你就成羔羊
??
  我用美感来装扮你
  我以灵感去打动你
  不管你是从哪里来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
  当你变成一幅画
  你就是我的

  在画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却又不容忽视的步骤,那就是点苔。梅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枝条特别是老干上生有不规则的苔点。在绘画的过程中点苔既有表现梅花自然生长状态的必要,又能起到点缀的作用,使画面随意而生动。其要领:点苔如“偷”,三五交错。主要意思是点苔的动作要快,如“偷”,有自然的大小变化,组合方式以一组三点或五点为主,在某一枝干上时左时右交错进行,呈“S”流线型。

  点苔在一幅画中能够打破呆板,而在画画的过程中偶尔可能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可利用点苔来破,以掩盖其不足。但在用笔精彩之处就不要画蛇添足了,应使其神韵得以尽显。总的来说,点苔在一幅画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使一幅本来就好的作品锦上添花。

  梅花除了用墨色来表现(我比较偏爱这种方式,我以为更能表现出梅花的高洁与清雅),还可以在圈梅后着色和直接用没骨法点染。

  如果要在圈梅的基础上更鲜明突出地表现白梅,需要加以着色,其步骤如下:先用花青和藤黄调成很淡的草绿,其比例为花青少于藤黄。充分调匀之后,在废弃的宣纸上调试效果,直到没有明显的圈状和线状的迹印为止。调好后开始点染花蕊和花蒂部分,当整幅画的花朵都点染完毕,再用水把钛白调成柔和的白色,逐一点染花瓣。需要注意的是,在用白色点染花瓣时,应从外到内,既要随意自然,又不能遮盖圈花的线条。在点染的过程中,先浓渐淡,在适当的时候又蘸白色继续点染。整个画面有浓有淡,方显层次感。用此法表现白梅适合用有色的宣纸,比白色稍深的底色有利于把白色的花朵烘托出来,再加上层次的变化会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泼。

  如果要画春意盎然的红梅,最好用没骨法。在动笔之前须在调色盘上准备好五种颜色:钛白、曙红、胭脂、藤黄和花青。首先用毛笔蘸水把钛白调匀,再用笔尖蘸少量的曙红来点染花瓣,其花瓣的结构与花朵的组合参照圈梅法。最初要先把白色蘸饱,曙红用淡了就蘸。一般情况下钛白只蘸最初那一次,除非是画面花朵比较纷繁,钛白全无了才有必要再蘸,并重复以上的点染过程。当大部分的花朵点染完毕,须把笔洗净,蘸水把曙红调匀(色彩偏浅),然后用笔尖蘸少许胭脂在画面的适当的位置作随意的添补。这第二道工序曙红蘸胭脂的方法的类似于第一道工序的钛白蘸曙红。第二道工序的作用是为了使画面的红色富有变化,再加上点染的过程中注意浓淡的变化,画面会更加娇艳欲滴,呼之欲出。在花朵的颜色快干时再开始点花蕊和花蒂,其方法与圈梅无异。

  构成一幅梅花图的三大原件包括老干、细枝和花朵。它们各自遵循的原则是干取力、枝取势、花取秀,以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我在学习画梅的过程中渐渐地对梅花产生了感情,从最初的为了学习而画梅,变成了现在的因为高兴而画梅。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的情况下,用喜爱的心情去画,特别是当一朵朵清灵的小花朵开放在自己的眼前,那种感觉是令人十分愉悦的。而且我学习画梅的态度在辜负过高姐一次之后变得十分端正,总的来说也比较勤奋,至少每周一次的定期地出作品使我不得不进步。我甚至能够确定我的作品离当前的时间越近越好,所以我也相信自己将来会画得更好。

  在与高姐的平淡如水的交往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梅。我已分不清楚是因为喜欢高姐而喜欢梅花,还是因为喜欢梅花而喜欢高姐,总之我的生活已与高姐息息相关,不能分开。高姐使我不断进步,我让高姐轻松愉快。我们互相关怀,惺惺相惜,但愿我俩的友谊地久天长。

  常忆初时喜画鸦,九天仙女巧添搽。琴声袅袅醉天涯。
??觅树寻枝藏雪影,含冰衔玉裹梅花。空山静谷数年华。

  2008年9月25日

[ 本帖最后由 秋蝶 于 2008-9-29 13:42 编辑 ]

wzx 发表于 2007-6-5 12:47

颇为清雅。
枝干稍稍僵了一些,穿插避让稍多变化更好。
构图再斟酌一下。

秋蝶 发表于 2007-6-5 17:25

多谢版主指点

by7666 发表于 2007-6-5 22:50

秋蝶 发表于 2007-6-6 09:40

非常感谢,以后我会多加注意em13

耳鸣居 发表于 2007-6-6 23:53

支持一下MM!em2

不此不彼 发表于 2007-6-7 18:06

em1 em1 em14

飞走 发表于 2007-6-9 15:08

整篇手法太单一,可以再丰富些.

秋蝶 发表于 2007-6-12 19:15

2007.6.12

秋蝶 发表于 2007-6-12 21:04

我是初学,印章是请人帮忙弄的,以后再想办法弄个小些的em13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