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次山 发表于 2007-5-14 17:03

陈扶军必胜的N个理由

陈扶军必胜的理由



综合了各方关于:“地域书风报道”,在仔细阅读理解之后,也许也能得出陈扶军必胜的理由。

从双方的的花数来看,是11比14,其中4花弃权。也就是陈赢了3票,这可谓小胜,但就整体势力比较弱的甘肃来讲,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据说,现场有为数至少超过三票的应该投票的人突然失踪或是没有到达现场,也就是说,陈扶军至少减少了三张以上对自己夺冠构成威胁的选票,因为如果并只要有三票以上不投他,他就败了,所以我们只能假设,没来的都是投于明泉的。而参与投票的人的组成,在经过第一轮专家选出两名之后剩下的就交给了媒体、外国人、拍卖公司的。也就是说专家撤退了,剩下的除了专业媒体的稍有辨别能力之外,其他投票的就成了关键。

而据说专业媒体中有两票是弃权的,而大多数投给了于明泉,所以,于才有了11票,剩下的韩国及外国人都是在跟风,陈扶军在现场代表所有作者发言,频频行军礼,显然给不了解中国书法界的外国人留下了现场的感性印象,代表不是一般人都能代表的。还必须说明的是,面对两件都写的不怎么样的作品,没有多少人用艺术的眼光去仔细的评判,一念之间的事,陈扶军写要稍微舒朗一些,现场的拥挤的气氛又往往会给人以心理的暗示,尽管有人指责陈扶军的字只能算是习作,有明显的陕西薛养贤味,但投票的多数非专业不知道行情背景的人士在当时又怎么会想到还有个姓薛的呢?而即便是对于专业的人来讲,学薛学的好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啊!当然,他们也许不知道一件习作能最后夺魁意味着之后的如何评说,在现场谁能想的如此周全呢?而且,据说,甘肃的媒体也在,山东没有媒体在。这也增加了关键的至少一票以上。


还有据说第一位投票的韩国人如此慎重,举着鲜花踟躇徘徊了许久才郑重而庄重地,投下了神圣的一花,那么,他的示范意义有多大,也许就起了决定性作用,

还有一点从内容上讲,“松风煮茗,竹雨谈诗”也比于明泉集小日本的名字要好理解的多,这也是个因素之一。

还有据说闽南出了内讧,原本大家想象在山东和闽南之间的抉择变成了另一种较量。

还需要看到的是,主办方一再强调,这个PK是最受关注奖,所以,只要满足了最受关注的条件,其他都不是很重要的。或说都是次要的,比如 ,让王镛大爷和张铁林搞个PK,我就不信,你就断定王大爷就一定能打败铁林张。何况陈扶军的字写的也还算争气,唯一的遗憾是陕西人民好象更骄傲,这会不会是陈扶军胜出的又一个理由呢?一人胜利,两省人民都高兴,这一点于明泉能做到吗?非但做不到,还激起了抗日情绪,做了反面形象,他能胜利吗?
不可能。他不可能。也就是意味着陈扶军必然可能,所以——
陈扶军必胜!
换我,我也选他!

[ 本帖最后由 阮次山 于 2007-5-14 17:22 编辑 ]

江西心得 发表于 2007-5-14 18:45

完全同意首席评论员分析.

yitang1107 发表于 2007-5-15 15:30

支持一下!严重关注!!

叶柔 发表于 2007-5-15 17:48

同意!同意!

祝永红 发表于 2007-5-15 22:07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寒山 发表于 2007-5-16 12:17

face8

阮次山 发表于 2007-5-16 12:30

原帖由 寒山 于 2007-5-16 12:1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face8
飘过,意味着你永远是个配角!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5-16 17:54

说实在的这个结果的确不是老宫希望看到的,可能是乡土情结吧。
山东人的秉性不好张扬,但遇事敢于担待(有点自吹的嫌疑,但的确是事实),于老师的失败情理之中,这也是刘正成先生的国际书协的一种走向,但又有谁能够说pk双方的水平不在伯仲之间呢,可能更敏感的人已经从此次事件中嗅出了一丝无奈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扶军必胜的N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