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玉/济南
1943年,我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一个农村家庭之中,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开设了书法班,俗称写大仿,学生大都是照着老师的范字来临摹,由于我写字时比较投入,赢得了老师在大仿上画了一些红圈圈。当时家乡比较落后,文化基础差,先父虽然小学毕业,但已是村中的秀才了。每逢春节,父亲就为乡亲写春联,把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以精炼的文字和巧妙的构思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在除夕前粘贴在墙壁或房门上,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传统节日增加了光彩夺目的热烈气氛。当父亲写春联时,我就站在书桌旁观看。父亲为了培养我,就教我用大墨盘研墨的方法,还教我折纸和写字的要领。当我十来岁时,父亲就让我动手写春联了。由于春联上的字比大仿上的大,格式也不一样,我写得歪歪扭扭,自己很不好意思,恐怕乡亲笑话。然而,他们都原谅我是个小孩,不但不讥笑我,反而赞扬我从小有才学有志气。在家庭的熏陶和乡亲们的鼓励下,从那时到上中学期间,每年都跟着父亲写春联,有时还到外村亲戚家写,为家庭和乡亲带来欢乐,也为后来学习书法奠定了基础。
参加工作之后,整日忙忙碌碌,虽然热爱写毛笔字,但机会较少。光阴似箭,转眼工作了四十多个春秋,退休前几年我就打算之后写写毛笔字,以求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美意延年。我先后参加了山东书协和中国书协组织的书法学习班,特别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学习期间,曾受到沈鹏、刘艺、刘炳森等文学巨匠的亲炙教授,得到林蚰、张业法、吴善璋,赵望进等书法大家的热诚指导,学书境界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探求,成绩初见端倪。为一些风景名胜题名或书写碑文,作品在百余家书报刊上发表,七次荣获全国大赛金奖,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收藏,有些作晶作为馈赠流向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还参加了全省和全国的几个书法社会团体。每每想到这些,更增加了我学习书法艺术的信心和毅力,经常对自己的作晶反思、推敲,修正、改进,根据“艺无止境”的哲理,更加勤于笔耕,孜孜研习,决心为弘扬书法艺术做出自己的努力。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提高书法艺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首先走临帖的路子。在初宗一家法帖的基础上目及多方继采诸美,从先贤那里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内涵,在渐进过程中自辟门径创出风格。清代诗人袁枚说:“不学占人,法无一可;全似占人,何处著我”?这一思路可做学书借鉴。
学习书法会给人带来愉悦,但这种娱悦的代价是甚为昂贵的。学书者应该不怕艰辛、耐住寂寞、经起坎坷,然后才是成效。我的艺术心语是“人品与书品共进,勤奋与收获同行”。我相信佛愒“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的道理,成功是虔诚追求与不懈奋斗的结合。 九怪笔墨云水胸襟
——记陈九怪先生的书画艺术
冯才权/广东省
在当今喧嚣的艺坛,能书画双臻,而又人品垂范者屈指可数。然而,江苏东台陈九怪先生便是一位值得我们俯首称道的性情中人。其身为国内外知名人士、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中国美协敦煌中国画艺术创作委员会特邀副主席、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国家一级书法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板桥书画院院长,事务繁忙,却能坐观尘世,与翰墨砚海能挥洒自如,在书画印等领域皆建树颇丰,令同仁们刮目相看,可喜可贺。
年届不惑的陈九怪,画风多变,路广源富,凡仕女白描、北疆游马、闲云祥鹤、青竹绿苔、古松幽兰、奇草异花等,其均或工笔、或写意、或连工带写,皆神完意足,韵致高古。其工笔《芭蕉玉女图》构图清丽遒美。两帘绿蕉,垂叶迎风。天空蓝云逸飘,境远意深。身披长裙的玉女有如出水芙蓉般地若隐若现于芭蕉叶后,带着灿若山花般的微笑,追逐着飞舞的双蝶,轻曼如歌,妙趣天成,既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态,又有“蝶缘”的远古之乐。整幅画的色调有宫廷画风的富贵之基,以青绿、红黄为底色,厚重而写实,又融入了田园村夫的平民化思维,韵味尤醇,雅俗共赏,堪称妙笔。古今画马好手如云,有的取法内蒙古纵逸驰骋,而又彪悍俊秀之马,多有狂荡不羁之态,尤为艺术家所钟情;也有专攻画冲锋陷阵的刚烈之马,体现一种同仇敌忾的大男子气概;更有对古代宫廷腰肥膘壮的“马厩”之“马驹”而玩味十足的画士。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陈九怪,其自幼寄情于那山、那水、那江南的熏陶,这情、这景、这心也已融入了其灵魂,并籍其笔、其墨、其纸纵情流露。这与其说是其风格的定位,倒不如说是其受江南山水的柔美而“感染”成的“共性域风”。因我看九怪先生之作,每每都是以传统的东西为基,而以时代或个性的语素为辅,这也合乎潮流及最明智、最科学的治艺之道。因为每个要成就大业的艺术家,没有共性(即传统)的提炼及个性(时代性)的彰显,是绝不可能有所突破的。时下一些所谓的创新,我以为纯属胡涂乱抹,欺世盗名。一个人,一辈子,短暂又短暂,面对五千多年文明只要能取其“一滴”而转化为己有,即有一点点的探索创新都是难之又难的。鉴于此,我认为“九怪”不怪,九怪是中国画坛的,而不是另类的。如是,其笔下的马是一种民族气节的体现,是一种永往直前、一马当先的行者风范。所以其马是其情、其心的真情呓语,是活脱脱的“灵马”。
陈九怪,原名陈筱宁。九怪之号的来由是缘于清人排位论次的出现,而对景仰者的雅称。当时,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即郑燮、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鳝、李万膺、罗聘等。其实当时之“八怪”也不是具体指哪八个人,而是泛指当时从安徽等边缘省份,因志同道合耐远离朝朝圣,归隐田园并聚集于扬州以谈诗论道、亦书亦画为业的一个画家群体。他们代表了一种以艺术为载体,为追传统,而又敢于大破大立的时代精神。但他们我行我素为艺的执着及造诣确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陈筱宁先生,从小便在乡邻及古书籍中耳濡目染了扬州八怪德艺双馨的声望及艺事,并立志拼搏,以期则身其中,通过写字画画求得心灵的慰藉。后来,一路兼程的陈筱宁便在家乡东台创办了江苏•板桥书画院及院刊,并系统地收集先贤的资料,进行大量的研究。慢慢地,随着其阅历的广博,学问的横向及纵向猎取,郑燮之魂融入其骨,其下笔蘸墨已逐渐深得三昧,为弘扬板桥文化而鞠躬尽瘁。画院先后与数十家国内外著名艺术团体缔结友好,他本人受到王光英、陈立夫、启功、邵华泽、周克玉、易苏民、王定烈、王学坤、刘江等名人大家的题赠
嘉许。“天道酬勤”,板桥故里的乡贤陈筱宁终于渐渐地得到了海内外画坛的关注。因其书画皆出手不凡,有清人风骨,尤得板桥古意,所以艺道前辈便尊其为“九怪”。如是,陈筱宁之名便被“陈九怪”的称号慢慢地淹盖了。这一路的艰辛及这一路的壮举,非画家本人所能饱尝。钦矣!佩之!
近年,江苏《可人轩》、《银潮》,广东《中国书画艺术报》、《作家企业报》、《华夏书画报》,山东《诗书画》、《作家报》、《艺海博览》、《都市天地》,北京《西泠收藏》及浙江《美术报》,《王羲之研究》,陕西《书坛画苑》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先后以头版整版推出其写鹤之作,影响力之广及强度之大让人惊叹!东台,被誉为“鹤之故乡”,可从来没有一个人系统地对鹤的生活、习性等进行过全面的观察与体验,所以被称为神灵之物的圣洁使者——鹤及其故乡的鹤文化一直未能被发扬光大。颇富爱心的九怪先生担起了此任,其数载心随鹤息,眼观鹤舞,画稿逾千,终于练就了以简约的线质,通过水墨赋写予生宣上,便取得了一种空灵淡定的效果的写鹤之法。其《百鹤图》中幽灵般的白鹤俯仰有态,丹顶欹侧杂揉,或鸣或歌,或啄或收,皆轻巧可人,变化万千。墨色有浓淡、轻清、湿涨,且枯焦得当,飞白自然,加之配上数笔的水草、老松、水泽,意境旷达。其鹤画远销港澳台,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画鹤第一人”、“中华祥鹤”,其受欢迎程度可窥一斑。
年前,九怪先后曾赠我一幅4尺三裁的《兰石图》,该作逸笔草草,中锋、侧锋兼用,仅几笔便把幽兰的清雅柔润表现得淋漓尽致。几缕兰叶飘若丝绸,轻佻而耐品。基部配以“皴笔”擦出数块石头,湿涨得当,相映生辉,再于上方空白处从右向左横跋题款,并铃上朱砂印,简洁而味拙。有清人尚意之神,古雅而纯淡!
“古来书人皆画手,一书一画总关情”。画,是线条的艺术!线条是其构图造型的根基,线条的质感会直接影响到画作的神韵及格调。如是,古往今年,没有哪位丹青妙手不对线条的修炼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线条中的使转、提按、顿挫、方圆、欹侧、快慢、轻重等充满矛盾的关系,是做人的映照,也是哲学中的相对论,为了那“一顿一提一运再一按”,不知耗费了多少代人的探索与尝试。各家各派的形成及傲然屹立,也就是这么一点“万变不离其宗”而又变幻莫测的禁锢所造成的千差万别。九怪先生自幼练就了良好的驾驭笔墨的能力,又能对古贴名碑浸淫有加,把宋元、明清的一批能搜到的经典书画范本或残经碎片均“咀嚼消化”。所以国内很多报刊、企业均邀其题名,其都乐于挥毫,且从不敷衍了事,而是一丝不苟。其行书风格倍显,骨力雄强而洞达,墨色飞动,神采弥溢,雅气逼人,既有宋人米芾的影子,双有明清墨的痕迹,不落俗套。
近年,其书其画其人是艺坛媒体颇为关注“热门对象”。其常向灾区、希望工程、中国红十字总会、小汤山医院等无偿捐献书画,尽其爱心。作品被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收藏。尤对师友更是“言必行,行必果”,有谦谦君子之风,人缘极好!
笔墨,是衡量艺术家从个性到风格脱胎换骨的过程蜕变的见证,也是一个人才情、敏思及心性的写真,没有云水之胸襟、海纳百川之气概及忍辱负重和自强不息的抱负,绝不能进入“书到极处书是画,画达臻境画乃书”的堂奥之地。1997年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入会,他淡然放弃,潜心研艺。九怪先生学深养好,人品亦佳,德艺双馨。我认为不远的将来,九怪笔墨的渐入佳境将举目可待也! 纪念
■贾楚风/西安市
一片红叶红艳在
一棵树的枝梢上
鸟鸣月浩的夜晚
朋友爆竹般热闹以后
你便是我娇艳欲滴的妻
同一屋檐下
你我互为自己
珍贵的起程便
熔定了终生的相依
哭着是为了更痛快的笑声
苦着是为了溶进甘甜的海子里
虽然生活中并不会有
两片相同的叶子,相同的心境
同一个梦境却是真实的
同苦共乐却是真实的
同坐一艘船横渡一段人生
结尾却都要让自己来完成
一切都可在身外发生
唯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拥有
离开土壤的种子
是发不了芽的颗粒
梦中的归依
是一年后另一片
漂亮的叶子以艰辛的旅程
嫁接在你我的树上
点缀,完整这爱情树
支撑,充实这单调的生活
这立体的叶片
是孩子的音容
启迪是更深厚的爱
爱是更深沉的责任 乡音
■白来勤/西安市
乡音
是祖先留下的一项专利
令人神往
让人着迷
乡音
是一块偌大的磁铁
将游子心牢牢吸引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她总把你火辣辣地亲吻
乡音
是一束炫耀炽烈的激光
把乡情熔冶得醇烈、纯青
流到哪里
哪里就化熔所有冷漠感情 欢迎文学投稿! 感谢先生!em13 em1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