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地》赠刊诸位书画家
名人斋万钧携《都市天地》编辑部同仁,初到贵论坛,赠刊若干,以结交更多书画同道!本期共刊登中国书协8人,中国美协5人,实力派书画家十余人(名人斋书画收藏展、艺术家俱乐部、万钧藏书等栏目)
张蒲生 封一
赵丁封底
沈立新…………………………………………/4
张剑萍…………………………………………/5
陈克年…………………………………………/6
周世闻…………………………………………/7
王北苏…………………………………………/8
栾正锡…………………………………………/9
纪振民……………………………………… /10
裴开元……………………………………… /11
赵显赫……………………………………… /12
范立忠……………………………………… /13
李军……………………………………… /14
郭继国……………………………………… /15
冯明威……………………………………… /16
高连绪……………………………………… /17
欧阳河……………………………………… /18
李育群……………………………………… /18
赠刊截至时间五月三日!
[ 本帖最后由 名人斋 于 2007-4-26 22:06 编辑 ] 欢迎您走进《都市天地》!《都市天地》因您而荣耀!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都市天地》,把《都市天地》办成我们共享并引以自豪的书画家园!
邀请函
书画家们:
您好!
现将《都市天地》寄贵府,请您斧正!
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于复千、陈全胜、纪振民、栾正锡、颜泉、王连城、高敬安、尉明宽、索龙坤、张蒲生、赵丁、裴开元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何宗贵、曹学德、辛显令、沈立新、潘英琪、杨成才、修士良、王家斗、李茂芳、张卫东、孙建军、欧阳兵、陈士琳、蓝建田、陈文轩、隋守训、康德章、曲彬、王桂君、许元庆、孙振刚、窦国峻、刘克文、桑宝安、孔浩、张剑萍、陈克年、周世闻、王北苏等;还有书画家闫光伟、张子良、胡学农、茌良芹、吕坚毅、董子杰、卢清泽、刘圣文、曲洪发、张守玉、孙继海、侯方臣、陈东培、王德香、张振先、许家训、高伟、石坤祖、卢典胜、赵石钢、贾世玉、王大海、陈九怪、朱文松、胡明奎、王军、张虎臣、封安熙、任文军、李忠集、张纯峰、尹立安、王玉伟、蒙开泉、王君安、王怀玉、徐景泉、唐运勇、赵军、洪涛、娄晓东、高卫东、范立忠、王波、王世震、李学进、刘涌、陈安春、鞠焕金、许砚清、刘道武、王建中、史治科、鞠秀斌、胡鄂、宋庆泽、王树榛、朱鹏飞、何元元、梁世荣、赵希平、冯才权、张文健、何伟生、刘贵卿、闽大炳、余果、刘敬亭、张丙永、赵家胜、李伍久、林美东、袁川、郑志昌、汪振福、曾宪胡、李聘、薛敏灵、严庆波、赵显赫、李军、郭继国、冯明威、欧阳河、李育群、秦建福、苏贻军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您对《都市天地》的关注,《都市天地》之所以在省内外文坛具有较好的声誉,离不开像您这样的著名书法家、画家的关心和支持,《都市天地》因您而荣耀!
再次欢迎书画家们加盟《都市天地》,请您在百忙之中,将您的墨宝(原作)及艺术简历、个人肖像照片寄我刊并登出(也可以代理您的墨宝,将您的画册、润格寄来),以弘扬文化,促进艺术交流,让您的书画大作赢得市场,同时您的大作定能为我刊锦上添花!
《都市天地》为双月刊,每期10000份,刊名由辛显令、修士良、曹学德、于复千、沈立新等大师题写。本刊名人斋书画收藏展(栏目),长期征稿,以选发书法家、画家的大作2-4幅,来稿勿需装裱,一经刊发,即赠样刊,并从中再择优,参加第三届2007中国•琅琊旅游文化周展暨全国书画名家联展。所有来稿一律不退,由本社永久性收藏。
在此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并致以诚挚的祝福,祝您创作丰收!
此致
敬礼!
胶南市名人斋文化艺术社社长
《都市天地》杂志社总编辑 万钧
青岛名人斋画廊董事长
来稿地址:山东省胶南市海原路20号康丽小区3号楼3-235信箱 邮编:266400
电话:0532-88106871,传真;0532-86166871 自然造化皆精神
笔下生风不老情
——读张蒲生教授的花鸟画有感
张本平/文
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书画报》原社长张蒲生教授是一位睿智而又思想敏锐的实力派画家。多年来,在严谨执教与主持报社工作的同时,他一直痴迷于水墨花鸟画的探索和研究。凭天赋与勤奋,汲取花鸟艺术精华,广取百家之长,推陈出新,形成了“清新雅丽,苍润劲秀、率意求真”的张氏画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不仅仅依赖于对自然形态的准确描写,亦不可单纯强调造型的写实,而是追求画面空间与水墨自身张力关系的自由世界。他数十年笔耕不辍,艰苦探索,感物兴怀,泼墨写意,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著与自信,凭着对自然生命的灵犀感知,开拓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其花鸟画作品,于雄壮奔放处见谨严,在激越刚健中寓清雅。那一幅幅体现“真善美”艺术理念的作品,寄托着画家对自然田园的风物的眷恋情愫。
品读张蒲生教授的水墨花鸟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生命的感受。他以时代审美意识的视觉切入花鸟画对于现实生存、生活的情感与和谐,使意象之间、运笔纵横之间、墨色浓淡之间,都溢流着水与墨、线与面、鸟与物相融互动的生机和气韵,格致洋溢着生命之气。其作品格调高雅,笔墨淋漓,耐人寻味,主要表现为:立意新奇,质韵高雅。一幅好的作品,至关重要的是立意要新。张教授的代表作《麦场无人时》、《晨曲》、《风雨欲来》、《瓦雀归巢》等,别人曾多次评介过,本人就他的近作谈谈个人看法。其所画《红梅报春》,大胆落笔,干拙出序,纵横交错,有乱中取胜之意;梅花的起承转合突破了一般性常规,使画面有新奇之感。如粗干浑厚有力,细枝富有弹性,扶摇直上,远远挑出,起承有序,转合得体。花枝劲健,立意新颖,非落俗套;布局合理,疏密有度。《秋临芙蓉艳 花好鸟能歌》,疏密聚散、虚实黑白、远近大小、浓淡轻重、收入藏露均处理在相生相克的矛盾关系之中。凡在主要位置的,他一般加重笔墨,细心雕琢,显得厚重;凡次要位置配景,他少用笔墨,把握分寸,不喧宾夺主;摆在画面显赫位置的是所表现的主题,余者皆为主题服务,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巧妙不俗。特别是立于在枝头上的麻雀与正飞的另一只在对话,增加了生动的情趣。他用色大胆,格调高雅,如所画《雀戏瑞雪》,疏密相间的丛丛竹子,真可谓“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画面的虚实关系处理得当,虚实相生,画臻妙境。绘画时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原则,以虚破实,以实补虚。从他所画《雀戏瑞雪》看,画面带有动势特点,特别是群雀在瑞雪中和谐的场面,动态各异,增加了画面的生气,内涵深刻,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由此可见,画若有生命力,其动势绝不可少。从张教授的这幅反映现实来自生活的作品中,给我们一种“鲜”“活”的感觉。
鹰,是中国画家最喜爱表现的题材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勃勃英姿和形象的寓意往往和“英雄”之类的歌颂连在一起;二是它的形象最适易于中国画的笔墨表现。《群鹰风姿》近日画于郑州中原书画院创作室。张教授是在借鹰的表现来赞颂那些弄潮者“群鹰风姿的胆识和气魄。九只雄鹰的造型生动,鹰的嘴,爪、眼、鼻浓墨勾出、笔笔刚劲、神采奕奕;魁伟之躯水晕墨彰,淋漓酣畅。松干以行草之笔写出,加以铍擦点染,笔意连贯;松针苍郁厚朴,韵味扑茂。雄武伟岸之姿跃然于画幅。纵观整幅作品,鹰之造型既非具象,亦非抽象,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概括、变形,以意造像取得来。因此,他笔下的雄鹰超尘脱俗,生动传神。鹰作为张教授最喜画、最擅长的题材,也寄予了他对这一生灵的无限深情,即博击长空,不为命运屈服的斗志是他歌颂的目的。各具神态的九只雄鹰躯上用墨灵动,质感很强,再加上与之品性相类似的苍松的衬托,愈显得雄姿勃勃,郁郁苍苍。
《竹林雀趣》是张教授在郑州中原书画院创作室精心创作的巨幅精品。此幅大作采用传统的构图布局,以追求竹子笔情墨趣的理念,来表达画家对新时代、新生活十分向往的心声。墨竹以浓淡墨挥就,层次分明,运笔俏拔,英风劲气,竹之质感尽现;林中嬉戏的百余只麻雀以赭色而为,运笔灵活,笔性松动,与墨竹相映成趣,画面中流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机,自然生动,富有情趣。墨竹数竿,新笋初发,于墨气淋漓中表现出春意的盎然。竹叶疏疏落落,笔笔劲力,落落大方,竹竿枝节错落,更显出竹的劲拔之势,尤为初发新笋使画面生机更为浓郁。竹枝的干练、竹叶的潇洒都以书法入画,信笔挥毫,于乱中求整,画出了新竹摇曳多姿的美态。此作能够在简约淡雅的风格中寄予一种野趣,其在于画家选择的具有野趣的景致,如常画的竹林、习见的麻雀、极为普通的石块,巧在于他表现手法的朴实与清新。他着意于自然气息的传达,是自然中的“实境”,却浸染上层层诗境。勾线工整细致,设色清雅空灵,构图新奇自然,这些都统领于整体的立意之中。可以说,此大作是一幅因自然而美的作品。此《竹林雀趣》用笔泼辣,在苍老而灵动的笔意中,表达出一派蓬勃的生机,墨竹如透窗取影,墨色淡雅变化多端,清秀挺立之姿溢干言外;竹叶全用阔笔,墨色淋漓,浓淡相间,虽寥寥数笔却能表现出竹叶阴阳向背,显出丰富的层次;润泽的竹叶用笔老辣,在飞自苍劲中临似叶情叶露,颇显画家功力;地面上精壮的竹笋生机盎然,数只麻雀静静地抓住竹笋,似乎在体味这慢慢成长的生命。从整幅作品看,构图饱满,气势非凡,墨气滋润,满纸飞动,墨竹穿插有序,挺拔劲力、竹叶灵动飞舞,不板不滞,正反向背层次井然。墨有浓淡之分,笔有轻重缓急,逆来顺往,纵横驰骋而不失法度。竹间湖石与墨竹融为一体,竹石间隙露出的大大小小空白,避免了画面沉闷,数只麻雀在竹林间飞行,使原本生动的画面更增添了生气,在色彩上也增添亮点,使主题更为突出鲜明。
张教授花鸟创作始终都是将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和创造意境作为重点。《藤花飘香引鸟啼》画紫藤一段,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把紫藤自然生长的规律通过画面得以升华,着意于创造出感染欣赏者的意境,抓取自然中的片段来表现个人的审美感受,可谓意象清雅,妙笔成趣。藤蔓用笔洗练爽劲,风味独存,布局巧妙,留白恰当,题款位置亦恰到好处,使画面清爽宜人。此作品主要表现的是紫藤舞动,藤花绽放,麻雀欢唱的春天小景,而以诗一般的语言,饱满的构图,苍劲的笔墨,浓丽的色彩,追求“鸟语花香,春意绵绵”的意境,在章法上由紫藤花、蔓的回旋,构成昼面的旋律感,体现了欢快的情调,两只麻雀那人性化对话的造型,既生动传神又无比可爱,寄托了画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雪映红梅》以写意笔法绘冬日雪压枯枝,麻雀相伴于枝梢的动人情景。枯枝挺拔遒劲,不畏风霜,以赭石、浓墨挥就;八只麻雀动态各异,憩干枝头,傲雪而立,身上落有白粉洒就的雪片,增加了冬寒凛冽之感。他喜画积雪压弯了的梅树的枝头,以及在风雪瑟缩的麻雀,试图通过反映大自然风雪变换的景象来暗喻明春的生机和画家心中独特感受。
笔者反复品读张教授多幅作品和亲眼观赏他作画的***,受益良多,感慨万千,从内心深处深深感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笔者的确感到一种兴奋,一种激励。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他能以稳定、成熟、自信的心态,沿着继承与发展的道路走下去,真令人折服。读张先生的作品有如下感受:首先,富有生活气息。作品是否来自生话、充满情感,是否能启迪读者关注、思索生活,这是衡量一切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张教授认为画家要能得道,必须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师法造化;所以他数次外出写生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给花鸟画创作注入了新的创作立意。其次,造型准确。这得力于张教授西安美院专业训练的写生基础和数十年的笔墨功夫积累。国画是以意命笔,以象达意的一种造型艺术,靠线条来表现物象,强调笔力墨韵,即黄胄大师所说的“笔墨齐下”。其创作既要强调创作意识,也要强调笔墨技巧。笔墨技巧需要长时间的刻苦磨炼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再者,题材丰富,图式多样。在张教授的笔下,无论是人物、动物、风景,他都可以信手拈来,但他对麻雀却情有独钟。所以当今画坛一提起张蒲生教授,立即就会想到他的麻雀。他所画的牡丹、梅花、月季、竹子等题材,都用笔肯定快捷,线条流畅,赋彩淡雅而不乏柔和,赋予作品中以新鲜的文化内涵,得到专家认可、群亲赞誉、藏家青睐。
对传统与现代文化语境的重新认识,拓宽了张蒲生教授的视野,使他在众多的水墨花鸟画家中显示了他文思跳荡、灵心飞动与敏锐思维的性情本色。需要指出的是,家乡长安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使得他在艺术求索中获益匪浅,给了他无限的底蕴,使他在无形中要求自己从对物抒情转为对心性、心境的寻找、发现与畅写。就此而言,在表象的散淡、冲和、适意背后,是生命勃发的表现与心性感悟的物化,体现的是一种少有的才情,少有的兼容并蓄。这是画家性灵使然的个性、风格,也是对纯艺术本质规律领悟的必然反映。所以,他在画里着重表现的不仅仅是画中情,而是一种“象外意”,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群体精神,是在没有烦扰、困惑的宁静和谐的宇宙诗境中获得的灵魂净化和精神自由。由此也可以看出,张教授发扬了中国写意花鸟画表现超越精神的传统,以升华画家的精神品格为前提,以艺术地营造高品位精神境界为依归,把个体的畅神与净化升华群体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力图使花鸟画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
艺术家应当是有良知的人,讲求德行、品性。显然这个良知、德行、品性会因个人的心胸、修养和人生境界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丰子恺说:“美术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在安抚别人的同时,也在安抚他自己的心。笔者与张蒲生教授是十多年的好友,我们在人生征途中有酸辣苦甜的共同感受,所以每次深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张教授为人诚恳大度,淡泊名利,只知辛苦耕耘,并不在乎收获。虽然在全国大展中当过评委和多次获奖,并多年担任天津美院教学院长、《中国书画报》社长等职务,但从不张扬,仍是工作、学习、写字、画画、交朋友、聊天,潇潇洒洒,轻轻松松。至今年逾七十仍红光满面,身体康健,精力旺盛,加之他顽强的探索精神,但当花鸟领写一格是大有所望的。 植根于白山深处的乡土画家
朱雷/文
编者按:赵丁先生1940年生于吉林省辉南县,性格上爱说爱笑亦惹事生非。年方18岁正赶上大跃进年代,闯入长白山下密林深处松江河林业局当基建工人。关东山的大山大河,大风大雪,培育与锤炼了多少关东汉子。岁月悠悠,转瞬间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度过了40多个春秋与寒暑。在那片绿色的沃土上得到了父老乡亲的厚爱。有过雨露与阳光,也有过坎坷与沧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学画数年,收获甚微。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先天不足,学画乃误入歧途。民间俗话说的好:学拳三年打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曾获职工自学成才奖,后来由吉林出版社出版一本彩色连环画《小柱头送情报》使我焕发绘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吉林出版社出版连环画册《人参姑娘》、《猎雁》等十多本;年画《周总理到延边》、四条屏年画《蔡文姬》、《人面桃花》等十多套;《连环画报》、《中国漫画》等刊物发表《乌鸦神趣》民间笑话《轮回报应》等数十组;国画《戏剧人物》、彩色连环画《金钱与信誉》、四条屏年画《包公赶驴》入选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国画《闲来无事听鸟声》、《西施浣纱》等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同时赴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展览并被收藏及入编诸多画册。凑巧拿个小奖,也尝到获奖啥滋味,这真是王婆卖瓜,自讨其乐而已。他选择绘画这条艰辛的路,是空腹喝凉水,冷暖自己知。在绘画创作这条道上,他还是庄稼不收年年种,需要弯下腰,埋下头,老老实实的走下去。请看——
赵丁先生是著名画家。
但赵丁先生究竟足哪一类画家,至今仍生活在白山深处的他的众多乡友们却颇多争议。有人说,他是年画家;有人说,他是漫画家;有人说,他是中国水墨人物画家;有人说,他足连环画家……千万不要责怪张三李四者流又在演绎现代版的盲人摸象的故事。怪也只能怪赵丁先生自己,他在艺术领域涉猎面太广,且都成就非凡。准确地说,他即是资历很深的年画家,又是风格独异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家,也是幽默深刻的漫画家,还是著名的连环画家。
赵丁先生有两枚闲章。一枚印文是“土篮居主”,另枚印文为“白山布衣”。每有画作收笔,水墨未干时,他都习惯从众多的印章中将这两枚拣出,小心钤上。
赵丁先生亦常常以“白山老土”自谓。
数十年来赵丁先生一直乐此不疲地坚持这样做绝不是他娇情和夸饰。老实说时至今日除了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艺术劳作方式与众不同外,他的处世哲学,他的生活习惯一直与大山深处那些山民们别无二致。他从来不理会别人是否把他看做什么艺术家,他只认定自己此生就是一个老百姓——一个“白山布衣”。
“什么是栋梁?长白山里那些大松木,运出山,盖了高楼大厦,那就是栋梁;运不出去那是风倒木。”每当有人当面夸他是人才时,他总说这句话。这就是赵丁对人才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认识,更是对于人生对于人的命运的认识。
从十八岁进山时一脸菜色的半大小子,到五十五岁离去时鬓染晨霜的半大老头。从当年一个肩挑土篮运送砂石的工地小工,到如今一个驰骋画坛上著名画家。可以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里的木把山民老老少少,都给予了赵丁先生一生中最宝贵的一切。而赵丁先生也把他的生命之根艺术之根永永远远深扎在这里。
人们喜爱赵丁。无论赵丁先生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中心。一个原本十分平常的故事如果由赵丁先生讲述便会立刻变得十分不平常了。以至于三天之后听者依然不敢再想,生怕一旦想起又会笑得前仰后合。赵丁先生总是把欢笑送给别人,而他自己从来不提他苦难的人生,从来不提他生活中突然遭遇的打击和伤害……
不要说什么苦难与不幸是人生的财富了吧。说这话的人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也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苦难与不幸。
只有经历过苦难与不幸的人才会比普通人更执着更坚强更勤奋更努力更有承受力和忍耐力,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稍纵即逝的机遇。
只有经历过苦难与不幸的人才会更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只有经历过苦难与不幸的人才会更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
赵丁先生至今仍念念不忘当年进山时给他土篮里少装稀泥沙土的工友;仍念念不忘把他从挑土篮的小工抽出去当板报员的工头;仍念念不忘把他调到局工会当宣传干事的领导;仍念念不忘十年前在他即将退休前把他调进市里的朋友:仍念念不忘省内外给予他指导给予他帮助的艺术家、编辑家们……
大森林是慈爱的母亲,她宽厚的胸怀拥抱了一代又一代来此谋生的人们。大森林又是严厉的父亲,他浓密的树荫下绝不允许生长闲花野草。1958年当赵丁先生在这里—挑土篮时,没有一个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名画家,连赵丁先生自己也想不到。
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寻求新的生活。
做为个体,赵丁先生还得感谢那个年代。是为了祖国建设开发大森林,赵丁先生才有了这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论职务,可算做挑担运土;论职称,只能是三级小工。夏天,烈日晒,暴雨浇,冬天,风刺骨,雪扑面。吃的是高梁米,睡的是大通铺。苦虽则够苦,累着实太累,但也有几多快乐些许温情。每夜临睡前,来自天南海北口音驳杂的老少爷们们便敞怀露肚围坐在大铁炉前说书讲古。什么秦琼卖马,杨志卖刀;什么鲁达杀狗,时迁偷鸡;什么老虎报恩,义犬救主……五行八做,三教九流,亦庄亦谐,荤素搭配。直至弥漫着浓重汗臭味脚臭味的某一黑暗角落突然响起一两声雷鸣般的鼾声,众人才相视一笑,说一声,该歇了。那时,赵先生即是一位不掏银子的听众。那些时日,给了赵丁先生永生难忘的记忆。在艺术上也给了他一生一世取之不尽的宝藏。
赵丁先生自小便爱读书,善画画。来到林区后不久,领导便发现了他这个特长;工地要出黑板报,需要一个能写会画的,赵丁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赵丁先生从此便告别了挑土篮的小工生涯,干上了一名工地板报员。先生深知这份差事来之不易,需认真干好,不必领导耳提面命,工作自然倍加努力。板报写得又快又好,画也画得生动有趣,逐渐引起领导关注,没费什么周折,他又被调到局工会当上一名宣传干事。
那时,他拼命画画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出身于书香门弟多好。师从于大家名流多好。进出于著名学府多好。对于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可惜这条捷径不属于赵丁。赵丁先生只有象高尔基小说中那个青年丹柯,高举着自己燃烧的心,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赵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画家、可不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那个年代号召工农兵占领文艺阵地,这说给了在基层工作又出身于工人的,天资聪慧基本功扎实的赵丁先生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此为天时。第二,那个年代提倡文艺家到实践中体验生活,长白山名满天下,历来是艺术家们神往的圣地。大师们亲临山水,接触民众,只言片语道出无阻意,一笔一墨透出大天机。这等找上门来不要束脩的拜师学艺的机会赵丁先生怎肯放过。老实说,与那些造诣非凡的顶级大师们的亲密接触,确是使赵丁先生在艺术上有了质的变化。此为地利。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人心纯净,人与人之间关系单纯。赵丁先生风趣幽默,人见人爱,再则他的作品风格鲜明,技艺纯熟,所以他即能得到基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又能受到上级部门的格外重视。此为人和。以上三点,实属照方抓药,不足为凭,暂且姑妄听之。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赵丁先生自己。当年走进长白山老林子的人以数十万计,老天爷怎么会单单对赵丁先生对格外垂青?还是不要再讲什么悬梁刺骨凿壁偷光等老掉牙的故事了吧,赵先生不爱听。记得赵先生在宣纸上为鲁智深造像时,曾提笔写下:莫提当年拔柳事。
从来没有听过赵丁先生大谈什么文艺理论。其实文艺理论本来就是文艺批评家的事。一个艺术家如果不全心致力于艺术创作。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其实根本不用宣讲,它总是会或隐或显地暴露在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上。
“艺在民间,道在深山。”读完赵丁先生创作的大量画作,便会立刻想起这句话来。是的,只有民间——只有最底层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最真实的人的生活。尽管需时时“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但也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和融融的人情的暖意。
“白云深处大山下,茅屋草舍是我家,闲来喝口白干酒,乐时聊聊农家话。”这是赵丁先生最近为其新作所题写的一首白石体的打油诗。他现已退休在家,除每日读书作画外,便是约上几位好友喝上两口。一日,他打来电话,他说虽囊中羞涩,但还有些散碎银两,叫我过去陪他喝上两口。那一日,酒喝得痛快,临出酒馆大门,恰逢天降大雪。酒多腿软,坡陡路滑。有人怕他滑倒,想要上前搀扶,可他执意不肯,并说:拣没有走的雪地走,一步一步,踩住!
是啊,踩住,踩住,一步一步,踩住大地,踩住生活,踩住艺术之路。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 记中国金都书画家孙峰
康德章 王学建/文
【在成龙的《男儿当自强》歌声的背景下起片头。中国金都,人杰地灵。这里,是艺术家的摇篮。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书画大家孙其峰,他在书画艺术上登峰造极,四海闻名,人称“先峰”;近年来,在金都书画界又有一峰突露锋芒,名震四方,人称“后峰”,这就是画坛才俊——孙峰。
【推出片名: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记中国金都书画家孙峰
【画面: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鸟瞰中国金都全景,镜头再推向中国金都画院。叠孙峰的作品〈高瞻远瞩〉、〈双喜图〉、〈家园秋趣〉〈春满园〉等等,切换到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人,崎岖的山路上,孙峰身背画架攀登的身影。特写:孙峰站在顶峰远眺渤海迎风而立。
金都之山,其山巍巍,千古奇石,鬼斧神工。站在罗山峰顶,远眺渤海烟波浩渺;近观罗山山脉其景旖旎,风光无限,绵延不绝。在这充满灵气的山海之间,挥毫泼墨成了孙峰的精神寄托,也承载了孙峰成为一名画家的梦想。这梦想中有数不尽的孤身跋涉的身影,也有道不尽的辛酸遗憾。今天,这条道路正通向远方,这道风景正直接云天,一个个梦想正趋于圆满,这正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孙峰高高的身材,文质彬彬的他戴一副眼镜,头发永远都是一丝不乱,衣着讲究得体,走在路上他会和所有的人抱以微笑,随时呈现出一种平易随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熟悉孙峰的人都知道他自幼失聪,而画家孙峰就是在这样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用画笔描绘着自己的七彩人生。
1969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的孙峰,现任中国金都画院副院长、专业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多个职务。作为一名失聪画家,孙峰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身在襁褓中的孙峰因为过量的链霉素导致了一个不应该发生的事故,从此,他走入一个无声的世界。就象文学大师茨威格所说“人生的道路是由内在的因素决定的,我们的道路也许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偏离我们的愿望,但最终它还是把我们引向了我们看不见的目标。”
作为一名双耳失聪的儿童,孙峰毕业后,由当地政府的福利部门安排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没有多久,因为工厂的倒闭孙峰失业了,而正是这次失业,改变了孙峰的命运,从而造就了一名年轻的画家。孙峰的父亲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他看重的是自我创造的生命价值,但是作为一位父亲,他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有所造诣。但是,面对失聪又失业的孙峰,这位父亲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能够独立生存,作为父亲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于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孙峰跟姑姑学起了裱画。
在经营裱画生意的同时,孙峰有了一个不断接触绘画的过程,从而触动了他绘画天赋的迸发。闲暇,孙峰便用画笔描绘生活,他随意的涂鸦竟也有模有样了。这让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于是,把孙峰引到绘画道路上,并培养成一位真正的画家,成了这位父亲的愿望。
在孙峰的艺术生涯中,作为导师的孙泳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泳新是当代一名德高望重的老画家,他拜师于大写意国画大师崔子范和孙其峰先生,并为入室弟子。其作品深得先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及崔子范大师意蕴。在教习孙峰习画的岁月里,导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依靠的是一枝铅笔,它要传达师生间的对话。他在纸上给孙峰写下了“你画什么,你就是什么,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他们都是有生命的。”为了让孙峰理解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孙泳新导师花费了很多心思,从文字到理解再到绘画的实践过程,这几个看似简单的步骤里包含了无数的耐心和深深的爱意以及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操劳。孙峰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从他的行动上足以看出他对导师的感激之情。他为导师倒水、捶背、添衣……,一个个细小的地方都体现出孙峰的心思。虽说由于失聪的原因影响了孙峰学画的速度,但是,孙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他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人,他利用业余时间看大量的书籍、习画,看别人怎样用墨、用色,以及对各种实物在形态上的处理方式,他都默默地记在心底。就凭借孙峰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绘画的无限热忱,他在学习绘画的道路的无声世界里独自忍受着寂寞,这一画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他把自己的心声绘入画中,用自己的心去创作,把对生活的感受泼墨到充满***的宣纸上,在那个只有自己的世界里,他独自承受着喜悦、焦苦、无奈和欢乐,有时,看看身边熟睡的妻儿,想想为自己付出心血的慈父般的导师,看着笔下的一副副作品,孙峰更加坚定了他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孙峰天资聪明,但他从不以次卖弄小技,而是将身心根置于大自然,根置于生活,根置于时代,又根置于历代中西画坛名家灵秀中。然后用他独具艺术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双脚去丈量,用身体去触摸,用头脑去思考,用圣心去打磨,用灵魂去锻造,然后用彻悟挥洒笔墨。于是,他的画峰立的格外惊心动魄,且雅俗共赏。有专家评论说,孙峰“自幼习书练画,受其家庭艺术熏陶,师古学今,融汇中西。”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部分作品在展赛中分别荣获金、银、铜牌。近200副作品分别被国内外美术馆、纪念馆、群众团体和友人收藏,并受到高度评价。
如今,慕名来找孙峰求画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无数次获奖使他的知名度不断攀升,作品还编入了《世界书画家大观》、《中国名家名作宝鉴》、《中国当代艺术家大观》等多部辞书精品选集。国家、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也多次给予了宣传报道和高度评价。各种书画联谊会、交流会都能看到孙峰的身影,他在艺术领域的头衔也渐次增多了。从此,这个年轻画家的故事便不断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孙峰在艺术创作中敢于接受新的东西,在传统的山水花鸟画的基础上不断地大胆尝试创新,一样的题材一样的景物,孙峰的作品却总能给人们以清新,他热爱红色和紫色。他喜欢名山大川,他喜欢家乡的民俗风情,他喜欢田园诗般的生活,他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的走不断的学,不停地看不停地画,水平不断地增长,艺术不断提高。孙峰的努力没有白费,公众的认可、社会的回报终于让他卸掉了心头的包袱。他的导师孙泳新曾说“他的造诣将会超过我,会成为了不起的画家!
孙峰的画,是雨雾后的浴峰,带雾带雨,作品含蓄、清丽、新奇、俊拔,又不失锋芒。他泼墨的腊梅,有喜鹊恋着,有梅朵闹着,真是诗意沛然;他泼墨的雄鹰,是在窥视,在嘹望;他泼墨的月虾,带有一种灵气;他画的鳜鱼图,活灵活现,一副清静无为,悠然自得的神态。读孙峰的画,让人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感觉,他的画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来自画家孙峰捕捉了艺术生活的真谛,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生灵的寄托,对人生的升华,对大千世界的剖析,对艺术使命的诠释。
最近,孙峰又抱着一大摞在国内外获奖的证书让我们看,我们虽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惊喜惊叹之感,但又觉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们知道,孙峰的艺术之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向险峰上挺进,志在领略他艺术的无限风光。书画家孙峰正年富力强,我们坚信,那个无限风光最终一定属于他! 万钧藏书
——名人斋书屋(当代作家)系列四十二
陈克年,1971年腊月生,安徽含山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印社社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书、画、印、文近千幅(篇)散见于《书法》、《解放军画报》、《书与画》等60余种报刊;入选“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大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首届全国自撰楹联书法展”、“全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获《人民日报》主办的“七彩云南杯全国书画大展赛”三等奖、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三四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优秀奖、文化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铜奖、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江苏省第二届青年篆刻展”提名奖、“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提名奖等;《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空军报》、《解放军报》、《新华日报》等十多家报刊曾作报道或专栏介绍;2005年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陈克年书画艺术》,2006年蓝天出版社出版《陈克年作品选》。
万钧藏书
——名人斋书屋(当代作家)系列四十三
杨成才,1957年8月生,山东胶南人,现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神州书画院院士、一级书画师、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2月入伍,6次获立三等功,多次获北京军区、河北省军区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和中央党校。上校军衔,先后担任河北省磁县人武部政委等职务。
发表文字约50万字,摄影作品千余幅(组),并有《杨成才书法精品集》、《山川 大地 花海——杨成才摄影诗词书法作品集》、《军旅记忆》等文学著作。
万钧藏书
——名人斋书屋(当代作家)系列四十四
谢安庆,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分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其个人业绩辑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和《东方之子》卷中。
毕业20多年来,完成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荣获科研成果;出版理论著作、音乐文学专著5部;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2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级理论成果奖;写作发表调研报告30余篇,分别进入各级领导决策;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20余家省级以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创作音乐文学作品600余首;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银奖等60余项。创作的音乐文学作品、音乐MTV、诗TV,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歌唱家、艺术家谱曲、演唱,多次在中央及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多次播放;100余首文学艺术作品辑入各类著作和文集出版。音乐文学作品《中国农民》被确定为“21世纪首届全国农民歌曲大赛”主题歌;并获03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万钧藏书
——名人斋书屋(当代作家)系列四十五
王家斗,1945年5月生,山东昌邑市人。现为北京毛泽东书法艺术博物馆总策划、湖北省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潍坊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毛泽东书法艺术学习研究30余年,是当今国内脱贴创作毛体书法的最早人。近年来,他用毛体创作出版了《毛泽东诗词仿毛体书法作品集》、《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等著作。其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书法展并获奖。 凡邮寄书画原作2-4幅即可安排版面;
凡邮寄书画样册即可刊登于“万钧藏书”栏目;
凡中国书协、美协会员或同等实力书画家,可担当本刊艺术顾问!
《都市天地》艺术顾问:于复千王连成王德信刘圣文刘克文纪振民辛显令张蒲生张守玉陈克年陈士琳陈文轩陈九怪陈之海沈立新杨成才赵丁茌良芹胡学农修士良栾正锡高敬安阎光伟康德章尉明宽潘英琪鞠焕金 祝贺出版!见到我的名字了,不知何时寄样刊来?谢谢!
李军 祝贺出版!
求赠一份学习!!!!
132500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谢吉昌 来得“巧”,不如来得“早”。我也想收藏一本。
福建省武夷山市中洲路17号《吴应辉书法艺术网》 吴应辉 收3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