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三个月不烂 加了啥
西红柿三个月不烂 加了啥 食品添加剂“国标”有空可钻 政协委员建议在严惩滥用添加剂的同时完善其国家标准 不久前,媒体纷纷报道了陕西肯德基连锁快餐店在煎炸油中添加“滤油粉”的事件,卫生部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全国政协委员傅仙罗呼吁,在严惩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同时,也应当制订完善科学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不让投机分子有空子可钻。
添加剂导致的问题触目惊心
傅仙罗委员在提案中列举了大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事件:正常情况下,甲鱼一年才长到500多克,现在两三个月就能长到500多克。豆腐丝加工不是加进售价几十元500克的食用黄,而是加入7元500克的有毒工业黄。腌肉、腊肠加的不是800多元一吨的食用盐,而是50元一吨的活性致癌硝盐。泡菜在出厂前隔几天打一次杀虫剂。为了让豆芽菜亮白,加入国家禁用的致癌物质保鲜粉。肥厚、叶宽、色深的韭菜,是用剧毒农药“3911”灌根“生产”的。还有许多食品可能加了什么有害的东西,但还没有被检测出来。以前,西红柿只能保鲜几天,而现在你买些西红柿试试看,3个月也不会烂。不知道加了什么!
犯罪成本低 违法风险小
傅仙罗说,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使用者受利益驱动,处罚太轻也是一大原因。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对违法生产经营者除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追究刑事责任外,其他违法仅限于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至三倍罚款,最高5万元以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最大惩罚力度为没收非法所得,并处2000元至2万元以下的罚款。《产品质量法》也仅是处以销售产品货值全额的3倍以下罚款。《标准化法》的处罚力度更是隔靴搔痒,不起作用。
同时,傅仙罗认为,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存在一定缺陷,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食品标签将逐步推行ADI值标识
全国政协委员钟起煌认为,要改变食品安全的状况,必须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推动检验检测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消息,2007年中国质检系统为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将对食品添加剂、包装、容器等相关行业加强监管。目前,首批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食品添加剂、包装、容器企业有29家,并获取了生产许可证书。
食品标签上将逐步推行ADI值标识,逐步标明含本添加剂的食品,不能与含有哪些添加剂的食品同时食用。
em15 em15 em3 em3 em3 em3 现在癌症病人这么多,与此不无关系. 我喜欢吃西红柿,,,现在要小心了................ 好多都不敢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