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子虔《游春图》鉴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子虔《游春图》鉴赏■吴燕武
http://msb.zjol.com.cn/images/2007-03/10/mszb2007031000007v02b001.jpg
《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约公元550—604年)所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6个字。从画上题记钤印可知,该画在北宋时收入宫内府,元代为鲁国大长公主所有,明代由严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宫,此画在《钤山堂书画记》中有著录,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清末,溥仪出逃,大量珍贵的历代古玩字画散失于东北,多为古董商人廉价购得。这件《游春图》就是由收藏大家“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不惜倾家荡产变卖豪宅,从古董商手中购下。后捐献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而活跃于隋文帝时期,擅长人物鞍马、山水楼阁。《游春图》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却场面开阔。已经摆脱了前代山水画大多是作为人物的背景而出现,基本上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画法。此图“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趣”,画面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明媚的春光。画中人物或乘骑于山径,或泛舟于湖上,姿态各异,生动有趣。远山浮翠,白云缭绕,树发新枝,嫩绿初露,桃花绽开,绿草如茵,好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色。如元人所题:“暖风吹浪生鱼鳞,画图仿佛西湖春。”
对这幅画,今天专家们看法各异。傅熹年先生根据画中人物头上戴的幞头、建筑部件形制等论证它并非隋代原作,而是北宋摹本。王去非先生认为是唐中叶以后作品。而张伯驹先生则保留其为展子虔原作的观点。不管怎样,据记载,展子虔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这幅《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开始独立成熟的开山之作,对于了解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其极为重要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