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甬 发表于 2007-2-25 09:13

从一篇文章的遭遇说起

从一篇文章的遭遇说起


                                        从一篇文章的遭遇说起


    玩理论的人都知道,一个作者要写出一篇对某一学术领域里的重大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并使之自成体系、自圆其说的文章,是多么困难的事,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毫不为过。而且一个人的一生中很可能写不出第二篇这样的文章!
    我断断续续学写毛笔字已经近二十年了,很早就有写一篇探讨有关书法艺术存在问题文章的想法,但一直等到2004年下半年才真正开始着手。从那时起,我经常到图书馆里查阅有关书法的资料,向朋友借阅新出版的书法类报刊,经历了N多个不眠之夜后,才写出了一篇标题为《汉字的综合之美》的文章。虽然具体写作此文,只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但她凝聚了我近二十年来对书法艺术的感受与思考。文章以大文化的视角来关注现今书法艺术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书法艺术的生成机制,提出了书法是体现“汉字的综合之美”的艺术主张……
    当然,拙作也存在着如网友所言之毛病:“有关虫甬先生的文章,文笔不错,立论也很好。但可能是论点太大的原因,似乎有‘散’的感觉,所举例的东西也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文章较长,但没有在一个点上进行突破,显得面面俱到,给人有‘杂’的感觉”。
    其实,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已经注意到了篇幅问题。因为通常报刊所能够刊登文章的长度是在万字左右。拙作如果再深入细化的话,就只能写成一本十几万字的书,自费出版了(作为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打工者,我的出书梦已经做了十年了),所以拙作写得比较节制,对有些问题的思考与阐释并不敢展开来谈,文中甚至还动用了省略号。
    从前年下半年起,我陆续将拙作寄给了多家书法报刊,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将稿件挂号寄给某位知名编辑,大约过了十天半月,打电话小心翼翼地去寻问,稿件收到了没有?有何指教?又过了十天半月,确认拙作不用后,再投另一家……如此折腾了半年多,最好的结果是一家编辑部给退了稿。很是失望!
    拙作还曾寄给若干位书法界大腕和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恳请他们能否在百忙之中,抽空指点一二。但没有任何一位肯赐予只言片语!
    一些报刊不用无名作者的长篇大论,这很正常;一些名家不回无名小卒的来信,这也很正常。但所有寄出的信件都遭遇相似的结果,就有些不正常!让我很失落,同时也感到有些困惑?说到底,书法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要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注入,而对学术新人的发现与培养,经常是假刊物编辑之手推出作品,和名家前辈之手提携等途径来实现的。这种机制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经脉”,它的畅通与否,是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出一个领域的“健康”状况。
    记得2000年前后,我也曾花了很大的时间与精力,写过一篇题目为《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的文章,也寄给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请教。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几位先生给我回了信。其中,北大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汤一介先生在回信中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回信中给了我肯定与鼓励;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中文名叫“墨子刻”的美国学者,他用那书写并不工整的汉字,给我回了整整四张A4纸的信。从他的回信以及寄来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熟悉,对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思考之深入,让我颇感震撼!在汗颜的同时,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难道我们可以对自己文化的研究深度还不及外国人吗?难道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只能始终停留在如墨子刻所言的:“从我的看法来看,先生所用的范畴,像‘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关于人类历史的阶段等等,都太一般性的,太抽象、太笼统,以这种范畴要把握历史的真相是缘木求鱼(信中语句)”的层面吗?是应该找一个适合的角度深入进去了!检讨自身的中华文化积累,我发现书法领域可以作为自己具体深入中华文化存在问题的突破口。于是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了对书法艺术存在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产生了具体的创作冲动。
    一篇自我感觉颇佳的文章长时间憋在手里,就好像一位面容姣美、自视甚高,而又嫁不出去的大龄女子,不免心生怨艾,却也无可奈何!无奈之余,便想到网络是一个开放、便捷的平台,将拙作粘贴上去,作为一块引玉之砖,把与“汉字的综合之美”相关的问题呈现出来,和更多关心中华文化的传承、书法事业的发展的同道一起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及时产生互动,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在2006年3 月,我上网了。
    在各大书法网站论坛里游弋一段时间后,我陆续看到了诸如《一件很令人郁闷的事情》、《议一议:怎么现在有不少的书法纸媒体就没有稿费了?》、《师德沉沦,利欲熏天,沆瀣一气》等帖子,也渐渐了解了一些有关书法的人和事,感觉到这是一潭犹如闻一先生笔下之“死水”,原本并不深,因为“浑”的缘故,所以才显得“深”不可测!
    先说书法刊物。本人也是文学爱好者,也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作品,上至国家级刊物,下至乡镇级刊物,不寄样刊和稿酬之事几乎没有遇到过,即使有极少数的刊物因为经费是自筹等原因,发不起稿费,但样刊一定会寄。而像书法刊物这样卖版面,不给普通作者寄样刊、稿费等行为似乎成为一种“行规”的现象,确实少见!
    再说像书协这样的准官僚机构,通过办展览、发展会员的方法,在繁荣文艺的同时,也将其“拜金主义”及掌控书坛等弊多利少的意识日益膨胀起来,其中有些腌脏的内幕在网上时常有文章揭露。近年听说还提出了要推出“书法大师”之类的举措。在如今,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书法的小环境,都自在一种表面繁荣,实则浅薄浮躁,乃至百病丛生的状态之中,提出要推出“书法大师”之类近于搞笑的口号,不知道是“秀”给上面看的,还是别有用心!
    还有像大专院校里的书法研修班,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营私舞弊、拉帮结派等陋习,一样都不曾少。原本因为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对大专院校书法系里的艺术氛围和大学生单调而浪漫的寄宿生活颇有几分钦慕,现在看来,是应该有几分庆幸了!
    更有那些所谓的名家大腕,道袍中的小,我都懒得说了!
    记得网上有一篇文章说“书法如娼妓”,那么,作为如今中国社会里掌控书法话语权的那些势力,则如一些年长色衰,但又不甘寂寞的“老鸨”,它们多年媳妇熬成婆,身染N种病毒,几乎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它们一方面在权力、金钱等强势力量面前卑躬曲膝,另一方面对书坛的弱势群体颐指气使。把两种角色之间的转换,玩得娴熟自如。让人颇感无奈的同时,又颇生厌恶之感!
    …………
    确实有些累了,就着昏暗的灯光,我抬头看了一眼下墙上的日历,时间仍停留在公元2007年2月24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七,我的39岁生日;低头扫一眼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提示时间已经过了25日1时。自己的生命被“年”这种怪兽舔过之后,又短了一截!
    别再瞎忙乎了,就这样结束吧。一不小心,自己又写了一篇不可能正式发表的文字,还好有网络这个渠道的存在,否则的话,不憋屈死才怪!!

[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7-2-27 08:27 编辑 ]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2-25 12:49

颇有同感!
发表过数十篇稿件,
收到的稿费了了.
那篇"尚艺书法"研讨会发言
报社总编辑当场索稿,答应发专题,
不知何因,半年过去了,不见踪影.
而综述稿里只字未提,
听说背景很复杂.这儿不说了.

虫甬 发表于 2007-2-25 16:04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2-25 12:49 发表
颇有同感!
发表过数十篇稿件,
收到的稿费了了.
那篇"尚艺书法"研讨会发言
报社总编辑当场索稿,答应发专题,
不知何因,半年过去了,不见踪影.
而综述稿里只字未提,
听说背景很复杂.这儿不说了.

已经注意到先生最近在论坛里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大作!
但因为我近来状态不佳,心情浮躁,所以只能待日后再细细拜读了。

招雀园主人 发表于 2007-2-25 17:06

虫甬兄感到很累,是因为把书法当成了一种事业来做的缘故。
有一天,你把给书法媒体写文章当成一种自我调节的“玩”时,你就会发现很轻松,很有乐趣。从这点上看“书法是娼妓”的观点也有一定合理度。
如果把把书法当“情人”或“爱人”去侍俸,一定会很很累的。

[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7-2-27 10:58 编辑 ]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2-25 17:31

做学问如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在此文中,我读到这种品质....期待更精彩的大作!em1 em1 em13 em13 em13

虫甬 发表于 2007-2-27 11:00

原帖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2-25 17:06 发表
虫甬兄感到很累,是因为把书法当成了一种事业来做的缘故。
有一天,你把给书法媒体写文章当成一种自我调节的“玩”时,你就会发现很轻松,很有乐趣。从这点上看“书法是娼妓”的观点也有一定合理度。
如果把把 ...
招兄所言极是!
其实,在生活中有比玩书法更无奈的事在掐我!

虫甬 发表于 2007-2-27 11:04

原帖由 dou_客龙 于 2007-2-25 17:31 发表
做学问如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在此文中,我读到这种品质....期待更精彩的大作!em1 em1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平常心"太难了,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态似乎有些“失常”,奈何!

红太阳 发表于 2007-2-27 11:17

国家级的报刊还是比较正规的,稿费也及时em1 em1 em1 em1 em1

招雀园主人 发表于 2007-2-27 16:02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7-2-27 11:00 发表

招兄所言极是!
其实,在生活中有比玩书法更无奈的事在掐我!
愿虫甬兄生活中充满快乐。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2-27 16:18

郑州~武汉两大报,算不算国家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一篇文章的遭遇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