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画思录
秦松1932年出生,台北师专艺术科毕业。美国艾荷大学国际创作坊荣誉作家,现定居纽约,专业画家、诗人、作家及艺术评论家。主要著作:《秦松版画集》,《秦松画集》,《秦松诗选》,《秦松诗画集》及《秦松画思录》。
画与画论
画画是不以讨论的,要画出来才算数。
这样说是对的,但并不完全。
画画是不以讨论的,在画画之中不可以讨论,画前画后都可以讨论。
画家与画家之间可以讨论,画家与评论家之间可以讨论,评论家与评论家之间可以讨论,学画者与教画者之间可以讨论,不必有结论。不是没有结论,结论在画上。
画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到的。学画只能学到技巧,教画也教不出思想和感情。画格和人格都是自己的事。
创作与习作的分别,前者在法则之外,后者在法则之内。习作是在表现技巧’创作是在运用技巧。
习作和创作的不同,前者没有差异,后者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因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功力深厚,创意不够的画家很多,古今中外大都如此。不仅是我们的“国画”。不过外国画已早有“革命”,而形成现代艺术的习作与创作的分野,商业与严肃艺术的分野。此是题外话,以后再说。
有创意而无功力,这是不可思议的。然则,话说回来,大多数人只认识“功力”,并不了解“创意”。因之,有很多人在画“技巧”,不是在画画。也有很多人在欣赏“技巧”,不是在欣赏画。这在古今中外也是一样的,乃有了评论与讨论。
画画不是一门“学问”,似乎又是一门“学问”。
画画不不完全靠“知识”,还要有“胆识”。正如画画除了“功力”之外,还有许多不是功力所能取代的艺术与人的质地。
画画不是会不会的问题,也不是画什么“主题”的问题,是两者浑为一体不可割裂的。
常听人说这种画“我也会画”,又常听人问“你画什么”?说“我也会画”的人,当然不是一个画家,问“你画什么”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诚实的欣赏者。
如此看来,创作很难,欣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欣赏与创作,靠本能当然不足,陈见太多也有害。形成既不会欣赏,就更抗拒和误解很多新的创作。
画画是可以讨论的,画画不能以语言文字所代替,更不是“我也会画”、“你也会画”那样简单的“会画”论。
画画是专业,如把画画当成一种“职业”,那么艺术的本质,创作的原意就越来越远了。因此,我想“专业”与“职业”还是不可混淆。
质地与天才
有的画家把画的对象,作为自己的质地。
有的画家把自己的质地,赋予画的对象。
这两种质地,不可混为一谈。不,事实上,前者并无质地,后者的质地,反而被忽略了。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绘画可能不是思想的问题,重要的可能在观念上。此如同样是人物与静物素材,有的画家能画出与过去不同的“人物画”与“静物画”,因之,“人物画”与“静物画”名词也可能会消逝。山水土地风景等素材,也是一样有不同的处理,因而也就不至受旧有名词所限。
观念产生于思想,新的思想必先要有新的观念。有新的观念,才能发现新的事物。
所谓天才,是对某一新事物的敏锐与专心。天才是专一的狂热与迷恋,不为俗念所迷碎。“执迷不悟”反而是对天才的形容(我是指精神),否则,一如常人未投入先要结果。天才首先是能分清俗念,割弃俗利之人。
如果是一个绘画天才,不是仅有模仿自然的技巧,而能走出与自然相反的道路,亦是走出与世俗相反的道路。
孤绝不是孤高,孤独也并非孤辟。
天才在孤独里,不是孤辟在孤高里。
天才更珍重别人的天才。忌才之人多为不才。无才不忌才,才是德。无分男女。
认识别人的“自以为是”,才能认识自己的“自以为是”。
天才不一定都成功,也不一定都被埋没。
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不再是依仗“天才”,等待“灵感”的“浪漫”时代。好象每个青年人,都“天才”过,也都“浪漫”过。如果真的有“天才”,那是一辈子的“执着不移”,“执迷不悟”的事情。无所“等待”。
“神童”不是“天才”,天才也不是“疯子”。正如新闻上的画家,不一定就成为历史上的画家。
画家不仅是画画而已,诗人也不仅是写写诗而已。不过,也不能太“多才多艺”。不知以为然否?可以讨论。
[ 本帖最后由 清平乐 于 2007-1-15 12:32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