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度书坛十大影响人物评选专稿】::::丁剑::::
【06年度书坛十大影响人物评选专稿】::::::::::丁剑:::::::::: 风物长宜放眼量2006年书坛事件及人物启示2006年的书坛的确很热闹,无论是官方书协的展事活动,还是民间网络的纷争、“团结”。都让人感到书坛的运动量实在是很大。诸如兰亭奖、安美杯、行、草展、曹批刘事件、孙向群事件、网络海选、“团结就是力量”等纷至沓来又扬长而去,今日之书法已绝非文人案牍上的笔墨游戏,今日之书坛亦早不是王羲之时代的流觞曲水了。一年以来的书坛大事及与事件相关的人物,网络之中多有评说,在此不必再过多赘言记述,仅就一些事件及人物谈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草书展的期待和失望。
作为新一届书协在展事上的调整,草书独立成展在2006年是首届的,人们对此多有期待,笔者关注到有些网络甚至为此专门开帖讨论。草书作为书法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无疑是具有高难度而又需要有高水准的驾驭能力。作为一种书体形式,草书是最能检验当代鼓噪浮华之下的书风水平的最好形式。当代草书水平的高下也可以说是当代书法整体水平的最真实体现。因此,对于首届的草书展我们充满了期待。但最终我们也看到了结果,这种结果也像一些评委们讲的那样,基本上是精品难觅。在“展厅效应”的作用下,展览充斥着拼贴、裁剪的舍本逐末,基本上呈现的是从“技术”到“技术”制作过程。这与时代标榜的个性张扬、书法具有的写意抒情多少有点悖离。展览所反映出的书家的创作观念,思想及趣味旨向无疑是这一时期书法水平和发展的标志和方向盘,那么当代书家对草书的关注程度和在草书领域的研究、成果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代表了当下书法在艺术品格上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比较层面上是令人担忧的。先贤们的“书肇自然”、“书以载道”到了当下已然蜕变成了“艺术书法”,书法关注的不再是表达、抒发等内在主体意识,而是效果、观感等外在客体感觉,书法审美要求正在由主观意识向客观意识转换。这在这次草书展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草书的发展也将是这种以抒情、写意的主体意识和以效果、观感为主的“艺术书法”之间的斗争。我们将屏息而待。
兰亭奖、安美杯的格局危机。
本次兰亭奖在一片质疑声中上演并落幕,质疑的焦点是兰亭奖标榜为我国奖励书法的最高政府奖,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却限制为中国书协会员才能参评,即其实质成了“中国书协会员内部的评优”,正如网评家一鸟先生的形象比喻:“兰亭奖——小家庭的唱堂会”,,果不其然被其言重,本次兰亭奖仅有1000多人参与。在比例上出现了危机。而另一方面为安抚群众,另搞的“安美杯”被网友们戏称为“安慰杯”,更有激愤者喻其为“狗尾继貂”。在当前艺术繁荣、多元、民主的环境下,兰亭奖设限的做法是否妥当,值得思考。
曹批刘事件、孙向群事件的另一种思考。
曹批刘事件、孙向群事件无疑是2006年书法界最具新闻性的事件。关于事件本身的讨论在网络之中是相当热烈的,几成焦点。笔者在这里不作赘述。但笔者注意到就是这两个颇具新闻性价值的事件。传统媒体几乎都选择了缄默。这种传统媒体的“集体失语”说明了什么?耐人寻味!这让笔者不禁想到2006年一个很热门的词汇:潜规则。书法界传统媒体是否也存在所谓的“潜规则”呢?这个话题很有讨论的价值。但限于篇幅和主题,在此暂不展开话题。不过,在另一方面也恰映衬了网络媒体的民主、开放和所显示出来的蓬勃生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并不仅只是如先前有学者认为的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补性价值,而更多的是话语权的竞争和分解及重新洗牌。我们也注意到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即基本上当代的名家、权威只要会电脑操作的都上网,但他们或以游客或以马甲的方式登录,而且大部分都决口不轻易参与、发表意见和观点。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在现实环境下不得不重视网络,但同时也知道网络对于他们是把双刃剑,他们都本能地学会了自我保护。网络既充满了诱惑又潜藏了危机。
由网络海选、“团结就是力量”等看网络的价值和利用。
蓬勃发展的书法网络似乎成为书法界的另一片天地,已经有了自己的明星、精英。2006年,他们更加成熟,步伐也更加矫健。而且,新星也不断地涌现。他们涉及书法的方方面面,实现或正在实现对书法的干预和影响。他们正在形成他们的做派,风格。对于这一点,需要加以引导和培养。因为这关系到书法网络的健康发展和形象及长远利益。网络精英拓展了网络价值,具有代表性。而利用网络特有的特点去做更多建设性的尝试,这在2006年有了很大的进步,是网络的亮点,具体表现如对展览的及时、海量报道,更有如网络海选、“团结就是力量”活动的开展,都是网络价值的挖潜和利用,这对网络在将来成为主流意识和手段是很有价值的。总之,网络的能量正在快速增长,前途光明而远大。 ……
回首2006年,过多事件及人物所演绎的是是非非,也正如书法网评选年度十大人物的标题“墨攻2006”,那种近乎剧烈的运动感还犹如亲历,但摆脱这种置身其中的迷茫和困惑,跳出来,站的高远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仍对未来信心十足,因为即便是永恒的黑暗,而光明必须运行……
7年元月10日丁剑于丁厂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1-11 15:22 编辑 ] 二○○六年书法网络十大热点事件盘点引语: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曹宝麟之《我看刘炳森》——“曹批刘”事件。
因为曹宝麟很出名,也因为刘炳森很出名而且已经作古升天,所以“曹批刘” 事件一定或必须很出名。曹宝麟的话很激动:老天有眼……。果然,老天有眼,网友有眼,此帖一出,点击、讨论、参与、帮腔、谩骂,总之,反响很大。尽管虽然反响很大,老天有眼,网友有眼,但刘炳森同志仍不会睁眼。
二、“团结就是胜利”中国书法群落联盟展成功开展
由书法网承办,8个群体以书法“三民”主义为宗旨。拉开或创建了新时期首个民间群体联合展览,其意义重大,特别是它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示范意义,将载入书法史册。
三、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首次将论文在网上进行公示。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选择了中国书法家论坛网首次将论文在网上进行公示。这一做法至少表明两点:一是对网络作用的拓展和重视。二是学术评选机制的完善和开明进步。
四、首届行、草展,兰亭展等重大展赛网络的及时报道,体现了网络的独特优势。
首届行、草展,兰亭展等重大展赛网络的介入报道,以其迅速、及时、互动、全面、海量的特点充分展现了网络作为媒体的优势和魅力。
五、“孙向群事件”及其一系列事件在网络的影响中发展。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首次将论文在网上进行公示。这是一种“阳光”意义的做法,阳光之下当然就很遭人眼了。孙向群先生与朱天曙先生论文存在雷同性,但比赛结果却霄壤之别,孙先生不复判决,于是京城上访,而网络写手跟踪揣测炒作。这一事件也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劳动果实的自我维护意识的典型性。二是网络介入的意义。我以为如天生书呆子的跟踪揣测炒作绝不是坏事,而是代表了网络的支持和正面积极的意义。当然,这里所指的是仅是就孙先生的行为而言的,而非论文本身。
六、随园书社在网上公开表示愿意编辑出版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
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阳光”公示之后不久,南京随园书社随即在网上表示愿意编辑出版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这一做法实际上对于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无疑是像“太极”拳一样,借力打力,轻轻出拳,以内力攻其里有可能给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以真正的内伤。它提供了作为民间对于权威的一种很有力度和有效果的质疑和态度。
七、“网络荐人才”的有益“尝试”——“海选”书法家。
首先是《青少年书法》杂志在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的“实力决定一切”《青少年书法》封二书法家海选活动。最终共选出了19位书法家。开创了网络的人才发现机制,当然,他们所做的只是利用了网络。或说探索了网媒和纸媒的结合。而接下来书法网脱“颖”而出“雪颖堂”网络海选书坛高手品试新笔活动,此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中,这个活动相对较独立,是网络单方面做的,而且引入商业运作,它的尝试意义重大,值得期待!这些做法表明网络的自主意识的加强或网络资源的挖潜还大有可为!
八、网络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继续开进!
2006年网络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继续开进!且有所突破。首先如书法网利用网络销售其附加产品、图书、字画、用具及服务,关键是服务,这是网络商业化、市场化目前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次,广大网友也利用网络搭建的平台尝试销售自己的作品及其他产品,他们标出润格或以其他的尽管是十分隐讳委曲的方法,但目的很明确,就是卖字。另一方面,网络开始代理书画作品,又如石开、张旭光等先生开通的网络作品专卖店。这些正表明网络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前程远大。
九、书法网络的不断增加,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2006年又有多家书法网络诞生,如中国书法传播网、书法纵横网,艺术中国之书法版等,据说“书法报”也正在建设自己的网络媒体。这些新兴网络必将对书法网络的格局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必回形成竞争的态势。我们已经看到2006年如书法网提升了自己的博客;中国书法家论坛网建立了中国书法家社区;书法江湖也美化了头面并创建了书法江湖商城。这些都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变化,也检验了市场环境下他们的应变能力,这些足以证明书法网络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十、中国书协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2006年年终岁末,中国书协官方网站悄然开通!,这当然是中国书协官方已经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中国书协官方网站的开通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有可能唤起网友的“中心”、“权威”意识,它目前尚处在建立期,究竟会赢得多少“向心力”,本身就是生来“富贵儿”会不会始乱终弃呢!有待观察
结语: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1-11 15:35 编辑 ] 2006年书坛十大人物提名2006年的书坛,每个关心或置身其中的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也会有自己的视角,那么你的观点可能就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没什么。因为它表明相对民主的看法。要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我的看法。 事件:曹宝麟、孙向群
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他们本身的做法都向人们展示了勇气。对于事件的评说,不是那么容易。几近纷争。作为书坛新闻,无可质疑,他们是2006最惹眼两位明星。曹宝麟、孙向群——2006书坛热门事件的当事人。
书法实践:鲍贤伦、赵雁君
鲍贤伦的隶书创作开始受到人们关注,他无疑是隶书领域目前走在最前沿的一位。2006年,他把他的“梦想秦汉”变成了展览。可以说是当代隶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他的书法探索仍再在继续。
同样,赵雁君2006年举办了他的个人展览——“山阴道上行”,给我们展示了一派书法学人的最新成果,坚实而超迈。
回到书法实践的层面,可以写进历史的成果。2006最有成果的两位:鲍贤伦、赵雁君。
书协:赵长青、张旭光
作为党的代表,赵长青在2006年频繁地出席有关书法的各种官方活动。春风满面,年轻而有为的形象是自中国书协成立以来,最能让人感觉到党的作用的一代。
张旭光作为中国书协核心领导层的一员,在2006年除了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地位,更在于他的一系列书法实践、书法思想、再有他免费题招牌的公益志愿。他的多重身份使他逐渐长为书坛绝不可小视的人物。
网络:一痴、齐玉新
作为书法网的当家人,一痴是个有思想的人,也是最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因此,在书法网络中,书法网无疑是目前最成熟最市场化的一家,2006年,一痴策划了“团结就是力量!”书法群落展,将书法展览的意义做到了目前最民主、最民间、最民粹的地步,很实际的向中心话语权提出了挑战。造成了中心的撼动。为未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书法发展空间和道路。
齐玉新是个实在人,亲自跑新闻、写评论。既做老板又当干事,2006年的一系列展事活动为他树立了最勤奋和最亲和的公众形象。他是书法网络老板中唯一一个始终站在台前的一个人,这一点,既可敬又可叹!
传统媒体:李金豹
作为传统媒体人,李金豹的文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表达和记述,但我们仍能从他的采访和报道中感受到不止是事件的经过更有对事件的评价。体现了一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艺术价值判断。从泰州的纪念高二适暨兰亭争辩四十周年的报道到中国美术馆的当代名家提名展报道再到对兰亭奖的报道,都表现了一个媒体人不麻木的有思想的看法和观点。2006最可敬的书法传统媒体人——李金豹。
展览:梁小钧
梁小钧虽然最终在行草展中落选,但他创造了一系列记录。首先的最大、超大、狂大。其二,他的颇具匠心的硕大的“顿首”落款及错字也令书坛刮目相看。在“展览效应”日益突出的今天,也颇能看出展览效应弊端。梁小钧——一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展厅效应的弊端浮出水面的人。
网络评论:天生书呆子、一鸟、招鹊园主人、虫甬等
2006年的书坛实在热闹,2006年的书法网络也实在热闹。2006年天生书呆子、一鸟、招鹊园主人、虫甬等、,他们一刻也闲着,他们给网络带来厚重的分量,他们改变了网络中简单的“顶”的字眼。2006,他们把持和树立了网评的形象。他们正在成长和成熟。
7年元月11日 丁剑于丁厂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1-11 15:56 编辑 ] em1 em1 em1 感谢丁兄对书法网的支持!期待更多的网友参与互动!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支持!
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