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06年全国中国画入选作品
笔墨随时代 丹青焕新彩www.xmnn.cn2006-12-28厦门网(海峡网) ——点评2006年全国中国画入选作品http://www.zgshysj.com/06z10.jpg
优秀作品《天菩萨》,作者米金铭、王践翔(四川)。
http://www.zgshysj.com/06z11.jpg
优秀作品《蓝色天空》,充分运用笔墨的表现力,简约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造型、神情和动态。作者于成松(北京)。
http://www.zgshysj.com/06z12.jpg
优秀奖《深山有声》,以饱满而深远的构图,严谨的造型、新颖的笔法和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画发展方向、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新面貌。作者:王传银(山东)
无论中国画如何变革,其面向生活、立足传统、勇于创新、着力表现时代精神的创作理念始终主导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厦门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0件作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厦门,经过两轮遴选,262件入选作品让厦门观众领略到当今全国中国画的创作概貌和水平。笔者有幸参加展览的筹备和作品评选,聆听许多全国名家对作品的点评和论说,受益良多。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世纪末,中国画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古典步入现代的纷杂过程,西方绘画被引进、中国画“边界”樊篱被打破,多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学术争鸣此起彼伏,中国画出现了多元化、多重性与多维性的新格局。可以说,这次展览也是这种趋势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中国画如何变革,其面向生活、立足传统、勇于创新、着力表现时代精神的创作理念始终主导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的创作基础是建立在画家的心灵体验上。灵感和***来自生活,对生活的体验越深,作品感染力越强。本次展出的许多人物画,因为贴近生活,无论是表现城市或农村题材,还是描写各地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清秋》、《阳坡》、《记忆中的爷爷》、《达布达尔的新娘》等,其动人之处除了笔墨技巧外,主要还是画面场景的营造和人物神情的刻画。值得关注的是,以表现都市生活和都市青年为主题的作品异军突起,这些作品大多出自画坛新锐之手,如作品《都市阳光》、《深山有声》、《飘》、《焕然一新》、《过客》、《逛街归来》等,画家把最直接的感受以富有创意的手法表现出来,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观后令人眼睛一亮。此外,从许多优秀的山水、花鸟画作品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各地画家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和家园之炽热情怀,他们笔下的山川、景物地域特色鲜明而奇特,如作品《万壑乾坤图》、《阳光故道》、《秋实》等,有的雄浑,有的轻灵,有的婉约,耐人寻味。
作为中国画核心的笔墨内涵,始终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尽管前些年有过“笔墨等于零”和“坚守中国画笔墨底线”的争论,但最后还是回归理性。这次展览中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都有许多笔墨语言丰富、内涵深厚、表现手法娴熟的好作品。如作品《蓝色天空》,充分运用笔墨的表现力,简约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造型、神情和动态,展现出作者很强的笔墨驾驭能力。不少作品的笔墨表现手法细腻、丰富,如《高粱熟了》、《初霁》、《流翠湖》、《秋月含情》等,透过画面,可以看到画家对古典传统笔墨的理解和应用,从勾、皴、点、染的笔墨架构中萌发出中国画的笔墨力度和生命力。可喜的是,不少工笔画制作的成分少了,线条的质量和内涵提高了,如作品《秋意》、《爱写荷姿到深秋》等,画面格调高雅,很是耐看。亦工亦写的作品,如《秋梦别兮岁月情》、《柿子熟了》等,时时流露出笔情墨趣,生机盎然。
“笔墨当随时代”,正是由于当代中国画家勇于探索和创新,才有当今中国画坛多元化的格局。从《天菩萨》、《黄土情》、《零距离的变奏》、《风动心动风筝动》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在借鉴西方绘画、吸收民间艺术精华以及糅合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尝试和努力,这些不囿于中国画“边界”束缚的有益探索,正是中国画多元化、多重性的体现。总之,当今中国画家较好地把握住中国画创作中与西方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借鉴中的“度”,不失中国画的本质和精神.
文/白磊
[来源:厦门日报] em1 em1
好帖. em1 em1 em1 原帖由 皇家书屋 于 2007-1-18 15:28 发表
em1 em1 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