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书法是一种暧昧状态的书法。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书法主流形式并未因此而改变,这是由于拍卖方式取代了官僚阶层的认同,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现状不会改变;而流行书风由于权力层支持的断阻也逐渐变得步履维艰;至于现代书法更可以说在中国领域里并没有真正出现过。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书法的前景显得暧昧不清,前途莫测。但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书法阶层的分化将开始显现化,掌握理论话语将在今后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当今的协会制度是一种权力制度,但随着人们对书法价值意义的重新认同,知识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法作品及作者将重新定位,那些鱼目混珠者将逐渐边缘化。
因此,加强文化投入,以一种全面而综合的文化情怀介入到书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将是今后书法的主要维度。随着理论研究者对古代与当代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对书法制度的建设有新的定位。今后书法的价值将由市场决定,故而,新一轮的炒作与重新运行将不可避免。这种无序也孕育着希望,一种学术的态度、理性的方式、合理的阐释将重新规范书法,某些因素将会被淡化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而一种成熟的铨选机制将取代现今的书法体制,为书法艺术带来希望。 QUOTE:
转刀郎先生的如下:
1、曹宝麟:一个以考据学者立足书谈却最终依靠一篇泼妇骂街短帖而闻名
2、孙向群:天下文章一大抄,却不知到了现在,抄已经不重要,关键在于"炒"了!
3、张旭光:这一年够忙累,年初打假,激活唐楷、到位与到味、获奖张旋风、免费提写招牌、16万<心经>
4、石开:网上销售冠军,但是被老曹绑架后的表态,让书坛人明眼看到他所谓的艺术原则是什么!
5、黄敦:古语说"举贤不避亲",关键之处在于一个"贤"!黄先生深得古人之精神,将一个中国书协的理论奖赛变成了他个人的"毕业生论文名次"!
6、李昌文:非书坛中人,但是以个人名义却能将一个号称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兰亭"拿下,放眼整个书坛谁能做到?
7、张海:新官上任头一年,事情不像想象中的简单,亲和有余,起色不大,还在磨合,但时间还长,慢慢来!
8、庞中华、王正良:硬笔书坛的事情,硬笔书法也是书法啊,在这年里,这两位先生打起来了,其精彩程度好比一出动画名片<真假美猴王>,唉,就
算你是真个猴子,也不就是个齐天大圣吗嘛!?争个什么劲.
这个好!不是人云亦云!加上胡传海就更好! 6、李昌文:非书坛中人,但是以个人名义却能将一个号称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兰亭"拿下,放眼整个书坛谁能做到?
安美的老总吧?! 原帖由 墙上的月亮 于 2007-1-12 10:06 发表
关于当下书法运动的简明报告
□胡传海
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的运作模式始终没有改变过,这对书法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书法领袖人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直 ...
老文章但还是值得回味的! em14 呵呵,不管了,占个位
06书法“点将台”:)~
系统消息说发错地方了~我晕~em9找到这里再发一遍~
闭着眼睛想了想,掐着指头算了算。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书法发展不一般 :
书法“第四代”
1.启功:仙逝后影响继续存在。大师时代的逝去还在过渡时期。
2.欧阳中石:书法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扛鼎人,最有望成为新的泰斗。
3.沈鹏:书协第三代“退隐”(第一代舒同:政治气息浓;第二代启功:学术气息浓;第三代沈鹏:艺术气息浓)。
4.张海:就任书协主席。备受期待的“第四代”。
5.王镛:书法研究院。似与张海、石开形成第四代“三足鼎立”(一足书协,二足研究院,三足社会名流)。
6.石开:网络作品专卖。妖风。书法新价值。名士风。
书法“新与旧”
7.鲍贤伦:篆隶衰微后,“鲍体隶书”横绝2006。
8.张国辉:书法市场新宠。作品招回。
9.曹宝麟:批判刘柄森。新旧话语权较量的碰壁。
10.刘江:西泠元老,书坛宿将,时代砥砺。
五个书法“教授”
11.白谦慎:《傅山的世界》中文版出版。书法文化中西新视角。
12、13.邱振中、陈振濂:两个人放一块吧,老是分不清。都是教授。2006年都搞系列出版物。教授价值开始体现的新时代。
14.白砥:书学著作《书法空间》出版。似乎最不食人间烟火。每一举动受人关注。教授价值另一取向。
15.王冬龄:最有国际色彩的书法教授。
其实影响2006年中国书法的,还不只15人。附列一个候补名单:
候1.周慧珺:隐居上海多年,带海派书法进京探路。
候2.沃兴华:教授学术不一般,写丑字、出厚书、水墨画样样来,每每出奇不意,备受关注。
候3.言恭达:官位升迁,书法升级,散见流行草书。
候4.丛文俊:给拓片题字题出名的书法文化人。
候5.曾来德:横扫展馆的“书展先锋”。
候6:张旭光:“新帖派”书法。轻松、时尚、漂亮主义~
候7.第二届兰亭奖的枭雄猛将数十来人,记不得名字。
候8.于明诠:丑书变法,少人问津。
候9.一痴:书法网。书法网络历程老板级人物。
候10.书法网络各路无名英雄,互相影响,力度不小~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本帖最后由 雷新 于 2007-1-12 13:16 编辑 ] 欧阳中石
沈鹏
张海
张旭光
张国辉
王冬龄
王镛
庞中华
周慧珺
鲍贤伦
[ 本帖最后由 蓝田墨人 于 2007-1-12 18:15 编辑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原帖由 悟然 于 2007-1-9 18:25 发表
张海 当选主席后进行专业委员会、兰亭奖评审、行书草书展的分设等改革,以及书法进万家举措等等,引领着当代书坛的发展。
张旭光 把持评审大权的特殊身份,必然带来“旭光”现象。
赵长青 书协日常工作的当 ...
em1 em1 em1 原帖由 蓝田墨人 于 2007-1-12 18:13 发表
欧阳中石
沈鹏
张海
张旭光
张国辉
王冬龄
王镛
庞中华
周慧珺
张海,
曾翔,
张旭光,
鲍贤伦,
白砥,
王金泉,
王义军,
韦斯琴,
陈海良,
张东明,
个人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