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书道 发表于 2004-7-11 10:04

[转帖]何谓“华夏”?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就是华夏民族有别于被发左衽的异族的冕服采章,而“夏”则指华夏民族所居之处为文明礼仪之大国。“华夏”就是中国。

"华夏”为汉民族的旧称,“华胄”即华夏後裔,就是指汉民族,同时还有“贵族後代”之意。

而“华夏”作为族称,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篇:“华夏蛮貂,罔不率俾”。因此,华夏是相对蛮貂而言的,带有明确的民族含义。

因此,"华夏”概念的产生,表明汉人先祖们意识到了自身是有别于周边文化水准较低群体的、拥有文明礼仪和高贵华丽服饰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共通意识。华夏民族共同体就是通过历史和文化的共有,以炎黄为共同祖先而形成的具有有别于其他集团的同一性和一体性感情的集团。

而那些有别于有别于华夏共同体的周边集团,则被称之为“蛮貂”或者“蛮戎夷狄”。也就是说有了华夷差别意识,而有了“同类或同族意识”,也就是有了自觉有别于其他集团的“我们意识”,也就是说有了“民族意识”。没有与周边集团不同的自觉意识,就不会有华夏共同体的产生。

因此,华夏与“蛮戎夷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若无华夏,就没有“蛮戎夷狄”,若华夏与“蛮戎夷狄”没有任何区别,当然也就没有了华夏,也就没有了“蛮戎夷狄”。

青蛙老人 发表于 2004-7-11 22:48

[转帖]何谓“华夏”?

顾实的《华夏考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刊在《少数民族史论文选集》广西民族研究所资料组编1964.8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7-15 21:07

[转帖]何谓“华夏”?

这个讲法有些牵强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何谓“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