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3-3 13:14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小舟说,现在书法家实在太多了。就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爱好者、业余诗人那么多,当时有作家说一不小心撒了一泡尿竟然浇湿了七八个文学爱好者,其中五六个都发表过作品,这些人也许就变成了姥姥不爱、姑姑不疼的人。这些人要读书、要写作,最终成文学家的却极少,终生就成了爱好者。有的一觉醒来,一切都晚了。这众多的爱好者消失在大家的健忘中。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如今书法家也多了,中国书协的会员有6000余人,每个省级书协的会员基本上都在2000人以上,而地级市级会员也有300人以上,洋洋数十万之众。还有县级以上、区级以上、镇级以上的会员。还有那些业余学校、大专院校,各种函授、培训班的书法学员都将目光瞄向未来各级的书法家协会。如果统一招集在一起,各级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证持有者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不小国家的全部人口。
  如果这些人都想“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的话,那拥挤的成功之路将是何其漫长。如果这众多书法爱好者写书法仅仅是为了锻炼健康,那这条通向长寿之路倒是既文雅又体面的。如果写字纯粹是像曹植“存乎鉴戒”,宗炳“畅神而已”,荆浩“化去杂欲”,倪瓒“聊抒胸中逸气”,这样的书法“乐”之者,那倒无妨。
  展览之路拥挤不堪
  关键是“欲之所致也”,有不少练习书法的人的目的仅仅是成为“中国书协会员”。而要想跳上这一龙门的的途径则是拥挤的各类展览之路,去追风、赶潮,去投师访友……进不了国展,进省展、市展、区展、镇展,去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给已经疲惫的市场再增加些看客,给沸腾的书法热中再增几勺热水、充几股蒸汽。
  各级书协不断注水
  而各级书协也是不断“注水”。目前各协会副主席相当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务理事的数量。不少省级书协副主席起码有10多个。副主席、常务理事的“位置”不够排,理事数量就相应激增,如理事容量不够,就增设个委员会名额。虽然各级书协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人满为患,但是依然有人想方设法要谋得“一席之地”。因为对写书法的人来说,置身于“理事”之列,就意味着踏进了知名书法家的行列。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的头衔竟然被作为“礼物”送给了与书法不相干的人,比如企业家、领导干部等。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3-3 19:01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可笑的书协,可悲的家们,可怜的理事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3-3 23:56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不怕人多,只怕变味。过剩的是某类会员:干部、企业X(称企业家、企业主都不准确,存疑)、演员之流。真正的书法家不仅不过剩,而是太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不等于 “书法家”  --写文章应该区分这两个概念。-=-=-=-=- 以下内容由 梦草堂 在 2006年03月04日 00:16am 时添加 -=-=-=-=-
想了想,还是不太清楚:如何界定“书法家”?现在这个词用得太滥,像1949年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
当这个名词被贱卖后,我们还能找出什么词来称呼真正的书法家?

laoxuding 发表于 2006-3-4 17:51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怕什么,总多不过***员吧,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可恶的骗子,可怜的傻子。

sswaa 发表于 2006-3-5 09:33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

呵呵,好的很呢。人多好领导啊。就像国家单位的组织部门每到年底述职总有那么一条:今年我们发展了多少党员。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发表评论,批评当前书法家严重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