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泫泉 发表于 2006-2-21 23:35

书法的悲哀


现在民间在建祠堂甚至在重建古寺时,联文不请书家书写,而喜欢采用电脑直接打出来,原因是:
一、他们对艺术不认识或忽视艺术(文物)
二、电脑打出的字几乎人人都能接受,而对书家书写的确实看不“懂”。
三、电脑打出的字比较便宜,但也有"颜楷""瘦金体""康有为体"“舒同体”“启功”“刘炳森”等名家的书体供选择,特别是“任政”的行书,是用得较多的。而请书家特别是名书家应付出一笔不靡的款。

薛明辉 发表于 2006-2-22 01:17

书法的悲哀

是这样的。
我以前在文章中谈过这样的事情。
我们要传承书法艺术,最基本的载体都丢失了,剩下的是冷冷的工业化产物,缺乏人情味、千篇一律的字,这不仅仅是书法界的悲哀,而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清兰草堂主人 发表于 2006-2-22 10:51

书法的悲哀

"颜楷""瘦金体""康有为体"“舒同体”“启功”“刘炳森”等等混合起来用,
这仅仅是简单的悲哀?

和欢路 发表于 2006-2-22 16:12

书法的悲哀

书法的悲哀和社会的进步。。。。。。。。 :em54:
:em63::em64:

人生苦旅 发表于 2006-2-22 16:36

书法的悲哀

   书法已经纯艺术化了,书法家已经专业化了.时代发展的使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2-22 22:06

书法的悲哀

书法向民间书法学习的时候,民间却与时代一起远离书法。
当绝大多数人不再拿毛笔时,书法专业化、艺术化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能守住一个艺术化、专业化的小圈子就不错了。

吴亚非 发表于 2006-2-25 11:22

书法的悲哀

甭管别的,只要自己喜欢,尽情的去享受书法的美吧!!

痴翁 发表于 2006-2-27 13:55

书法的悲哀

对的,书法远离民间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造成这个问题或者说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三点:一是民间书法爱好者或善书者(地域内书家)日渐减少,找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家不容易;二是即是找到了一个书家,又因为书写的字体自己难以认同;三是电脑方便,可供选择的字体又多,又便宜,大众又认为美观。鉴于这些原因,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反常现象---书家越来越变得专业,阳春白雪和者寡。这是一种书法的悲哀!书法走向民众,发展大众的书法刻不容缓。

人生苦旅 发表于 2006-2-27 21:12

书法的悲哀

如何使书法走向大众?如何让大众了解书法?现在一般人只会看字漂不漂亮,活动在民间的爱好者对自己的书法如何定位是个问题.

痴翁 发表于 2006-2-28 10:38

书法的悲哀

人生苦旅的意见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书法走向大众需要书法定位,不仅是民间的书法爱好者,也包括书法家。如果我们的书法家从书斋走出来,走向民间,一方面指导民间的书法爱好者,一方面普及书法美学知识,提高大众对书法的鉴赏水平,就会培植和开拓书法市场。这里的关键在于书法要传统。几千年人们对书法的认同,有一个基本的欣赏标准,如果我们的书法形体与这个标准相差太远,就不会取得民间的认同,书法就会被禁锢在书斋,书法的悲哀就会继续--而这不应是书法艺术的道路,一条后果未卜的道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