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情
关于书法,有不少的理论等着我们去探求,只要情有独钟,总会在书海里捞到那根属于自己的金针,而我觉得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书者在书写时的情境。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原因拿起毛笔,耳濡目染、兴趣爱好或终生志向,都得经常去面对它。如果就象小学生面对课本,那是一种敬畏,因为上学了,不得不去学它,以这样的心情学书前景将是一片茫然;如果当它是自然风景或是悦耳音乐,它便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以这样的感觉去学它,学成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认定它是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一生的追求,便会倾其全力,付诸心血,这样下去学书极有可能成功。
学习书法除了刻苦练字,更重要的拼命读书。书法作为一种功夫,它的书内功是有限的,是大多数人都可能掌握的,而书外功却是漫无止尽。书外功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学识、才力、理想、性情等,所谓书法大师就是因为除了具备书内功外,书外功更是修炼到家。我所知道的一位八十高龄的书家执笔数十载,他的字看起来不错,楷书平正、行书流畅,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力道或个性,终究令人遗憾;还有一位书法爱好者,书法已具有一定水平,他学书二十多年,一直渴望上到更高的台阶。他肯花一万元的学费去北京参加一个书法硕士培训班,其实关于书法的书内功基本上他已经掌握,他更应该花掉的是大量的时间去看书、钻研,去提高自己的书外功,哪怕是用一年时间的不练字,而是在此期间修身养性,专门练心。苏轼有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古代用毛笔书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它是唯一的书写工具,而现代毛笔早已被硬笔所代替,太多的新生事物把人们搞得浮躁不安,而有一部分人便希望通过书法艺术来为自己寻觅一方净土。文学是通过它的文字内容来表达人的心理活动,而书法除了具有特定的文字意义,还能通过它的点画来描绘人的内在,它的美丑及个性分明就是一幅心灵的画卷。中国几千年的书法作品能流传至今,不得不承认它巨大的魅力,不得不崇拜它深沉的美丽。
在中国书法堪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绍兴城向西南的南渚山下有一座优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在这里种植兰花,所以人们把那里称作兰亭。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这里流觞饮酒、赏谈赋诗。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放眼望去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自然是那样的自由活泼生生不息。他们围坐在曲水之畔,将酒杯置于水中任其随水漂流,酒杯到谁的面前谁便饮酒赋诗,不然罚酒三杯。虽然没有丝竹伴奏,但喝一杯酒吟一首诗也足够畅叙衷肠。抬头看到的是广阔的天空,低头看到的万物的繁茂,身在无拘无束的自然怀抱中心情多么舒畅。人生有涯天地无限,宇宙生机中又包含着多少玄妙,需要用心去领悟才能参透。这是多么值得快慰的时刻啊!王羲之把当时作的诗集起来写了一个序。由于那样一种放浪形骸、那样一种优雅情怀、那样一种山林之气和中国文人的那种隐士之风,《兰亭序》流传至今,令人无限喜爱。
“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稿》。天宝十二年,颜真卿远赴山东德州任平原郡太守。平原郡远离京城长安,土地平瘠、民风骠悍,而摆在颜真卿面前最为严峻的是平原郡属心怀二志的奸佞之臣安禄山所管辖。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后,他废苛政、除奸诡、进忠良,平原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道途不惊。安禄山虽然采取了很多手段来博得唐玄宗的信任,而颜真卿却对他的野心有所防范。颜真卿悄悄地在平原郡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而颜真卿由于早有防范,和他的族兄颜杲卿在山东不等诏令挺身而出举义讨贼。安禄山起兵之后势如破竹,最终谋反失败。唐玄宗在得知胜利的消息时,还不知道颜杲卿是谁。颜真卿在这场关乎唐王朝存亡的动乱中大忠大勇、功勋卓著,同时他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代价。在叛军大兵攻打常山城的战斗中颜杲卿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和他的儿子颜季明一起被俘。安禄山为了逼迫颜杲卿投降,把刀架在颜季明的脖子上,威胁颜杲卿如果不投降就杀了他的儿子,颜杲卿当然没有接受,于是安禄山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儿子斩首,后来又将颜杲卿凌迟处死。整个战斗中,颜氏一门战死三十多人。乾年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了亲人,并设薄酒祭奠为大唐社稷捐躯的颜季明。此时的颜真卿悲从中来,难以自制,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祭侄稿》。颜真卿面对亲人的亡灵,国难家仇涌上心头,抚今追昔感慨万端。祭文情感真切,痛贯心肝,悲壮情怀溢于字里行间。书为心画,《祭侄稿》完全表露了颜真卿当时的真情实感。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苏轼在政坛上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无论是新党或旧党他都不讨好。苏轼的文章诗词在社会上深得人们喜爱,皇帝虽然不喜欢他这个人,但对其文章诗词也是爱不释手。正因为如此,欲除掉他而后快的人便无处不在。元丰二年,有人摘取苏轼诗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后上奏皇帝,说他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当年7月28日,苏轼被捕,押解京师,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亲自出面求情,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到黄州。苏轼在黄州过得很不痛快,放逐的生活使他的思想和文风发生了变化。《寒食帖》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三月初七写下的两首诗。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许生火做饭,得吃冷饭。苏轼在这个暮春季节,面对连绵不断的淫雨,外面到处是一片泥泞、一片萧瑟,面对空灶湿柴,冷清之极。遥望家乡,云路隔断,看不到出路和希望,一股悲凉之气充塞胸襟。苏轼在写《寒食帖》过程中情感波澜起伏,先是心境平和,随着情感向激越过渡,逐渐沉着痛快,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苏轼把书法的艺术语言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把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把他所表达的心境和书法综合起来观看,一幅日暮途穷,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令人不忍卒读。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轻快抒情的,颜真卿的《祭侄稿》是悲剧性的,苏轼的《寒食帖》无比凄凉。它们都最大程度地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无不动人心魄,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书家能够如此,而现代的徐悲鸿先生所书的《八十七神仙卷》跋堪与其相辉映。这是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的一件杰出作品,这一卷轴由于绘画和书法的结合,可称“双绝”。《八十七神仙卷》有如一曲由流畅线条所构成的美妙音乐,书法与跋文则是这乐曲中的和声。这篇跋的书写倾注了徐悲鸿先生对这件瑰宝的热爱,画上留有“悲鸿生命”一方印记。从书法艺术上看,全篇精神贯注,一气呵成,即使纤如毫发的连笔也没有一丝懈怠。从跋文开始叙述自己对这一杰作购买的经过,以及和友人张大千对画卷的考证和评价,他从开始的一般叙述,逐渐论及作品之艺术价值,称之为“销魂之作”,书写的情感由平稳而渐趋激越。特别是写到他对这件作品的审美感受时情感的振奋达到高潮,在书写上也表现出翰逸神飞。情感激发想象,想象又深化情感,运笔更为舒展奔放,力度也显著加强。徐悲鸿先生已完全沉醉在一种幸福的浪漫幻想中,“永无憾矣”作为高潮的结束。最后落款书写“题于独秀峰下美术院,先一日倭寇炸毁湖南大学,吾书至此,正警报至桂林。”这是一个含蓄的结尾,情绪平定下来由天国回到现实,书写也渐收敛成为全跋尾声。全跋作为书法作品看,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随着情感的发展字之舒敛、轻重、快慢亦随之变化,确为一支“心曲”。
纵观古今,伟大的书家在书写作品时无不倾注自己最强烈的情感。徐悲鸿先生提出:“书之美在德、在情。”是说书法的美在于体现艺术家的情操和人格精神。书法不只是单纯地写字,而是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笔迹,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从这一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刘熙载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
书法中还包含着一种心灵的智慧,即“大巧若拙”。它是和那种甜媚浅薄的审美相对立的,与“拙”相联系的是“天真”,天真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书家所追求的天真,就是“妙造自然”。苏轼有云:“书无意于佳乃佳耳。”这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无意于佳所得到的“佳”,正是长期有意识地积累经验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天真”并不是不要法度,而是出天真于法度之中。我们认为稚气的孩童可爱,正因为他们的天真与生俱来,但是他们的天真可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而书法领域的天真是一种永恒的境界。为什么有的书家鹤发童颜,越老越纯情,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那种永恒的“天真”。
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有着无数宝藏等着我们去寻觅和感悟。“学书在法,而妙在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于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而书法是最为形象而又深沉的表达方式。愿所有的书法爱好者都能通过刻苦修练,可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人间的真、善、美得以尽情的描绘。
2006年11月30日凌晨
[ 本帖最后由 秋蝶 于 2006-12-2 22:00 编辑 ] 好文章, 收藏了,谢谢! 很好啊 受教,楼主辛苦了。 精彩!!! 多谢鼓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