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收藏 发表于 2006-11-5 20:33

[转载]jsh谈周慧君(人书俱老的负面榜样)

七十年代(也许是八十年代)的某次展览,上海的老先生们看到了周慧君的书法,老先生们说:"这位先生厉害",其时"这位先生"只有四十岁左右.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周慧君的书法风格基本确立,她的雄健,伟岸的书风影响了数以十万计的书法爱好者,当今的许多名家甚至都是在周氏风格的影子中走过来的.
       我的手上有一枚我太师父王福厂老夫子刻的印"人书俱老",该印以浙派面目出现,平平无奇,但仔细咀嚼,却味道十足,我想太师父可能是真正领悟到了人书俱老的内涵,他也可能真正达到了"通会"的境界.时光如倏,当岁月推进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期时,周慧君也已年近七十,进入了古来稀的年龄,看先生现在的作品,她是否"人书俱老"了.
我看了先生最近两年的作品,答案是令人沮丧的.
      反观周慧老80 90年代的作品,她运用典型的方笔.遒劲的线条和宽博的结体将北碑的雄强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准确地说,周慧老是当代将碑与帖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她的书法,既有行书的笔意,又有北碑的风格,如此高难度的熔炼,没有高强的武功是不可能办到的,看了周彗老的书法,我们再去看天津孙伯老的作品,我觉得孙老的武功还是低了一点,孙老的作品太僵化.观周慧老80 90年代初期作品,我觉得她就是金庸笔下的乔峰------铁骨铮铮,不怒自威.
      我们看周慧老现在的作品.当今的书法界仿如当今的娱乐界,各领风骚四五年,您在媒体上露面多了(您的职位高),您的字就值钱(比如李铎,那能叫字么?但他的字卖得就是好,我在这里附带恭喜那些买李铎之类作品的人数年后血本无归),否则,您写得不管多好,想被人承认,难!周慧老可能受了这股娱乐书风的影响,她不会去炒作,所以她思考变法,但如今,变得越来越不象样了:软了,俗了,格调低了.难道真如网上名手抱璞生君所言,周氏老矣?信夫.
   所以我谈论周慧老的书法,她的成熟期是80 90年代,她那时候的风格也正是她的典型风格,她晚年的作品,只能说是文人余事,不能以它们为依据来评介她的水平,周慧老是孙过庭"人书俱老"的反面教材.

suwu 发表于 2006-11-5 20:39

有理,颇有同感。

林荫下 发表于 2006-11-6 03:20

可怕!

储阳蓄光 发表于 2007-11-21 17:58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你一家之言.我全当没听见.

渭水散人 发表于 2007-11-22 21:42

说的有道理。我觉得还是周先生七十年代所书写的《行书鲁迅诗歌》有特点。这几年写的字飘逸有余,厚重不足。这是我的浅见。em4 em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jsh谈周慧君(人书俱老的负面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