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1855|回复: 45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薛元明在 2005/06/23 11:00pm 第 1 次编辑]
0 ^) n! {0 Y! p$ l$ u: b+ b/ C% o$ F$ r, o6 x
[watermark]对任何热爱书法的人来说,我个人以为,总是离不开这三点。不进行临摹,不打好基础,书法创作则是空中楼阁,但是目前来说,能静下心来做这项基础性工作的人事越来越少,都知道重要性,但很多人却不愿意做,临摹则是登堂入室的唯一通道口。创作是临摹的升华,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最大的症结在于走向俗化,我把俗划分成三种,常俗、怪俗和恶俗,具体标准可参考相关文章,是不容忽视。要想避免这一点,只有依托于书法批评,但是对批评本身的理解上,还是存在很多歧义的,不管如何,我觉得应该感恩批评。4 y% s2 Z9 L. C; k0 b6 A7 k
我是一个书法篆刻的爱好者,对于以上三方面进行了某些粗浅的思考,整理成若干文章,发表余前几年的各专业报刊(文章数量多,希望有点耐心,集中是为了便于大家看,看累了就休息一会再继续。)以期和广大同道师友交流。[/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临摹杂说
( D. [0 H& m3 l) i/ ]& W0 H0 J■薛元明
9 L) B' q  |0 }% i$ z无论书法还是篆刻,都需要临摹。走进传统深处,会令人感到美轮美奂,而领会传统唯一的通道就是临摹的陶泳探披,一方面和先贤实现沟通,另一方面有自我才情的注入,在类似繁缛流程工序的往复操作中增长积累创作经验。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B1 a4 u, m% s9 n一、备临。在临摹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集中于工具和心态两方面:①临摹选择笔墨纸砚要注意科学性和严谨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说临米芾书。米芾过去用竹纸,下笔墨色不会晕化,有类似于今天毛边纸的效果,多用短锋而“刷字”,临习时在纸笔上要配套,而临习王铎选择长锋羊毫和生宣就更有表现效果。②临摹最重要的是心情,须避五乖臻五合。凡心情不佳时,切莫勉强自己,一定要将自己的心态调到最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 A, c, W5 R2 _# x+ x3 R二、选临。如今能看到很多墨迹碑刻,应有所选择。①选碑帖宁少勿多,不能过杂过乱。有一条常见的标准就是必须对自己胃口,这样学起来更容易上手。当然,因为学识和眼光的限制,会暂时分不出一些碑帖优劣,纯属正常,需要不断积累。②选择何种书体,当视个人情况而定。篆书、汉隶、魏碑和唐楷等可作为日课。魏碑有规矩一路的,如《张黑女》和《郑文公碑》,也有恣肆一路的,如《爨宝子》,各臻其美,临摹最好从规矩到恣肆。③不要同时选临某个书家不同时期书法。因为有发展变化的因素,有不同时间段的理解。如颜真卿的《麻姑仙坛》和《颜勤礼碑》就不能同时临摹。④一般不要选临当代人的作品。因为没有时间检验、筛选和淘汰,暂时无法辨别其中好坏优劣所在,很容易上手,但也难脱其形,最终湮灭自己个性。书法史中各种优秀碑帖不可胜数,是取之不竭的源泉,立足于这一点,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石。从深层意义上讲,不取法当代人,符合“取法乎上”的原则,取法某个时人所学米芾或王铎的作品,当然不如直接取法米芾或王铎;取法黄自元,不如直接取法欧阳询,道理很明显。⑤选择临摹对象要避免求新奇古怪的思想。书法风格塑造完全由个人审美趣味决定,而非刻意经营所能实现。自古以来,取法王羲之的不可胜数,但各自有各自的面目。所选法帖个性不能太强,取法王羲之比取法王铎和米芾的可塑性更大,就沈曾植和宋克而言,选择后者所创造的可能性更大。
4 D% \  K; D- W( a$ r3 A/ o2 d三、步骤。一般说来,临和摹可结合使用,姜白石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但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但失古人笔意。”除了将临摹结合起来用之外,还必须经历严格地打基础的过程,分为格临、对临和意临三个过程。①格临尤其适合于初学者。先放在格子中临习,有一点约束和限制。如果信马游缰,对今后学习极为不利。从规矩到自由,这是从艺者所必须具备的经历。②对临就是等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将格子放开对照着临,此时必须进行读帖相配合,这一点很关键。临摹要求眼高手低,唯有如此,才能有所进展。光读帖没有用,须有反复的技术性操作,只有技术性操练娴熟过关,才有实现表现个性化的可能。点画横竖,浓墨提按,其中痛快滋味,弊病习气几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理解把握。③意临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基本上脱离原帖面貌,融入自我理解,和原帖差别实际上就是自我才情的展露,也正是创新契机,如何绍基所临《张迁碑》,吴昌硕所临《石鼓文》。有一点必须指出,他们起初并不能脱离原碑而以自身书风显露,有一个不断砥砺和锻造的过程,从谨守规矩逐渐到遗貌取神。笔者反对以意临名义歪曲原碑帖的胡写乱画行为,尤其是初学者不宜。米芾和王羲之书法的不同最直观的就是结体等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王羲之的风流倜傥和米芾娴熟技巧的差别是时代的分水岭,其中精神况味则是更深层次意义的事,非初学者可以窥其端倪。遵从原貌、形神兼备,是临摹的要旨,所谓对其中精神况味的了解是从笔底自然流出的,而非举手投足之间的刻意卖弄。5 t6 J# K+ I$ x2 H/ h4 Z- q; d
四、结语。在临摹过中,还有一些要留心注意的细节,比如说,①一些手札可以放大临。既可以训练自己的眼力和手的灵敏度,也适合于当今书法创作大幅的需要,但小楷不能放大临。②临摹帖要求形神兼得,而碑的临摹则求率意而为。这是因为帖一般墨迹清晰而求形式和精神的共鸣,而碑刻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更注重大气、率真和放浪的碑味。③有条件的情况下,帖应该看真迹,碑要观原拓整体。一般所见碑帖,皆是割裱而成,原有格式被打乱,造成行气丧失,看不见全貌,变化很大,应尽量看真迹。④临摹是通过研习百家笔法塑造自我书风,对于某种个性书风可应用“分割溯源法”来学习,如临习吴昌硕,可临习原版《石鼓文》、《散氏盘》和杨沂孙篆书等之后再临习就容易上手一些。临习米芾行书,有了二王行书基础和褚遂良《阴符经》的功底,再学一些率意的汉简就容易理解一些;同样的道理,学王铎行书之前,最好有二王、米芾和颜鲁公行书和颜楷基础。⑤每当要创作某种风格样式的书法作品时,可选择相关碑帖来进行临摹,热热身进入状态,然后再进行创作。
; m' f% r+ f6 z- X9 x+ j6 T临摹的意义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带着镣铐跳舞”,在规矩中寻找自由,正如火车必须始终行驶在铁轨上才不会翻车。临摹是个苦差事,需要不断重复性地操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不可一蹴而就。临摹看起来是死功夫,但只有具备这一积累,才会有那一刻惊险飞跃的成功。) H& V# E  n) l6 j!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再谈书法临摹
* L) l1 b. M; a" ]【】薛元明
3 f" A; f9 M" ^9 K3 O' N临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2003年第23期《书法导报》第2版就临摹有关问题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时过境迁,对书法临摹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对临摹的一些关键环节要注意把握,由此进入临摹的最佳状态,实现临摹的目的。. z: [. q7 H) S9 e
一是辨证地看待临摹与创作的关系。两者之间关系很特殊。创作水平高的人,临摹水平必定高,如米芾,临摹二王几乎到了乱真的程度,但反过来说,临摹水平高,创作水平不一定高,定理成立,逆定理不一定成立。创作是建立在临摹基础上的,依靠临摹建立驾驭笔墨能力。从临摹到创作,吸收应用很关键,很多人在临摹时可以进入角色,但不能进行角色转换,在创作时发挥应用。另外,所要临摹的碑帖有很多种,综合消化应用更难,所以临摹水平高而创作水平未必高很正常。但不能因此认为书法创作单纯地靠才气,这样容易造成误导,对临摹轻视。临摹这一关一定要过,当书家必须先当书奴,但当书奴却不一定能成书家。% K! [9 G1 u, ^0 p1 q7 D. O
二是临摹伤害个性。临摹是一种技术性操练,必须暂时把自身个性掩盖起来,放在别人的模式里操练,因而临摹在很大程度上伤害自身个性。很多人善临而不善作,通俗地讲,就是进得去而出不来。郑板桥讲“七分学,三分抛”有一定道理,与李可染先生讲“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意思相近,但对他们的这些话要客观地理解,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临摹是一种弹性行为,要有适应能力,如果入不了帖,于己无益,而出不了帖,则徒劳无功。临摹的本质实质上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临摹明知是伤害个性,但必须先做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一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无法超越。* r2 f# `5 |3 r
三是正确对待实临和意临、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实临与形似对等,意临与神似一致,但也不完全等同。实临与意临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碑帖有别,帖为墨迹,宜采用实临,取法碑,笔者则认为主要在结体方面,本身就存在再加工的痕迹,可采用意临;二是同书家主体自身水平大有关联。如果是刚刚起步入门的初学者,徒守其貌纯属正常,误差太大,反而不正常;如果是已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书家,临摹中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自己的个性痕迹,这才是真正的意临,如何子贞临《张迁》。王蘧常临何种书体都带有章草的影子,这是自然而然的,并不刻意。在艺术水平没有达到功力大成时便不接近原帖,并非意临,而是随便,很难见成效。形似是对于某种书体的全盘继承,此乃临摹的基本要求,如果将二王临摹成《爨宝子》的样子,南辕北辙,何其足观。但要注意,形似可以直接看到,神似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很玄,一味强调也容易误导人,这与作者功力和眼界成正比,很难有统一标准,而且不同的人理解标准是不一样的,很难把握。意临尤其对初学者不宜提倡。从规矩走向自由,由形似而及神似,这是艺术成长的规律。
7 f' O9 h9 k5 E* \9 U( b* J四是临摹的心态。临摹强调方法,要做到眼到、手到和心到。归根结底,“心到”最关键。如果临摹仅仅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把临帖变成抄帖,临一百年也不会有任何收益。心态具体而言,可用“三心”来概括:静心、细心和耐心。静心言下之意要保持平常心,平心静气地临帖,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更好地入帖,临摹本身是塑造和培养平常心的过程。在临摹过程中具备平常心,不必强迫自己,不要为了临摹而临摹,带有应酬的态度,不想临的时候就不要临。临摹从某种意义来讲,可以看成是有凭据的创作,每次临摹时如果都是油滑,随而便之的态度,则临摹的意义无存。细心的含义就是要注意方法,读帖、对照,一些细节问题要注意。笔者认为,临摹的吸收应用,即在于一些细微的,展现书家技巧中富有个性魅力的细节,如临摹二王书,需要注意其中笔画牵丝映带以及流动飘逸,临摹鲁公书迹,对于他的出钩及捺画一波三折的运笔方式了然于胸,临摹米芾书,则于“八面出锋”运笔方式要心领神会,临摹就是留心这些细节,对照原帖,在对比中发现不足所在,不断取得进步。耐心有二层含义,一是要树立一辈子临摹的观点,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贵在持之以恒,就连王铎这样的书法大师都是“一日临摹,一日应请索”,何况一般的书法爱好者呢?二是在具体临摹中,对某些碑帖临摹理解有反反复复的过程,初始觉得有新鲜感,上手快,但过一段时间容易形成视觉审美疲劳,感觉乏味,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但坚持一段时间又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悟到一些新的东西。临帖过程就像人的睡眠一样,有“浅——深——浅——深”的变化,实质上每一次变化已有不同,是不断否定和超越自己,在创作上升华。, J4 _+ j! x# y. ?6 u! |) C
五是临摹的应用。本文开宗明义已谈及临摹与创作的关系,临摹=创作,但不管怎么说,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创作服务,一个书家可以一辈子将临摹当成锤炼自身技巧的方法,但不能当成拐杖,临摹的目的是为了不临摹,但创作又无时无刻离不开临摹,临摹的最终意义通过创作表现出来,创作水准从根本上取决于临摹功底。临摹的应用实际上从有意识行为强化为无意识习惯。具体来讲,在临摹米芾时相应地在创作上运用米芾笔法,不断强化和巩固临摹所得,临摹王铎时运用王铎的创作方法,学小爨时必须运用宝子碑笔法,逐渐过渡到创作中。如果临摹时是一回事,同步创作上又是一码事,各行其事,临摹效果不会太大。
, U/ l0 ]& T! L  S5 P+ E9 X5 }六是临摹要注意系统性。临摹过程中要对众多良莠不齐的碑帖进行定位,有对自身主体性情的认识,还包括临摹法帖的精神气质与结字的法度与性情,多种法帖优劣的辨别,要有总体上的认识。临摹贵在专攻,短的在一年内有基本打算,长一点,在五年内有个安排,按部就班地来进行,有意识地一家一家地过,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清代篆隶大师邓石如一生成就首推篆隶书,他在临摹前贤方面花了很多功夫,对篆隶书系统涉猎,入古出新,锻造自我书风,临摹不能漫无目的。人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喜好及审美兴趣,一生也许会临帖无数,在某一阶段可有意识吸收某种优势,把临摹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0 I  j  m! y: g; O9 \8 z- x
临摹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一辈子的事,但人一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并且临摹会伴随着书家自身艺术水准和审美能力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决定了临摹的复杂性。对于临摹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智书家应该选择符合自身的临摹方法,持之以恒。在纷繁芜杂的碑帖中,差异性客观存在,共性也有目共睹,“大匠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最重要的是能举一反三,对二王临摹得心应手,对米芾同样也可以触类旁通,北碑虽有不同,殊归同源。前文所提及的何绍基,不愧是临摹的真正高手,并不能用某一方面的标准来衡量。
* c7 a8 r: B% \+ ?9 r
4 o2 |) D  D8 ?: B- w7 `) h8 M/ E[ 本帖最后由 薛元明 于 2009-9-13 20: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互动临摹4 s# X! ]- {5 S
【】薛元明
* h4 ?6 ~4 N4 v% K9 G3 y9 B一般说来,临摹中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选择碑帖种类,二是具体实践。临摹过程,是联系的、动态的、持续的,并非孤立的、静止的和暂时的。临摹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积累,在不同阶段面对众多碑帖,实现最佳组合、交融和互补非常关键。笔者由此提出“互动临摹”设想,主要有四种方法:
/ j+ I5 c9 C- ~% j1 u; @一、混合临摹5 {$ {1 Y. U! y. ~' b- c
(一)篆隶相通。隶生于篆乃不争的事实。篆书与隶书乃后世笔法形成基础,篆书主圆笔,隶书主方笔,虽说隶生于篆,但毕竟是两种不同书体,篆书是古体,隶书为今体开端。既然隶生于篆,在隶书中搀杂一些篆书笔法是顺理成章的事,隶书名品《西狭颂》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但篆书中含有隶书笔法一般会被视为习气。篆隶混临中,篆书范围必须限定一下,按照笔者肤浅的临摹经验,甲骨文和小篆应除外,甲骨文字形简而笔画瘦硬,书写方式完全不同,小篆线条轻细且很均匀,字形绝对对称,作为混临对象有些不妥,当然,这仅是笔者一家之言,临书时可自我取舍,按照自我习惯来处理。把篆书和隶书结合起来临,就可以发挥书体融通的特点,相互借鉴影响,尤其是隶书结合篆书浑穆之气可添高古气息,适当地加入篆书笔法又可增添变化。
- b/ z4 H) V2 u( R3 l(二)楷行相长。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放浪为草,收敛为楷,与篆隶书的关系一样,两者之间也很默契。但在创作实践中,楷书精妙,行书未必兼能,行书飘逸潇洒,楷书未必工稳,并不是绝对的。书法史中确实也有两种书体皆善的人,如王羲之、颜真卿,但毕竟很少。宋四家行书名世,楷书并不出奇。提倡这种混合临摹的方法,并不一定要使两种书体皆能擅长,而是作为一种临摹方法,是其中之一更为出色,所以在这两体间还还是有所侧重的。主攻楷书的,楷书涉猎自然要多一些,行书适当兼顾,反之亦然。笔者在学书过程中感觉到,楷不兼行,失之板滞,行不兼楷,失之漂浮。学楷书时笔法以及形体相对固定,活动范围小,程式化规矩多,变化少,久而久之容易死板。单纯地涉猎行书,写多了容易变油,显得很虚浮。如果将这两种书体结合起来就能做到兼顾,但要注意,在选择楷行书碑帖时一定要注意协调,两种书体间最好可找到默契点,如褚遂良楷书与米芾、二王行书,颜鲁公楷书与王铎行书等,有的结合难度要大一些,如于右任将二王草书和魏碑结合,自成“标准草书”一家。% s  x+ ^* V: P" o9 K
(三)碑帖相熔。如今回顾整个书史来看,碑帖不再是康有为提倡的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互补交融的形式。在书法学习中,只要是可以提高自身艺术创作水平的碑帖,就要提倡“拿来主义”,作为取法对象。碑学早期提倡者中,包慎伯是先行者,一生提倡碑学,却以《书谱》为范,足见他不偏废的观点。碑帖结合如今已是众多书人学书路径,其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必须先帖后碑,学书从墨迹入手更好,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候才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再涉猎碑体一路;二是在碑帖取法上,碑帖都不宜太怪,应该水到渠成,不能刻意而为。帖学体系不外二王一脉,碑体风格多样,大相径庭,依据笔者自身经验来看,与选帖一样,还是先从规矩一路的入手好一些,可先选《张黑女》和《郑文公碑》等,然后再选择《张猛龙》和《石门铭》恣肆一路,不必一上手就是像《爨宝子》、《灵庙碑》等较为灵怪的作品,否则无益反有害。8 r: n8 q6 t$ w! G
二、分割临摹
# I4 P5 J2 B8 v& i8 f; g: f分割临摹笔者在相关文章中已有谈及,这里作进一步详细地分析。任何书家不可能一辈子只学一本或两本帖,有成就的书家,尤其是一些出类拔萃的书法大师,必定是博涉多家而锻造出自己的风格,临摹这些大师的书作时必须分析其书风形成渊源,不能单纯地只看结果,而要看过程。吴昌硕《石鼓文》风格独特,在结字与部分点画方面吸收了金文结体左右参差的特点,他的《西泠印社记》名篇则吸收了邓石如飘逸和徐三庚柔媚的一面,一些篆书诗册工稳冷峻,又可看出杨沂孙的痕迹。吴昌硕篆书风格变化因为是多元吸收构成,所以笔者认为,临吴昌硕《石鼓文》之前,对原版《石鼓文》以及金文《毛公鼎》和《散氏盘》加以涉猎,同时对清季邓石如、杨沂孙以及徐三庚兼有涉猎(至少要读这些帖),则对吴氏成熟期作品临摹上手会更快。米芾书风也是融合百家而成,既有二王根基,有褚遂良的笔法,并有颜真卿的厚重,同时有欧阳洵的险峻,亦有汉简的猎猎风神,分析米芾书法的取法对象,逐步加以涉猎,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像这样的书家还有一些,如王铎、沈曾植和胡小石等,都可以进行分割临摹。1 `$ u& f. o8 O5 e- T
三、对比临摹8 b  x; A& x6 _& \6 z$ h# J: f" ]
对比临摹主要适用于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书体间,通过对比掌握碑帖相互间某种相似而不同的特征,使临摹事半功倍。
  P: T/ N2 s0 B' i(一)魏碑类。魏碑从形式上来分,有摩崖、造像和墓志等,风格多样,可进行分组对比。《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可进行对比分析,两碑皆为魏碑中笔画由粗变细的形态,从总体上来看,《张黑女》结字以平正为主,《张猛龙碑》险峻生姿,两碑甚至还有极个别字形极为类似,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张猛龙碑》突出“险”字,《张黑女》体现精美之风,有碑中“兰亭”之誉。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提高临摹效率。《灵庙碑》、《爨龙颜碑》和《爨宝子》三者亦可对比分析。大小二爨并称,但风格殊异,相差很大,小爨恣肆诡异,大爨雍容古雅,总体上做到胸中有数。《灵庙碑》是北碑中风格奇肆多变一路的代表作,但不像小爨一样怪异,二者差异很大,结字多见巧思佳构,多变善变,通过对比会自有心得。
9 W6 D9 W# O6 x  a) }# r3 R(二)唐楷类。一般说来,学书以唐楷作为入门范本的很多,唐楷代表书家亦多,可以将这些不同风格的书体进行对照分析,如选择颜真卿法书临摹,可结合欧、褚、柳等,进一步对整个唐楷书学体系了然于胸,褚出于欧虞,将初唐楷书细化,颜出于褚,秀气飘逸变得沉雄肥美,开一代新风,柳则出于颜欧两家,这样在临摹中就能做到不仅仅单纯地是字形问题,而对其中一些内在特征给予把握,得其要旨。  m+ w( r6 A+ b/ B8 u) ~8 g* }
象这样的分类对比还有很多,如金文《毛公鼎》、《散氏盘》和《大盂鼎》,隶书《张迁》与《衡方》等。对比临摹主要是通过对比找出内在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_  W) t9 Z; y8 L& y' t: G6 V
四、延伸临摹+ M( X+ y7 Z' ~1 Z% C
延伸临摹主要是针对风格相近或相同的书体,彼此间存在顺延关系的书家进行深入临摹的方法。一般说来,书法史发展呈现出的是纵横向交叉的立体关系,从时代风格来说,存在流派,从纵向上来说,书家总会以历史上的某种书体作为归依对象,进行回归和探索,形成纵向书学体系。延伸临摹方法强调由远及近,锻造出自身风格。  h: G; M* L2 k3 W
行书方面常见如“二王——米芾——王铎”套路,自二王顺延至米芾,顺理成章,米芾首先在结字取势上对二王进行变化,有米芾与二王的功底,临摹王铎则事半功倍。王铎较米芾更加厚重,在气势上也更加剧烈,再施以大胆的墨法变化,便成为独一无二的王铎书风。王铎字形较米芾要粗放一些,所以必须先学米芾再及王铎,否则的话,学王铎不是粗犷而是粗糙。9 p) l8 p3 t0 _3 _$ v
篆书方面,李斯——李阳冰——邓石如——吴让之为一脉,有二李基础,再临摹邓石如会很上手,吴让之篆书承袭邓石如风貌,这样来临摹,基于笔法惯性,自然有默契之情。像这样成体系的碑帖还很多,如《石鼓文》——吴派《石鼓文》,索靖——宋克——沈曾植,《张迁》——伊秉绶等,将书体进行定位分类整理成多个体系,临摹时会大有裨益。: q  c5 z" z! j( v6 M; z) r. _: ?
综合以上四种互动临摹方法来看,一二两种立足不同书体之间,三四两种则在相同书体之间。书法史中的碑帖洋洋大观,数量多且良莠不齐,如何将这些碑帖进行归类和总结,为我所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临摹以多种优秀碑帖作为参照物,必须以正确的方法更好地把握其中规律。
: o" Q; _4 ^  F3 d, E$ [( m
3 t) C& U8 Q4 X" ?5 S[ 本帖最后由 薛元明 于 2009-9-13 20: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意临摭说  R$ `) _0 `6 H% N3 Z' n
■薛元明' t$ M* n3 {7 g3 [/ t' q1 B
一般说来,临摹要求形神兼得,但这只是一个目标。姜白石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复得古人笔意;而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任意而摹书不任意也。”从白石道人《续书谱》中的这一段话可知在临摹过程中会不自主产生一些偏差。这一偏差的表露主要存在于三个原因:一是初始阶段,力不从心,无法达到形似的目的;二是因自身的不良书写习惯;三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之后,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某种碑帖对自我理解,三个阶段的偏差有本质区别,最后一个阶段即是意临,意临是临摹书法的高级阶段。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w  X) m! T0 e  ^6 o
1、意临初学者不宜。一般说来,临摹有三个步骤,即格临、对临和意临。初步阶段要求格临,对于临习者有一定限制,于今后学习有一定好处。如果信马游缰,势必造成不利。意临作为临摹的最高阶段,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水平时才能进行。* S- X; ~. {5 `% s- F0 p* m! P+ [
    2、意临不是随意地歪曲原碑帖。忠实原貌,强调形神兼备是临摹的要旨。只有严格遵从从规矩到自由的途径,才能将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运用时得心应手。一般说来,两种不同碑帖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形式不同,如米芾和王羲之的行书,所蕴涵的气质差异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后才能理解,如果临摹王羲之和米芾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一致,则无疑是失败的。随意地按照“自我”意识肢解、曲解原碑,而作为“意临”来看待,只不过是涂鸦乱画,不可能取得进步。* \- R# P0 ~2 K( ^7 u& a  ?+ T8 n, C
3、意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意临是临摹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很刻意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原碑帖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前文所指出的,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不是刻意地搔首弄姿。一般是在临摹者个人风格已经非常强烈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3 [/ X0 z# }  d7 d$ i4、意临是自我意识的流露。意临中的意有“意造”和“自抒胸臆”的含义,如何绍基临《张迁碑》。在临摹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所取舍的角度、习惯和理解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取法相同的碑帖,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就拿米芾来说,尽管全国习米者众多,但大同有小异,即由每个人的审美趣味、创作意识和个人习惯所决定的。
5 u' l5 p) P( G5、意临包含对古典的亲和力。大凡临帖,都是以古帖作为准则,符合取法乎上的原则,体现出传统博大精深的魅力,王铎“一日临书,一日应请索”,而在他晚年的诸多临书中,所谓的临,已经是摆脱了字形限制,在精神风貌上也大为改观,唯一相同的是仅有文字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保持了和先贤精神的暗合。这是一种高超的临摹方式,和先贤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2 s) ^3 ^6 C3 D5 [; M6、意临是熔铸百家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意临和原碑帖的差异,也表明临习者不断地吸收了其余众多碑帖精华,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身,个性语言得到不断地强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比如说,吴昌硕《石鼓文》就是意临的极佳范例,经历了由描摹画形到遗貌取神质的飞跃,和原版有很大的离合处。意临实质上是临习百家之后的艺术语言集中通过某一种帖最终表现出来的最可能的形式。# n) n! v7 D) H2 Q! U
7、意临是继承和创新之间的纽带。意临的偏差是不能太大,在似于不似之间,否则就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郑板桥提倡临摹要有所取舍,宜抛宜弃,关键上建立在一定的内在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因而有“练一家象一家,练一家不象一家”之说。意临一方面有通过肌肉的记忆和习惯对原碑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是自我才情的注入,表现出自身风貌。因而有接通传统和创新的纽带作用。
* _4 y- f2 T+ |书法学习要求入帖之后出帖。不入帖,出帖就无从谈起。入帖而不能出帖,则学习无疑也是不成功的。意临实质上就是出帖问题。在临摹阶段中,格临是入门基础,对临则是临摹阶段中最漫长的操练,而意临则是脱化,由此而产生质变,最终形成自我风貌,因而必须正确对待意临。
+ Q6 w/ ]1 K0 i, S% M: U通联: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路28#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43011)* |. D! P+ \0 Q) O, E; p
宅电:0555-6728728    ) u& B/ N  \) E% R. B2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好读帖,不求甚解, x) {- b. E6 h& R5 [3 X% Z
【】薛元明
9 D" k0 D9 Y( |' R8 k7 |“不求甚解”原意指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源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晋时经学余波竭力追求“甚解”,探求古人著作词句中微言大义,实际上是钻牛角尖。陶渊明针锋相对地提出“不求甚解”,主张不拘泥于字句,要通观全篇,才能“每有会意”。对这句话,很多人往往只抓住前半部分,而丢了后半部分,无论读书还是读帖,最重要的是“会意”。真正把帖读进去,就越读越有兴趣,自然慢慢地了解书法要义所在。笔者幼时读柳柳州《江雪》诗,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绝灭孤独”四字衬托出的苍凉如水心境不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逐渐丰富,于其中深意慢慢有些体会。初涉书法时,孤陋寡闻,人云亦云,懵懂无从,所见多了,一些原来困扰的问题迎刃而解。所以笔者想告诫一些初学者,书法学习中要做到“好读帖,不求甚解”。可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E8 g+ p" r5 s9 w
一是表明学书要虚心,切忌骄傲自负。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临摹所有的碑帖,但读帖可以广泛些,但对所读帖也不可能处处求甚解。想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碑帖,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很有难度。许多经典的碑帖需要反复观摩和品味才能体会此中真意,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抓住重要碑帖深入钻研,求得甚解,另一方面也要放过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不求甚解,以免妨碍集中精力去研究主要问题。部分不求甚解,正是为了整体上甚解。
5 |$ m) v4 `7 X$ \二是说明读帖时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书法史中碑帖数量不可胜数,读碑帖是范围可应尽量广泛一些,了解更全面。当然,这并不是说读帖可以马马虎虎,不认真。有许多帖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有的帖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践经验,才真正懂。因此,重要的碑帖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开卷有益。
  Z" L+ p- S* d6 E% ^$ P) |- M三是在读帖过程中不要轻信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参考,也不要轻信他人之言,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注重与自身创作实践相结合。同样的碑帖,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一样,“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自己喜爱的碑帖应有自我感受,实践水平提高了,对于形式美认知逐渐累加,扩展横向联系,激发创造性、散发性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于书法研究大有裨益。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到高,有时间要求。笔者在学习篆刻过程中也有同样的体会。初学时面对诸多良莠不齐的印章作品,常一股脑地学,其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我意识,提高审美,慢慢地就会有选择地学,越学越少。
3 n) n1 g/ a( {7 @: q) C四是不求甚解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这个过程可能回环往复,呈波浪式推进,会随着书人人生阅历或审美经验的丰富和深入而发生变化。“解”有两种方式:一是理性归纳方式,二是感受方式。理性接受方式运用的仅仅是理性归纳方式,强化作品某个方面的意义,淡化或舍弃其余更丰富的内涵。感受碑帖应该用整个心灵,是欲望、情感、意志和理性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全盘接受的复杂整体,但对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结论。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感受方式。再以读《红楼梦》为例。俞平伯说《红楼梦》表现了作者的“色空”观念,李希凡、蓝翎则说《红楼梦》表现的是反封建意识,毛泽东却认为《红楼梦》表现的是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都是他们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有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触之后对《红楼梦》做出的理解。俞平伯作为普通知识分子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李希凡、蓝翎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更重视青年男女的自由和解放,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感受到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他们的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投射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上,就有了各不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对于他们,都不是“甚解”的结果,是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结合中自然发生的。如果初次读《红楼梦》,过早地接受其中任何一个结论,不但无助于对《红楼梦》的理解,反而会破坏自身发生经常性联想的途径,妨碍对《红楼梦》理解深化的可能性,最终出现对作品的曲解。
6 a+ {0 V! z* j4 E% e5 ]五是更好地处理专与博的关系。笔者认为,临摹创作实践方面宜提倡专,要吃透一家,打牢根基,读帖方面则提倡博,要尽量做到开阔眼界,求得触类旁通。笔者在学习书法中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在某种碑帖方面理解不透的问题可能会在另一种碑帖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所以放下暂时的纠结,才能融会贯通。学习书法是个漫长的过程,体悟某种碑帖,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如欣赏、观摩对比,听他人介绍心得等。对学书法的人来说,初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合入门的作品,不要太怪,先打好基础再说,等各方面水平提高了,再逐步确立自己的方向。首先要肯定的是,如果初涉书法时有一位名师指点,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我辈来说,作用不可估量,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福气和运气,退一步来讲,即使有名师指点,也不可能凡事都依赖老师,“大匠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学书重在体悟,善于总结、归纳和延伸,这样才能使自身学识不断积累与扩张,如果被条条框框限制了,就不能举一反三。比如说,懂得颜真卿楷书临摹方法,对欧褚也要能触类旁通,三者虽有不同,但殊归同源。
5 z* T8 L% p0 k2 w& H& @; O' G对书人来说,也许一生会对某些碑帖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有些碑帖则永远不会有某种冲动,因为个人喜好和审美观点存在差异,或者是眼界低,天赋不足,不求甚解变成永远不解。“不求甚解”作为读帖的极佳方法,实际上是注重培养对书法的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硬着头皮读帖,强行灌输,反而会感到厌烦、乏味乃至痛苦,就破坏了学书法的兴趣,适得其反。. `: e+ O$ [; N0 i7 b# J
通联: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路28#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43011)   宅:1385540229
, ]3 g% M& S7 u, x4 ].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读帖六法( M. i. w2 l6 ^3 ^- Q; R4 v* P
■薛元明
3 ]0 K2 Y" H) O1 A2 V- D7 f3 t学篆刻要读印,学书法要读帖,这是常识,是惯例,也是必经之路。读帖,即是通过观察、分析、琢磨和体会碑帖字形的过程,对其中的笔画形态、用笔方法和结构特点等进行深入的了解。欧阳询在《传授诀》中说:“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临书必须“眼高手低”,这样方能有所进步,否则将精华视为糟粕,腐朽视为精神,则本末倒置,无异于南辕北辙,越是勤奋,越是适得其反。碑帖中的习气、不足以及一些失误之处会被当成精华,不断地在临摹操练中得以强化,成为难以抛弃的痼疾,成为学书大碍。
8 y2 u& b. l+ e+ k* N0 ~# b读帖的第一步要选好帖,主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如今的碑帖屡经翻刻印刷,良莠不齐,最好选择精良版本,对失真变形的不宜作为参照物,以免混淆视听;二是有条件的最好还是看一些原碑帖的碑拓或真迹,这样方能体会更深。读帖的根本就是领会其中的精神况味,把握诸多的技巧细节,章法、字法等一系列要素。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几种读帖方法,期望同道师友指谬。
1 U* B8 d7 ~% K3 B. c" s9 G- P1、分析式。这是对初学者最适宜的方法。“形似”是临帖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尽大可能地追求法帖中或碑中的点画形态和结字体式,即要“入帖”。如学颜真卿书法时,对其中的“横平竖直”和“蚕头燕尾”等特征要进行细心分析体会,掌握要领。选择米芾,则对他欹侧的取势、笔法的精妙之处要倍加关注,这样临摹就可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碑帖的风神。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谈到了读帖与临帖的辨证关系,只有对碑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下笔得之精髓。4 ~9 x% Z0 Q* Z; ^0 I
2、欣赏式。书法碑帖琳琅满目,不可胜数,风格各异,殊有雷同,或狂放,或精微,或淡雅,或恣肆、或骇怪、或沉雄,或大气,有气息、格调、韵味和字势的差别。欣赏风格各异的碑帖作品,心旷神怡的同时,也就对碑帖有了更深的体会,对进行创作有一定作用。塑造美首先是要了解美,体会美的存在。只有知其优,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如果对优秀碑帖的精华视而不见,则谈临帖不过是一纸空文。$ @- }) Z9 X1 [! N
3、记忆式。有了上述的基础之后,便可进行记忆式读帖。记忆式读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碑帖的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时代特色、创作渊源和年代等相关资料,这对理解碑帖有重要作用;二是对碑帖文字内容要有记忆式理解,这于临习亦有很大帮助;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之上,加强对风格特征、笔画和结构形态的记忆,铭记于心中,做到胸有成竹,毕竟读帖最终目的是要背帖,是为了创作,不能当成扔不掉的拐杖。正如刘熙载在《书概》中所说的:“取古人之书而熟观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 8 V7 G" A: c1 F0 i2 @0 |7 s: ~8 w
4、结合式。这种方式是有选择性地读一些帖,寻找共同点。如临习《爨龙颜碑》,可结合《马鸣寺碑》和《嵩山灵庙碑》,归纳出风格特征,进行有益的借鉴,这对更好地理解所临之碑大有裨益。在临习篆隶的过程中,对相近风格的篆或隶都可以进行结合借鉴尝试。这一方法实质上是在“专攻”的基础“博涉”。
' `- v( b8 w: g& C, E5、比较式。这和上一种方法正好相反,要找出碑帖之间的差异性,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所谓横向,是指将同时代的书家进行对比,如唐楷中的各大家,欧、虞、褚、薛、颜、柳等风格特征各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弄清相互之间承进和发展的关系,得出一些有益结论;所谓纵向,是指对某一书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如颜真卿一生风格经历三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为此要进行逐次分析,不断提高临帖水平。
4 h% }9 o' ?( a! o8 ?+ j6、对照式。读帖是方法,临摹是手段,归根结底,光读不写,纸上谈兵,亦是毫无用处,碑帖中的用笔、结字的优劣,如何痛快,如何夸张等,必须是通过自身临摹实践来体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读帖和读印一样,在对照这一方面还要花一些气力,找出临作和原版碑帖之间的差异,改正这些不足之处,尽量做到真正入帖。
3 I; z8 l# y$ i# _9 k9 |+ {! ?$ Y, H6 ^在临摹中,入帖难,出帖更难,读帖是为了更好地入帖,既不能入焉能谈出。笔者所总结罗列的这些读帖方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作用,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佳。
0 n4 g2 u7 K0 G  I9 x通联: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路28#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43011)2 S7 n0 Y4 P, d( ~
宅电:0555-6728728   
+ ^& l, X2 ~  H4 k. N(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5 W8 b/ J/ e. F& l" s3 ^
〖〗薛元明. |3 M2 x2 c9 {" v
临摹对于学书者来说,是一个相伴终生的过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卓然大家,离开了这一点,创作便是无源之水。临摹过程可按照一定阶段进行层次划分,这样更容易把握碑帖精髓。临摹要经过格临、对临和背临等过程,但并不是一味地抄写。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因为很多人将临帖变成抄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临摹。真正深入某种碑帖,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层次。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只临一种帖,存在着从某帖到另一种帖的过渡问题,现存书体繁多驳杂,并不是所有碑帖都能做到相摩相荡。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这三个相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b$ p: @6 a2 v, Z9 {- [; Q4 m, E
一、临帖层次
" Y! e: p. Y6 U% H0 E8 V笔者将临摹划分为三个层次:平面层次、立体层次和美感层次。
9 E9 f8 z+ i) P平面层次。了解所临碑帖的外在形式,如笔画形态、用笔、结字和整体章法等。在这一层次中,临摹者对碑帖的优劣之处,其中的精神趣味,一些创作背景和时代特色还缺乏一定的了解。一般是照葫芦画瓢一股脑地学,有的甚至将碑帖中的剥落和残断处当作精华一并学了去。笔者在临印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在对良莠不齐的印章缺乏鉴别力时,常“一锅端”,随着水平和眼界的逐步提高,将愈学愈少,愈学愈精,从盲目走向理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如果有名师指点,对初学者来说,将大有裨益,会少走很多弯路。在选帖方面须谨慎,防止求异求怪,误入歧途。平面层次是对碑帖直观形式的理解,要注重积累。; ?. M9 G8 O. Z
立体层次。基于临帖者水平的提高,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增强了对碑帖的总体认识。如习米字时对米芾人格的了解,对他性格的深入研究,对了解米芾的书写方式、方法有很大帮助。再比如说,对盛唐审美风尚的认知,对颜字雄强和“俗姿”有切实认识,于把握颜字更有作用。此时临摹者对碑帖范本理解不再局限于一点一画,一撇一捺,而是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形象,逐渐从形式介入精神,从追求形似而达到神似。立体层次阶段临摹时务必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入帖。' u4 n: `+ r* Y9 `; _
美感层次。基于笔者肤浅的经验,选择临摹碑帖的标准是出于对碑帖的喜爱,对碑帖的深入程度也取决于这一点。就象一个人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自然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书法也是一样,在临摹时并不是所有碑帖都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各持一端都是很正常的事。美感层次是临习者对碑帖神髓的把握阶段,从而产生特殊美感和心灵享受乃至情感的共鸣。笔者在临习中发现,只有临习者具备了一定的学识和修养,才可以自立门户,了解各种碑帖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所在,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主动地学,而不是被动地学。如果喜欢米字,觉得性格上很适合,自适己心,不一定要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仰他人鼻息。美感层次应注重自我意识发挥,而不是盲从。, W* |% B0 _, U
二、书体过渡及兼容
- z( K: C8 y; u过渡是写作中的常用语,一般是文章转入另一层意思时应用,起到顺其自然、前后呼应的作用。在临帖过程中,临摹者所面对碑帖有无限性,而学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学书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甚至是书法大师也不能避免。写行书很好的未必能写好篆书,写草书的未必能写好楷书,反之亦然。所以说,并不是任何书体对所有人都合适,从一种书体到另一种书体,如何处理过渡很关键。比如说,从楷书到行书,笔者认为褚遂良最合适。褚书为行楷,以其来作过渡最合适不过。同时褚遂良属二王一脉,可以由此入手打好二王基础,再专攻其它碑帖则游刃有余。相比较而言,李邕和赵孟頫也为行楷,但李邕过于险峻,而赵偏于俗态,赵从李出,笔画变得很平实,不容易出来,因而选择褚遂良最为理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书体的可塑性决定被选择的可能性,颜真卿和王羲之之所以强调必学,即在于其中的包容性,个性愈强自然可塑性愈小。一般说来,有了二王或颜真卿的基础,选择其它碑帖都可以上手。" |2 Z4 w4 o* g. `* X
所谓书体兼容,是指不同书体结构、气息等方面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书体之间,如王铎行书与颜真卿楷书,《石门颂》和黄庭坚都属于开张大气一路,学起来会上手一些;二是相同书体之间,如当今盛行的“二王——米芾——王铎”的学书套路。概括起来讲,兼容需要把握的有两点,对碑帖来说,要么是风格默契的,有协调作用,要么是截然对立的,也能起到调剂作用。对书家来说,主要是看是否有继承和延续的关系,如前文所提及到的二王——米芾——王铎的路子。并不是所有的书体都是能实现柔和最终水乳交融,如果选择不当,则容易出现“夹生饭”。关键要对每种书体进行风格定位,在选帖时就要把握好,实际上是对于碑帖美感层次的把握。2 W0 o3 e* d  s  t. n7 S  v
临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看起来只是照着样子学,但“他法——我法”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每个人的天资和勤奋皆有差别,面对同样碑帖的领略角度并不一样,有很大差别。关键在于要领悟其中精髓,不能浮光掠影,流于皮毛,应适合自身情感,寻找最佳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
( b! ]  U5 `0 E8 h, M% s, g9 `' k) ?. e3 z9 ]
[ 本帖最后由 薛元明 于 2009-9-13 2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薛元明在 2005/06/23 09:51pm 第 1 次编辑]3 ?/ U& D$ c3 K, a' P

) U: [5 p: h+ A& K8 B- L6 x2 T谈入帖$ J' T! m. C& m  z. b5 C
【】薛元明
! v9 O6 p" q5 a+ a& H3 v6 s+ ^书法临摹强调“先入帖,再出帖”,实质上表明了必须经历“有法——无法”的过程。入帖是有法可依的过程,以前贤优秀碑帖作为参照物,而出帖则依据个人的才情、功力和天赋等,羽化而出,是无法可循的,所以说“入帖难,出帖更难”。笔者在书法临摹过程中感觉到,入帖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努力来实现,而出帖则非人力可为。当代书坛学米者不可谓不多,然徒似疲癃者多矣,形似而神远,难言玄妙,所谓食古既化,万变自溢于寸心。要做到入帖,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可从五个方面来加以努力。  j) X( l; C1 m9 `9 g! d" v
其一、勤奋临池。齐白石有对联云,“长夜镌印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入帖必须多临碑帖,有条件的最好天天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碑帖反复临习。临习是技术性活,书法是艺术创作,但只有技术性操练过关,才有艺术表现的可能。关于临习方法,笔者在相关文章中已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言。概而言之,要结合自身特点。勤奋临池,“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做到胸有成竹,任何一个书法大家,临摹必定始终贯穿一生。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其余皆无从谈起。临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逐渐入帖的过程。在临摹过程中,对新鲜事物的刺激很敏感,所以拿到一本帖,初始上手,会感到非常愉悦而心有所系,但熟悉之后就容易产生厌倦感,这几乎是初学者的通病。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力戒浮躁。浮光掠影,必然不能深入。坚持一段时间后,常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其中玄妙之处又有新的感悟,可以进入更高境界。入帖就象两个人的交往,从陌生——熟悉——陌生——熟悉,对碑帖的领悟实际上是“浅——深——浅——深”的交替过程。
- J6 C& X  R+ M8 G其二、多读碑帖。临摹过程中读临必须相配合,这样对下一步进入创作环节更有利。笔者在相关文章中阐述了一些方法,兹不重复。对于“临——读——创”,笔者认为这是三位一体的,光临不创,则学书意义何在,只能一辈子活在别人阴影下;光创不临,必定是无源之水;光临不读,只会徒然流于皮毛。临帖需要“眼高手低”,读帖即是“养眼”。“临书易失古人位置”,常读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将读帖、临帖和创作相结合,临前读、临后读、创前读、创后读,都可以从中找到灵感,把握碑帖精髓,做到“意在笔先”和“胸有成竹”。读帖是一个不断深入古人心的过程,亲近古人,了解古人,进而把握古人书的神髓。& J, C& b0 [6 P9 c
其三、创作时有意识地运用临摹时所积累的技巧。笔者遇到一些初始涉猎书法的爱好者,遇到的普遍问题是临帖后感觉收益不大,少有起色,提高不是很明显。根本的原因是临摹时虽有所悟,但创作时仍然按照自由散漫的方式来进行,当然不会有大的提高,不良习气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时空的变更,当代人在使用毛笔的时间上远逊于古人,艺术实践一落千丈,水平自然无法和古人相提并论。当今书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临帖,一天临帖一、二小时已经很不错,大部分时间,在作笔记等实用时如果不把握好,仍然维持固有现状,是不可能提高的。只有在创作时充分应用临摹时所获取的所有心得,才能从有意识创作达到无意识状态。笔者尤喜米芾和王铎。临习米字时,笔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骤是“集字”,用米帖中的原字进行创作,照葫芦画瓢,因此时各字出于多帖,必然有不统一协调的地方,但置之不理,无须顾忌;第二步骤是将米帖中不曾出现的字处理好,写出来仍旧有米字风范,则在创作上更进了一步,多帖间的不协调之处也会有所减弱,此一阶段最为关键;第三步骤则强调不必固守字形,而着重于精神况味,不拘泥于一笔一画,写出“米味”,为出帖打好基础。
9 u& s+ y" t! r2 O其四、多看真迹。当今印刷术发达了,书人所见字帖颇多,但多了容易泛滥,而且芜杂居多,顾此失彼。这方面不比古人,古人所面对的多半是拓本,今人所见多是割裱而成,印刷如果失真,则其中精神不复存在,故而难窥堂奥,离古人甚远。要入帖,必须做到“察之精微,拟之贵似”,由形及神,二者兼顾。于入帖一节,必须对真迹有所留心。笔者所见《蒙娜丽莎》油画影印本,底色为墨绿,而一般印刷品皆为黄色,黄中透红,失真太多。书法虽不象绘画注重色彩,但墨韵线质,多在毫厘之间,增之太肥,减之太瘦。真迹和印刷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气息不一样,书法领悟在于偶然顿悟,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多看真迹,便能心有所悟。
* H2 H5 F1 y' ~8 ~其五、提高自身修养。书法是写气质、写性情和写修养的,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也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谈到入帖这一节,同书家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书法存在多种风格,凝重、洒脱、古朴、天真、潇洒和雄放等,只有博观之后,见多识广,才能了然于胸。书家对碑帖的见解与修养息息相关,与人的阅历和经验积累成正比。同样的碑帖,初学者和大师的见解必定有霄壤之别。胸无点墨,碑帖中的缺点会被当成精华而津津乐道,而精华则会被视为草芥,良莠不齐的碑帖需要富有学识的眼光来鉴别。“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入帖就是把握碑帖精髓,倘若无知,必定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提高修养不外多读帖,多读书,自有会心之处。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乃度世金针。
8 ?4 f/ j1 i' M- m实质上,回顾所提及的五点要求,多临习,是为了熟悉碑帖,多创作,则是对临习所掌握的技巧加以运用,看真迹,就是要身临其境,暗合古人,提高自身修养,则是立身之本,既是入帖的关键,也是出帖的契机,由入而出,没有才情和学识是不可能的。, b- k5 Y# x# @

: q+ f- L# [) d$ B8 z6 h& j( a2 j8 a1 {9 b# u; e/ Q# N
书法美学中的“正”与“奇”
' q, p0 T7 N# t+ e2 o' o0 M* r0 S, e; @                                                                                                ■薛元明
6 e3 j$ t$ X) c   在书法美学范畴里,“正”与“奇”这一对概念,最为重要而不可忽视。 正与奇,始出于《老子 道德经》十六章,其中说:“以正治邦,以奇治兵”。“正”指“正中、平正、不偏不斜”,“奇”为异,是不群之谓。作为兵家的代表作,《孙子 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又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正”原义是指“正道”,是指顺应事物发展自然“无为而治”,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奇则是“正”的对立面。老子强调,正与奇必须达到统一,同时也可以达到统一,“必得其道,奇生相生,然后为善。”光有正道而无奇招,则会失之偏颇,奇与正必须相辅相成而辩证统一。
. C" _0 f$ `$ R6 X- i/ B$ g: t& ]  在美学理论中,“正”首先出现于《诗 大序》:“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诗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正”被奉为诗美的境界,“正始之道”是“正统”的代名词。“奇”用于审美评价,东汉书家崔瑗有“畜怒怫郁,放逸生奇”之句。随着文学自觉时代魏晋时期到来,“奇”开始和风神、意象等美学范畴联系在一起。鲍照《飞白书势铭》中有“超工八法,尽奇六文”之语,诸如此类的书论中也屡见不鲜。将“奇”与“正”结合起来运用的,是南朝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常以奇正而论,“因方以借巧,即以势会奇”,“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知音》篇中说:“是以将阅文情,先观六标,三观通变,四观奇正。”《定势》篇中谈及创作论时说:“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又说:“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遂奇而失正。”. }, I' g8 M/ O: F
  在书论中,将“正”和“奇”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的,是项穆的《书法雅言  正奇》,指出“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从这里来看,“正”和“奇”两个概念,进入书法领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并不是毫无根据。“奇”与“正”作为对立统一的范畴,可以归纳出书法艺术中的某些判断和界定,书法艺术欣赏往往带有模糊性、抽象性和虚拟性,不是很数量化、数字化和科学化的,品论和欣赏书法,借用此道合乎情理。4 z' Q5 H: T0 T# |
  第一、从法度上来说,出入规矩为正,能自驰骋为奇。古人对于凡符合统治阶级规范、符合道德伦理要求的作品,都以正统冠名,正如《十三经》为“正经”,科举出身为“正途”,读书博取功名为“正道”,而类如蒲松龄之类则为“离经叛道”。书法中,王羲之、颜真卿和赵孟頫为正,而民间书法,残纸帛书瓦当,乃至金农、郑板桥等为奇。刘勰提出“宗经征圣”,凡是符合传统儒释道思想的为“正”,其余则为“奇”,苏东坡所提“胸中绝无尘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后跟。”倡导的就是“能自驰骋,不落蹊径”的艺术。由此而言,“正”是从法度上是有章可寻的,而“奇”则是不守故常。$ A+ I- l4 N3 \! `/ P
  第二、从风格上来说,雅润端直为正,出人意料则为奇。雅,即是正,“雅言”,即为规范之类,但凡就风格“正”而言,即是“常规、本色、雅俗共赏”一类,而“奇”则是“出乎意料、与众不同”的概括。王羲之的“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和颜书端庄雄强虽属不同风格意象,但都属正统无疑。“奇”是出乎意料,不类他人,直抒胸臆,体现真实的自我,如八大山人和弘一的书法。“奇”来源一般有二,一是由书家个人的性格和才情所致,二是同社会环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奇不可刻意而为,否则无疑会落入形式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达不到实现风格“奇”趣的目的,并且取法“正”,并不一定风格就“正”、如徐渭虽习二王,但风格狂诞,无疑是奇崛放浪的。8 P0 ^6 ?) v1 v. `3 l3 a
  第三、从形式上来说,循体成势为正,穿凿取新为奇。“循体成势”和“穿凿取新”二词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书法艺术的外观形式,包括墨色、字形等各种外在因素,内在形式,即是字迹中所蕴含着和透露出的书家的才华和气质。书法虽没有现实和浪漫之分,书家情感却有两者之分,“正与奇”是二者的分水岭,反映在作品形式上,便有法帖和手札之分。法帖一般是应景之作,需要流传铭世,歌功颂德,即便是书法大家,也会心有挂碍,注重法度、风格上的正统,从创作心理上来讲,顾及了别人的感受和评价,在正统法书里,看不出创作者的心理变化感受;而手札则不然,多为书家个人心态的自然流露,看历代书家的手札则奇趣乃生,即便如颜真卿、徐生翁之辈,亦有殊异之面目。
& b' ~! Q/ N6 v9 _4 ?- p% A/ u   了解把握“正”与“奇”这对书法美学的重要范畴,需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任何美学范畴,如风神、骨气和意气等,虽涉及风格,和性情相关,却不达政治,唯有正与奇较为深刻地涉及到,实质上是儒道两家思想分别影响的结果。其二,真正一流的高明书家,是主张形式的新颖,取法的正途和风格的奇特联系在一起的,提倡奇正相生,正与奇辩证统一,而不执其一端,将二者结合起来,盲目地去寻求“苟异者”,只能归入荒诞作品之类。怪异的作品,尽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在书史中只是一个点,不会形成流派。其三,正与奇的创造有一定的要求。正通常指初入门径,奇则是寻探幽微,但机械刻板的恶道不为正,而离奇古怪也不为奇。如果仅仅只有形式上的造奇,而无奇势、奇情、奇气和奇境随意而生,则不过是猎奇图怪而已。刘勰《文心雕龙》提出“夫通衢夷坦,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然密令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强调认为,文章只有“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才能“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而失“自然之趣”,只会“逐奇而失正”。大凡文艺,总有相通之处,书法最重要的是性情有参与,通过个人的修养、才情来提领。只有充分了解哲学传统和政治文化心理,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对美学范畴,揭示其中要旨,才会获益良多。' ~: n' y6 {& X7 a5 I$ d0 K
书法程式化8 h; k' j+ o2 j# D; m1 S: x- c
  ◎薛元明
! z  g/ g# n# ^3 V1 Q     “书法程式化”可以从四个层面上来加以分析探讨。4 p% l" N# p: q4 `
   一、学习程式化* [' v5 Z7 d4 R0 n- X: @
   学习程式化有两种,一是过程程式化,二是对象程式化。过程程式化必须要有。众所周知,书法学习从临摹入手,非但如此,临摹也是有成就书家提高艺术水平,进入新境界的手段。一点一捺,一撇一顿,程式化的训练必不可少,舍弃这个过程,书法学习便是空中楼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只有通过机械程式化训练,让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胸,才能下笔天成,进入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现代人理念中,对过程程式化相当轻视,缺少锤炼技巧的耐心。每当在舞台上看到精采的京剧表演时,不禁为之深深喝彩,只有台下异常刻苦的十年功,才会有台上精彩的瞬间。和过程程式化相反,取法对象上应选择未臻程式化的作品为依据对象。以吴昌硕和黄士陵二者为例,学习后者变化容易一些,吴昌硕因为年龄的关系,风格臻于极致,后继者难有发挥余地,黄士陵则不然。一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二是他始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身的艺术,选择黄容易求变。
$ M4 i+ Y; h# k& t   二、观念程式化/ b' m7 B9 N0 f8 X3 r' Y
   观念程式化,通俗地讲就是想当然,对书法发展极为不利。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其一、一说到“继承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听得耳膜起茧子的话,认为继承是保守和老土的代名词。其实无论取法什么,米芾、王铎和王羲之,还是敦煌写经,关键要看怎么学,其实也根本不要管别人学什么,米芾、王铎和王羲之,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学,成功者还是寥若星辰。其二,书法学习重天资轻视勤奋。学习以短平快为特色,大量的书法函授和工作室成为快速产生书法高手的温床。强调天资,忽视勤奋,注重速成,将书法看成一门技术,认为很简单,就这么弄,误导了很多人。 其三、现在每天都有大赛,获了奖,便显得光彩照人,但评奖标准又是什么呢?古人云“武有第一,文无第二”,书法美是多元化的显现,王羲之和颜真卿怎么比呢?所谓各臻其美,一时瑜亮。书法评比应该是纵向上从单个体自身来衡量,而非从横向上比,从纵向上比,可以发现自己是否时常处于进步之中。其四、在一般人看来,加入协会就是书法家。按照《辞海》解释,“家”应该是指在某一领域内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人,而现在只要一入协会,昨天不是家,今天便是家。至于找关系开后门,凭身份说话,甚至弄一些龌龊的事就更不得而知。一弄就是一批,难怪一位老前辈戏谑地说:“现在书法家比过去几个野战军人数还要多,上一次厕所也能碰到三个书法家。”另外,看到媒体吹嘘的便认为水平高;身份地位高的水平肯定高等等,戴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无不是程式化观念在作祟。; S9 }' Z4 u( k) B, n7 g; ~8 W
   三、形式程式化/ W0 `( z4 E* e/ M9 y( P: V
   书法从装祯形式上来说,有手札、对联、条屏、横幅、扇面和册页等各种不同形式。随着历史时间流变逐渐形成,成为约定俗成的表现载体。但是,在近年的书法创作中,一些人别出新裁,求另类的变化,用烙铁在木板上,或是在别的材质上,弄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美名曰探索,将现代工艺的手段挤进书法艺术创作的空间,虽云创新,实质上和书法南辕北辙。 书法“始于笔,成于墨”,离不开笔墨,宣纸是唯一的表现载体,脱离了笔、墨、纸,就不是书法艺术,而是工艺品,就拿西方油画的各种流派,尽管创作思想不同、方法不同,但都离不开画笔、颜料和画布,道理是相通的。
* R5 D! \7 `: b, i   四、创作程式化8 ?8 e9 N6 r3 A9 H5 v: @5 G. o! O% \6 _
   正因有观念程式化,便有创作程式化。创作程式化是书家大忌,艺术贵在不断出新意。少时所读杨朔的散文遭到非议,原因就是落入了创作程式化的沼泽。每到文尾总要托物抒情,不是变成小麻雀,便是变成小蜜蜂,每篇都是,起初觉得有一些意味,多了就令人生厌。
+ F$ B: K0 ^* C5 Q) F   书家创作作品,正如拍戏,既是演戏,又要让人感觉不到在演戏,达不到这一效果,便有矫揉造作的成份在内。学习程式化的末路是创作程式化。任政字体是书法领域内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他使二王一代复一代流失的精神彻底灭绝了,将之学成一种干瘪、贫乏、单调和刻板的印刷体,是书法艺术的悲哀,将人性的喜怒哀乐,心灵应有的参与,一点点地抹杀和掩盖。不经过学习程式化则更易落入创作程式化的怪圈。当今流行书风就有类似情况存在。为了逃避走向创作程式化的弊病,选择风格以生拙取胜的书作为学习对象,但矛盾立刻显现出来。民间书法都是由工匠技师等一些并非经典书家所创作,因而存在不规范和不熟练的毛病,一方面,书法技巧不完善不熟练,进步很难,而太熟练,则易走向程式化的俗态。如今书体大部分皆以夸张、变形和扭曲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单调和雷同,让人一览无余,缺少内涵。这种狂怪野的字体,让人有“年青老书家”的感觉,年纪轻轻写的张牙舞爪而老气横秋,并且是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米芾为千年书家之首,壮岁未能立家,至老始有所成,所书《苕溪诗》是师古出新的开篇作,以此为分水岭,米芾时年三十八岁,而在这之前,都是师法古贤的时期,凭米芾的资质,一般人肯定比不上,还要走一段不算捷径的路。现代年青书家却有一派成熟的景象,说起来是让人高兴,其实是让人感到悲哀的事。这种担心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现在这样摆弄,十年、二十年后又怎么摆弄?将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悲哀,因为学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 C6 j6 i" a$ b- E3 \
   概而言之,程式化对书法学习有利有弊,是利是弊,关键要看个人修为和造化,王羲之书法学的人很多,但有人欢喜有人愁,王铎面对《阁帖》翻刻本,照样能成为大家,这些便是明证。还是那句老话,学书贵在法,其妙在人。4 q" g4 s7 n+ j+ g+ J
从“馆阁体”谈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O6 G; s1 {( H# p8 M0 e8 N: s●薛元明
, x* q9 p1 ~, g9 z. l! W* G' [9 y   “馆阁体”是流行于明清科举考场的书体,又称“干禄体”,前身是宋代的“院体”,渊源可追溯到异化的唐楷。馆阁文臣应诏撰写文章,士子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其书力求典雅工整,要求具备“乌、光、方”的三个特点,日益泛滥,走向工整化、程式化的极致,成为书法发展的桎梏。分析原因,不外三条:1、书法内部孕育了退化基因。帖学自二王已经走过高峰期,盛极而衰,自身再难有立足之地。同时阁帖自宋王朝翻刻后一翻再翻,名虽羲献,其实早已面目全非。元代赵孟頫虽然师法晋唐,但历史永远不会再是晋唐的历史,不会有晋人充满哲思的超脱和唐人的雄浑大度、自信刚健的精神状态,书法也永远达不到晋唐的高度。明代是文艺绝望的时代,市民艺术的繁荣,世俗趣味的增加,诗有台阁体,书法亦变成“馆阁体”。2、柳公权后,唐楷发展至极致,风格成熟定型后进一步发展必然走向对立面。“法”一旦变成无前提、无限度的规矩,书法便会走上刻板的歧途。强调笔法,激烈地批判“任笔为体”,迷恋和崇拜“永字八法”,使得后继者不越雷池一步,认为只要功夫精熟,池水尽墨,便足可名世,不需要性情的提领和心灵的参与,无视个性,轻视个人的创造力,崇尚通俗、实用和精到的技法,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艺术内在的干瘪和贫乏,注重个性的创造变成趋之若鹜的模仿和追求。3、“馆阁体”作为一种既定历史过程中的特定现象,康熙和乾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康熙帝笃好董书,竭力搜寻,一些人便趋炎附势,投其所好,甘做二、三流的贩卖者。乾隆推崇赵孟頫,风气也愈演愈烈,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中指出:“因得棲翰墨,纵意浏览,唯每至一处,便作诗记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益倣松雪,唯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将书法引入歧途。6 f" ^4 _  r7 T) _2 R
   针对“馆阁体”的产生,对当今书法学习和创作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8 E& L& e" |2 y' S    1、书法是注重个性化、情感化的艺术。所谓“字为心画”,要求书法可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反映出真实的情感。馆阁使用一些教条来规范书法创作,断送了书法创作原有的节奏感、反差对比和表现手法的丰富性,从而变得呆板而毫无生气。0 t8 H  B% l$ D- I5 @1 O
    2、书法本质是不断地追求和创造美。马克思说:“美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实质上分为两种含义:一是实践性的对象化,即按照美的规律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改革将内在的理想变为外在的客观现实,从而可以使外在世界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成为欣赏的对象;二是象征性的对象化,即艺术活动。艺术活动并不是真正地改造或改变外在世界,而是通过象征性手法,类同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书法本质也就表现为一个无止境地追求美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停下来,也就谈不上美,因为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永远都是相对的,人的目的和理想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对象、一个因素当中,再美的风景也会使人厌倦,再美的旋律也会使人腻烦,这就是书法发展为什么时常产生风格更迭的原因所在,从帖到碑,从碑到帖,碑帖相容,而馆阁体将书法凝固成一种模式,自然毫无美感可言。; w- w7 i, l: U* p
    3、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书法是表达内心清静恬淡的艺术,追求自我精神的解脱,因而审美情趣趋向于宁静、清幽、适意和自然,表达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和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将人生的哲理熔化到心灵深处。当这种情感和外界相融,自然而然地从胸中涌出,写出来的字便凝聚了心灵的全部情感和全身心的感觉,届时,书法艺术将不受任何事物的支配和勉强,无所不法而又无所可法,逾越法度规矩,进入极为自由的境界,尽情挥洒,随意成篇,全无人工之迹,尽得自然之真。自然的艺术品之所以妙,在于妙合无垠,心手相应,这样的作品具有本色的美。这种美是内质的,从书家心灵最深处自溢出来。正因为它是自然而成的,才会无意于佳乃佳,才会深邃幽远。宗白华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才是艺术之至。”
* ?: d" n+ `0 a0 D" h+ F! I   4、书法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天资、勤奋和良师,年龄和人生际遇也会对书法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良师是引导书法学习的先决条件。天资和勤奋是书法成功的双翼。如果偏于天资,则属天才型的书家,如王羲之、米芾和王铎等;如果偏于勤奋,则属功力型书家,如赵孟頫,董其昌和文征明等。对比二者便不难发现。事实上,馆阁体的出现同学书者的天资不无关系,诚如米芾学王羲之成为一代宗师,而赵孟頫学王羲之却开俗风之端倪。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多,书家书法的美学内涵也不断地积累,如吴昌硕的石鼓文,从机械模仿到自我风格的形成,与年龄的增长分不开,不断地求新求变,广收博取,最终人书俱老。人生际遇对书法学习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徐渭、郑板桥、八大山人和金农等,以独特的风格名世,同不得志的人生经历分不开,书法实质是写气质、写性情和写学问的艺术。+ e9 q7 z& t: t+ k
    5、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书法发展进入新时期,学习和创作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必须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有了多元化的优势和宽松的人文环境,艺术观念不断地拓宽,艺术活动频繁,各类展览火爆,但同时,创作的功利因素增多了,书家原有平和的心态变得不安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西方各种意识形态涌入,传统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受到排挤和消解,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如书协、展览和新闻媒体等,对书法学习和创作影响很大。书协使得书法从过去单一自觉形态中掺杂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展览使得具有产业化的市场运作方式成为创作的样板模式,入展或获奖成为一种评判标准,书法学习和创作得围绕入展或入选的轴子转;新闻媒体出现意味着包装和炒作已进一步染指书法领域,任何一种文化实践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化形式和新闻媒体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新闻炒作,获得最大限度的名和利。这一切都殃及了正常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0 \- J* ]# {4 w5 e9 j0 H5 L3 J# b    “馆阁体”作为书法史中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从立规矩、讲技巧来讲,对当今书法学习和创作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书法既不能走上刻板之路,也不能步入散漫、狂怪无端之途。反思“馆阁体”,就是要对当今书法的学习和创作进行理性思考,达到以古为鉴和后事之师的真正目的。) w! J# o1 l- O* c* ~4 r( S& ~4 R* ~

) q/ w7 p8 o4 U' p0 U[ 本帖最后由 薛元明 于 2009-9-13 2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三部曲:临摹——创作——批评

书法学习宜提倡“七个结合”
  k7 G  u4 k3 o6 J■薛元明+ M& K; {9 B1 A* A: J
相对古代而言,当今书法学习条件大为改观:资料日益增多,眼界开阔,取法对象可选择性增强。但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如此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众多碑帖,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法,以期有预期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4 @- _, s$ [2 V9 [
第一,学什么和怎么学相结合。在最近的报刊杂志中,有关传统和现代,流行与过时,民间与经典的争论随处可见,众说纷纭,各有所据,留心这些热点争论,不难发现普遍舍弃原本被奉为经典的二王和颜真卿等人,而选择一些残纸、瓦当和断碑为取法对象。这股风初始兴起时,给书坛注入了一股活力,让人有一种热情和冲动。但人的生理规律是兴奋之后容易疲劳,高潮之后便是低谷。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恶劣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书法走向单调、雷同和粗糙。每个人都舍弃经典,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不谋而合,便又走上同一条路。书法其实并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怎么学。书法美本身是多元化的,没有绝对的外在标准,不可以整齐划一。王羲之、颜真卿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学,但出类拔萃的也只是寥寥数人,齐白石再霸道,也有人学的好,这些便是明证。伊秉绶将隶楷兼容,金农的漆书没有线条对比,都精彩纷呈。他们在别人无所适从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自我之路,给予后人无穷尽的启示。
. b$ s& K6 o0 j# w, l第二,选择碑帖个性和自身性格相结合。个人性格大相径庭,面对同样问题时理解会不一样,性格开朗的人会哈哈一笑,内向的人会默默无语,而拘谨的人则是一哂置之。对书法碑帖也是一样,古板的人喜欢柳公权,秀气的人则喜欢王羲之,《爨宝子》精妙绝伦,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都可以得其三味。在众多琳琅满目的碑帖中,应选择一种契合自身内心情感需求的碑帖,通俗地讲,就是要对自己的口味。只有吻合内心情感节律,才能心手相应,心手双畅,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 }2 p5 y3 _4 a0 O  t5 R第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书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法则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正如火车必须始终要行驶在铁轨上才不会翻车。信马游疆,胡写乱画,表面上看起来熟练,实际上是油滑。书法学习提倡留意而不刻意,由易到难,由帖到碑,由临摹到创作,由精微到放浪。碑和帖相比,帖为墨迹,有迹可寻,是入手的较佳范本,而碑则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领悟力,才可以窥其端倪。王铎介绍学书时说“一日临摹,一日应请索”,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从规矩走向自由,是艺术成长的必然经历,即通常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3 C% g( P1 {, T& O* x7 e, N
第四,博涉和专攻相结合。书法碑帖数量繁多,不可胜数,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应该有选择,有专攻方向。集中精力,方有创造之机,但任何书家都不会一辈子只守着一家,因为艺术归根结底是塑造自身个性,因而博涉和专攻二者必须相结合,在博涉中有专攻,专攻中有博涉。清倪苏门《书法论》中说:“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扩大,三段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段要专攻某一家,再博涉百家,出入其中;然后回溯最初之宗法,似我非我,练一家象一家,练一家不象一家,“恢恢乎游刃必有余地”,达到塑造自我之目的。' u$ l- R. t' G
第五,积累和顿悟相结合。书法学习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书法积累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个人修养积累,即通常所说的学问,广闻博识,才会下笔天成,腹内草莽,一蹴而就,当然不会有佳作;二是技巧积累,必须通过临摹古代优秀碑帖来实现。只有技术性操作完全过关,才能从事艺术性创作。但积累仅是一方面,平时偶然的灵感火花——顿悟也很重要。黄自元一辈子临帖,积累不可不深,但仅将此作为拐杖,最终没有形成个人风格。没有积累,不会产生顿悟;只有积累,没有顿悟,就没有创新契机。/ f! E8 e  w! A6 F
第六,天资和勤奋相结合。当代书法学习多以才气相矜夸,工作室、函授站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地不断地涌现,书法从慢功出细活变成速成,和学厨师与学修摩托车差不多,重天资、轻勤奋成为普遍失衡的状况,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和决心已抛到九霄云外。天资在书法学习中固然重要,但勤奋仍然要提倡。王羲之临池池水尽墨,欧阳询练书手指磨破衣裳,米芾临池十万麻笺,吴昌硕刻印烂掉一截手指等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书史中的顶级大师,以他们的天资,尚且如此勤奋,而况普通学子?可以说,急功近利、浮躁狂妄的心态在书法领域内表现的最为明显,因为书法是抒发情感,表露心态的艺术方式,一有蛛丝马迹就会暴露出来,满纸燥气,东挪西跳,张牙舞爪。“快”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谁跟不上潮流就是落伍,没有人陪你玩,但是要明白,书法是一种很慢的艺术,越慢越好,虽然和时代不相称,却是真实的道理。' Q% Q  u5 {% h( F5 t7 T' G
第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今书坛,有善书者不善理论,有善理论不善书者,前者常对后者白眼相加,认为后者不过是一个空头的理论家,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从理论到理论不可取,完美的书家应该是书法实践和理论兼修。再完美的理论如果不能让别人受益,也只会流于空谈,理论家应该有书法实践的根底,这样的理论才有说服力,才能让人信服。真正做到以优秀的理论引导实践,以丰富的实践完善理论。, ]4 M* m: P+ G5 q7 I
* f, e. B, r! f+ u/ S
[ 本帖最后由 薛元明 于 2009-9-13 20: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