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10-12 22:08

现代中国画家的状态

现代中国画家的状态


现代国画家的艺术状态,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开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个阶段的画家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了西方美术,推尚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写实绘画,使艺术与生活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作品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与传统文人画相比,更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这一时期的画家从艺认真,作品中多为精品力作,少有应酬之作。第二个阶段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人们再一次触及到西方绘画艺术,受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响,一些水墨画家开始尝试抽象水墨艺术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写实和写意是中国画绘画技法上的表现形式,具象和抽象是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两个画种的。写实、写意与具象、抽象之间所表达的艺术内涵是相通的,艺术家在从事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通过笔、墨、纸等创作载体,在画面上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因些,就收藏来说,写意也好,写实也好,抽象也好,具象也好,只要作品有独创性,都是值得收藏的。中国历代画家都把“不似之似”做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之为“逸品”。“不似之似”不是正好揭示了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的内在关系吗?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许多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大不如前,浮躁、草率、失态的各种思想跃然纸上,应酬之作比比皆是,更为甚者,一些已经有一定名望的画家,也无心治学求艺,追求和探索艺术发展的画家已是聊聊无几。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10-12 22:09

收藏家对现代国画家的选择
收藏家在选择某画家的作品做为收藏品前,一定要对该画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不
能盲目的凭一时的感觉来收藏。非常关健的一个问题,是画家的人品问题。这一问题的了解方向不是在画界,而是在收藏界,如果一个画家的人品上存在问题,其作品无论多么优秀,都不可以选择为收藏对象。有些画家喜欢自吹自擂,本来水平还可以,但总把自己吹成“大师”。有些画家对自己的作品不负责任,前面刚买的作品,过些日子就说这幅画不是他画的。还有些画家两条腿走路,学术、创作一条路,买卖、收藏走另一条路,拿好作品去展览、发表、宣传,拿应酬作品去卖钱,这种行为,我总觉得有受骗的感觉,说穿了,都是人品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画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思想要明确。第三个问题是画家的惯用技法和创作手段要清楚,第四个问题是画家在创作作品中要揭示的现象要明白。第五个问题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存在什么缺陷,尚需解决要知道。第六个问题是画家的影响力有多大要心中有数,包括画家的活动能力和作品的振憾力。第七个问题,也是收藏家应该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画家的独创性,这是收藏的焦点,艺术生命力的起点,艺术价值的增长点。

东方剑 发表于 2006-11-12 11:27

现在许多人不是收藏作品,是在收藏名气,最讨厌的就是有些画家本来画的很不错,介绍自己时非要在前面加上:什么会员、什么主席、出版什么著作、参加什么展览、国外收藏怎么怎么样。
其实用作品说话比什么都重要,看画的人都不是瞎子,把自己介绍的太多说明他的作品不是让专业人士看的,是画给不懂画的人看的了。呵呵,这个道理很简单的,想抄作自己,抬高自己其实无形中贬低了自己。黄秋圆什么会员也不是,但是如今有几个能超过他的。
画家韩美林过去在美术馆的前言我最欣赏:我不善言,有言近在画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中国画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