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2 11:18

片言碎语说砚雕(草稿).

片言碎语说砚雕.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3 08:51 编辑 ]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2 11:28

要说砚雕,我想不要过多的关注砚坑和石品.
砚坑和石品是为了交流或是交易的需要而确立的,我想与砚雕艺术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不要说有重要的关系了.既然如此,若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砚石名称的问题上,是不是有些主次不分的倾向.
砚雕是一门工和艺相结合的艺术,艺在工里体现出来.我想应把要点放在这个艺上为妥.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2 12:58 编辑 ]

阿志 发表于 2006-10-12 18:26

听课ING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2 19:34

原帖由 阿志 于 2006-10-12 18:26 发表
听课ING
:L

   讲课不敢当啊   :L:L:L   欢迎阿志兄多多发言.:):):)

青义 发表于 2006-10-12 22:45

学习!!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3 08:17

前些日子在某论坛读了一篇对某种砚的现状进行批判的文字,竟有不少网友为之叫好,而为之叫好的竟然是一些在网络上常见的斑竹和网友,这真的让我痛心不已.这一群体对艺术的理解竟是这样的心浮气燥,竟然又是这样的盲从.这,让我陷入了茫然.
当然对于理性者来说套用一句俗话,无非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吧.
问题是对这种乱批乱点的不良习气不说几句心里话,真有愧于自己对砚雕艺术的求索.
那作者对某种砚的现状和一些被批作者的状况并不知晓却要挥舞大刀批之,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了.
更何况艺术的观点是多元的,我们可以通过探讨找到共同点,我们在探讨中须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探讨中切不可以试图强求绝对的认同和统一.
虚心者的思维里没有批判的市场.试问,你凭啥标准批判呢?你定的标准就正确无误吗?你为啥要以独裁专制的语言对这个对那个进行批判呢?你为啥要搞文革那一套呢?你为啥要指手划脚呢?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3 11:16 编辑 ]

阿志 发表于 2006-10-13 12:58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6-10-13 08:17 发表
前些日子在某论坛读了一篇对某种砚的现状进行批判的文字,竟有不少网友为之叫好,而为之叫好的竟然是一些在网络上常见的斑竹和网友,这真的让我痛心不已.这一群体对艺术的理解竟是这样的心浮气燥,竟然又是这样的盲从 ...
老兄这一番话最好放在那个帖子的后面去说,一个人在这里说没意义吧?
我也是老兄您说的那斑竹中的一个,对那个帖子我很有感触,绝大部分观点我是同意的.我估计你痛心的是那观点并没有按照你的思维走下去,求同存异,每个人发表的东西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不必勉强.说实在话我坚信安先生的话是对的,他没有心浮气躁,反而是很成熟和很有见地的,我们也没有盲从,什么叫盲从?难道我们大家都同意你的观点就不叫盲从吗?绝对的迷信和绝对的不迷信而又不加研究的话才叫盲从.
我还是建议老兄把你说的这一番话发到那个网站的那个帖子后面去,让大家继续讨论.艺术...她的背后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的估计是很多人天生就不具备的东西.
评论家也不一定都要求是艺术家,如果非要认为评论家就必须是艺术家的话,我们可否反过来说艺术家也必须是评论家?要这样看的话...一个个自以为是艺术家的又有几个能成为评论家呢?艺道是相通的,虽有小的差别,但是其理同.
得罪了.

阿志 发表于 2006-10-13 13:07

艺术的观点是多元的,艺术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是在中国,艺术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它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变的,但是在多变中必有更适合表现道的东西的只有一个或几个,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是适合的,都是可行的.若自己对这点弄不明白,还是不用搞艺术了,或许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求佛证道好了.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3 14:13

原帖由 阿志 于 2006-10-13 12:58 发表

绝对的迷信和绝对的不迷信而又不加研究的话才叫盲从.   
:(

   这话说的欠思考.    :(:(:(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3 14:30

阿志兄,请你回我的帖前务必读懂我帖中的内容.静心的读懂了再说..........

你赞成我哪些观点?你不赞成甚至反对我哪些观点?   你可以论述的明朗些.

谈艺宜对事而不宜对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片言碎语说砚雕(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