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书法》杂志 专访牛子——行走在书法江湖
采访:《青少年书法》杂志编辑樊利杰对象:鲁迅美术学院讲师、”书法江湖”网创始人牛子
时间:2006年9月
------------------------------------------------------------------
牛子,1974年11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8年加入新疆书法家协会,1990年10月入伍,服役于武警新疆总队第三支队。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受业于章祖安、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等先生。2001年7月任教于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9月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讲师,书法教研室教务干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江湖”网站创始人。
------------------------------------------------------------------
20岁以前,他就凭自己的实力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30岁以前,他把“书法江湖”做成了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书法类网站之一。这个出生在新疆、上学在杭州、工作在沈阳的执著的汉子,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地走到现在。他个性沉稳,不事张扬,虽拥有网络媒体,却依然保持着几分神秘。2006年9月,他接受了本刊记者樊利杰的专访。他,就是行走在书法江湖的牛子。
-----------------------------------------------------------------
樊利杰(以下简称“樊”):1994年以后,您基本不参与全国的书法展览了,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牛子(以下简称“牛”):我十多年不参加全国的书法展览,是因为觉得这种形式与我本身学习书法的道路并无益处。展览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交流,在信息传递不便的时代,这种展览形式有助于通过作品观摩进行艺术观念的相互沟通,一时间会集众多好手的作品进行观摩,以切磋学习为目的,这相对于过去文人们在书斋里展看把玩的形式是一种进步。这个时期,展览和展览作品集起到的作用是很突出的。我以前为了看到更多的优秀书法作品,经常去书店翻看展览作品集,还曾经专程从新疆跑到北京去看第四届全国书法展览。那种临场感让我至今对很多书家的作品印象深刻。
但随着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的出现已经弱化了全国展览这种交流的优势,如今全国展览迎合评委口味的作品越来越多,以展览而交流的积极意义凸现不是很明显,加上现状不允许我花费很多精力去参与这样的角逐。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你学习书法是为了靠卖作品过上好生活吗?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选择书法为手段是一件极其愚蠢的思路。至少你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积累和相对较多的学习投资,如果把这个时间和资金用来做点别的,我想目的会更直接。既然学习书法不是出于这个目的,那么为了迎合评委挤进展览,从而偏离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那不是很可惜吗?
樊:是什么契机使您有了创办“书法江湖”的想法?记得2003年有个帖子为在线注册人数超过60人而庆贺,然而短短三年后,平均在线注册会员已有1000人左右、访客2000多人了,您觉得“书法江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牛:我曾经在《书法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书法江湖”自身的特点,不妨归纳为“书生办网”:我们主要从“书生”的价值观,“书生”的视角,“书生”的品位,去聚集“气味相投”的人群,共同支持网站发展。我们时刻提示自己:前瞻、专业、快捷、海量、多元。网络环境决定了网络人群,创办“书法江湖”的契机最初是为了交流需要,而到目前这样的规模,也说明书法江湖的这种价值取向在网民心里面得到了认可。一个网站的繁荣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所能为的,它是一种集体的智慧,需要一种贴合民众的价值理念并能被网民所接受。
樊:当其他书法网络老总在为网络发展精心谋划的时候,您却在网站日常管理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您这是基于什么管理理念?
牛:我的管理理念就是集思广益,人尽其才。我自知个人能力有限。在这个社会中,太多有能力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才能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其实这种状况在现实中,你我身上都存在。所以对于有能力的人应该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给他提供更大的舞台,甚至,当管理者感到自己成为别人能力发挥的障碍的时候,应该有让贤的勇气。
樊:您心目中的网络世界是什么样?
牛:理想的网络世界和理想的社会一样,是不存在的。我理想的社会是“平等、公正、和谐、包容”,有才有德之士能受到尊重和重视,这样的社会才是公正和谐的。虽然永远做不到这些,但我们须凭借目前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这种理想能实现多少的可能性。以下是我最近在“书法江湖”中的一段发言,权代表我对网络的认识和未来的希望吧。
网络是信息最集中的媒体平台。曾有人说上网多了,书法就退步了。我不否认有这种现象。这就说明有一些朋友,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无所适从,对网络平台的作用认识模糊不清,仅仅把网络类同于其他媒体平台,作为宣传手段。这种对网络的认识是局限的、保守的,甚至对个人发展是有害的—频繁地在网络中营销自己,活跃于各种网络场合进行个人推广,若忽视相互交流的意义,其书法水平必然受到限制和约束。
但是我更多地感觉到很多人在“书法江湖”上通过网络交流,书法水平日新月异,发展迅速……我个人认为,网络是更新艺术观念的最好平台,是交流互动性最明显、艺术观念最开放的信息中心。一个人同时跟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平等对话,这种交流不可能存在于除网络外任何一个媒体平台。而这种对话形式,能极大地刺激人的思维活动,对于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个人艺术观念的更新,无疑有着很好的帮助。毕竟艺术不仅仅是手工的操作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认识到这种作用,书法网络才能凸现其积极的意义。
“书法江湖”网站,愿意以包容的品质、开放的心态面对于任何一个网友,也愿意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推出有实力的艺术人才,以尽到一个新兴媒体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欢迎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在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因为,这是一个不存在艺术垄断的开放的平台;因为,这是一个新人辈出的年代!
樊:我们知道,网络要做好,经济后盾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您是怎么做的,“书法江湖”现在有赢利吗?
牛:任何发展都不能脱离经济因素。“书法江湖”目前依靠广告等形式取得了一点收入,基本能和网络日常开销持平。但“书法江湖”对自身的定义是公益平台,赢利不是“书法江湖”追求的根本目的。“书法江湖”的主创人员都有自己的正常工作,网站管理都是业余行为。“书法江湖”所有的网站管理者都是依靠兴趣和热爱参与“书法江湖”建设,包括我个人。因此,在发展方面,我们的优势就是不依靠网站获得生活来源,因而没有经济压力,故管理自主性相对就强。我们可以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控制,可以按照我们所设定的理想模式展开活动。在公益活动方面,我们曾设立“书法江湖院校奖学金”,曾为网友举行过募捐作品拍卖活动,最近又组织网友为福鼎“桑美”肆虐灾区进行捐款和作品拍卖募捐活动……我们希望“书法江湖”这个平台能成为书法人真正的心灵港湾。 樊:您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想在这背后一定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能与大家分享吗?
牛:我接触书法至今有20年了,取得这些许成绩,弯路走了不少,实在算不上什么。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开家长会,老师举着我的大字作业本,对我父亲说:“这孩子学习很好,就是毛笔字写得太差。”这件事情在当时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刺激,因为我不觉得写字不好有什么丢人的,那时候的志向是做一个像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当时有个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真正对书法感兴趣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书法很好,我很羡慕,也拿起笔写,可能是由于老师偏爱我,反而说我比他写得好,这下就给我上了发条,我得真比他写得好才行,否则怎么对得起老师的表扬?结果糟了,一写就迷了进去,主次颠倒,学习成绩落下了。那时候我还想学画画,琢磨着怎么找个老师教教。去报一个绘画班,老师头也没抬:“想学画就先上书法班。”我说我练过,“练过也不行,那不正规”,就这样,我在1987年上初三的时候,开始了正规的书法训练。
我学书法是从柳体入手的,在业余美术学校。那时候我的书法启蒙老师许九如对我们的毛笔字要求就是工整、美观。我当时能以柳公权的楷书风格抄黑板报,颇得同学好评。那时候最得意的就是上书法班的时候老师因为我写的字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奖励我一串葡萄。
那时候,对书法痴迷的我自己都不知道生活中除了书法还有什么,因为耽误学习,父母对我的爱好一点都不支持。我就在课余时间偷偷地写,这个过程,写过颜体、欧体,也胡乱画些行书,居然还参加全国的中学生比赛获过几次一等奖。那时候比赛比较正规,基本不收参赛费,还发奖品。
1988年我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新疆分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那时频繁地参加一些当地书法组织的展览、笔会,当然也以活动的名义逃课。每次听到活动主持人介绍到“新疆著名青年书法家牛子”时,我现在都能想象到那时候嘴角洋溢着得意的微笑……我至今对参加展览等社会活动抱有看法,就是因为我觉得当时那种过程让我失却很多,迷失很多。在虚幻的精神泡沫下,徒耗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最直接的结局就是考大学泡汤。我尤其记得中学校长惋惜地摇头:“你考到咱们重点中学的时候是全年级第一名啊……”
那时候也写过一些近体诗,也受到过新疆诗词协会老先生们的表扬。没考上大学,以所谓有书法和诗才被特招入伍。在武警部队一干就是七年。这期间写过褚遂良,写过一些汉隶,也写《张猛龙》。我那时候行书不知临摹,所有的行书经验都来源于展览作品集,紧跟当时的流行书风。后来因为我所从事的宣传工作为部队争得了一些荣誉,部队领导极为关爱,在1993年秋,派我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成教部学习书法。这一去,是我人生最关键的一次转机。从那时候起,对书法科班学习有了概念,而且,浙江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浙美强大的书法师资阵容,使我萌生了考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强烈愿望。1994年,一年进修期满,书法篆刻投稿三个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全部入选,这在偏远的新疆书法界是一个引起震动的消息。但这些入选结果,并没有激起我继续参加全国展的兴趣,我那时候反思:为什么仅仅一年的科班学习,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很多热衷于参展的书法家梦寐以求的所谓成功?这反而使我更加坚定地要冲进这所享誉世界的艺术院校大门。那时的国美书法专业,两年招生一次,1995年是我第一次参加专业高考,备受鼓舞,居然考了专业第一名。结果很沮丧:外语高考成绩低于分数线6分落榜。1997年,我以文化课和专业课双双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这要添点感慨:没有当兵的过程,我不可能有圆大学梦的机会。因为艰苦的部队训练让我觉得学习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在那段时间里,我能每天持续4个小时坚持学习外语。我高考的时候外语成绩101分,基本达到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的中等水平。
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让我倍感珍惜,我在大学里面经常挑灯夜战,专业抓得很紧。4年时间的专业集训和对中国古典书论的研读,使我对书法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这个阶段,浙美诸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艺术观点、地域文化的剧烈反差,以及到浙美后对认识上的前后差异的进一步思考,也迫使我认识到对书法由听信名家的人云亦云必须转变到独立思考上来。
樊:能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吗?
牛:美国人的理想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能靠这个养活自己,这也是我的理想。生活上,我的要求不高,我没有跻身名利圈靠卖作品追求所谓“高质量”生活的欲望,我也卖点作品,但大多是在一些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手中收藏。艺事倘能不求名利,才能做到更清真,才能向往并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才能更好更从容地面对个人所钟爱的书法,不迷失自己的追求。
古人讲安居乐业,如果对物质欲求不高,陋居也能心安。相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我已经对个人生活状态很满足了。在艺术话语权日趋垄断的今天,在艺术领域里寻找到自己的一小片可以翱翔的天空,在网络中也有很多的知音朋友,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樊:我最近采访的几个人几乎都是教师,作为高校教师,您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牛:我满意教师这个职业,本人“乐为人师”,授课如痴。情趣所致,耽于斯而终于斯。作为高校专业教师,我对此职业从专业和教育上有两点认识:专业上要具备超强的专业能力,强调专业性,于艺术发展负有责任。一个民族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仅在于物质文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艺术就是照亮人们精神生活的一根火烛。学习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对艺术形式技巧的掌握,还要通过所研究的艺术形式,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加深对所接触到的世界的观照,从而塑造和提高人类自身,并能成为艺术的传递者以感染和净化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同时要面对职业对象—学生。要有师者的良知,于此也背负着极高的社会责任。教育者是人类文明的承接者,它的目标不是承接过火种在自己的手中灿烂至终,而是点燃起更多的火烛,照亮人类精神世界。“美术学院的任务培养的不是美术作品,而是美术家”。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才是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方向。
樊:请问您对《青少年书法》杂志印象如何,有何建议?
牛:一个媒体首先要有其社会责任感,其次才能考虑其赢利模式,主次不能颠倒。要放开话语权,不要为外势力所操控,媒体才能凸现出其积极的意义。《青少年书法》杂志从名称上来看,已经圈定了它的读者群。青少年是书法的新生力量,是书法的未来。《青少年书法》杂志有独立的自我价值判断和发现、推重新人的能力,要不为成论所囿。因为青少年这个群体是最活跃,是最有资源可挖掘的,假使这个杂志成为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思想的青年人活跃的舞台,成为未来书法大家成长的摇篮,那么其发展潜力可想而知。
樊:当代书法思潮既活跃又混乱,既有提倡传统的,又有提倡现代的,还有“学院派”、“流行书风”的主张,呈现一种多元的局面,请问您认为未来哪种会是主流。
牛:当今艺术多元的局面下,看似“风云际会,气象恢弘”,实则内心困顿,无所适从。各种蜂拥而来的艺术主张导致很多人在艺术的追求上具有盲目性和封闭排他性。谈现代就排斥传统,谈传统就排斥流行,更甚者则如旧社会之帮派,自立门户,无非是易艺术主张为社会手段,名利驱使而已。
艺术不是商业,真正的艺术不迎合主流,艺术是观照个人心灵的,在学习和继承中寻找个人心灵的归宿,然后绽放个人心灵的花,结个人思想的果。我于艺术上是一个坚强的个人主义者,我欣赏胡适的话:“狮子和老虎都是独来独往,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我不反对流派,因为与我无关;也不加入流派,因为乐得精神自由。
樊:除了书法之外,您还有什么业余爱好?
牛:我对爱好这个词看得很高,很多权当是玩,过去就算,不能充作爱好。只记得在大学时候痴迷过太极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去公园跟着一大群人练习,学习杨氏太极拳,坚持近一年。但那算作太极操吧。大学四年级临近毕业的时候,结识了山东德州一位陈氏太极名家的学生。跟他学了不久就因为要进行毕业创作和论文搁浅了。但是我感觉太极拳里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的痕迹,书法和太极拳理在很多方面能相互印证。我一直怀有学太极拳的心结,曾经投递毕业生求职信于山东德州师范大学求职,可惜未能如愿。
樊:现在您除了工作,还办网站,搞教学,可以说生活相当充实,但我知道您还是一个人生活,接下来有没有把重心往这方面放放的打算?
牛:我在工作和个人生活这两方面似乎有点恶性循环。我一个人生活在沈阳,因为一个人,所以有精力做事,也因为做事没有太多的空间去接触外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能寻找到一位相知相惜的伴侣是幸福人生之所系,我自然也很渴望。我也接触过一些女性,但由于心灵遥远,使我无法接近。可能属于我的缘分没到吧。 牛子先生在我们《青少年书法》杂志采访的精英人物中是很特别的,他书法很好,但是并不以此名世,而是以网络名扬天下。樊利杰兄对他的提问和他回答问题都很有看点。在网络书法阵地中,书法江湖以其学术性和良好的交流氛围博得了网友的好评! 《青少年书法》2006.10期和11期的“精英访谈”分别采访米闹先生 和 王金泉先生,请继续关注! 妞子老兄学书思想可敬,谈的却有道理,有共鸣感,可惜此类人眼下太少。 学习他的精神,很有感触 1974出生? 顶一下 顶
楷书不错 em1 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