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砚史略及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 (转帖)
黄石砚史略及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06-8-30 10:43:55 来 源:南阳宝玉石协会 编 辑:南阳宝玉石协会
南阳宝玉石协会周世全赵树林
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石砚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特别对端、歙、洮河及龙尾砚石的开发利用十分注重,瓷砚也受到珍爱,砚材的种类、形制和纹饰方面,精湛靡丽,千姿百态,富有创新性,创作出了“抄手砚”,北京故宫收藏的六十三柱海水纹抄手端砚,安徽歙县眉纹枣心歙砚以及洮河绿石砚,鹅式澄泥砚及广东出土的太史砚,福建古田出土的河船砚,江苏常州出土的琴式砚等是此时的代表产品。
元代基本上承袭宋代制砚的模式,雕琢略显粗犷雅拙,讲求自然属性,具明显时代特征,在山西大同西郊墓葬中出土的长方形石砚、北京北城垣的石暖砚、上海青浦等蓬莱仙岛石砚等,在天津、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卧牛歙砚、饮翰人物澄泥砚、箕形铁砚等。
明代是我国砚史上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制砚、选材全面吸收继承以前各代的制砚精华和经验,创新开拓,制砚出现了兴盛繁荣的景象。砚材的种类更为广泛,造型丰富多样,从此砚逐渐减少或脱离实用功能,而重视艺术性,成为一种雕刻精细,朴素古雅,砚形千奇百巧及种类众多的艺术品。砚材以端、歙为主,砚上铭文普遍,或赋诗、记事 ,或颂寿、题词。传世砚品和出土砚台,主要有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澄泥菏鱼砚、十八罗汉洮河石砚,北京故宫收藏的抄手眉子歙砚、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长方形抄手端砚、随形端砚、安徽博物馆、安徽文物总店收藏的椭圆形歙砚,鹅池歙砚及山东邹县碧玉砚、湖北丹江大理石砚、广东文物管委会收藏的万字鼓形铁暖砚等,明代砚最突出的特点是超出了文字工具使用的传统,成为艺术品进入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真正是人们认识和制砚的一种飞跃进步。
清代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朝代,制砚业达到空前的繁荣,在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创新涤陈基础上,集古今之大成,使制砚走向一个辉煌的阶段。把使用和鉴赏推向了高峰。砚的形式构思光昌流丽,结构静动相缀,自然人工相配,无所不包,造型千姿百态,吸收石雕、绘画、玉雕、青铜工艺之精华,依材施艺,精雕细刻,简繁适度,创造出了层出不穷的各类中国的砚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取料方面更是登峰造极,除中国古已通用的砚材外,开拓了历代不曾有的大量新品,在传统石砚的端、歙、鲁、天坛砚之外,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各省的大部分砚材,大略30多种,并且还有铁质、铜质、竹木质、瓷质、陶质、漆及漆沙、象牙料器等各种材料。目前清代的砚台,在北京、广东、安徽、天津、扬州、上海、山东等地都有多种不同类型砚台的收藏。纵上以观,清代的制砚和雕刻技术,是我国几千年来最高水平的代表,是我国制砚史上的丰碑。
我国砚的发展演化与玉器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某种意义上砚是玉器的一种展示,因此,砚的发展也可参照玉器的历史来大致划分砚的发展阶段,即新石器时代为砚的萌发初创期,商至秦代可为发生定性期,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为发展繁荣期,明、清时代为发展辉煌期,这个划分是根据现有考古及古籍资料的初步划分,可能由于时间久远,认识的不同或知识的全面和系统性问题,而产生众说纷纭或多种观点,这是大家能理解的学术问题。
3.砚在我国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和著名的文明古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伟大奥博的包括砚文化在内的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传统。是我国自古至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演化进程更是具有十分复杂和变异的内涵。在这里根据人类创造的从古到今的物质文化遗物,讨论砚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实属不易并有偏一概全之疑,尽管如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和简单的提出这个问题,作为引子,以期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
⑴ 砚及砚石属于玉石的范围,砚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特别是旧石器时代,玉和石是不划分的,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中,最早利用的是包括玉、石甚至宝石在内称之为石的材料的,“玉,石之美者”,开明释义,概括了玉与石的辨证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玉与石已经分化,形成独立的玉雕业和石雕业,实际上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以前在出土的玉器中都有一定数量包括砚石在内的石器材料制作的器具,在现代利用岩石、矿物学方法划分的玉石类型,不但有不同的方案,而且也有不同的标准。在当今市场上,玉石实际上也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给他一个商业或艺术名称,所以玉石之间的科学划分,它不仅包含了岩石矿物学的主要内容,而且与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民族、地域等的约定俗成因素紧密相关,由此可见,玉石材料制作的砚,当然是玉的一种或玉器,砚及砚石材料,在广泛意义上,无论如何它应归属于玉业及玉文化的框架之中,是我国古老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文明的重要内容。
⑵ 砚的发明和使用,推动和加速了古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华古老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在出土的龟甲、玉器和骨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在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也刻画一些象形文字,个别字型与殷墟甲骨文类似,证明了意会、象形、比喻等字型是殷墟甲骨文字发展的前奏和雏形,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商代的甲骨文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工具,随着文字的发明和社会的进步,在研磨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砚并迅速发展,与文字一道,为文字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文明史的记载,沟通各部落、集团、形成统一的民族和一种共同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⑶ 砚和纸、文字、笔的发明,当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交往交流的首要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式和一种特殊的社会内涵,文字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文房四宝”更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动力,使人类有可能继承历史中的科学文化遗产,加以改造、创新,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科学,整体渐进和提高认识大自然的能力,因此砚的功能与其他推动历史前进,促进社会文明的文化物质一样,发挥和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
⑷ 砚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促进了砚的发展,同时砚的发明又促进了文字的演化和进步。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及其所形成的不同风格、不同类型都与砚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传世的千姿百媚,丰神绰约,大气磅礴,逸态横生的不朽画卷,苍劲沉雄、险夷交辉的大家书法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有了砚,才有可能使我们今天享受到从远古到近代神秘圣洁,潇洒殊异的无数艺术品。同时砚台的千奇百秀的结构形态、纹饰和铭文,其本身更是一种精绝的艺术品和文化内涵体。从宋以后,砚已进入欣赏品之列,至明代,真正成为财富的象征,更重视艺术性,赋予更多的思想精神,刻制铭文、配诗记事、颂功歌德增加了美学性和历史性,使艺术价值高于实用价值,进入装饰品,欣赏物之列,而成为一种富有的显示。同时也是著名文人、文学家、书法家门槛上的品牌和头衔,至清代,砚更是超越历代传统达到凌绝顶的地步,康熙、乾隆皇帝深爱砚台,并作为御砚,各地方多以供品进献于朝廷,因此从明代开始,著名砚台逐渐成为权势、权利的象征,它符合我国自古以来玉神,玉权合一的思想和传统。
综上简述,可见砚器在我国的社会文明史、艺术史、礼乐史及经济、科技史等的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具有丰富文化精神内涵与奥博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独特玉文化的扩展内容和组成部分,可以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信息载体,它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玉文化史和文明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10-8 12:34 编辑 ] 砚及砚石属于玉石的范围,砚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怪不得在有关玉器的论坛里有一些详细的砚石介绍. 我的黄石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