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麟的东西乃是恶札一路(一)
古人写字,和今人不一样,有那么多的所谓的作品形式,主要就是书札而已,偶尔也做一些大字题榜。我们今天的所谓对联,是明朝以后才多了起来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屏条,最早的可能是吴琚所写的《桥畔诗 》。一般来说,屏条、横幅、对联、中堂应该是大字而不是小字。试想一下,一个中堂把一个巴掌大的纸片儿糊一下挂在客厅里,寒酸得很,实在是没什么气派。如果写很多小字,面积上虽然上去了,视觉效果还是没有的比如说,用数目庞大的小字写屏条、横幅、中堂,欣赏者看到的不是字,而是一个个数目众多的黑团团。如果一定要看清楚写的是什么内容,需要凑近,甚至要拿个放大镜细细端详。这样的写法,其结果非常不理想:看了局部就看不到整体,或者看到了整体黑糊糊的一片而看不清具体的东西。现在有许多小玩意,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放在网络上不是很难看。一些缺少经验的爱好者,把巴掌大的东西和鸿篇巨制扯在一起,跟着瞎起哄。然而,真正直接面对面看这些小玩意儿,感觉就是完全另一回事了。看多了曹宝麟写的字,发现这个人几乎没有写大字的能力,不像一些已故的书家,能够收放自如。就曹宝麟写的那些东西,只能算是札。当然,曹本人不甘心让别人诟病创作形式的单调,费尽心思搞出一些屏条、横幅、中堂。那些东西是屏条、横幅、中堂吗?不就是几个书札的简单相加而已:横幅是横着相加,屏条是竖着相加,中堂是横竖都在相加。对于对联,明显不能用数量忽悠,否则就会显得十分琐碎。正因为如此,曹宝麟是不写对联的。话再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能力有高有低,不该强求曹宝麟象林散之、沙孟海那样,什么形式的都能拿得出来。我在这里提这个问题,就是要说明曹宝麟的创作,本质上仅仅局限于一些书札。所谓“恶札”,首先必须是“札”。屏条、对联、横幅、中堂怎么差也不算“恶札”。说曹宝麟是“恶札”,首先必须说明这一点。对于“恶札”这个术语,提得比较多的是宋代米芾。在《寄薛绍彭》这首诗中,米芾这样说:欧怪褚妍不自持,犹能半蹈古人规。公权丑怪恶札祖,从兹古法荡无遗。张颠与柳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在《海岳名言》中米芾这样说:“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米芾如此讨厌柳公权,问题在哪里呢?稍微学过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的人都知道,颜柳的楷书的点画比前人复杂了很多。比如说,要写一个垂露竖,先得向上运笔,然后向右,再然后向下,最后还要手笔形成个圆点,给人以垂露之感。写横折就更麻烦了,特别是在转折处会留下一个肿瘤。楷书这么写,不是很难看。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行书里面,就成了米南宫所说的“恶札”。米芾称这些东西为恶札,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点画不干净,不简洁。其次,浅薄无内涵,没韵致。第三,没内在筋骨,点画少联系。看看曹宝麟写的东西,这些问题也非常明显,有时比一般的恶札更严重。
首先谈谈曹字的点画不干净这个问题。要点画干净,最起码要做到三点:其一,中锋行笔为主。其二,不搞无聊的赘加物。其三,从容运笔。大家都知道,曹宝麟是学米的,而米字用笔的一个特点叫做刷字,要刷子必须铺毫,如果是侧锋怎么刷?大家都知道,侧锋是一半干净一半脏。曹宝麟不能把握好中锋,许多点画也是一半干净一半脏。曹宝麟不但一撇把握不住中锋,一竖也把握不住,脏兮兮的点画随处可见。看曹宝麟写的字,是用笔腹在纸上擦,而不是笔锋在纸上写,感觉是在摧残毛笔。至于无厘头的赘加物,在曹宝麟的字里也随处可见。最常见的就是宝盖头,最后的收笔经常学颜柳楷书的写法,作回锋状,连个简单的勒笔都做不好,实乃脱裤子放屁。从容运笔,遵循毛笔的特性,才能写好点画,不能强着来。看看曹宝麟的字,哪一笔是从容运笔?实际上都是浮浮泛泛的掠笔,非常不到位。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说到这里,以后继续! 米骂了很多人...甚至二王也骂了(虽然他吃着王家的饭);不也嚷着要:一扫二王恶札,照耀皇宋千古!米才高.叛逆;有时为邀宠,在权贵面前说一些违心的话....他的话不可全当真!不管二王或是颜柳;其地位.在书史上都不可或缺!-这一点米更清楚:看看他的字不就明白了!
上文提到米不喜颜柳,是嫌其无筋骨.无内涵.拖泥!米公何出此言!?论者何出此言??颜筋柳骨,世人皆
知...其余不再论.....
曹书渊源米苏,帖学精深,道德文章,堪称上品!说其...上文违心了!!! 原帖由 实话实说的人 于 2006-9-30 11:41 发表
古人写字,和今人不一样,有那么多的所谓的作品形式,主要就是书札而已,偶尔也做一些大字题榜。我们今天的所谓对联,是明朝以后才多了起来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屏条,最早的可能是吴琚所写的《桥畔诗 》。一般来说 ...
分析的好,我以前教少注意曹的字,今天在先生文章的指引下细看了下几幅曹的作品,确实存在一些毛病 相对而言,这向,我在这个论坛的此版面看到的最有价值和深度的文章.
不过,曹字的缺点是存在的,但是说其为恶扎,是否太过? 实话实说的人怎么满嘴跑火车啊!是不懂装懂呢还是别有用心? 曹书是很有功力和韵致的,对于艺术应该保有一颗公平心,不能偏激. 原帖由 实话实说的人 于 2006-9-30 11:41 发表
古人写字,和今人不一样,有那么多的所谓的作品形式,主要就是书札而已,偶尔也做一些大字题榜。我们今天的所谓对联,是明朝以后才多了起来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屏条,最早的可能是吴琚所写的《桥畔诗 》。一般来说 ...
:lol:lol:lol 原帖由 灌水圣 于 2006-9-30 22:05 发表
相对而言,这向,我在这个论坛的此版面看到的最有价值和深度的文章.
不过,曹字的缺点是存在的,但是说其为恶扎,是否太过?
结论虽然偏颇,分析毕竟是用心的.
在这里要寻找有"价值和深度"的文章,越来越难了.坦率地说,与规则有关. 我认为如今书坛上和曹老师同一水平的不多,要多总结优点,深挖缺点好象有点妙作的意思。胡说、海涵!!! 曹的东东看与谁比.要是与古代大师比,还差八千里也.关键是缺少艺术感觉 整个一写死了脑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