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见过“著名书画家”
2005年12月1?日(具体日期忘了)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蓬莱市第一中学王校长举行的宴会(老宫属于混吃混喝的一位)因为王校长说有一个{画家}中午从青岛来,专请我的朋友李旭光,顺便提了一句:带上俩朋友,一块聚聚。我就成了俩朋友之一。首先介绍一下一中的王汝勤校长,45岁上下,中等身材,精神矍烁,放到教师堆里那是比老师还老师的一位校长,而且特尊重人才,尤重似书画界的人物,2005年高考中该学校的一位张姓学生成功考取中央美院。中午12点,一位画家和一位据说是某出版社的主编还有一位年轻女士共驾一辆爱鬲舍乘风而至,(据后来老宫分析这种组合可能是最有利的搭配),驾车者就是这位女士小姐,画家就有点不太好说了,老宫习惯中总把画家往艺术类归,最次也的头发长一点,穿戴也的让人感觉出来,可惜这位...,60岁多一点,(人老画可不见老)带一顶冒牌耐克帽,帽檐抬的挺老高,缩着脖,笼着手,比老宫还像混饭的,呵呵。饭局中同桌的朋友有两位是吉林艺术学院的,李旭光是清华美院毕业的,而且是200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平面设计师之一,高远是蓬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另一位是武汉工学院毕业的,在座的诸位都感觉{画家}有点水,本着对王校长负责的态度,顺便问了几句,请看官往下读。
凡是宾馆,酒店都有悬挂名人字画的惯例,于是我们也由画谈去。宾馆题词:程思远,此人如何,画家答,一般。(老宫惊,此人非凡人也),大堂有一位书家题“宾至如归”于钓鱼台国宾馆,画家答,没听说。有一幅蒙古画家的山水画,画家瞄,嗤之以鼻。朋友问中央美院的王镛教授山水如何,画家答,哪里的,中央美院?(差点问成:谁家后院)问王镛的书法研究生衣雪峰,画家摇头。(王镛的名头太小,呵呵)我斗胆问孔维克的作品见过否,如何,画家答,噢,范增的路子,学的不像,老宫大晕......,问画家平日画何画,画家摇头,后顺嘴说什么都画(此人自称XX画院院长,名片上的简历太复杂,字太多,老宫有点近视)......好像是临X画院的,
无独有偶,同一天,东方大酒店的赵总桌上放了一张A4纸大小的画家简历,(在此隐去画家的实名)上写XX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参加XXXXXXXXXXXX展,得过XXXXXXXXX奖,被评为XXXXXX客座教授,作品曾入编XXXXXXXXX大辞典,被评为XXXXXXX称号......29厘米的一张简历单单荣誉印了有10厘米,并被XXX博物馆,XXX大会堂,XXX作为礼品赠送(这也算一种荣誉),画家一番寒暄后说到,我可否在你们宾馆免费吃住,然后画几张画顶帐,我也是画家,书法家,每尺5000元(言下之意你们宾馆可占了大便宜,房费每日180元),赵总经理笑笑,礼貌的拒绝了......市场经济的本身是个好事可竟然在一位书画家身上如此露骨的表现,的确应该算是个意外。
我不想借此说明什么,唯一的感觉就是难过,毕竟老宫也是业余的“著名的书画家”,也曾经入编过XX大辞典(仅94年被骗一次),很有点兔死狐悲的生理冲动,毕竟都是同行,到底应该怎样看现在的“著名书画家”请各位有识之士赐教,老宫都有点茫然了
俺也见过“著名书画家”
书画大热的乱象俺也见过“著名书画家”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在大多是懂画的买不起,买画的又多是不懂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