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篆书篇—4集)
http://images.bol.com.cn/bol/images/bproducts/470/fc470622.jpg[ 本帖最后由 雨悦 于 2006-9-6 15:52 编辑 ] 01.篆书篇-书法源头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第一部 篆书的起源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1.wmv
02.篆书篇-多姿多彩的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
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多姿多彩的大篆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4.wmv
03.篆书篇-整饬端庄的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 整齐端庄的小篆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3.wmv
04.篆书篇-篆书复兴
从汉代至明代,篆书作品数量减少。汉魏时期,秦篆已是强弩之末,除作为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有用武之地。唐代时因李阳冰出而使篆书复苏,但秦篆那种浑厚宏肆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复古书风使篆书稍有起色,但创作殊乏超越之功,“宋四家”中仅米芾涉猎篆书,而且成就不高。元代赵松雪虽称五体兼善,篆书成就也只是相对而言。清代考据学盛行,篆书受到普遍重视。
自邓石如始,篆书重新焕发生命力,进入百家争鸣的大繁荣阶段。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 篆书的复兴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2.wmv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第一部 篆书的起源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1.wmv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 篆书的复兴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2.wmv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 整齐端庄的小篆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3.wmv
翰墨春秋之----中国书法史:多姿多彩的大篆
http://www.gooddo.com/artmovie/Uploadmovies_775/200607/shufashi-4.wmv 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