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寒 发表于 2006-8-28 20:05

[转帖]说砚

说砚

       作者:高玉文   2005-7-21

    砚,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以其特有的色调和造型,加之浑然天成的巧琢,造就出亘古不变的庄重与风雅。

    相传“黄帝得玉一钮,制为墨海”,是制砚的开始。原始社会时砚称为研磨器。砚的形制只是一个经过简单加工的厚厚石饼,由不规则的鹅卵石简单加工而成。

    砚台的发明据说是春秋时鲁人仲田凿石而成,根据现代考古专家发掘的砚,发现“砚”早在汉朝已普遍使用,在唐朝时不但是研墨的工具,更成为艺术欣赏品,同时也在中国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作画用砚,也不一定那么讲究,一般选择那种石质好,砚池深、稍大有盖的,研磨时发墨快、水分不易挥发的就可以了。

    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砚的种类是依照制作地区来命名,质量也因此有差异。质量较佳的石砚,必须石材坚硬且细腻滋润,又不易吸水,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为佳。较著名的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另有安徽婺源的歙砚,是古代文人常推崇的砚台,在台湾浊水溪所产的石头也适合制砚使用,称为螺溪砚。其实砚也不仅只用石头制作而已,在古代也采取陶土,制作陶砚,但现代较少制作与使用。

    汉砚质地以石为主,尚未出现专用砚材,惟坚硬耐磨即可;造型上已初步显示了美化的趋势,纹饰、造型多受同期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砚体多分为砚身和砚盖两部分,砚盖与砚身相吻合,将砚面保护起来。砚的盖顶和足部多以鸟兽圆雕作装饰,厚朴古拙而不失主动。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砚。以瓷土为胎,施青釉,砚堂无釉,造型仍多为圆形带足。对这一时期出土的瓷砚进行比较发现,砚面的四周出现了高起的“护堤”,即子母口。砚心也从平坦向中心慢坡隆起发展。这也是后来辟雍砚的形式。

    隋唐时期,制砚的工艺有相应的发展。砚的造型由圆形单纯的三足式,出现了圈足、多足、辟雍砚等。最享美名的突出形制是两足箕形砚。初唐,箕形砚四边微弓,较为圆浑敦美。晚唐,渐趋秀挺,四边微凹。箕形砚有圆首、方圆首、花瓣首等形式,又有石质或陶、瓷之分。唐代石质砚材有突出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砚材,如: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州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砚等。这些优质砚材自唐代问世起,雄居砚林,奠定了中国名砚的物质基础,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宋元时期的砚形基本为唐代的延续和演变,总的趋势以实用为主。砚的形制出现了一种体轻且稳的造型,称为抄手砚。从砚的外观造型到墨堂的处理,以至砚背抄手的掏挖,制作讲究,线条处理流畅,造型大方稳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及艺术风格。这时砚的形制,砚池与砚台已明显分开。

    明清时代是砚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砚台从制砚工艺上讲,品种增多,有些不适于研磨的材料,如翡翠、象牙、料器也选作砚材,这纯属工艺美术上的需要。所表现的内容亦渐广泛,砚台的形制也一改前代的单纯实用,而按纹饰的要求而定,雕刻手法纤细工巧,古朴趋豪华,简单趋繁缛,越到后期越甚,极尽雕镂之能事。砚的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欣赏性、陈设性所取代,达到材美工巧的境界。

            来自<<参考消息>>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8-28 20:10

[转帖]砚铭

砚铭
   -------联结砚和历代文人墨客的纽带

            

砚铭是指刻在砚上的文字及图案,也称“砚铭文”,“砚铭书”,是一种自由文体,长短各异,诗文皆可,镌刻铭文因人而异,书体不拘一格。早期的砚铭,都是文人墨客用来赞颂砚的,后来才发展为抒怀铭志或纪念意义。

砚石通过采掘、选材、再经艺人的精心雕琢,遂成为一件美形多姿的艺术品。它融雕塑、书法、文字为一体,而尤为可贵的是,在诸书画器具中,惟砚独有长期使用和保存的价值,堪称“四宝”中之寿者。由于这种特殊原因,所以在古代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士子,往往都将砚石看重,视为案头珍物。更有甚者,爱砚成癖,嗜砚如命。他们常常将心爱之砚镌以铭文,借以铭记心志,寄托精神,自赏自勉,与石同寿。

据《大戴礼记》中载:西周初就有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白。” 南宋岳飞有一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言简意赅地抒发了这位民族英雄坚贞气节的心迹。文天祥的草书砚铭是:“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然。”真乃铭如其人。北宋大学士苏轼在端视铭中描写采砚时道:“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这是一幅采砚工人艰难困苦情景的写照。

砚铭隽永新警,最为人称诵的是明人赵南星的《东方未明砚铭》:“残月荧荧,太白,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阉。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贬。”这是作者冒死弹劾魏忠贤的战斗宣言,表达了他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的一股正气。

康熙是一位注重文化科学的皇帝。他在一方宫廷御用松花砚石上曾楷书锈刻御铭,曰:“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仅用十八个字,将此砚的质、色、声及益处,铭记下来,实事求是地为砚作了一个“小传”。清人张仲孝廉,一生追求功名,屡试不第,老而始休,因作“试砚铭”,总结自己走道的坎坷道路“七十老翁何所求?三上春官名不收。尚浮作文辛苦书蝇头,曲江领宴愿始休。”七十岁的老人历经三考,他对封建科举的幻想破灭了,铭文饱含着辛酸和讽谕。清代杰出的画家新罗山人,有“画竹砚”,铭云;“此砚画竹,翠袖江头,年年秋雨,作湘女愁。”显然画家是借湘娥斑竹的故事,含蓄地铭刻了画竹的志趣。

自宋以来,士大夫、文人雅士们,蓄砚镌铭之风逐渐兴起,因而代代相传,留下了极其丰富多采的砚铭。纵观古今砚铭,虽寥寥数语,然而却内涵诸多人生哲理。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於一体。一方好砚,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再书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令人读后不仅深受启迪,而且也是一种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美的享受.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8-28 20:12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说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