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刘炳森” 系列之五:谈谈刘炳森的隶书
引文最近,曹宝麟发文批驳已仙逝的刘炳森先生,并邀请了华人德 、石开、 胡圣虎等人来助阵。言辞之偏激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几位大学教授之口。曹文(第一篇)的结尾用词:“功败垂成,野心落空,真是老天有眼.”让我感到震惊!这种咬牙切齿的诅咒文辞,真的很难让我相信这是一篇只是作为评论功过是非的小文。此时华人德也发文斥责刘炳森先生为“阴鸷骄横者”。坦白的讲,我看完曹宝麟的第一篇文后,在我的脑海呈现的真如一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场景:一个怀深仇大恨多年后得知仇敌已入黄土后奔突坟前,劈碑掘土的痛恨狂态。
曹宝麟、华人德 、石开这几位当今书坛的大腕与刘炳森先生年龄相差不大,在中国书协共事多年,他们为何在刘炳森生前假意奉迎,不敢说半个“不”字,如今眼见刘先生仙逝,人走茶凉,才纷纷跳出来咒骂指责,有很多人说这是“掘坟鞭尸”的行径。
难道刘炳森先生真如他们所指责的那样?因此有了“真实的刘炳森” 系列文章,我希望向广大网友重现一个“真实的刘炳森”,并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会有更多人站出来说话,还刘炳森先生一个清白!
http://www.59art.com/dispbbs.asp?boardID=47&ID=301&page=1
---------------------------------------------------------------------------
隶书是一种最好写的书体,同时也是一种最难写好的书体。说它最好写,因为他的笔画最简单;说它最难写好,因为它的笔画过于简单。所以,有人一天就学会了写隶书,但一辈子也未能把隶书写好。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代书法家用心于隶书者便为数甚少了。
刘炳森以隶书立足当代书坛,是当今最著名的隶书书法家,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书法家,争议的焦点便是刘炳森隶书的雅俗问题。刘炳森先生从他出名之日起,就将自己置身于这种争议之中。这固然是书家个人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历史问题。从隶书的发展来看,这种书体确实与“俗”更为贴近一些。首先,最初的隶书使用于下级官吏———或可直接呼之为“俗吏”中间;其次,隶书的点画在五大书体中是最简单的,书体本身便有“俗”的特征;第三,成熟的隶书具有工巧、秀丽等世俗的审美特征。
隶书以汉代隶书为其极致,而汉隶又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西汉隶书风格拙朴,风神接近篆籀,相对高古一些,“雅”一些;东汉隶书则趋于工整秀丽,相对“俗”一些。刘炳森隶书,主要取法《华山庙碑》、《乙瑛碑》,面目与二碑极为相似。对《华山庙碑》,前人评说竟不能一致。清朱彝尊于《西岳华山庙碑跋》中云:“汉碑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唯延熹《华岳碑》变正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而刘熙载于《艺概》中则称“若《华山庙碑》,旁薄郁积,浏漓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康有为云:“汉分佳者绝多,若《华山庙碑》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致之妙无多。”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致之妙无多。”(《广艺舟双楫》郭宗昌则跋曰:“割篆未会,时或肉胜,一古一今,遂为隋唐作俑。”显然,同样一块汉碑,个人的看法竟然相左如此。撇开个人偏好,我们看到的《华山庙碑》点画宽扁,波画明晰,结构紧凑,字字匀称,章法布白(其实是布黑)也极为停匀,无疑是彻底摆脱篆书的标准隶书。朱彝尊所谓“方整”、“流丽”颇能中的,而“奇古”则纯属子虚乌有。康南海的“淳古之气已灭”倒是颇为中肯。所以,《华山庙碑》纯属清秀华丽一路汉碑,是成熟汉隶的代表作,风格近乎甜俗。刘先生钟爱的另一个汉碑《乙瑛碑》与《华山庙碑》情趣相近,是他风格的补充。虽然刘炳森也学过《张迁碑》、《石门颂》等其它风格的汉碑,但他的吸收是非常谨慎的,他学习《张迁碑》只是为了克服《华山庙碑》的飘浮;而对《石门颂》的学习,则又是为了克服《张迁碑》的拘谨。刘炳森隶书的面目,始终离《华山庙碑》不远。
首先,在用笔上,刘先生讲究匀凈。刘炳森隶书中很难看到飞白笔法,他似乎在极力回避这种笔法,而对线条的滋润、光洁有着骨子里的偏好(这很能让人联想起“馆阁体”来)。在用笔的力量分配方面,刘先生也处理得非常“公平”:横画一律较粗,竖画一律较细,这种笔法虽然看上去非常卖力,却并未显现出应有的力度,究其因,主要是用笔上铺毫与聚毫运用不当所致。铺毫使线条呈扁平状,这种线条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宽度,但却丧失了应有的厚度,缺乏立体感,给人以单薄的丝绸或布条等扁平物体的感觉,而且又给人以笔始终浮在纸面上,不能入纸的感觉,自然缺乏力度。聚毫所写出的线条则相反,它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给人以破空杀纸、力透纸背的审美效果。古钱币文字就有这种审美感染力。
在结字上,刘炳森隶书呈现出“满”的特征。无论是多笔画字,还是少笔画字,刘先生都将每个字处理得四角填满。对于笔画多的字来说,这么作要容易一些,对笔画少的字,就需要将笔画加粗加厚,这样的结果便是大小齐平,如古人所谓“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给人的感觉便是“状如算子”,缺乏变化、缺乏生气、缺乏生动活泼的气象。
当代书坛,大概没有第二位书家能像刘先生这样将隶书写得如此标准、如此到位、如此严谨。像刘炳森先生这样毫无浮躁之气,深入继承传统的精神,几乎需要所有书家认真学习。
----------------------------------------------------------------------------------------------------------------
[ 本帖最后由 中国书法收藏 于 2006-8-15 20:15 编辑 ] 刘炳森 书法
刘炳森作品“熊市”是错觉
近来书画市场上有不少画商均对收藏者表示,刘炳森的书法价格正在下跌,并奉劝收藏者赶快出货。一位常年活跃在京津两地的画商告诉记者,现在刘炳森书法的市场报价是4000元至6000元一平方尺,而在今年年初则是8000元至1万元一平方尺。著名书画鉴定家、蟠龙拍卖公司顾问许丽女士透露,刘炳森先生去世前,其书法的市场价格大约为4000元至6000元一平方尺,具体价格根据不同作品的艺术质量而定。刘炳森病危后,2004年下半年,其作品曾经涨过一次价,达到了8000元至1万元一平方尺。
对此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认为,刘炳森先生去世后,其艺术品在短期内会有一个波动,这很正常。按规律,这个波动期一般是1至2年,此后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
记者了解到,华辰拍卖公司将在4月24日举行的四季拍卖会中,将上拍4幅刘炳森的隶书书法作品,其估价在1000元至3500元之间。蟠龙拍卖公司将在5月15日举行的春拍中,推出两幅估价1.2万元至1.8万元、4万至5万元的书法作品,其中较小的合4000元至6000元一平方尺;较大的合1万元一平方尺。
许丽女士表示,由于刘炳森书法的存世量比较大,所以现在的价格可以说是暂时涨到顶峰了,但估计不会下跌。对于收藏家来说,未来其价位会有逐渐稳步上升的可能。
彭利铭说,依照刘炳森生前的艺术成就、人品威望,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中国书协主席。许多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就大量收购其作品,为今后高价抛出做准备。刘炳森先生生前为人厚道,很多人前来求字,他都是尽量满足,所以留下的作品也很多。现在,刘先生去世了,所以很多人怀疑他的作品价格会滑坡,就及时抛出。但从市场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艺术品价格相对偏低,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步进入按质论价良性循环的轨道,自然会还刘炳森作品一个真实价格。
《刘炳森先生谈书法艺术创作》
......... 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从我们书法界来说,继承优秀的传统书风,那就是使我们的作品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来历,有出处,但是又不完全拘泥于古人的范围,它是吸取了前人的成功经验。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进行创新,再进行发展,就一定是很好的艺术产品。有了传统的基础它使我们的作品具备了一定的民族特色;有了民族特色,它就具有世界意义。不能够单纯地局限在一味继承上。在我们书法界有一些人抱住一种碑、帖,一写就写一辈子,那么,什么是他自己呢?看不出来。当然是极少数人,在庞大的书法队伍当中,有这样的情况,也未尝不可。但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完全陷入了古人所划的圈子里出不来,这个不必要。因为印刷术这么发达,精印的出版物有的是,非常方便,要我们给古人翻版,是没有意思的。继承是我们学习优秀传统书法的必要的手段;必须明确的是,她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和任务是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发展。这样的话呢,既有来历,又不同于古人。我们是现代的人,不是古人,我们写出来的字,是新的创作,是现代的书法,不是文物,也不是古代的碑帖,这是必须要把握住的。时代特色凭什么呢,凭我们每一个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了,形成个人的风格与个人的面貌才能立得住。没有创新,仅仅是学古人,学出来的《曹全碑》还是《曹全碑》,学的《兰亭序》还是《兰亭序》,不就是给古人翻版吗?这个没有多大意思。练基本功的时候,要尽可能学的像。当初李骆公先生生前在一次学术讨论会的发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做人一定要忠实老实,做学问呢,特别是写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要过河拆桥。你学古人的东西,学了很长时间,学的很像,很深入,但你不能老局限在这里边,你必须离开它。然后呢,再寻求别的途径,寻求别的风格的创立。这不是背信弃义,不涉及做人的品德。有了创新,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你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修养,在这个基础上又继承了创新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然后呢,就有了一定的时代性。有了时代特色。那么他就具备了历史意义。时代特色,是横向的;历史意义,是纵向的。这两点都非常重要。前几年,出现了一些偏差,把优秀的民族传统书风放在一边,抵制甚至于否定,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受外来不正确的文艺思潮影响的影响的结果。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为什么强调优秀的传统书风呢,因为古人也不见得写的都好,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谈到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流行书风。我认为,流行书风是当代书坛百花园中的一种新鲜品种,相当一部分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的,这里面,有的步子迈得小一点,有的步子迈得大一点。迈得大了呢,就离传统远了一些,这个都没关系,只要在艺术上苦心探索、孜孜以求的人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也有走错了步,走偏了方向的。“丑书”的“丑”与书法中的“拙”不一样,“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美。有的艺术形式中,追求一种变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越难看越丑越追求,这种做法,在艺术创作中是极不严肃的。我是比较理解“流行书风”的,但不赞成“丑书”,甚至夸大其辞地说,我反对写“丑书”。我们中华民族在意识形态上苦心经营,艰苦奋斗几千年,都是围绕着“真、善、美”三个字,要在“真、善、美”方面做出贡献,争取成绩,不能在“假、恶、丑”方面下工夫。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在烹调方面,也有苦辣酸甜咸五味,五体和五味都是变着花样让它变得好。五种字体,不管它写成什么样,都希望写得好看,写得美。尽管有的“拙”,那也是追求另外一种美,而不是真正的丑。五味中呢,它也得香,也要好吃。历代的厨师绞尽了脑汁,在香的问题上也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发展到后来那几乎是很难有新鲜招数了。这时有的人就异想天开,在香的反面找出路,于是就出现了臭豆腐,臭豆腐虽然是嗅觉难堪,但味觉尚可,还是有可取之处。虽然可取,到今天为止,也走了一大段历史了,但它仍然是局限在一碟小菜的位置,上不了大筵席。我想借这个比喻说明,书法上还是尽量离开那个“丑”远点。对于年轻人呢,关键在于引导。中国书法家协会前几年有一种错误,一种偏导的导向,使一些年轻人误入了歧途,这一点,我作为中国书协的兼职干部,感到内疚,对不起大家。但是呢,现在正在努力地调整,还是应该有一种向传统回归的意识,应该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书风为主线。弘扬主旋律。我认为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书风就是主旋律。曾经有人说“流行书风”,甚至是“丑书”才是主旋律,这就不妥了。提倡“百花齐放”,这就是提倡多样化,要求大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标新立异是很不容易的,就像现在造汽车似的。世界上发达的国家都在造汽车,你要想出一个于所有的车都不一样的车是很难的。书法呢,也是这样。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第二条,这个精神永远是书法艺术学习者、工作者、创造者的指路明灯。应该说,那些“丑书”与“丑画”是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背道而驰的。以上是宏观看法,具体到创作上;第一,章法要有通盘考虑,从严到要求,该行即行,当止则止;;第二,历史久远的字,甭说金文大篆,就是南部朝时期的石刻,魏碑、墓志,有许多是属于民间匠师所为,多一笔少一笔的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呢,临帖时可以照着碑上的写,但创作的时候呢,还得考虑今天的书写习惯。以前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写大篆,用字非常偏僻。字体很好,便被初选上了;但在第二次、第三次评审的时候,再仔细一斟酌,就觉得其中有的字有问题,经过讨论,评委们认为这样的作品还是不上吧,因为他不是本地人,如果很近,是不是让他重写一遍?来不及做这个工作了,只好下来了。个写法,但非常生僻,可是作者本人呢,还感到很委曲,说他的字是有根据,有出处的。就是在古代金石碑版中有这么一大家谁都没有主意,就他注意到了,这不是让评委非常为难的事情吗?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是要大家注意,你平常书写、欣赏时,都还可以。但你如果要参加国展进行书法创作,还是躲着点那些太生僻的文字,太个别的写法,免得找麻烦。第三,参加展览的时候,书写内容方面,请大家注意,尽可能写健康向上、光明磊落的内容。当然写古人的,我们从来都不反对。但是古人文学作品中,有高亢的,也有低沉的。我们尽量不要写那种底沉的。祝大家创作出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完美的作品来,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录音整理) 摘自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主办的《书画学习通讯》 被亿万百姓拍手称快的好字——这是铁的事实!——愚砚 刘炳森先生多次为灾区、希望工程、慈善机构捐资助学。安徽、河北遭受水灾,他分别捐资三点七五万元和一万元;他为北京慈善协会的孤寡老人捐资二万元;他先后几次在家乡武清为希望工程和修桥建设奉献资金累计达一百三十万元。刘炳森先生艺德值得人怀念!——
刘炳森先生艺德值得人怀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