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海隶书看当代隶书进化前景
刘凡隶书,从春秋战国始,到时秦、汉、晋、唐、宋、元、明、清,数千年发展演变,直到当今,经历了重大的变革阶段,走过了极盛的发展时期。目前,隶书将如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进入一个新的进化期,重又担起“进化先驱”的重任。
张海先生在最近出版的《张海书法精选》一书关于“篆隶篇”的序言中写首:“一个有作为的书法家,在艺术风格确立之后,绝不会故步自封,而是不断地探索、扬弃,如此反复循环,通过漫长而通苦的过程,使自己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深化,艺术形象更加丰富多彩。这里所说的丰富多彩,不同于用剧的变脸,是由基本风格生发出的扩展和延伸。”这段精辟的艺术独白,表现者张海先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创作精神和独到的、富于自信力的创作信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张海隶书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为书坛所瞩目的时期。隶书进化,从东汉始,至清代后期,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历代书家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突破汉碑局限,张海是当代有着思想透析力的书家,他在长期学习古人、临池实践的基础上烛照先机,认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化,如隶书创作超越不了前人,就意味着退化,那完全是与社会发展相悖的,他在反复思索、寻求中,认定汉隶是源远流长的隶书之本,要使有本之木长青,必须让它发出新枝茂叶,他找到了由基本形象生发出的扩展和延伸的真谛,他决意以汉隶为本,化裁汉简,用笔使转之间,糅进行草书笔法,最终破汉碑刻的忆限,以酣畅的笔墨表现求进化,破历化书家的历史局限,以崭新的时代感求进化,堪称当代隶书的一面旗帜,其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其一,鲜明的、快节奏的时代感。现代社会是快节奏、高频率的社会,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情趣、审美心理,无不显示出一种快节奏的旋律、理念,各种政治、经济活动无不显示出一种汹涌澎湃的气息、浪潮,张海草隶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读张海的草隶,仿佛有一股汹涌澎湃之势扑面而来,他运笔之快,仿佛迅雷不及掩耳,呼之而来,挥之欲去。古人书论中有“束腾云潜渊之势于毫忽间,乃能纵横潇洒,不主故常,自成变化”之说,意思是把龙可腾飞上天,可潜入深渊的态势收束在毫厘微细之中,放纵如意,自成变化气势,张海先生的腕底毫端确是达到了这种境界。更令人叫绝的是,在疾风劲草般的草隶中,他娴熟自如,化繁为简,抛弃了不少隶书原有波磔和蚕头雁尾,扩展和延伸出一种时而像脱缰野马,任由驰骋,时而像扬鞭快马,陡然生风的新的、十足的“隶味”,这种“隶味”是和着时代脉搏跳动,合着现代人脚步节拍,表现出现代人的生命力。
其二,浑然天成,自然流畅的表现。隶书的进化,说到底就是超越,进化之难也就是超越之难,难就难在自然。张海隶书之进化,恰恰就是自然而然,没有生般硬套,没有装腔作势,没有一点搔头弄姿和故弄玄虚,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及其悟,思与神合,同乎自然。”我认为,书法要出新,要自然出新,要进化,要自然进化,书法艺术要有一种自然之美。东汉隶书碑刻价值是巨大的,但它是书手和刻工合作的产物,由于书丹后雕凿刻磨,原有的墨迹不真了,刻磨后的字体没有书写后的生动活气了,以致后人学汉碑,总师法刀刻效果,单纯追求所谓的金石气,以致一些初临汉碑的人,经摹拟雕凿刻磨痕迹为特色,成为故意造作,张海认为这完全是误入歧途,隶书要进化,必以书写为上,以自然为上,才能突破汉碑超越汉碑。汉简、帛书是古隶向成熟八分演变过程中的书迹,是隶书进化的成果,然而,历代不少书家偏又淡漠汉简,而张海恰到好处地以化裁汉裁为突破口,突出隶书的“书写气”,突出隶书的“自然气”,在隶书创作中不局限于单纯对金石气的追求,而是努力表现出翰墨风采。因此张海写隶书是笔随手动,手随心动,自然天成。如“细草”、“异国”、“飞阁”、“渡远”等条幅及“轮辐”、“洛阳”五条屏从起笔到落笔,一气呵成,自然的笔画,随着感情的变化,字与字之间的结构又形成自然变化,明明是胸有成竹,又像是信手写来,一些若有若无的点画,一些顺笔借势的回锋映带,一些舒展自如又具逆锋的长坚,表现着书家感情的流动,给人一种自然美。
其三,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性的书体。隶书最早在春秋就被作为实用性书体。卫恒《四体书势》云:“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书发展到汉,取代秦篆,成为日常通用书体,然至隋唐以降,日常通用字体被楷书所代替,隶书成为一种装饰书体。以后直到宋、元、明、清,日常通用书体都是楷体和行草的天下,少数隶书大家的作品作为观赏性留存。究其原因,就是隶书不如楷体、行草简约流便。
当代隶书进化,能不能重又打通隶书书体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通道,是极其研究价值的命题。当然,不是说当今的日常通用书体要以隶书取代楷书、行草,而是在充分挖掘隶书进化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而挖掘它的实用价值。张海隶书给人以震憾力的不只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充分展示出独有的实用价值。在他大量的隶书作中,如汉简《自三峡》四条屏,《洛阳》五长条屏,用笔之疾快,用墨之平淡与日常书写便函、短信无异,字与字之间排列组合极为平常,只是由于张氏深厚的功底,“熟之而已”的架驭能力,在平淡中出新奇,可谓力透纸背,笔笔生辉。我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书写报告、便函、传播信息,还是书信往来,交流思想,张海先生的隶书是大可以用得上的。
隶书进化,势在必然。从张海隶书我们看到了当代隶书进化的广阔前景。时代的进化是永无止境的,隶书创作的进化亦是如此,又如张海先生在“篆隶篇”中所言:“也许若干年后,有人审视草隶,见仁见智,截长取短,从而蜕化出新的面目,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而我,则审慎地朝着另一方向继续探索。”我们期待着张海隶书永无止境的进化,当代隶书进化的这面旗帜会飘得更远、更精彩、更辉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