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寒 发表于 2006-7-27 13:12

鲁砚品种何其多

鲁砚品种何其多

  鲁砚石是分布于山乐省境内的一切天然砚石的总称。用它们制成的砚台统称“鲁石砚”或“鲁砚”而不是单一的砚种。
  古代鲁砚造型优美,琢工精湛。常见的砚有方形砚、长方形砚、圆形砚及椭圆形砚,具有自然形状和天然溶蚀边的蕉叶砚、荷叶砚、琴砚、澄泥砚等。砚面细腻、柔润,细中有锋,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等,发墨益毫,经久耐用,深得文人学土常识。根据物质成分、工艺美术特征、成因、产地的不同,可将鲁砚石分为17种。
  ⑴淄石---淄石以产于古淄州而得名,现今的产地为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带。
  基本特征 按淄石的形成原因和产出状况方面的并异,可分为“仔石”型淄石和“原石”型淄石两类。仔石包括紫云、沉绿、天青、柑黄诸品,其中柑黄坚而不顽、发墨如油,为淄石中之上品,惟十分少见。原石分布于虞望山一带,有紫、红、黄、青、翠、绿等品种,其中重紫、荷叶绿石质细腻,发墨如漆,经久不乾,为最佳品种。另外,煤井出产的黑石名叫“墨玉”,其石质坚,下墨爽利。但因其断面有自然铜云纹,故称“墨玉金云”。
  ⑵龟石---龟石为含生物碎屑的泥质石灰岩,产于临朐县辛寨乡刘家庄南山。用它制成的砚台称“龟石砚”或“龟砚”。在地质构造上,龟石蕴藏于鲁西近沂沐断裂的北西西向冶源断裂北侧的第四纪残积坡积物中。从岩性而化,砚石为以椭圆形为主、具有各种形状的含生物碎屑的土黄色泥质石灰岩。但砚石的形成还经历了风化作用,由中寒武世徐庄组页岩层所夹的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和其它形状的泥质石灰岩或石灰岩,经风化再沉积的结果。因其外貌足似龟形,故名“龟石”。常见于冶源断裂北侧的残积坡积层中,且分布有限,一般要在雨季才能找到为数极少的龟形砚石。清《临朐县志》有用此石砚的记载:“龟石产辛寨龙岩寺石洞中。天然龟莆,磕之底盖自分。质细而润,蓄墨数日不柘。”加工时,从腹背凿出平面即可。由于砚面质细而润,不吸水,不渗水,蓄墨不涸,理细不滑,发墨益毫,故为优良砚材,可制随形砚等。
  ⑶红丝石---红丝石是一种呈肝紫或砖红色、具有丝状弯曲纹理的薄层状微晶石灰岩,因产于古青州黑山红丝洞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上大著名砚石之一。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红丝砚”或“红丝砚”。
  基本特征 红丝石赋存于中奥承包制统马家沟组第一岩段的顶部与第二岩段的接触部位。矿层厚几厘米至1米,沿走向断续延长一、二百米。砚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另含有铁质物及极少量的石英、云母。具隐晶微粒结物,作壁上观层理构造。方解石呈他形粒状,粒径0.01毫米。铁质物参与构成弯曲、不规则的波状或波纹状,宽0.02-0.04毫米,色紫红、灰黄,变幻无穷的纹理,这就是著名的“红丝”。由于其外观如刷丝一般,故谷称“刷丝纹”。其形成是岩石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流水本智周万物或其它动力的作用,使沉积物质发生频繁交替,或使尚处于可塑状态的具有微纹理的碳酸盐岩层发出拖动变形的结果。上述黑山产的红丝石以猪肝色为底色,亦分布着灰黄色刷丝纹。两种刷丝纹均回旋变幻,萦回石面,次第不乱,异常美丽。比重约2.65-2.75,硬度约3-3.5。
  ⑷砣矶石---砣矶石以产于长山列岛的砣矶岛西海岸而得名,其地今属长岛县砣矶乡所辖。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砣矶石石砚”或“砣矶砚”。
  基本特征 砣矶石及其砚台黑泽如漆,群昨闪闪,宛如无月星空;又似地上雪浪滚滚,惊涛拍岸;纹彩深似龙潭秋水,碧波粼粼,映日泛光,故又称“雪浪金星砚”。
  ⑸温石---温石,以用其石砚磨墨在隆冬季节不冻而得名。经试验,在摄氏零下三、四度时,用温砚磨墨确实不冻,而其他鲁砚中的墨汁则出现冰棱。相传用温石制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多属自制自用,未作商品出售。有人认为温石制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多属自制自用,未作商品出售。。有人认为温石颇像端石,以具有石眼等花纹为特点。从岩性而论,温石为含粉砂质的泥岩,产于即墨县马山洪阳河底的温泉下,在地层上属于早白垩世青山组第一岩段。洪阳河底为一套灰色砂岩夹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后者即砚层,其厚度仅10厘米左右。温石含黏土质物60%-80%,粉砂级长石、石英20%-40%;具粉砂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微层理发育。其外观呈紫褐、灰紫色,含有豆绿色石眼,其石眼晕可达4-5层,实为含方解石及铁质物的椭圆状结核。其它纹彩还有青花、胭脂晕、朱斑、朱线、翠斑等。温砚质坚而润,发墨益毫,极类端石。但温石中常有砂石夹层,如果用其制砚,常废墨损毫,用者无原则多注意。无砂石夹层的上品一般都是小料。大料虽有,但极难得。
  ⑹田横石---田横石以产于秦末至西汉初田横五百壮士殉难处---田横岛而得名,其地今属即墨县管辖。此砚石为黑色粉砂质泥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田横石砚”或“田横砚”。明嘉靖《即墨县志》有“田横石,可琢砚”的记载。清《即墨县志》称:“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彩,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清末民间制成的田横石砚有梅、莲等浮雕,也有无雕饰的“墨海”,常销售于胶东一带。
  ⑺薛南山石---薛南山石为具有自然溶蚀边的泥质石灰岩夹岩显微晶质石灰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薛南山石砚”或“薛南山砚”。其产地,一说为苍山县大促乡薛南村东薛南山西坡,另一说为临沂城西40公里之薛南山。据《临沂县云》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在地质构造上,薛南山石赋存于鲁西尼山穹窿东缘禹王山--苍山南北向断裂东侧中寒武世张夏组黄绿色页岩夹泥岩、泥灰岩岩层中。砚材为黄绿色页岩中所夹的泥灰岩岩块,此岩块的上下两侧为含泥质的石灰岩,中夹黄灰色显微晶质石灰岩。由于泥质石灰岩表面往往发育有龟裂纹,故岩块的自然溶蚀边即沿龟裂纹分布。其外形呈石饼状,直径约10厘米,最大不超过15厘米。工艺美术家认为薛南山石色泽柔和、沉绿,有彩纹如尘,时隐时现,质地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发墨有光。如姜书璞创作的双鱼潭薛南山砚就为当今这种石砚的佳作之一。其长22厘米、宽14厘米、高2.5厘米,呈随形。犹如峥嵘崖,景自天成。砚堂像静穆深潭,潭中巧出双鱼,使整个砚作静中有动,从而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艺术观。
  ⑻徐公石---徐公石为薄层状、多具自然溶蚀边、含少许粉砂质的微晶石灰岩,产于沂南县青砣乡徐公店砚台沟。用它制成的砚台称“徐公石砚”或“徐公砚”。其含矿地层为震旦纪土门群佟家庄组上部,岩性为薄层状或薄板状、含少许粉砂质的泥灰岩,地层产状平缓。徐公石呈石饼状,直径大者尺余,小者二、三寸,厚约三、四雨。其颜色多种多样,有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绀青、橘红、茶叶末色等。砚材周边有呈石乳状、纵横交错和垂直、变幻无穷的石纹。
  ⑼浮莱山石---浮莱山石为含 粉砂质的微晶石灰岩,产于莒县城西约10公里的浮莱山西南的砚疃村北。用它制成的砚台称“浮莱山石砚”或“浮来山砚”。相传此地在历史上盛产砚石,故称“砚疃”。在地质构造方面,浮莱山石产于郯庐断裂带白芬子--浮莱山断裂旁侧的震旦纪土门群佟家庄组下部。其岩性为暗绿色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含粉砂质的微晶石灰岩,石色绀青、褐黄、沉绿,由于多具有自然溶蚀边及制砚工艺中所称的“冰纹”,因而大放异彩。这种“冰纹”是沿岩层的不规则裂隙进行充填的褐色含铁质的方解石脉。砚石不仅质润理细,加工性能良好,而且与墨相亲,发墨有光。加上其“冰纹”和周边风化纹的存在,有时不无原则雕琢,就别有风趣。
  ⑽羲之石---羲之石为含微古生物碎屑和黄铁矿的石磁岩,产于费县与临沂县交界处的箕山涧洗耳河畔。因临沂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故名“羲之石”。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羲之石砚”或“羲之砚”。又因王羲之在当时曾官至“右军将军”,有“王右军”之称,于是“羲之砚”及他所用的其它砚台均称“右军砚”。米芾《砚史》载:“今有收得右军砚,其制与晋图画同。头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顶两纯皆绰慢下不勒成痕,外如内制。”这实际上是一种箕形砚。但因临沂为古榔琊郡,故羲之砚又被称为“榔琊砚”。由于砚石中含有星点状黄铁矿,似金光闪烁,以致羲之砚又被称为“金星石砚”或“金星砚”。无疑,王羲之本人特别酪爱金星石砚。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时,亦曾搜寻这种石砚。宁苏轼曾在信札中赞之:“金星遍布,叩之有声,制砚上品也。”
  ⑾燕子石---燕子石又乐“蝙蝠石”,为含大量三叶虫化石的薄层石灰岩,产于仄安县大汶口南汶河河床、莱鞭县颜庄、费县等地。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燕子石砚”或“燕子砚”。含矿地层为晚寒武世崮山组上部页岩夹薄层石灰岩,砚石层厚1.5厘米左右,大于1.5厘米者少见。砚石因含完整的三叶虫或蝴蝶虫尾刺,颜色微黄,凸出石面,似燕子或蝙蝠,故以“燕子石”或蝙蝠石“名之。早在东晋时代,郭璞在注释《尔雅.蝙蝠服翼》时称:“齐人呼为 ‘ ’因又铭之‘ ’。公门人刘文正理顺,马文忠世奇,夏考功允彝,诸公皆为铭赞,亦奇物也。”明末清初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张华东公延登崇祯丁丑三月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饮至河滨,见水中光芒甚异。出之,则一石可尺许。背负二小蝠、一蚕,腹下蝠近百,飞者伏者,肉羽如生。蚕右天然有小凹,可以受水,下方正受墨。公制为砚,名曰‘多蝠砚’。”清盛二《淄砚录》称:“此石莱往往有之。其背有如蝙蝠者,如蜂、蝶、蜻蜓者,文皆凸出。制砚名‘鸿福砚’,为读《易》研朱妙品。”上述“多蝠砚”、“鸿福砚”均批“燕子石砚”。
  ⑿鹤山石---鹤山石是根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九九砚谱》所提供的线索,于近30年来发现的山东砚石新品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鹤山石砚”或“鹤山砚”。按岩性,它是砖红色含粉铁质泥质的微晶石灰岩,产于宁阳县西北鹤山、龟山一带。由于宁阳紧邻曲阜,相传历史上制砚者曾在“圣人府前卖过砚”,故人们以此耀窑主山砚之好。窑主山石产地地势平坦,含矿地层为早式世馒头组,作为砚石的含粉砂铁质泥质的微晶石灰岩即产于其中。组成鹤山石的矿物主要是方解石,另含少量粉砂、铁质、泥质物微晶结构。砚材质地细嫩,坚而不顽,发墨而不滞笔,已用来雕制随形砚等。
  ⒀尼山石---尼山石为呈蓝灰、土黄、姜黄色的泥质石灰岩,因产于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文德林而行名。其原有的具体产地在尼山孔庙北的砚台沟,惟此地的砚石已极不易得。用访石制成的砚台称“尼山石砚”或“尼山砚”。据《清一统志》记载:“尼山石砚,出曲阜县尼山,文理精腻,亦称雅品。”又据清乾隆年间候船订的《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14)鲁柘澄泥砚


来自中国黄金网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7-27 13:35 编辑 ]

阿志 发表于 2006-7-27 13:13

收藏先...

青义 发表于 2006-7-27 22:44

谢谢介绍家乡的名砚!!

汪胜寒 发表于 2006-10-17 00:33

原帖由 青义 于 2006-7-27 22:44 发表
谢谢介绍家乡的名砚!!
:lol;P;P;P

       那你要多发家乡砚台的图片才好.    ;P;P;P

aqwqf 发表于 2006-10-18 16:33

大长见识

金银错 发表于 2007-1-13 02:38

em14

金星雪浪砚 发表于 2007-1-29 22:14

鲁砚之砣矶砚

砣矶砚,又称金星雪浪砚,是著名的鲁砚之一。砚石产于长岛县砣矶西部悬崖山泉水眼处。
制砚始于宋代熙宁年间,盛于明清两代,据清代内府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太监张玉桂、王常柱交来花玉木匣砣砚九方,传旨养心殿办处收藏。”清乾隆帝在供品中选一方砣砚爱不释手,并在砚底手书七言绝句赞誉:“砣矶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此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84年,全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初试砣矶砚后誉其为“金星闪烁雪浪翻,为文发墨赛马肝。”
  砣矶砚的主要成份为绢云母,绿泥石和少量的石英,白钛矿等,摩代硬度3-4级,石料呈青色,含金属颗粒,质地柔润细腻,细中有锋,柔中有刚,其色泽如墨玉,金星闪烁,雪浪腾涌,具有研不起沫,下墨甚利,涩不滞笔损毫等特点,它与端砚相比,正如贾岛、孟郊二位诗人的诗风,各具千秋,自有所长。
  据传清代大画家高风翰收砚成癖,一次他得到一方砣矶砚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夜间睡觉抱在怀里,不料将右手压坏,无奈改用左手作画。
  79年砣矶镇成立了工艺美术厂,由王守双先生主持开发生产砣矶砚,使绝迹了近一个世纪的砚中名品又恢复了生产,并使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国,因资源有限,开采艰辛,精细加工的砚台尤为珍贵。
  现厂名为长岛县砣矶金星雪浪砚厂.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29 23:18 编辑 ]

汪胜寒 发表于 2007-1-29 23:20

原帖由 金星雪浪砚 于 2007-1-29 22:14 发表
砣矶砚,又称金星雪浪砚,是著名的鲁砚之一。砚石产于长岛县砣矶西部悬崖山泉水眼处。
制砚始于宋代熙宁年间,盛于明清两代,据清代内府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太监张玉桂、王常柱交来花玉 ...
em1 em1 em1

热烈欢迎!!!

欢迎兄把作品发上来!!!em2 em2 em2

望收天 发表于 2007-1-30 11:06

明了!em13

心朗如天 发表于 2007-1-30 13:46

好东西也!em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鲁砚品种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