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墨况尉::::
::::茶墨况尉::::题记:
况尉谐音况味!西园茶社的主人.为商为艺,优游期间游刃有余者.
游于艺对于中国文人而言大抵是个奢望的目标,浮躁如现在,更有近乎不可复求的可能了.
况尉做到了!至少在形式上我看到了——看到了当代游于艺的存在状态,当我踏进况尉的“西园茶社”的一刹那!
况尉,原名况维亭。1967年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9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随王镛、陈平、刘涛、刘绍刚诸师学习,并于山东美术馆举办书法展,1993年作品入选《中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篆刻作品展》,同年移居澳大利亚悉尼。现任:澳大利亚齐鲁同乡会会长,澳大利亚东方艺术中心负责人,山东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客座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况尉印象
·赵卫东·
你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单纯地定位于商人或是文人,甚至被众多人所推崇的“儒商”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也似嫌不足……这就是我第一眼看到况尉时的感觉。
春日暖暖的下午,三里河公园的河光水色静雅地映在游人的眼里,我和况尉闲适地坐在西园茶社一间宽敞的书屋里随意地品茶聊天,不经意间开始了这次访谈。
我看过一些介绍况尉的文章,关于他的书法艺术,关于他的人品,关于他的交游,所有这些评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厚道”。的确,况尉的朴厚是你面对面时能够真切感受到的,诚挚的语言以及那未改的乡音让人自然而然地有一种亲近感。未及不惑,但他的沉稳远远超乎你的想象,而与朋友一起时的那种酣畅淋漓又决不会让你有哪怕一丝丝的拘谨。见到况尉之前,该称呼他“况总”还是“况老师”我很是踌躇了一番,坐下后,我很自然地选择了这个称谓:维亭。
况尉出身于李哥庄镇一个普通的农家,自幼喜爱书法且孜孜以求笔耕不辍,199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同年于山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移居澳大利亚,从此不断往返于中、澳之间。身兼澳大利亚齐鲁同乡会会长、丹尼商务机构董事长、东方艺术中心负责人以及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等多个头衔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山东人、一个胶州人,为此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山东和澳大利亚的交往搭建了一座友谊之桥。凡此种种,很多人已是耳熟能详。对此,况尉只是淡然以“民族心”和“责任”两个词回答了我的提问。
我认识一些书画界的朋友,其中有专注于书画艺术而无余所长者,有浸淫其中矫枉过正行为乖张者,也听说过打着艺术旗号营私者。说实话,那和我印象中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小的差别。我始终认为,文化底蕴是人的必备修养,更多的是一种补充而不可以是生活的全部(声明:我并不鼓吹我的认识完全正确)。自古以来,高官多墨客---颜真卿,刺史;王维,给事中;刘墉,大学士;舒同更是在抗战期间就已经是八路军的政治部宣传部长。如果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不应该算成功的文人?不应该算成功的政治家?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况尉在开场白里对于传统文化的诠释竟然与我不谋而合,他的那种境界和视野已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年龄层面。
交谈中,我不能不提到前几天的近代名人书画作品展暨西园茶社揭牌仪式的轰动。据我个人了解,近代名人书画作品展展出作品规格之高、出席嘉宾规格之高,在胶州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采访中更让我意外的是:所有作品的征集仅仅只用了四天时间!那是珍品啊。
我很小的时候便对茶文化有了一点直白的认识:可以清心也。这几年来,胶州的茶馆茶楼也泡过不少,总感觉缺了那么一点点东西。走进西园茶社,“谈笑有鸿儒”的氛围,“宁静以致远”的心境,是喝茶的一种高境界吧---谈到这个话题,况尉以他一贯的平和说了一句颇为精妙的话:为胶州红红火火的经济建设作一点文化补充。西园茶社的存在,更多的是在胶州为政、经、文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直接以赚钱为目的。可能会有人认为这种回答不过是在冠冕堂皇,但我完全相信况尉的出发点---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况尉有着共同的心态。而且可以想像:如果单纯为赚钱根本不需要去开一个茶楼,更不必在一个茶楼上做那么大的投资!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不时有客人拜访况尉,他的手机也经常有电话打进,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我们熟悉的名字。这恰好印证了前辈对他的评价:交游广阔。
看着面前这个率真温和、才华横溢的况尉,脑海里不由地蹦出了这个词:行者况尉。
妙哉,况尉。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6-7-24 14:32 编辑 ] 用书法充实人生
·况尉·
就古代来说,书法是每个具备文化素养的人的必修课,像赵孟 、董其昌、颜真卿、苏东坡等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在诸如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只是书法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和饱满。
我上小学的时候,功课之余,尚有描红课,我的书法启蒙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那种虔诚与恭敬至今难忘。现在的学校已很难再有书法课了,那些一竖一横的人生修炼已凝固成茫然的回忆。
我很庆幸自己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喜欢上了书法,并且从来没有间断地锤炼着。就是这一门长久以来我认为不足道的小技和必修课,带我走出了家门,又远赴澳大利亚发展。当接近不惑之年,检点人生,检点以往那一连串所谓的豪情壮志,猛然间觉得,自己除了书法,还有什么呢?苦涩而又欣慰。
收录在这本集子里面的,大部分是近似作功课的作品,只有一少部分是自己创作的东西,静静地沉下去的时候,离古人近了,才清晰地看见那一段很大的差距。技法层面差得远,心态意义上也差一段很大的距离。于是期望着在四壁图书的熏陶中,向着古人的纯熟与淡远靠近再靠近。
作品集的后面附录了一些可搜录着的部分生活照片,雪泥鸿爪,以资纪念。可惜的是一直以来,侨居海外,书法活动较少,可回忆的有关艺术的活动照片也就不多,奈何?
我坚信,就像古人一样,我爱着的书法也会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和饱满。
书坛商海两驰骋
·放容·
况维亭,又名况尉,澳籍华人,现为澳大利亚亚丹尼商务机构总裁、澳大利亚东方艺术中心董事长、澳大利亚齐鲁同乡会会长,也是一位颇具功力的书法家。对况尉来说,书法不仅是一门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的个人修养。这种修养在海外算得上独具魅力,因而使他在当地的贸易、经营以及社交多方面受益。
况维亭1967年生于山东胶州。他个性静而好读,尤喜书法。上学期间他将书法作为一门崇高的艺术来追求,勤习常悟,自学不辍。电大毕业后他在乡镇卫生院干出纳,业余时间也基本都用在了书法上。1992年,他与朋友在省美术馆举办了展览。之后他带着对书法艺术的更高追求,走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学习深造。这期间在王镛等业师的指导下,况尉得以全面系统地将历代名帖从头到尾好好地刨了一遍,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提高。
“书贵瘦硬方通神”是历代鉴赏品评书法作品的美学标准之一,况尉的书法所表现的就是一种瘦而不瘪、瘦而劲健、瘦而飘逸的风貌特征,秀、挺、伸、拖多有山谷之韵。他追求的书风是结体奇崛,点画厚重,线条纵横、爽利多变,不喜柔媚;他追求雄强、遒劲、自然清澈的意境,反对狂怪无序的浑噩之体。他重视书法用笔流畅自然的提按效果,并以此来提升作品的质感、美感和艺术品位。1993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中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篆刻作品展”。之后,其书法作品又分别入选“第三届新人新作展”、“中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三等奖)、《历届全国书法展获奖作品集》等。
移居澳大利亚悉尼后,况尉感觉对书法的亲近与不能缺少愈加强烈,他发现书法精神就在他的日常生活里,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对于书法的认识,也已不仅是热爱和***,他更看到了书法以及祖国传统艺术的神圣。他认为书法那决不是用来糊外人眼目的;更不能拿出很差的作品,让外人去嗤笑。这是他的祖国之心,也是他身在海外商界而对书法的学习历练不曾停止的一个原因。
::::传说中的西茶园:::: ::::先看外景:::: ::::登堂入室:::: ::::别有洞天::::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6-7-24 14:50 编辑 ] ::::文化的表面化存在::::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6-7-24 14:51 编辑 ] ::::吁!西园茶社!::::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6-7-24 14:5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