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 发表于 2006-7-13 22:32

据德依仁游于艺——观邵秉仁同志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据德依仁游于艺
——观邵秉仁同志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同志长期从事经济领域的研究和领导工作,数十年来,坚持业余时间读书临帖,诗词文章与书法艺术日臻精湛。最近,他以行草书范仲淹《岳阳楼记》示我,展卷观览,中和醇厚,笔精墨妙,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历代书作,长篇巨制最难驾驭,非功力扎实者不能为,非笔法娴熟者不敢为。秉仁同志此作,做到了通篇协调与细微表现的相互统一。开篇五行,为范氏自述作记缘由,笔调沉稳,速度平缓;当书写到“予观夫巴陵胜状”时,那“衔远山、吞长江”的宏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浩渺,很快使得书家心胸为之开阔起来,提笔作书,泯去局促,轻松愉悦,笔致生动,或开张,或流动,或承转,或跳跃,线条的运动与空间的布置,随之渐入佳境;“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则览物而悲,满目萧然,触景生情,感伤忧虑。这时,书家也因文辞的沉重,笔调放缓,行使拙涩,流走困顿,心境震动,于笔墨中亦可读见无可名状的压抑。“至若春和景明”一段,览物而喜,惠风和畅,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临风开怀,举杯畅饮。此段书写最为精妙,文辞之“境”,无意中浮现于心中,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必能“取会佳境”,一寓于书。最后一段,范仲淹感喟古代道德高尚的仁人志士,无论高居庙堂,还是退居江湖,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家被古代先贤这种豁达的天性、坚韧的理想和以天下为重的气度所感染,书写至此,一改前段的轻松明快,笔调变得激越振奋,线条凝重,曲折沉郁。读其文,赏其书,令人如同欣赏一首含蓄蕴籍、韵味隽永的古典乐曲。
      在笔者看来,这件作品,有两点是值得称道的:
      一是题材、文辞、情感、形式与书写之间的自然融合,相互生发,密合无间,不见雕琢之痕。古人形容王羲之,书写不同的文辞,作品会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并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或情多怫郁,或意涉瑰奇,或怡怿虚无,或纵横争折,或思逸神超,“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书家作品用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与文辞情感的抒发相互吻合。书法虽然不能像文章那样直接的抒发情感,但从线条的抽象变化以及作品的信息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书写者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这既需要书家的书写语言有着极强的表现能力,又需要对古代文辞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此才能有感而发,“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这是普通艺术创作者极难达到的境界。
      其次是书写本身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秉仁同志政务繁忙,很难做到职业书家的笔耕不辍。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携带几本古代法帖,一有空闲,便展读品味,精研深思。他喜欢二王信札,对其深邃的笔法、优美的字形和优雅的美感,烂熟于心,所以能胸有成竹,在日常书写过程中,自觉运用,巧妙融合。读者在欣赏这篇长卷时,首先会被那通篇行云流水般的气势所感染,然细细品味,则会发现笔墨细微处更能见其精神。那流美的使转提按,堪与《阁帖》相媲美,只是,所谓的法帖,存于秘笈,并被后人赋予种种神秘的故事。而今天秉仁同志的书法,虽不能说是至善至美,但写到情致淋漓时,与经典法书别无二致,说他不让前贤完全是令人信服的。过去我们常常厚古薄今,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今人在艺术上的继承和创造,与时俱进,无愧于祖先;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有希望。
      秉仁同志除了书写自作诗词外,写的最多的就是这篇《岳阳楼记》了,他通过这篇文章,察古观今,抒写情志,砥砺心性,陶冶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豪迈的情怀、理想与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秉仁同志自读书习字始,耳濡目染,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刻骨铭心。他认为,国家、民族、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在经济、文化诸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 “心忧天下”、关注社稷民生的士子情怀是亘古不变的。今天的***人既要掌握现代化国家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知识,又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关心政治,注重文化,提高修养,“切磋琢磨”、“涵养熏陶”,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现实面前,更富于深刻的历史感受和道德自觉。
      秉仁同志从政数十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以天下之理处天下之事”,目睹了共和国稳健前进的步伐,亲自参与、实践了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自认为上对得起党和国家,下不辜负家人朋友的期望,他曾有一诗,可窥其心境:“坎坷荣辱平常事,最难淡泊对人生。心中无悔天地阔,潇洒一路放歌行。”在他书写完《岳阳楼记》长卷之后,弹指一挥间,人生已迈入六十华诞,瞻仰前贤,回首往事,不胜感慨,于是他又在长卷后赋诗一首:“万卷诗书垒闲墙,千秋民意著华章,希文忧乐关天下,岂惜此身祭国殇”,诗言志,拳拳之心,由此可见。
      古人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人。秉仁同志为人端正,宽厚待人,心底无私,真诚坦荡,他的文章、诗词和书法在整体风格上是与他的为人相通的。观秉仁同志书《岳阳楼记》,可知历来古训之不谬。



邵秉仁书法艺术简介      邵秉仁,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特邀研究员,中电书画院名誉院长。
      幼承家学,喜爱书法。几十年来坚持业余时间临习历代名帖,专攻“二王”,兼蓄米、赵,近年又得于右任笔法,其行草书逐渐形成了“不激不厉,而中规自远”的艺术风格。其使笔用墨、字形结构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或简约凝练,或刚劲雄健,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欧阳中石先生评其书“翰香墨趣,则如流水之潺潺,悬泉之酣畅,或从来自有,或将有所出,既见功力,又见才睿。”
      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但对书法理论研究有较深造诣,尤其擅长古文和诗词。在其创作的诗词文章中,无论是内心反省、道德反思还是历史追溯,均能合时而著,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
      出版有《邵秉仁诗文书法集》。《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曾专题介绍。
      作品曾参加“全国书法展”、“首届全国行草书法展”、“故宫建院八十周年当代名家书画展”等全国性重要展览,其书作曾被人民大会堂、宁波天一阁、曲阜论语碑苑、中华翰园碑林等多家单位收藏。

人民 发表于 2006-7-13 22:46

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暨邵秉仁书《岳阳楼记》研讨会(作品)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0577-1-1.html

潇洒一路放歌行——从邵秉仁先生的诗文书法说起 郑培亮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0576-1-1.html
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邵秉仁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0575-1-1.html
据德依仁游于艺——观邵秉仁同志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0574-1-1.html
“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暨邵秉仁书《岳阳楼记》研讨会”在京举行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0521-1-1.html

博览群姝 发表于 2006-7-14 10:46

发个图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据德依仁游于艺——观邵秉仁同志书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