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墨 发表于 2006-7-2 19:47

【妙论.灌水】如何当一个大书法家!!

【妙论.灌水】如何当一个大书法家

佚名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一些人在商海中奋勇地捞钱,一些人却在书斋中慢慢地练字。就像在张艺谋的《英雄》中看到的一样,秦军已大兵压境,而赵国人却依然临池不辍,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秦国可以灭我们赵国的疆土,但灭不了我们赵国的书法。现在,对于那些埋头练字的人来说,他们的状况似乎和那时有些类似:你可以说无商不富,但他却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架势,大有出水再看两腿泥的自信。
  虽说,慢功出细活,但写字这活,叫人发急。而且我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写字的人都能将字变为钱,只有大书法家写的字才值钱。
  因此,我们讨论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当一个大书法家。

  首先,我不主张勤学苦练。

  从商业价值上讲,字的好坏,不在于死练苦练,而在于巧练。这个巧,就是让你琢磨,怎么将字写得花哨,写得龙飞凤舞,写得人们都不认识。业内人士对我讲,字无百日功。意思是,是人练过一百天,字都写的差不多,分不出高下。我见过有的人练字,站在案前,不吃不喝不去厕所,手腕上吊一块半截砖,一写一天。结果,字还没练出来,自己得了肩周炎,现在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别说写字了。这不是练字,这是练功,本末倒置了。

  其次,别说自己老了的话。

  写字这行当,就和谈恋爱一样,什么时候来电,什么时候谈。小孩谈得,老人也谈得;也没有性别区分,男人能写,女人也能写。只要你愿意写字,就写,古人讲,道法自然,今人讲,随心所欲。同理,人们看中医,都是找老大夫,而老书法家颤颤巍巍写出的字更值钱,从自然规律上讲,也是如此。总说自己年龄大了,首先从心理上就限制了自己走进大书法家行列的勇气。

  第三,别说自己没文化。

  写字就是文化,一定要坚信这一点。许多职务比文化水平高得多的人,不是照写不误吗?而且是职务越高,写的越多。我们在大街上和一些公共场所还见的少吗?退休了?退休了更要写!退休都没权了,还不赶紧练字,挣两个钱。不是说发挥余热吗?余热不用白不用,用小燕子的名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第四,一定要说书法是艺术。

  现在艺术批评界有一些好事的人,说什么书法不是艺术创造。他们说写字是一些重复性的劳动,而艺术创造强调独创性,也就是一次性,不可模仿。他们认为,写字就是最典型的重复和模仿。他们还说,毛笔字的魅力全在于宣纸、毛笔、墨汁这三者之间的晕染和浸渗。尽管,他们这么说,但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要回敬他们:生孩子倒是一次性的创造,但是,谁又说生孩子是艺术呢?另外,有些事还必须挂羊头卖狗肉,写字是不是艺术劳动,先别管,起码可以怡情养性吧。我们总不能说自己写字是为了钱吧?他们越是说书法不是艺术,我们也越要堂而皇之地说:我是搞艺术的,我是大书法家。

  第五,一定要说书法是一项健康向上的活动。

  据说,有的人为了写字,长期站立悬腕,得了静脉曲张;还据说,有人在政治上不得志,被罢官免职,为了排遣郁闷,除了吸烟饮酒,就是写毛笔字了。我相信,这都会发生。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但要当一个大书法家,这话不要传,以免受人以柄。因为,还有人说,当下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曾经的一批风云人物,因各种原因,失意家中,闭门谢客,埋头练字,躲开飞速变化的社会潮流,这种风气中,包含着一种厌世的,无奈的,失落的,甚至是没落的气息,起码透露出了一种人格上、精神上不够健康的味道。
  什么话都是由人说的,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搞书法的,自己不写字,怎能知晓写字人的内心呢?况且,写字的人也不是整日写字,也要走动、交流,参加各种活动,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经济领域的流通,带动了装裱业,收藏业,扩展了礼品行业的范围。现在过年过节,谁还送烟酒呢?都改送名人字画了。我们的态度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第六,脸皮一定不能薄。

  当然,在这里不能说脸皮要厚的话,说一个人脸皮厚,总是不好听,我们只能说脸皮不能薄的话。不要总不敢把自己写的字拿出来给人看,即使写的不好也要拿给人看,而且越是人多的时候,越要给人看。给人看的时候,要神闲气定,就好像给人们展示的是大师的作品,绝不要羞羞答答,不好意思。古人讲,诗无达诂,就是说,不管什么东西,但凡靠上一点艺术的边,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别人对你的字有微词,你不要脸红,更不要脖子粗,那样有失风度,你要很轻蔑地说,唉,不懂没办法。说完后,还要无奈的摇摇头。这样,既体现出了大师风度,又绝不会显得脸皮太厚。

      第七,要会渗渠。

  在农村,有一句土话叫,渗渠。在陕西农村,土地平,但土层厚,如果没有下雨,土地干旱,庄稼就会减产,因此,浇地是一项常见的农活。但是,刚开始浇地的时候,水流得很慢,水在经过水渠的时候,会被干渠吸收;等水渠被水浸透,流的就快了。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是这样的。但现在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些人,变质为行贿,这就不对了。所以,渗渠是可以的,行贿是不可以的。所谓渗渠,就是经常要请教一些业内人士,和大家见面交流,不外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也许你是从政的,也许你刚从重要岗位上退下来,也许你是某一业界的知名人士,等等。刚开始和这个圈子里的人混在一起,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不习惯,但一定要坚持。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庸俗。习惯会成自然。你还可以将你原来的身份,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盘活利用。不要怕当一个双料、三料的人物。对一个书法家来讲,说辞越多,光环越亮,价码也越高。如当下,有的人早就有了什么“将军诗人”、“部长作家”的头衔了。当你逐渐地和业内人士,混得烂熟以后,自然,有好事大家都会叫上你。所谓好事就是挣钱。比如,某个单位搞个什么庆典,要书法家前去挥毫助兴啦;某个招待所重新装修后,客房中要几幅书法作品啦;某企业家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办公室里挂几副名人字画,怡情立志啦……当然,这些活动,都是有偿的,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第八,经营才是硬道理。  
 
       任何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经营意识是行不通的。单一的经营模式也不行,要多种经营手段齐备才可奏效。一句话,就是要把名气搞大,成为品牌。例子就不举了,说出来挺伤和气的,况且都是商业秘密。就说一些常用的初级必备吧。
  一,自炒。别人不说你的时候,你一定要自己说。在文章中,自传中,在一切的公开场合都要说。比如说,什么作品得了什么奖,什么作品入选什么展览,什么作品被什么博物馆收藏,什么作品被什么领导人当作礼品送给了什么国家的什么领导人,等等。这些事,你不说没人知道。
  (小秘诀:你可以将自己的字写好后,送给一些重要的有名望的人。但记住,一定要装裱好,而且要用非常好的框子装好。一开始,他可能看不上你的字,但他可能会看上你的那个非常好的框子。况且你的字又不值钱,他也不怕落个受贿的说法。只要他一接受,那么,你就可以对外说话了:谁谁谁求了我的字,挂在了他的墙上,等等,由你说了。)
  二,他炒。请人写文章,请名人写文章,评论你的书法。是夸是骂都不要紧,只要是名人写的就成。现在报纸杂志的编辑,喜欢名人的稿件,文章的质量倒在其次。你将名人写你的稿件拿出去发表。一稿多投,四面开花。
  (小秘诀:最好请有名的人写文章骂你。现在说好话的文章,人们都不爱看,普遍的感到了一种麻木。但骂人的文章,也许还会有人注意,就像在大街上,谁学雷锋做好事,没人看,但是一旦有个汽车肇事,吵嘴打架之类的事情,马上会围上去一大堆人。现在,能被名人骂,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啊。只要能出名,就和彩票中奖一样,真是太幸运了。)
  三,群炒。群炒的难度大一些,所谓大一些,就是说,炒作成本高。当然,成本高,效果也会好得多,也许一夜之间,你就会成为大书法家。比如,入选美术出版社的画册,就是群炒的一个办法。如果有这等事情,一定要挤进去。当然少不了要花钱,但是,花钱再多也要挤进去,那里面都是大家啊。也许会有什么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也许会有什么郭沫若、于右任、赵朴初,等等。他们都是尽人皆知的大师。如果能和这等人物比肩排在一册,等于是用一批大师来衬托你,其效果,无与伦比。这叫,借大师之名,浇自己之花。

  (小秘诀:一些企业单位,每年都习惯性的要搞一册挂历,既当礼品,又做广告。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刚好你又写字,那么,你的机会来了。你可以先将领导说服,不要让领导上美女图,你说那太俗,没有书法作品雅致;同时,你将自己写好、裱好的字,装框后送上。这样,也许就能将领导搞定。随后,挂历就出来了。当然,此事做的要有些技巧,前面十一副作品无一例外,都必须是真正的名家,最后一幅再把你的作品塞进去,这样,即掩人耳目,又有出奇制胜的功效。)

  第九,一定要有经纪人。

  经纪人,俗话叫托。你别说自己的字,没卖出去一副,还找什么经纪人的话。现在是市场经济,该摆的谱,一定要摆。好比过去,男婚女嫁,无媒不成婚。以前叫媒人,现在叫婚托。有些事情没这个托,就是不行。走在大街上,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哪个卖家不顾几个人在那里叫卖呢?那些人,一边喊叫,一边装作买东西的样子,挤在柜台前。这就是托。没有托,生意就不好。眼下,娱乐演艺界,哪个大腕没有经纪人呢?同理,没有字托,你的字就卖不出价钱。要知道,托是手段,是卖字的方法。比如,有人找你写字时,你可以给他写,但要对他说,下一回就不能写了。人家要问:为什么?你要以很无奈的口气说:“我的字,被一个经纪人包了,以后要字,都得通过他,唉,这个经纪人,把人弄的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了”。这话传出去后,如果真有人要你的字,那个所谓的经纪人,就可以出面开价了。如此一来,你依然保持了你的儒雅风度,又可以凭写字挣钱了,一举两得。用老话讲,就是,既要当什么又要立什么,那咱就不说了,反正钱是真的就行。

  以上九点都很重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功效。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会感到有些麻烦,但一定要有耐心,要坚持。样板戏《沙家浜》中郭建光有一句台词:胜利往往在最后的坚持之中。在不耐烦的时候,要用这句话,不断的鞭策自己。

                                                                                 (本文见于网上,作者佚名)

ericsacher 发表于 2006-7-3 09:35

这篇文章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却反映了某此事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妙论.灌水】如何当一个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