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临道因碑》光绪33年,51叶102面,高27CM,宽31CM
子贞何绍基学颜出颜,不愧为清代第一家。何绍基学颜出颜,不愧为清代书法大家。
何绍基学颜出颜,不愧为清代书法大家。《清吴清卿临彝器款试》民国,高26CM,宽15CM
吴清卿,江苏吴县人,清同治进士,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授湖南巡抚。在湘抚任上,吴颇欲干一番大事业,但总是开始时雷声大,最后却又无果而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吴清卿满腔热血又沸腾起来,他起用湘军旧将魏光焘等率湘军3万出征。其所拟传檄中说:“迨彼军三战三北之时,本大臣自有七纵七擒之计。”
与此同时,朝廷主战派官吏翁同龢养的两只仙鹤忽然丢失了。他写了一张“访鹤招帖”贴出。翁之书法名气很大,招帖刚张贴,便被人揭走收藏去了。有人将此事吟成讽诗云:“军书旁午正彷徨,惟有中堂访鹤忙。从此熙朝添故事,风流犹胜半闲堂。”
吴清卿率湘军万里赴戎机,可这位湘抚大人只知请缨杀敌却不知如何用兵,刚与敌兵一交锋,即全军溃败。
吴兵败与翁寻鹤两件事相继发生,被人合撰成一联:“翁叔平两悉寻鹤﹔吴清狠一味吹牛。”
吴兵败朝鲜后,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
《清吴清卿临彝器款试》
吴清卿先生还上蛮爱国的,主动请战,但其军事才能真可谓纸上谈兵,一腔热血也是白热还耽误可国事.其他不论,就说他的字吧,古!
又痛恨现在的简化字了...从大趋势上讲,汉字发展的总规律是趋简的,但是这中间却不能损害汉字的构字原则。
无形之中开始怀疑自己汉字改革的合法性问题,以及简化字是否可以代表中华文化正统的问题。文化正统的问题,我们是被港台,尤其是台湾的论调牵着鼻子走了。在台湾的学者和政客大声说,只有繁体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的时候,我们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服人家了。不仅不知道怎样去说服人家,而且开始认为自己错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可能走回头路,只得慢慢的退缩,慢慢的偷梁换柱,慢慢的妥协。
《历代钟鼎仪器款识》薛尚功撰,二十卷,五册全
青铜器铭文著录和研究专著.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人,宋金石学家,文学学家,将其所见商,周,秦.汉金石文字著录成书.共收金石文体510种,计夏2种,商209种,周253种,秦5种,汉42种,宋代所出青铜器有铭文者大多数收入此书。青铜器铭文著录和研究专著
南宋金石学家、文字学家薛尚功:handshake和古人握手
:handshake书房一角,斋号
天已大亮,今天是周六,马上早餐-驱车-潘家园找书去...魏启后先生和张传凯先生书椰石斋,还有一些以后再传.
[ 本帖最后由 椰石斋 于 2006-6-17 05:16 编辑 ]
一鸣惊人
都是宝啊!不过我更喜欢那本郑板桥法书,因为他的字有点旷世绝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