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草人 发表于 2021-10-3 08:40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十四节

第十四节密宗(亦称“密教”)先略说印度密教发展:印度密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密教”——“正纯密教”——“金刚乘和时轮教”时期。所谓“古密教”时期,大致相当于原始佛教晚期和部派佛教时期。在这时期,咒语本来是一种远古的、流行于印度民间的原始信仰,而此时在佛教中出现了密宗的萌芽。但早期原始佛教是排斥这些咒术密法的,是后来随着佛教教团的发展扩大,行密法的婆罗门教徒进入佛教,对佛教产生影响,于是推崇咒术情况开始出现。所谓“纯正密教”时期,是指六七世纪之后,佛教开始密教化,由此走上了独立成长的道路。一般认为,密教是印度佛教部分支派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传说大日如来授法于金刚萨垂:释迦佛陀逝后800年,龙树菩萨打开南天铁塔,接受金刚萨垂受法,后传给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和善无畏。它兴起并盛行于今印度德干高原等地,以具高度系统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特征。主要信奉经典是《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后来又分化出“金刚乘”和“时轮教”。金刚乘是沿用了印度教(印度教产生于4—5世纪,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某些佛教教义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宗教。它的教义简单明了,并和传统宗教观念相融合,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性力崇拜”的形式,作为“成佛”的途径,实行男女双修法。随后,密教又把世俗化、大众化的金刚乘予以系统化,形成所谓的时轮教。至此,印度密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形态。次说中国密宗:密宗,又称“真言宗”、“金刚乘”。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大师带来《大日经》,与弟子一行译出。开元八年,金刚智与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由不空译出。密教自此传入中国,后成为我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世界万有、佛、众生,都是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所造。前五大是色法,属胎藏界;其中识大是心法,属金刚界。色法、心法不二,金刚界、胎藏界为一。二者摄宇宙万有,众生心中皆具,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如果依法修“三密加持”(结手印、诵真言、观佛身),就能使身、口、意等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强调需经阿阇梨(教授师)秘密传授。此宗在唐代仅流行一时,不久便衰微。再说“藏密”:西藏地区的密宗是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是由印度直接传入的,属另一个派系、另一时代的密宗,所以西藏佛教叫“藏密”。自8世纪时,印度僧人莲花生、佛密等大师先后入藏弘传密法,史称前弘期旧密法。至11世纪初,仁钦桑波等大师译出多种瑜伽密教经典,史称后弘期新密法。而藏密有时专指新密法时期。西藏佛教曾有五大根本教派: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一)宁玛派(俗称红教)——该派奉莲花生大师为祖师,依他所传密咒和所遗伏藏修习。当时并无派名,后弘期时其它教派产生后,因为是遵循前弘期时旧密咒,从而称为“宁玛派”(宁玛是古旧的意思)。又因该派僧人戴红帽,所以俗称“红教”。根本密典是十八部恒特罗,教法以大圆满法为正传,无上瑜伽密法是该派所特有密法。该派与地方势力关系不深,发展较慢。后在达赖五世的支持下,才有较大发展。著名寺庙有多吉札寺、敏珠林寺等。(二)噶当派——“噶”藏语,意为佛语,“当”藏语,意为教授。合起来,就是说三藏所有佛语都是对僧人修行全过程的指导。西藏后弘期的初期,因教法修行次第混乱,显密分歧大(后人把佛教分为显、密两大教,显教主张公开宏道传法,教人修身事佛;密教主张传承真言密咒,以求即身成佛。佛教除密教外,其余宗派均属显教),于是阿里王益希微迎请印度高僧阿底峡入藏弘法。阿底峡著有《菩提道灯论》,阐明修行次第及显密教义不相违道理。阿底峡尊者去世后,弟子仲敦巴便建造热振寺为根本道场,此后形成了噶当派。仲敦巴去世后,他的三大弟子分别传法,又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大支派。其中教典派,以阿底峡的一切经论都是成佛的方便、一切教典都是修行的思想为主旨。主讲的经论是《噶当七论》。教授派,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中三士道次第见行双运为主旨;以四谛、缘起二谛,明无我义为正见。依大乘经典有《华严经》《宝缦论》《集学论》等,修自他相换大菩提心教授。教诫派,以“恒住五念”教授为主旨,以“十六明点”的修法为心要。自戒律至金刚乘,能于一座中一起修行。所崇本尊为释迦佛、观音、绿度母、不动明王等,以此四尊与三藏教法合称“噶当七宝”。噶当派传播甚广,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其它教派。15世纪初,宗喀巴大师依据他的教义创立“格鲁派”,又称“新噶当派”。(三)萨迦派(俗称花教)——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贡却杰波在后藏萨迦建寺弘法,后以此寺为中心,形成萨迦派。因此该派寺庙围墙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又称花教。教主由贡却杰波家族世代相承。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主要弘传道果教授等显密教法,不禁娶妻生子,但生子后不准再接近女人。此派至元朝最盛,五祖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帝师,并领西藏13万户,掌西藏政教大权,是为西藏僧侣贵族统治之始。但至元末,该派地位被噶举派所取代,仅保留萨迦地方的政教权力。    (四)噶举派(俗称白教)——“噶举”藏语,口授传承的意思,是指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因该教僧人穿白色僧裙及上衣,所以又俗称“白教”。11世纪时,为玛尔巴所创。此派主要传承月称派中观见,强调瑜伽苦修,以证得大手印智慧为圆满。曾融合噶当派教义,苦修是他的特色。该派支派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和噶玛噶举支派的领导人曾受元、明两代朝廷册封,相继执掌西藏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其势力大为削弱。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五)格鲁派(俗称黄教)——“格鲁”藏语,是善规的意思。因该派僧人头戴黄色僧帽,所以俗称“黄教”。15世纪初,宗喀巴大师针对当时西藏佛教各派戒律松驰、僧人追逐世俗财势等情况,提出改革主张:以噶当派教义为依据,僧侣须严守戒律、独身不娶、脱离农事,严格寺院管理制度,世俗贵族不得操纵寺院事务。提倡显宗、密宗并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甘丹寺是该派主寺,因此也称“甘丹派”。宗喀巴大师之后,此派势力逐渐扩大,修建了哲蚌、色拉、札什伦布等寺院。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该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将锁南嘉措迎至哲蚌寺主职位。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锁南嘉措被尊为“圣职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三世;万历十五年又受明朝册封。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达赖五世阿旺罗桑措赴北京朝觐,次年受清廷册封,取得蒙藏佛教各派总首领地位。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班禅五世罗桑益西又受册封。达赖和班禅遂成为西藏活佛转世的两大系统,也就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执政教派。格鲁派寺院众多,著名的有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札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还有蒙古的额尔德尼召等。达赖五世时,扩建拉萨布达拉宫作为达赖驻地。该派有一套完整的学经修习制度。西藏佛教除以上五大根本教派外,还有觉囊派、觉域派、希解派、夏鲁派、郭扎派等。他们的支派就更多了,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