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十一节
第十一节禅学/禅宗我国魏晋时,禅定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多学者只重视般若。至晋宋之际,禅智并重首先在僧侣中占优势。至佛驮跋陀罗、慧严、慧观传达摩多罗和佛大先的五门禅法后,禅学逐步形成独立学派,成为与义学鼎立的另一股力量。至北朝,禅法更加被重视,如惠始、佛驮、僧稠等禅师,都受到帝王的礼遇。在官方支持禅法的同时,也有更多的禅法在民间流行,其中之一就是菩提达摩的禅法。据传,菩提达摩从南天竺(南印度)来到北魏,创立全新的禅学派别,提出新的禅定方式,并主张佛学理论和禅修践行并举。而达摩践行,正是空宗的禅法,是四念处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空宗禅法,以法性为宗,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悟入实相,并据此理入禅。这种禅法不仅需要修禅者具备虔诚的心志和坚定的信念,更要有高深的直觉悟解能力。后来,达摩禅师的这套禅法传给弟子慧可,而慧可禅师又传给僧粲,后经道信传五祖弘忍,历经五代禅师奠定了达摩禅法的发展基础。后来弘忍禅师的弟子形成了两个分支:神秀禅师的“渐悟”分支和六祖慧能的“顿悟”分支。时称“南能北秀”,即“南宗”以慧能禅师为代表,“北宗”以神秀禅师为代表。最终六祖慧能成为中国禅宗的主导者,从初祖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中国禅宗最终确立,从而六祖慧能被奉为禅宗创始人。“北宗”,因活动地区在北方,所以称“北宗”。该宗主张“渐悟”:“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要求打坐要止息妄想,起坐要拘束心念。认为要想修得正果,就要像登山那样,一步一步往上爬,要经过长期渐进的修持才有可能成就正果。“南宗”,因活动地区在南方,所以称“南宗”。该宗主张“顿悟”: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只要通过内心的观照,就能一朝豁然大悟,见得自性本来清净圆满,就能即身成佛。中唐后,经慧能禅师弟子神会等人弘法,南宗成为正统,受朝廷重视,对士大夫及一般民众,都有较大影响。所依经典,早期是《楞伽经》,至五祖时,改为《金刚经》及《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为南宗代表作。慧能禅师门下后来形成“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宗派;至宋代时,临济宗又分出黄龙和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是五大宗加临济分出的两派)。其中以临济、曹洞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现将五大宗分述如下:(一)沩仰宗——开创人是唐代沩山灵佑禅师及其弟子仰山慧寂禅师。沩仰宗把主、客观世界分为“三种生”:想生、相生、流注生。“想生”,认为能思之心(主观思惟想象)都是尘垢,必须舍弃,才能发现自身本源常住的佛性,从而获得解脱;“相生”,认为所思之境(客观世界)只是对境之心因对境所成,应该予以否定,才能解悟;“流注生”,认为主、客观世界变化无常,生灭过程的“微细流注”,从未断绝,因此是不可靠的,必须抛弃,只有真如佛性真实不虚。此宗至宋代逐渐衰微。(二)临济宗——开创人是唐代义玄禅师,因义玄常住镇州临济寺而得名。临济宗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虚幻,“你若达到万法无生,心如幻化,更无一尘一法,处处清净,是佛”。所谓佛,就是对世界空无、清净的见识。临济宗在彻底否定客观世界的同时,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它是最终解脱的途径。“你欲得作佛,莫随万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临济宗还认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佛道“触目皆是”,只需“处处不疑”,“随处作主,立处即真”,便“无不甚深,无不解脱”。该宗传教方式是“四宾主”、“四料拣”及“四照用”:“四宾主”,即宾看主、主看宾、主看主、宾看宾等,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开悟。“四料拣”和“四照用”,是因人而异,由浅入深的教法。“四料拣”,即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四照用”,即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四料拣”之“夺人”,指放弃、破除我执。佛教认为,“我”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世上人执著于我,就会生出种种烦恼。“四料拣”之“夺境”,境,指诸法,即万事万物;夺境,就是放弃、破除法执。其中“夺境不夺人”,就是说,对“法执”特别严重的人,先让他破除“法执”,而暂且保留“我执”;也就是“先照后用”,即先否认“法执”,再否认“我执”。其余可类推理解。“四照用”,照,即寂照,这里用来否认主观自体。佛教认为,一切法皆无自性,客观外界没有独立的实体,诸法均处于瞬间生灭演变之中,世人执著诸法,起分别心,势必妨碍对自身佛性的觉悟和体证。倘若执著自我和外境,就是与佛教的基本思想和终极目的相背离。至两宋之际,出现“话头禅”,话头禅,也叫“看话头”。这种看话头禅法,是临济宗大慧宗杲禅师,在当时流行“公案禅”(公案禅,放后专节介绍)背景下,所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公案参究禅悟方法。临济宗的这种看话头的禅修方法,主要是训练人的心灵,通过看话头的方式使内心获得宁静和专一,进入定境,开发智慧。临济宗“话头禅”修行法门,与曹洞宗的“默照禅”并称,但两家时有互相批评。(圣严法师著有《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可供学者研习)。临济宗南宋末年传入日本,但大都是传临济杨岐派禅法。(三)曹洞宗——创始人是唐代洞山良价禅师和曹山本寂禅师。因良价在江西宜丰洞山创宗,弟子本寂在江西宜黄曹山的曹山寺传教,所以称之为“曹洞宗”。但后来的道场,却在江西九江永修云居山的真如禅寺。本宗宗脉系惠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严—云岩昙晟—洞山良价—曹山本寂。曹洞宗主张“五位说”,即正偏五位、功勋五位、君臣五位、王子五位等。此“五位说”,是曹洞宗用以阐释真如佛性与现象世界关系问题的说教。良价禅师认为万物都是虚幻的,而万物本源是佛性,所以无须四处去求佛,而佛就在心中,心即是佛。本寂禅师也认为现象体现本质,心即佛,即相即真。其核心思想即“佛在心中”。“佛在心中”思想为后来“默照禅”的倡导,提供了理论基础。“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指用智慧来观照原本清净的心性。“默照禅”的倡导者,是宋代曹洞宗人浙江宁波天童寺的正觉禅师(公元1091--1157年)。正觉禅师认为,心是诸佛的本觉、众生的妙灵,只因无明而自设障隔。如能静坐默究,净悟佛理,把所有的妄念去掉,不被愚痴包裹,便能事事无碍,以至事理圆融。正觉进一步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从而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不去期求大悟,只以无所得、无所悟的心态来坐禅。其实“默照禅”的来源很早,渊源于般若学与止观。东晋慧远师曾以照寂二字来统括禅修方法。僧肇师作《般若无知论》,阐明般若以照寂为体。至南宋时,曹洞宗正觉禅师作《默照铭》、《坐禅箴》来介绍这种禅修方法。据说《默照铭》、《坐禅箴》是正觉禅师开悟以后写的,他是从悟境中告诉我们什么是默照禅。正觉禅师强调,默与照是禅修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当结合好,统一起来。他说:默即有照,照体现默,默照相即;照中不能失默,默中不能失照,只有默照宛转回互,相辅相成,才是理圆无碍。只有默照理圆,才能透顶透底,完全觉悟,终至解脱。而方法就是先让心“空”下来。他说,一切现象、形相,都是心的产物。心是万法的本体,也是解脱的枢纽。他说:“心空”,就是“空尽一切”,就是“本来时节”,就是众生和宇宙的本来面目。为了达到“心空”境界,正觉禅师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参究“空劫前事”《宏智正觉禅师塔铭》云:“盖师初以宴坐入道,淳(淳,子淳,宏智正觉禅师的师父)以空劫自己示之,廓然大悟。其后诲人,专明空劫前事。”所谓“空劫前事”就是静坐观照如何是空劫以前的自己。佛教认为,世界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称为一“大劫”。“空劫”是“唯有虚空”的阶段,也就是世界出现前的空寂时期,此时天地未开,浑沌一片,无一切对待差别,是为本来面目。正觉禅师提倡观照空劫时的状态,以使“心空”冥合空劫时的本来面目。2、参究“彻见离微”宏智正觉禅师说:“默照之道,离微之根;彻见离微,金梭玉机。”“离微”,指法性的体与用。“离”是离开诸相而寂灭无余,是法性的体;“微”是微妙不可思议,是法性现象存在的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默照是彻见法性体用的根本途径,能彻见法性体用,也就机用自在。正觉禅师认为,遵循默照之道,就能彻见人生宇宙一切现象存在的本源,也就能显示般若智慧的微妙作用,从而灭除烦恼,获得解脱。3、参究“不对缘而照”正觉禅师在《坐禅箴》中说:“佛佛要机,祖祖要机,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认为诸佛和祖师的禅修秘要是“不触事而知”和“不对缘而照”,如此必知微照妙。对于“不对缘而照”,正觉禅师展开说:“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就是说,既不受外界事物所影响,也没有内在感觉思维之活动,如此就能心虚照妙,不昏自得,廓然忘像,皎然莹明,进而面对一切事物,也就无纤毫芥蒂的障碍,获得圆通自在。以上三点也可以说是默照禅的特征。十分明显,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是渊源于菩提达摩的壁观安心法门,以及神秀的长坐不卧禅法,是对菩提达摩和神秀坐禅法门的回归。但是在观照的对象与内容方面,默照禅与神秀的禅法又有很大的差别。在正觉禅师看来,并没有身、心一类的特定照观对象,观照时,应当“照与照者,二俱寂灭,于寂灭中能证寂灭者是尔自己。若恁么,桶底子脱去,地水火风,五蕴十八界,扫尽无余。”不仅要扫除一切的观照对象,而且观照者自身也要寂灭。如此,是基于本心虚净的心灵超越。从这方面看,默照禅又是继承石头希迁以来的禅法宗旨,并将其推向身心彻底空寂的极致。默照禅,在当时非常盛行。正觉禅师住浙江天童寺三十年,四方学者闻风而至学修,多达数千人,该寺遂为一代习禅中心,影响巨大而深远。此宗南宋后传入日本。(四)云门宗——创立人是五代时云门文偃禅师,因住韶州(今广东乳源)云门山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初参道踪,后嗣法于雪峰义存禅师,属青原法系。主张一切事物皆能体现真如佛性,以“云门三句”示学人:“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第一句是说天地万物都是真如佛性所显现;第二句是说不能依靠语言文字把握真如佛性,而能于内心顿悟真如佛性;第三句是说对参学者要应机说教。常以“公案”示教学者,现举一例如下:公案名,“云门干屎橛”——是云门宗祖文偃禅师回答学僧关于“如何是佛?”问话所作机缘语句:学僧问禅师,“如何是佛?”文偃禅师答:“干屎橛!”。干屎橛即拭粪用的竹(木)片。干屎橛是极为污秽的东西,佛是极为神圣的清净身,而文偃禅师却以污秽物比喻清净身,是在告诉学人:应当离净与不净二见,以纯一无杂、无分别心去参究佛法,破除名相等一切执着,才能悟入佛道。该宗北宋时与临济宗并盛,至南宋衰微失传。(五)法眼宗——创立人是五代时文益禅师,因南唐李景赐谥号“大法眼禅师”于文益而得名。属青原法系。文益禅师著《宗门十规论》指出当时禅门十弊,应当戒饰非。主张:不假外求,一切唯心所造,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事理贵在圆融,一切现象同异相济,否认外界有差别和矛盾。文益弟子德韶禅师被吴越王尊为国师,再传弟子延寿禅师撰《宗镜录》,对当时禅门只重直观不读经的流弊有所批评。并广引经论,指出佛、菩萨与众生皆具佛性,本性清净。此宗宋初兴盛,中叶后衰微。吴越末年传入朝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