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4-25 10:37

破体之辩

今晚在临写《不空和尚碑》时有所触动,将其临成行楷。
行楷很常见,可行楷属于楷书还是行书呢?此问题网上仍存争议。
个人而言,世人既然将赵孟頫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那么,行楷应列入楷书范畴。
行书除行楷外,又有了行草之说,那么,行草又隶属于行书还是草书呢?
现代有人质疑:《祭侄稿》不是行书,而是行草,应列入草书范畴。不过,就《祭侄稿》而言,草法相对较少,加上历来称之为行书,称其“行书”是正确的。
从另一角度来分析,行书与草书之别,是字体问题,跟世所谓“行书草写”无关,而是据其基本结构跟楷书贴近,文字的辨识性接近楷书来衡量。草书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速记,与楷书相比,简化程度很高,需要专门学习才能辨认出写的是什么字,这也是它跟楷书与行书最明显的区别。
从理论上来说,行草作品中行书结构占优的属于行书,草书结构占优的是草书,只是涉及到具体作品时,容易引发争议,这个只能去按行书体或草书体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了。故面对字数多的作品,除非双方都喜欢抬杠,大都情况下都不会就此问题争论不休——无论属行书还是草书,都跟作品水平高低无关,也跟作品的文字内容好坏无关。
史上还有两种写法引发争议,就是汉魏之际出现的介乎隶楷之间的作品该列为隶书还是楷书?而秦汉之际由篆书转向隶书的字体亦然。
或许,篆隶互混一起的,可按行草区分法来进行;隶楷互混的,因两种字体基本结构相近,仅仅是点画形态问题,那就见仁见智,各自喜欢好了。
2021年4月25日

山神7 发表于 2021-4-25 13:29

书分五体就是五体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4-25 14:12

在敦煌写经中,行楷不少,张即之的写经亦然。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4-25 14:41

中国的文字分五体的观念由来已久,行草在过去属于破体一种。所谓破体,就是一幅作品的正文由两种或以上字体组合而成,常见的有行草、行楷、草篆、草隶、六分半体等,可它们不能与五体并列。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21-4-29 06:29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04-25 14:12
在敦煌写经中,行楷不少,张即之的写经亦然。

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93.png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93.png

山神7 发表于 2021-5-11 18:30

本帖最后由 山神7 于 2021-5-11 18:31 编辑

看了几个关于正书的帖子,据说当代一些关于正书展的评委在衡量一幅来稿作品时,还要投票来确认是否属于正书。由此可见,涉及到破体时,各人的理解不同,容易产生矛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破体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