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道名山存孝迹(2014年)
俱道名山存孝迹(2014年)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http://s14.sinaimg.cn/mw690/001nZuMLzy7HZJCLjrvfd&690
http://s1.sinaimg.cn/mw690/001nZuMLzy7HZIYNwRO00&690
http://s4.sinaimg.cn/mw690/001nZuMLzy7HZIZ9AI303&690
(接上文)这华山西峰之上,有一处古今流传、名扬天下的胜迹,那便是《宝莲灯》中所描述的“沉香劈山救母”之地。当时吾辈倏忽经此,见之心中为之一震,旋即有感戚戚则却又微觉暖融融焉。如此感受,想来倘有阅读过吾辈《天涯寻母》一文者,自当是不难理解。而此时面对这自小即便闻知的大孝遗迹,除亦如众游客般在此留影纪念,则更又还能怎的。然而,当时毕竟却也暗暗地在心中草拟了个画题,准备游归之后一并纳入山水翰墨。今,对之犹斟酌掂量数番,终拟定为《俱道名山存孝迹》,且实将其以山水画形式作出。其地本身山势兀突刚硬,固毋论矣。但果真便要径直以之为画,则委实还需费些经营。为凸显其险峻威严乃至近于诡谲霸道的气势与氛围,吾特意将画面安排在夕阳既沉天际、山头还余微照、近前视野则一派阴影森然的光线条件下,而视点却取其高仰角度,并夸大处理那山巅巨石,以求相对强烈之心理感受效果。在同样已处于仰视状态的寺庙甍檐上方,是为揭示此画主题之细节所在。那多半只是制作于今世的宝莲灯与开山大斧雕塑,原本便存于彼处,因形色皆俱佳,取来便是;而尽显虔诚恭敬姿态、正依次等待拍照的人群,足以表明民间对“行孝救母”之事的认同,也正好符合吾画题目。那“斧劈石”三个大字,本身亦是存在的。而周遭星星点点之花,虽同样也是受了现场岩间一点儿小花草的启发,但肯定是大大地渲染了它们的气氛,竟象是特意敬献在这圣坛跟前的一样。这也与历代景仰如此孝行的大众心态相吻合罢。好,无须再说更多的了,但请读者诸君,只在此画中,自行体味笔者为斯画而述兹文的情怀与心境。
后另得五言律诗一首,并附于此——
伫足华山斧劈石前悯然有思
之子救慈母,
乃成天下名。
何人无识孝,
凡物自存情。
亦赴杳冥死,
更经幽火生。
与谁尝足道,
一念矗心旌。
随附当日在此斧劈石下留影二帧。
(总 1098 篇之第 1005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