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军帖偶感
王羲之这两件作品,起笔的处理差异很大,整体风格相去也很远。有时听人说学某某,虽有一定的依据,但在具体到一件作品时,过于强调这一点,反而带有讽刺感——模拟。
王羲之的书法怎样,我们只是根据流传至今的作品及别人的评价来猜测,真正的王羲之早已在历史中湮没了。
史上曾经有过王羲之这么一个人,今人对他的理解只是一角。不说对王羲之如此,即使身边熟悉的人,自己又能了解多少呢?
“学谁学谁”“似某某”“流派”这类言辞,都是个人想当然之物而已。
我们习惯对约定俗成的服从,往往忽略了对约定俗成的起源的思考。
“深识书者,不见字形,唯观神采”,“神采”这一项,不被时间、作者名气所左右,唯其如此,才不会拉偏架——良好意愿一种。
2020.6.10 或许有人反驳:我确是在学王羲之,临他的字帖,为什么是想当然之物呢?
“三十年前读朱自清的《背影》与今天读《背影》之别”——如果今天读《背影》跟三十年前差不多或一样,那就没法说了。
今天写的字跟十年前写的字差不多或一样,那也没法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