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者“圈养”与“野生”之我见·
·艺者“圈养”与“野生”之我见·——箧内旧文,大约得于2018年。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见网络中陈丹青先生“画家是‘圈养’的好还是‘野生’的好”论题,颇觉有意,并甚感与己志暗合。吾,久将一己视为脱离园苑之“荒原野树”,甚或径直便自视作逃离场圈而纯属“打敞放”及至于回复野性之“走山鸡”矣。关于“鸡”之自拟,有画与文为证:吾辈于二三十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有《悠然世间反毛鸡》一画;且是十五年前,更有《风雨鸡鸣》这玄幻之长文,将其主旨进一步发挥。画儿已在此,画得怎么样不说了,其意则是铁定不移的。文却太长,不可能引用,倘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网络中试搜题名,看能否还可找到一读。说实在话,那文中旨意,咱想想都觉真是有些意思。“为鸡”不但“变野”而回归山中,且本身还长着一身令原主人看着就不爽的“反毛”(翻毛),这所蕴之味,自是不消说了。还就顺此话题说事吧:“鸡场之鸡”或许本身品种优良,但经主人统一喂饲,恐未免便致特征消减乃至种性退化;倘拟之于艺者,当然更须是得以不拂其主之意为“立身前提”了。“越出栅栏之鸡”则不然。既然不消谁来喂养,也就不用看谁脸色行事。或许其亦因觅食不易而瘦骨嶙峋,更或又因其毕竟与各物类和光同尘于这大千世界而致表面看不出有甚优异,但终究逍遥自在于天地间,个性之张扬,堪称是了无约束,所以那本质之品性,势必就是与家养之物大不一样的。即使是有谁看了它觉着不大顺眼,毕竟它也碍不着谁,大可相互“不卵视”(巴渝之粗俗土话,在此人皆可推测其意)的。好吧,此借着谈艺,绰着陈丹青先生的话头,另行生发了一下,也并无“恶搞”之意,只或是贻笑或见厌于庙堂内之高雅人士了。告罪告罪……
发帖时另附:
吾国艺界之现实是:数十年前,当一切尚且还不在最基本之正常状态时,一个人,倘因自身之外的任何缘故,被排斥在“圈子”或“主流社会”之外,那么,一般来说,他便永远都只在那之外了。而这人要是甚为“主动迫切”地想要“向上靠拢”哩,或许,也还有个“沾边挂角”的“外围”之位可赏赐与他;然如若在此情况下,这人自己还“不识相”,偏偏要特立独行,则其事更何须言说矣。
《达人谈艺》片段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