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zhi 发表于 2006-5-27 17:50

敢问路在何方!!

书法臆想系列――
                                                          敢问书法路在何方

   时光如梭,一晃已经到了公元2006年。很显然用百年沧桑,已不能形容几千年的巨变。大自然的规则是“适者生存”,即便是艺术也是如此。当一种艺术形态不再符合现实的需要的时候,那么结果也只有一种可能--消失。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门艺术形式,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涌现了无数的名家,但时至今日,随着环境的改变,似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至于说原因,大约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的普及让写一手好字不再是一门必备的技能。几千年来,书法的繁盛一直和她的实用功能密切相关的。书法成了人们在进行文字交流时不得不具备的一项技能。字的好坏甚至到了和人们的学识、社会地位有关,关乎一个人的脸面的头等大事。所以人们也对书法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艺术之一。可现在不一样了,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无论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没有必要再去抄抄写写了,打印出来的文字不仅速度快,而且工整易识,在很多场合已经开始要求文字必须打印。手写体最多用来签签名,或不便打印时写写草稿。写一手好字也成了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2、书法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与别的艺术形式比较存在较大劣势。我们平日常写的书法就是白纸黑字,虽然现在更多的人开始用有色的宣纸,在用墨上更加注意浓淡、枯湿的变化,装裱时变化也多了很多,但一副作品中就算是颜色丰富的也很少超过3种不同的颜色,形状自不必说,都是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试想一下,如果一幅书法作品和一幅绘画作品放在一起,绘画作品由于有缤纷的色彩,丰富的物象,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3、过程枯燥,进步缓慢。书法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选中某一法贴,反复临习,直到掌握了该法帖精髓之所在,然后再改临其他的帖子。一部法帖往往要被反复临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时间要持续一年甚至几年。在这样类似马拉松般的长时间的重复中,兴趣和***会被磨砺掉,取而代之的是厌倦和无奈。而且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很少的得时间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进步,极有成就感,大部分的时间则是漫长的原地徘徊会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最后放弃了书法的学习。
4、抽象度较高,书法欣赏难度大。书法作品中没有具体的物象,有的只是建立在汉字结构基础上的线条的组合关系,再加上书法欣赏历来是重神韵高下,线条的灵动等一些经过高度理性提炼的因素,较为直观的结构、布局等因素放到了次要一些的位置上,也使得一些没学过书法或书法造诣不高的人对一些书法作品容易产生误解。
以上列举了在新的环境下,书法自身所具有特点中种种不利于发展的地方,特别是第一点,影响尤甚。有些人也因此喊出了书法已经是穷途末路,消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我觉得这样想确实有一点偏激了,西方的油画艺术没有因为照像技术的发明而消失即可作为明证。而且书法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艺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之所在:
1、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识字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这部分人大都受过良好地教育,是那个时代中的知识分子,有不少还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或领军人物。虽然书法不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只是“游于艺”,但是凭借自身的渊博的知识和涵养以及对中国文化深刻的理解,给书法赋予了极深的文化内涵。由于以上所述的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书法历来被视为一种高雅艺术。
2、基础广泛。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和汉字打交道,虽然不必写着一手好字,但是开玩笑的说也都是练家子。我们每个人身边也都有这样一些人:喜欢评价一下某某的字的好坏与否,对书法有一些兴趣,高兴时也会写几个,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成为书坛精英,但他们就像书法这棵常青大树上的一片绿叶,无私的衬托着树上绽开的花朵,为大树的茁壮成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        工具简单,练习方便。一张桌子,一瓶墨汁,一只毛笔,一张无论是报纸还是毛边纸,就可以开始书法的练习。写一个字时间长的半分钟,短的几秒钟,兴之所致,展纸泼墨,即使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也可挥洒一回,对时间、空间的要求不高。
4、        不仅能借助线条,结构等形式传达视觉美感,而且可通过它的载体――语言文字传达一种内容上的美感。我们可以随意通过文字本身的意义来表达我们的某种愿望或决心,比如有些时候我们会给朋友写一些诸如:天道酬勤,之类的话语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的期望,其他艺术形式象绘画也可达到这种效果,但不会象书法这样表达的那么直接,而且表达的范围也没有这么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艺术形式都在不断的调整自己,以顺应历史的发展,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对于每一个热爱书法的人来说,都有权利和义务提出自己对书法今后如何发展的想法,虽然不一定正确,或许可以抛砖引玉。我觉得书法今后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        应当更加重视书法普及方面的工作,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重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些书法风格。相对而言,一般人更加喜欢横平竖直、精致秀美的字,但这一一直主宰书坛的风格,现今由于我们认为缺乏艺术特质而被冷落,与此相对,一些丑书则被认为个性张扬而大行其道。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斥责人们不懂书法,但我们却没法改变人们的审美取向,更何况再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的干扰下,也许这种审美趋向是正确的。当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书法”的一意孤行而远离她的时候,由于没有人们的关怀,“书法”又怎能茁壮成长呢。如果拿金字塔来作比喻的话,只有塔底越大越坚实,塔体才能更加坚实,塔尖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否则,金字塔只能又小又脆弱。
2、        应当使书法更加职业化。只有有了一只职业化的书法队伍,才能产生更多的高素质的书法理论家和书法家。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良好地理论氛围中,让市场来公平地决定每幅书法作品高下优劣,使得水平较高的书法家和理论家有着较好的收入,不再使从事书法的工作者只能靠培养学生或是千方百计获得一定的职称靠国家的补贴来勉强维持生计,走出学习书法只能带学生,学生出来又只能去带学生的怪圈。不再使书法只是一种业余爱好,让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得以体现,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书法的行列中来。
3、        加强宣传力度,改变书法形象。宣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统一人们的认识,明确书法是一门艺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装饰作用。二是改变书法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一门古老传传的艺术的形象,消除在人们心目中从事书法活动多是须发皆白的老人的误会,树立书法健康、高雅、时尚的全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书法中来。
4、        不应该忽视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俗书”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所谓“俗书”是指气韵不是很高,但有一定的功底,结构平整,点画规整的书法,很符合中国人最为朴素的平正均衡的审美观点,却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缺乏张扬的个性。笔者认为这类书法在爱好书法的群众中人缘极好,在书法普及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要远大于一些所谓个性张扬的“丑书”,好比是书法这座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所以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5、        加强书法理论的研究,形成本学科的体系论和方法论。中国历代的书评不少,但总的来说不成系统,没有层次,甚至连书法的本体是什么也都没有一个让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定义,这已经严重阻碍了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也使得现在的书坛观念十分混乱,不利于书法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有很多人把西方的美术理论一道书法中来,希望借鉴已经成熟的理论成果来催化书法理论的花朵早日怒放,但是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此举是否为捷径恐怕还很难说,文化这个东西一加一未必就等于二。
       总之,由于艺术大环境的改变,也使得书法到了非便不可的地步。但究竟朝着什么方向变,怎么变,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了。但我等书法同道当尽绵薄之力,点水汇成江河,迎接明天书法的新的高峰的到来。

请大家多多指正
       电话:0632-6060709
电子邮件:pleasewrite@sohu.com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5-27 18:39

不无道理的臆想,书法作为一个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艺术门类,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是最能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正逐渐被使用者淡忘,如何振兴,如何发扬希望能够见仁见智,臆想多了,也是好事。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5-27 20:03

前面说得很实在,后面的做法想得很好,但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想想而已。

方之 发表于 2006-6-4 18:56

首先不同意为了市场向“俗书”低头认罪并待为上宾的观点,这样实在违背了艺术的基本准则,伪艺术大行其道还不如真艺术孤芳自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处的阶段注定了高雅艺术只能是文化精英们的精神食粮,她不可能普及如流行文化。至于若干时光以后的未来世界,我们共同祝愿芸芸众生物质丰富,文明高雅,一派大同。
    再者,书法职业化是极其危险的主意。职业是用来养家糊口的,而书法实在和银子无甚相关。职业化只能使书法世界充满官僚、匠气与管制并与书法本身背道而驰。有生命力的东西是不会死的,人的精神世界永远会有所托付,不管是科学,宗教或流行文化。
    我们不要企图拯救什么,也不要本末倒置地去经营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潜心研习,在书法复兴或是消亡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已的艰辛与灵魂的颤动。仅此而已。

yuzhi 发表于 2006-6-5 19:44

原帖由 方之 于 2006-6-4 06:56 PM 发表
首先不同意为了市场向“俗书”低头认罪并待为上宾的观点,这样实在违背了艺术的基本准则,伪艺术大行其道还不如真艺术孤芳自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处的阶段注定了高雅艺术只能是文化精英们的精神食粮 ...
首先,书法是文化的一种,文化大众化已经是一种历史的趋势,比如以前认字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不识字了。伪艺术大行其道不是懂艺术的人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少数人敢利用别人的缺乏了解进行欺骗。
   其次,真正的职业化并不会产生F•B,因为它的背后是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人有能力能操纵市场。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6-5 20:06

原帖由 方之 于 2006-6-4 06:56 PM 发表
首先不同意为了市场向“俗书”低头认罪并待为上宾的观点,这样实在违背了艺术的基本准则,伪艺术大行其道还不如真艺术孤芳自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处的阶段注定了高雅艺术只能是文化精英们的精神食粮 ...
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艺术也需要回归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扯不清理还乱的艺术-书画艺术亦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