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者 :书画印欣赏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9-3-3 17:10 编辑张公者亦署旭光、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刊副社长、副主编。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公者工作室导师,墨品定制签约书家。著有《一印一世界》(中华书局)、《艺林人物》(商务印书馆)、《面对中国画》(上海书画出版社)、《坐而论艺》(文汇出版社)、《容堂艺语》、《张公者诗文书画印选》(文化艺术出版社)、《书学麈谈》(西泠印社出版社)、《容堂诗书画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品集有《张弓者篆刻选》(荣宝斋出版社)、《张公者书法篆刻作品精选》(荣宝斋出版社)、《张公者画集》(荣宝斋出版社)、《西泠印社中人·张公者》(西泠印社出版社)、《张公者篆书集词牌百联》(河南美术出版社)等。
尚艺书院讲座摘要书画印欣赏张公者
古今对书法的品鉴文章很多,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说得“都有道理”,其观点都可成立,但某些观点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纷扰、令人不知所措。那么,有没有既“准确”又“实用”,且有“高度”的书法品鉴方法呢? 下面谈谈我对书法欣赏品鉴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任何事物最终都归于“道”,站在“道”的高度看问题,便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从哲学角度入手,从事物的本体出发。 我们知道,事物都是由两方面构成:物质与精神。物质与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物质是实体存在的,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精神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看见的。比如,我手里的水杯,它是瓷的,它的外形是圆的,这些是水杯的物质组成,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手感可以触摸到的。另一个方面,有人认为这个水杯外观设计得比较纯朴,也可能有人认为设计得有些“土气”。这些都是我们的感受,是肉眼看不到的。这就是水杯的“精神存在”形式。精神看不到却是存在的。
题一江水紫砂壶全形拓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对书法的欣赏、品鉴。书法也是事物,同样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构成。书法的物质方面就是书法的技术层面,即技法。书法技法由三个部分组成:点画、结字、章法。书法的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就是书法作品的格调,或叫做气息、品格、境界。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什么样的技法与格调是美的、雅的。
一、 书法技法的品鉴欣赏
1、点画:力点画就是笔画。也称为用笔、笔法。用笔是行为动作,笔法是学术用语,点画是用笔呈现在纸上的物质痕迹。点与画是两个部分,短的笔划称作“点”,长的笔划称作“画”(现在人们常用“线条”一词来表示中国书画中的点画、笔墨)。那么什么样的点画是美的?古人对点画做过各种论述,有的很生动形象,比如:点,如高峰坠石;竖,万岁枯藤等等。那么,对点画最基本的审美要求是什么?也就是说:“最底线”的要求是什么?我想有一个字是比较接近的:力。力量、力度的“力”字。点画要有力度。美的点画要有力量、有力度、有弹性、有厚度(无论笔划粗细);而弱的、软的、薄的点画,都是不美的。有力的点画才有生命,是活的,是健康的;无力的点画充满病态,是不健康的。举个例子:铁线无论多细,往往是圆润有力的;稻草绳即便很粗,也往往无力;一张纸,面很大,但是很薄,在点画的呈现上就是无力的。点画有力,不是说大力士写的字就一定有力,也不是说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的字就一定有力。这种力,是审美上的力,用的是“巧劲”。关于点画的审美,“力”是底线。而美的点画还要有变化、有乐感。这些以后我们再专题探讨。
洞庭木落万波秋138x69cm2013年
2、结字:衡结字也叫结构。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易”。对于结字审美的基本要求,用一个字来表达,更难。有一个字,或许接近:衡。平衡的“衡”字。结字要做到总体平衡,重心要平稳。在点画组成文字时,无论笔划如何挪让,最终要保持点画之间的平衡、文字重心的平稳。有时看到有些书法家写的字歪歪扭扭,一些专业人员还说写得好,实在是看不懂。建议大家主要看一条:不管它如何歪扭,重点看点画之间是否做到了平衡,看这个字总体是否还站得住、是否还稳当。只要最终做到平衡、平稳,结字就说得过去。一个字平衡,两个字、三个字连在一起做到‘衡“也可以,甚至通篇平衡、平稳也可以接受。结字的“衡“,往往是点画之间距离不均等,反而容易衡;均等了,常常容易松散。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大小质量、距离不一,才好保持平衡、平稳。“衡”是结字的基本审美要求,要做到既有变化又舒服、合理。需要对具体汉字进行分析。
已为陈迹5x5x5cm2017年
3、章法:和章法就是文字在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总体布置排列。点画组成文字,文字组成章法。对于章法的欣赏要求,也可用一个字表达:和。章法要做到整体和谐。通篇看起来舒服、自然。既不松散,又不拥堵;既整合,又有变化。无论篇幅是大是小,都要保持连贯性、完整性。章法虽然属于书法的物质(技术)层面,但它更多的是作者的修养与经验感觉。书法章法前人多有模式,我们可以直接学习借鉴。明代徐渭在章法处理上,打破字、行限制,字与字、行与行穿插呼应,浑然一体。
4、书法技法的核心:点画那么,作为技法当中的点画、结字、章法,那个最关键呢?我们做个比拟:汉字就像一座房子。一幅作品就像一座大房子。点画是建房子的材料——就像钢筋水泥,结字就像房间的功能布置;章法就像房子的外观设计。那么,材料、布置、外观,那个最重要呢?当然是建房子的材料最重要。材料好,即便布置安排不太合适、设计得不漂亮,但房子结实,还是可以用的。材料不过关,布置得再合理、设计得再漂亮,这样的房子不结实、也就不能使用。所以说,点画材料要有力、要结实。点画即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书法技法的三个方面:第一用笔,其次是结字,第三是章法。
篆书自作诗《沙坡头怀古》248x125cm2018年 二、书法格调的品鉴欣赏
书法的精神方面呈现出来的就是作品的格调。或者称为品格、气息、境界。作品的格调是不能物化的。格调是欣赏者所赋予的,是创作者所播种的。格调有两方面:一种是雅,一种是俗。雅,是高贵的,是令人崇敬的。雅,是好的艺术品应该具有的品格。俗,是低趣味的,是令人厌烦的。俗,是对不入流的艺术品的评价。格调完全出自人本身。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字。我们可以请一位山里的老农写一幅字,那怕他不识字,但他朴实、厚道,那么,这位老农写出的字,一定是不俗的。格调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雅、俗之外,很难有中间之分。艺术不存在“雅俗共赏”。“雅俗共赏”的作品便是俗的。艺术作品的格调越高、境界越高,懂的人越少。所谓“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格调是作品的生命。
飞瀑石梁联223x37cmx22017年
三、技法与格调哪个重要:格调重要
前面我们分别谈了书法的技法与格调与品鉴底线与欣赏标准。技法,即物质;精神,即格调。那么,物质与精神那个更重要呢?回答是:精神更重要。就像人一样,肉身是人的物质,它总会消亡,而人的精神是不会死的。我们今天谈苏格拉底、康德,谈老子、孔子,谈的是他们的精神与思想。高贵的灵魂是永恒的。同样,书法作品,格调气息是第一位的,技法是第二位的。作品不俗,技法才有价值;作品俗,技法再高明也没有价值。作品高雅,技法有些欠缺,我们往往也愿意看。我们常常喜欢一位有品味的文人、学者的字,即便他的技法不过关;而不愿意去喜欢一个技法娴熟、格调庸俗的所谓书法家的字。如同我们对人的欣赏一样,我们不会在意一个好人长得是否漂亮;而一个长得漂亮的坏人,我们同样会反对他。人品,就像字的格调;人才,就像字的技法。人品重要,人才次要。对任何事物的欣赏,其道理是一致的。
宽柔明恕联138x35cmx22018年
四、好的书法作品技法与格调兼备
但是,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技法与格调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技法不过关,作品的格调再高、境界再高,也不能称作书法家。比如,胡适先生,他是君子,他的人高贵,他的字的格调高雅。但是胡适的字在诸如点画、结字等方面不完备,技法不过关。所以,胡适先生不是书法家。只有格调与技法,精神与物质同时具备者,才是完美的,才是一件好的书法。一件杰作一定是技法与格调都是娴熟与高贵的,且具备风格。具备风格,便可以流传了。
五、书法欣赏的顺序
在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欣赏时,我们首先要看其格调。格调庸俗,就没有必要再往下看了,技法再好也没有大的价值与意义。作品格调高雅不俗,那么就要看技法如何。技法方面首先看的是章法,章法做到和谐完整;再看结字,结字平衡平稳,挪让自然舒服;那么,最后再看其点画,点画是否有力,是否丰富,是否变化自然。如果技法的三个方面都达到标准了,格调又不俗,那就算是一件好的书作了。若再有风格,那就有价值了。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40x244cm2018年 六、画和印的欣赏
对于中国画与篆刻的欣赏在格调方面是一样的,只是技术层面不同。中国画技法包括:笔墨、造型、构图(中国画技法层面当然也含有色彩)。其中以笔墨为技法核心。篆刻在技法方面包括:字法、刀法、章法。其中字法是篆刻技法的核心,刀法是特质。一位优秀的印人一定有不同于他人的刀法。
张公者老师与尚艺书院师生合影
以上为张公者老师于尚艺书院讲座摘要根据录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
临摹时抓住这两点,很快就能解决用笔问题(有图有真相)
我们是这样学习碑的尚艺书院的“三剂药”董玮:学书法,少宜收老宜放培养诸多当代精英,中国书法院如何做到的?嘘...千万别去尚艺书院学书法,我是认真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