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8-12-21 09:02

李阳 | 落入凡尘的音符 ——八大山人《至日章台街诗轴》的临摹


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整个书画史上的地位要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书画家
他的书法在那个时代即呈现出至今为止都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元素”
“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
是石涛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
八大山人的书法——纯、简、圆
仿佛就是上天落入这凡间的美妙书法音符




李阳 | 别署雪庵。生于江西金溪。书艺公社创建人、总编辑。职业书法家、书画媒体人、艺术策展人、出版人。



01概述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书法创临,依旧离不开来自历代经典的范畴。临摹是进入书法登堂入奥的唯一捷径。但是对于书法之途,怎么取法、学习哪家、如何深入、如何创作?这些问题又是各花入各眼、甚至是极其个人的事情。
当迈过书法艺术的基本门槛之后,就需要具备更深更广的视野,除了二王欧颜赵柳苏黄米蔡等等,善于在他人未触及处着眼,这更是重要的习书路径。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独特,但是这对于书法而言又何其难。我们既要最大的精力去临摹进入感受古人的气息,寻得字里行间的堂奥,却最终还得拿出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02关于

八大山人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八大山人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与世隔绝,在书画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他早年的书法学习欧阳询、黄庭坚、董其昌等,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画风格,也许是亦僧亦道的孤寂生涯,中晚年后他在书画上均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圆、简、空”!
八大山人一生足迹并未离开过江西,这或许是他艺术上孤高独标的重要成因。从早年稚气未脱的作品,到中年的善变,再到晚年的渐老渐圆“八大体”,这中间的变化似乎也是个谜一样的存在。



八大山人行书《至日章台街诗轴》
74CM*33.3CM
释文:至日章台街,点笔僵云影。人传古台上,那得风行净。 题画之一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行草《至日章台街诗轴》,从其“八大山人”落款来看,是为晚年成熟期代表之作,是学习的良好范本。
纯粹、简远、圆润——这构成八大山人书法典型特点,行草《至日章台街诗轴》作品极富超迈之古风,线质简远跃然于纸上,典雅却又现代。如一位孤高的老者,独步古今而来。
所谓书法之中技法章法墨法为发端,而格调更为上。八大此轴可谓书法高格之作。

03临习

人尝云:八大之书不可临。此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如果从技法层面上说,八大的书法我个人建议不必刻意地去花费大量时间去临,临摹的更多目的更多的是解决笔法问题,客观来说,书法的笔法可以通过各种碑帖大量的训练来达到,但对于书法作品的气质揣摩、格调的把握更多的是需要心摹,这个意义要大于手摹。对于八大山人作品的临摹意义就在于此。

1)尺幅先从八大山人的行草《至日章台街诗轴》尺幅说起,临摹我建议尽可能寻得原大的效果,此轴两平尺左右,单字约四五厘米大小,属于中等偏小的字,故坐姿最易掌控。

2)纸笔一般来说,半生熟的纸张均适宜书法的临创,如果是偏生行笔可快速些,如果偏熟则可稍慢。至于选笔则以狼毫为主,初习建议狼毫更容易把控。熟练之后亦可使用长锋羊毫,不容易把控但掌握习性后更易写得生动自如流畅。笔的大小选择如果就此轴来说细笔就可以胜任。
至于人们常说的八大常常使用秃笔,这也许是从呈现的字形限于表层去想像他所用的毛笔。作为创作来说,没有必要专门选择秃锋毛笔,也不现实。不管是秃锋抑或是全新的纯狼毫,只要把握了八大核心的用笔笔法,是都可以写出带有圆润的线质的。



李阳拟八大山人行草《至日章台街诗軸》


3)线质圆与简:线质是构成八大体的基本核心部分,它舍弃了二王一路的细微动作,更显得纯粹。常常使用“平实”而富有“弹性”的笔法。“平实”是指多用中锋得圆润篆籀之气,而“弹性”跳跃的线质是生发出八大体另一关键因素,一昧地“平”抑或一昧地“弹”都可能引向某个极端而失控,八大山人精妙地呈现了这动与静两者的融合。

疾与涩:另一角度讲,疾与涩就是指行笔的快与慢。疾能感受到线条的爽利,而“涩”则有另一更深的含义,涩往往能感受到线质的徐徐推进的力量。疾与涩常常是相对的,八大的行草书其实写得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比行楷书写得更慢,而我们在临习的时候,需要理解到这点。例如“章”字的楷书结字,“台”字的草书结字,这两个相邻的二字,其实就是楷书写完后接着写草书,显然它们二者的行笔速度、节奏是不一样的。

4)结字符号:八大山人常使用符号的的结字,特别是某些草书符号带有其鲜明的特色,例如“人”“那”的长线出锋。在更多八大山人其他作品中都有所呈现。
大小:在全篇之中,字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上”与“那”大小差别好几倍,但却完美统一,这两个字甚至可以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待,“风行净”亦有此效果。
连接:字与字之间随机生发映带,“大珠小珠落玉盘”,并不拘于每字之间的得失,同样字的连接处理绝不会出现两次一样的类似。这点上八大山人与赵孟頫可谓两个极端,故某种角度赵孟頫往往也有被视为有媚俗匠气之风嫌疑。

5)章法八大山人在全篇章法上基本上是以全局为重,简约却不简单,并不拘泥于一点、一画、一字、一行的得与失,此轴简简单单三行写下来,看似平常却出彩处极多,末尾的款识也是简到不能再简了,而大面积的留白位置让与两枚印章。这种“看似寻常却奇崛”的自然而然的章法布白,恰恰是当代书风所缺失的。


05创作

临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作,前面说了八大的书法更需要多看多想多揣摩。当前的书坛,太多的书家过于注重临摹的精细,过于追求一笔一划的惟妙惟肖。而对于八大山人书法的学习,则更要避免这个误区。
只有当我们理解到线质与格调才是核心的要素之后,带着这个目的进入创作的状态,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李阳作品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138cm* 23cm*2


06结语

八大虽处于明清一代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这一时期的书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难能可贵的是,八大山人以其简约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整个书画史上的地位要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书画家。他的书法在那个时代即呈现出至今为止都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元素”。
我常常愿意把八大山人与梵高放在一起比照,这两位中外艺术巨匠都是极其富有创造力的天才艺术家。八大山人在行草上的创造力是其对于整个书法史的最大贡献,同样梵高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专注于农民乡间的题材绘画。所以反观当下,从某个书体深入学习可能是我们习书的捷径。而我们研究学习八大,必然是学习他的最具代表的行草书方面的成就。
“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是石涛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八大山人的书法——纯、简、圆,仿佛就是上天落入这凡间的美妙书法音符。
当代书法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兴盛,又进入了另一种不可名状的问题循环。一些问题得以迎刃而解,但更多的问题却接踵而至!我们每个人都是当代书法史的参与者书写者,大潮之中,每一个书法人都被这个时代激流所裹挟而行身不由己。
当代书法展览、商业喜好、大众审美等等各种因素都在有意无意干扰着我们,但相信只有坚持自己学书的初心,在书法一途不迎合、不随流,最终才能有所斩获!

文 | 李阳说明 | 原文刊载于2018年12月19日《书法报》临摹专栏,本文稍有改动。



三角梅 发表于 2018-12-22 14:20

{:1_277:}{:1_277:}{:1_277:}

繁花随意 发表于 2018-12-25 09:09

我喜您的卧,公社就不赖。前行书里寻,文气有飘来。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18-12-26 12:29

{:1_277:}{:1_277:}

里安阳士 发表于 2018-12-26 17:24

{:1_277:}{:1_277:}

里安阳士 发表于 2019-1-3 17:57

{:1_277:}{:1_277:}

颓笔斋主 发表于 2019-1-17 15:15

{:1_277:}{:1_277:}

书城二十有三 发表于 2019-1-27 15:40

不随流很难得,回到南窗下。

南溪后人 发表于 2019-1-31 14:48

{:1_277:}{:1_277:}

三一堂 发表于 2019-2-15 10:30

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李阳 | 落入凡尘的音符 ——八大山人《至日章台街诗轴》的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