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8-12-16 17:51

君子交,存古风——石开致徐正濂札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8-12-17 12:10 编辑


                                                                        

编首语:杜甫有诗云:“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手札传承了两千多年,其书写形式早在唐代已趋完备。历代文人雅士以札互通消息,谈生活、论修为;聊艺术、言精神。这一文体积蓄了博大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今视频等新媒体阅读更多地替代了纸质阅读,幸否?捧读石开先生致徐正濂先生手札五通,字内余温犹存。先生文字之古意,篆刻之情谊,执笔为念,字字藏情。遥想当时之情境,歆羡不已 ……





第 一 通:一九九二年六月廿二日


曾见有署名楚三者,评我印章中有点穴之论,今知楚三者,乃正廉先生也。时于报端拜读大文,每有中的之见,如承不弃结为文友,则幸甚。聊寄拙作近刻,请赐法教。有大匠之门一印为白石老人之后所嘱制,非弟敢以之自诩者。即致正廉仁兄雅鉴 石开作揖


第 二 通:一九九二年八月三日




前后二大札拜读,闽发大水,蒙兄关切,谢谢!弟之为艺,以丰富人生为主要目的,社会功利原占极次要位置。只因近年以艺谋生,故不得不有所考虑,但即便如此,亦不能以己意屈全众意,所以拙作一向自以为是,目无前贤,更无尊长,不意近年反得社会垂爱,所谓艺名多谠来也。至于有人效我风格,任之,吾不能亦不必因之而改头换面。苟一日醒来,忽有奇想,欲重起炉灶,亦必不顾前功是否尽弃也。吾兄为艺理法丰赡而胆魄不及弟耳,即此愿常通信论艺。正廉仁兄雅鉴 石开作揖


第 三 通: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一日

正廉兄大鉴:前信收读。今读甘肃寄来报纸有大文,因留着对我无用,剪下寄你,或许你还可以寄给友人一读。十一月初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将在武汉开会,我们推荐你参加会议,虽然你目前尚非该委员会成员,但希望这推荐能成为现实,当然更希望我们能因此早日会面。即此大安 弟石开顿首


第 四 通:一九九六年六月廿八日



正廉兄如晤:今日从青岛回家,读到大作及文章。寄上拙印蜕若干,请转贵友,希望他能喜欢。所谓主旋律者是二流记者的课题,吾等不必参与也不必花脑筋去读,让他自生自灭吧。我平时也看报读书,凡此“理论”,兄当作闲时在路边看补伞、修鞋一般,不去与之计较,若它惹到你时,也只笑笑走开,我们照样想我们的事、做我们的事。若与之认真,则恐坏了我们的道行。吾兄以为如何。即颂时绥弟石开顿首
在杭时见吾兄气色极不好,望自珍重!

第 五 通:二零零三年五月八日


正濂吾兄如晤:前承垂顾“非典”之难,幸弟等无事,雅意感忱。弟于刘正成办之“中国书法在线”网上办了一个当代20印家提名展,不知兄台有否阅览,如有观感请赐教为盼。另上海书讯报上前几期登过安持老人忆缶老一文,此报纸找不到了,兄处若有,望再赐寄一份至祷。即颂撰安弟石开顿首

石开寄徐正濂印稿







以上图片摘自徐正濂先生微信尚艺书院编辑


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当代青年画家书法作品选(别再以为画家写不好字哦程大利先生谈书法与国画的关系三大博士授课+三场名家讲座=冬天里的一把火晒晒我们实现的“小目标”——尚艺书院2016教学活动回顾【我们曾一起走过】尚艺书院2015年教学活动回顾这样学书法,一年顶两年!尚艺书院教学活动精华帖导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君子交,存古风——石开致徐正濂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