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夜影 1 @0 ~# `6 h- W6 g; i/ Z& s% l
0 I6 C4 \* t; d
喬布斯雷布斯式背景臺、風暴式直面批評論壇、千人超級現場、博物館級布展陳設……中國書協耗時半年策劃推出的“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烏海論壇”(以下簡稱烏海批評展論壇)獲得空前的關注,這幕後的策展團隊功不可沒。“烏海批評展論壇”將書法展覽形式推向了一個新的維度,堪為中國書協歷年來最為用心的一次展覽。 9 F2 r- y6 y" h+ _( g3 w% v4 Z
此次展覽論壇對於中國書協而言有“突破國展藩籬、跳出國展辦展”的願景,但仍未擺脫“新瓶舊酒”之模式——這種集中前所未有的力量,圍繞“國展”將歷屆獲獎作者以某種方式再遴選。頗感意外的是,一向層級分明的書協,參展作者中從副主席到普通會員皆同台競技,是否有意而為不得而知。而中國書協重點介紹的組織專家對此次入選作者賦予創作前置的學術滲透幹預,對104位作者最終呈現出來的創作成果是否有質的突破呢? 5 ^, y, e& n$ B+ S; y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现场
: \( J* v' x8 Z0 i 2 u4 o! S: M K7 k! V
李剛田說:“追索這百位曾經多次獲獎作者的創作前進足跡,對當下書法創作的得失作深入的、文化性的思考,高水平的書法創作與深入的學術思考融合一體”。 2 |+ O Y& C8 B1 `' ~' a9 c$ l5 s+ Z
王強說:“總的評價挺好……可是我們在現狀的展廳裏看到的是現狀,在理想的展廳裏看到還是現狀……復古這是我們的理想嗎”? & D6 K7 \' h# d; g
顯然專家們的意見很不一致,那麽是否百位作者真的都是創作的高水平好手?從現場展示的作品來看,復古有余而創新無力,所以我以為仍是值得商榷的。 3 K& b3 a2 V7 v
當前“國展”雖仍被中國書協視為最重要的看家法寶及品牌活動,但式微亦是呈不可逆轉之勢,大致有以下客觀原因: ; {2 E2 v( [( ?! @$ o
一是“國展”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成為了大家公認的評“庸”作品之評審。 ' V3 L2 _) Y( ?9 h+ G( v
二是今之“國展”早已不代表最高水準的展事,而變成為習書者進入書壇的“門檻”、“門票”之爭,並且隨著一些書法“老人們”陸續隱匿江湖,退出“國展”競技場,很多人甚至早已忘記了它的存在。 * H2 v8 S( F( K5 o, E6 |/ v
三是如果將之放置在整個書壇各類展覽來比照,如主題展、邀請展、學術展等等,“國展”的競技場域及氣格也顯得過低過小。 中國書協提出“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十六字創作方針,是否意味著對“國展”評審機制這個大病竈的大革新呢?' X( I0 P8 g# C% A$ x
/ n6 ^9 m1 e4 `
7 t( f. P* P# N, O `' A; W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書家辯論會现场 # S! M6 w6 _5 T; y
“烏海批評展論壇”的104位入選作者,均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國展而凸顯的“佼佼者”,正如劉洪彪所說的“在座的作者都是展覽評審機制下的受益者”;又如朱以撒所說的他們是“人才中的人才”。從書法競賽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確都是“国展之王”。 # V3 x7 z, ~% N* O, G Y5 ?. _4 C* ~
那麼,這些經過學術精細打磨後所呈現的作品,是否達到了理想中的書法高度呢?答案是很明顯的。
' u8 P4 F- N# G) P
5 s: w7 Q u, k/ W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展覽现场
0 q) J R# I6 s+ ]4 x0 ^陳洪武在學術總結最後發言中直言:“當前的書法創作,總體偏重於技巧和形式。盡管筆墨駕馭得精到入微,許多地方也能夠出人意料,但就是氣格小,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缺乏感染力,尚未達到和合通匯的境界。有的作品雖然筆力雄強,奔放開合,但細一看總覺得在點畫狼藉之間,透著粗俗,缺乏一種從生命內質出來的雄渾剛勁、拙樸深沈的大美。”
6 |* f3 g: D+ A- ]! y
這透出作為中國書協的重要領導,對多年來“國展”選拔機制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總體上是不滿意的,是展抑或是中國書協欲尋求改變這種情況的突破口。 6 E0 q) u* o( l* p& A+ @
“烏海批評展論壇”的另一個亮點是關於國展數據的多維度統計發布,也是本次活動重要的成果之一。中國書協組織了諸多高校資源力量,建立專門的課題組調研撰寫數據報告,例如對國展參與者年齡、職業、學歷、書體、書風、取法、內容、錯字、別字、數量等等方方面面數據無不涉獵,超乎想像,但其價值意義尚待觀望。發佈數據占了當晚論壇的大半時間,不過對早已今非昔比的“國展”的過於詳細而枯燥的數據統計,仍顯得有些用力過度。
) i- c2 a- Y# L9 \: b
* ]! o7 c( o& q, J& y1 J* N) b6 I5 H" F: B
現狀與理想·烏海論壇數據發佈现场
J& ?$ s* P- n0 i當今書壇體系構成大致如下四種:書協、院校、專業機構、民間,這其中又互為交叉互滲。書協體系在今天仍是主導力量。而今院校力量的迅猛成長,未來師生門第關系網絡會以很快的速度裂變;專業藝術機構更是天然地掌握話語權;而在體制之外還有眾多的深藏功與名的寂寞高手。書法的話語權似乎從來都沒有定式。如果僅僅只關註“國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 `5 ]; u1 N1 [6 w m. ], I, ^# ]此次烏海展覽論壇,中國書協、烏海市政府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104位作者、30多位專家學者、1000余位嘉賓、2天從早到晚6場風暴式學術互動論壇,可以想象策劃團隊及工作人員為此付出的巨大心力。 1 z" b( c4 c4 I/ r
無論現狀是什麽?理想在何方?% M) E: `9 K6 h& e6 H. n6 e% P" V& O
此次展覽在當代書壇的意義仍是顯而易見的!9 S. h0 I0 ^' B6 r/ @
# c: [5 M; _+ X5 A9 K1 u" n& h, E, Q6 Y% @
9 V: Y- y& j6 R 文 | 李陽
. F/ \/ o/ z$ R) T% U. F4 _0 R0 g+ Z. H8 p# c: Q6 [/ d
, X1 ?% y$ ?, P' N& F* v8 G9 I/ L!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