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6-4-28 15:15

[来稿选登]书法臆想系列――问书法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作者 质之

  书法臆想系列――
              问书法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作者 质之
 书法,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的成长历程几乎就是汉字的发展历程。多少年来,有无数人为她陶醉,为她倾倒。而她也产生了许多人们耳闻能详大家,象为广大人民所喜和熟悉的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演义了很多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王献之为了把一点练得象父亲一样好,一夜足足用干了三缸水,张旭喝醉后用自己的头发蘸墨书写狂草等,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添上了光辉的一笔。让我一直比较疑惑的是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字系统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形成了自己完整而独特的创作和审美体系呢。到底书法为何物,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让这么多的人为她痴狂呢?在一般人看来,书法吗,很简单,就是写字,只要字写得公整、对称,看着舒服就是好字,就是好的书法,这也许是一种最为朴素的书法观念,包含了人们的最为直观的审美心理。但在搞书法的人看来,书法绝不是写字那么的简单。她是一门艺术,是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汉字的美的艺术,就像音乐、绘画一样有她的个性和内涵。也许这二者应该不是互相排斥的,书法大概应该是这两种观念的混合体,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高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此外,我觉得书法的几个特点,或许能解释书法到底为何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
1从书法本体来看是借助中国汉字的一些特点,运用毛笔、宣纸等一些工具来表现美的一种形式。这就决定了书法外在表现方面的一些特点,首先她所表现的是汉字,汉字是她的载体,离开了汉字就不能称之为书法,或者是演变成了其他艺术形式,或者不再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书法。汉字笔画虽然和西方文字的字母所起到的作用差不多,但字母在在构成单词时只有平行排列这一种形式,相比之下汉字的组合则要丰富的多,左右、上下、半包、全包等,正是汉字的千姿百态造就了书法的丰富多彩。其次,书法的书写工具是毛笔和宣纸。书法的形成除了和汉字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有关外,和书写的材料也是密不可分的。西方人用没有弹性的鹅毛笔,写出的线条是自然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不会有什么美感。毛笔由于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的弹性,能够使书写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粗细不同,刚柔相宜,润燥相间的线条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的变化和感情的起伏,具有了生命的活力,构成了书法审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古人感叹毛笔“唯软则奇怪生焉。”第三宣纸特别是生宣由于其良好的洇水性和毛笔起到了珠联璧合的作用。宣纸为什么会被选作书写的纸张,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这已经无从可知。但宣纸的特性确实有助于书法美的表达是无可置疑的。当宣纸把笔画的边缘变得模糊的时候,我们会感觉笔画增加了内涵和深度,不再是那么直白和无趣,而这一切得改变又是那么的自然,丝毫没有人工的做作,大概这一点上更加符合中国人在艺术上的审美特点,重视内涵和喜欢天成。
2、从具象、抽象的角度来说,书法很显然是一门抽象艺术。但我觉得有趣的是,根据西方人的定义方式,书法似乎找不到她的位置,书法表现的内容是仅仅是汉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是否可以说她是一门高度抽象的艺术呢。但即使可以这样说,她也是一门比较独特的抽象艺术,比如,同绘画中的抽象派作对比的话,一名抽象画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具象世界用自己的想法来表达,甚至创造符号来代替具象世界中的某种物象,有时这种符号就是这名画家个性的象征,书法则不能,书法家面前没有具象世界可以表现,符号也是已经抽象好了的,书法家在创作的时候只能用这些符号进行感情的宣泄和艺术的表达。而且尽管汉字的书写形态字说起来已经是较为复杂的了,但若和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相比,则要单纯的多,作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所要做的就是用最少的形象和技巧来表示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多得感情和内容,如此说来,每一个书法单位所要包含的信息量之巨大是可想而知的,从这一点上说,又是和绘画中抽象派的特点相吻合的。
3、从艺术分类的角度来说,书法既属于空间艺术,又有时间艺术的特征。说书法是空间艺术,是因为书法有长度有宽度,占有一定的空间,创作完成后就会长久留存,不会消失;说书法是时间艺术是因为书法在书写时是线性的,必须按照一定地空间和时间顺序,而不能象绘画一样可以随便选择进行的方式和顺序,一旦下笔后对时间有严格的要求,行笔慢则线条呆滞,行笔太快则线条浮滑,一旦写得错了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也没有了修改的余地,要么是永恒的满足,要么是永恒的遗憾,这一点上可能和音乐的特点更为接近一些。
4、书法的审美是以意境为主要审美特征,技法次之。南朝的谢赫在画论中曾提到评论画的优劣当以气韵是否生动为第一位。技法十分丰富的绘画尚且如此,技法相对简单的书法则更是以意境为主要审美标准。其实作品的意境如何若用语言来表达是很难说清楚的,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王羲之的书法,南朝的梁武帝就用“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来形容它的意境,后人在评价王羲之书法的时候也有很多引用的,我们只知道这是在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的意境好,但它究竟是指的什么样一种意境,没见人讨论过,恐怕也很难说清楚,正所谓“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倒和老子所说的“道”有某种相似的地方。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左右了一幅书法作品品位的高下。
5、书法最初是一种艺术形式,最终则积淀成了一种文化。虽然很多艺术的发展都是这样一种轨道,显然书法表现的更加突出。纵观历史,几乎是所有的书法大家都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他们或是文学大家,或是史学泰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书法当中去,使得书法和文学、史学等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我们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书法的时候,不能仅仅着眼于线条、结构、章法这些外在的,看得到的东西,更要着眼于不容易看到的却是事实在在存在的内在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外功夫,一些我们感觉不到却总是左右我们创作的神奇的力量,是她决定了我们书法的格调的高下。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虽然不是专指书法而言的,不过我们可以借用到书法当中。很多大师的作品,技法很简单,却同样能给我们以巨大的震撼,就是他们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书法这一媒介传达出来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不接受传统文化的侵淫,我们就无法奢谈继承和发扬书法,如果我们不对书法的内涵有更加全面的得认识,我们就始终无法塔进书法的象牙塔中。
   上面总结的关于书法的一些特点,是本人认为书法与别的艺术种类特别是――绘画,存在着差异性的一些方面,当然只是一管之见,存在很多偏颇的地方,毕竟真的要说明书法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和其他艺术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很困难的。我觉得只有我们对书法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看到书法这门艺术的独特性,明确了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更好地去学习书法,更加有选择的去从别的艺术门类借鉴一些好的技法和表现形式。



____________

投稿人姓名:质之
电子信箱:pleasewrite@sohu.com 
文章标题:敢问书法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4-28 22:48

以西方理论论中国传统艺术,多是隔靴搔痒。常常是费了很大力气,整了好多理论,结果只论了皮毛。传统理论虽然只是评点一二,却往往直指最本质、最关键、最切实际的地方。逻辑上虽时有不通,思想上却能启发人豁然贯通。

yuzhi 发表于 2006-5-1 16:18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4-28 22:48 发表
以西方理论论中国传统艺术,多是隔靴搔痒。常常是费了很大力气,整了好多理论,结果只论了皮毛。传统理论虽然只是评点一二,却往往直指最本质、最关键、最切实际的地方。逻辑上虽时有不通,思想上却能启发人豁然贯 ...
tongy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稿选登]书法臆想系列――问书法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作者 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