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a 发表于 2006-4-17 10:53

观白先生论王书有感

看了白邸先生论王书有一些想法和网友交流.
   我觉得我们综观魏晋时期的作品,会发现很多作品的气息是和王羲之书法是相通的,我们常说王羲之是魏晋书法集大成者,未尝不可以理解王羲之是把魏晋书风系统化的典范,那是当时的书风影响了王字,还是王字影响了当时的书风,这里又有没有程式化流行性的书风在里面呢?
   很多人对赵书很有微词,认为妩媚,其实当我临习赵字时感受到的却是他的细腻,这是和王字的率性快意完全不同的感觉.可能因为王羲之的作品流传的多是信札,更具说服力的是两人所处的时代精神不同而造成的,我们没有必要要求赵的书法和王一样,看看赵的信札一样很好,也许赵在临王的过程中,是自己选择了不同的精神风貌,不同的笔墨追求方向而已.
  相反我们当代的书家们也拥有了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但在不断的探索中却让人看不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有乱写的东西在里面,这样的情况下到是应该好好的临古,如果能真正临的和二王一样,那怕没有个人面目,我看倒还真不错了
  艺术不是科技,没有进步一说,不同的时代有对艺术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就算现在的西方也不可能回归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高尚情操当中去,但我们却有必要去继承这些好的东西.

daxia 发表于 2006-4-17 11:03

网络的问题我重复发了两次实在不好意思斑竹给删一个吧最好别扣分呀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17 20:07

以下是纯粹的个人观点
我不想说谁的字好,谁的字孬,但就理论上说,赵体字的成就要在大王之上,妩媚的现象都有发生,王羲之不妩媚还是宋四家,明八家以及清人的书法不妩媚,书法成就的体现不单单是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综合的品评一下就能发现,古人之于书法的用功程度,研究取向,观赏角度,书写目的,今人是根本没法比拟的,适应时代的书法产生了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4-17 22:13

“当代的书家们也拥有了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这很难说:首先,基本功的培养环境就缺乏“自由度”,古人从小就生活在书法的环境里,毛笔在古人手里就像筷子在中国人手里:顺;现代人只有在书法班才开始用毛笔,毛笔在现代人手里则像筷子在来中国学习的洋人手里:生。
其次,古人一般不靠书法生存,可以随便写;现代书家们要受市场左右,实质最不自由。

daxia 发表于 2006-4-19 08:21

挺对的领教了

不高居士 发表于 2006-4-20 11:43

讲的都很好,很受益。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5-1 20:06

一句废话,电脑时代不会取代手体字书写,因为需要手写,方块字是一种内涵,因为是中国人在用,方块字是一种艺术,因为有欣赏这种艺术的群众基础,有谁见过油画脱离其实用后而消亡的,这难道不是需求的原因吗

yuzhi 发表于 2006-5-2 17:49

其实我们现在再去评判王羲之与赵孟府谁优谁劣,没有什么意义,他们都是我们不可企及的高峰,关键是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白先生论王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