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7-19 06:57

em28 em28

joinmayxu 发表于 2007-9-23 22:40

em1 em1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19 06:5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28 em28

joinmayxu 发表于 2011-3-17 16:04

{:1_56:}{:1_56:}

集美艺苑 发表于 2011-8-26 21:13

芭蕉留绿   樱桃正红
——著名书画家徐叶翎先生的艺术人生
最早认识徐叶翎先生是一九七四年的冬天,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几十年的交往是我对徐先生有了更多地了解。他历经么难,孜孜不倦,不幕荣利,平日里娴静寡言,酷爱读书写作,却是一位胸怀博大,交游广泛,学识丰厚,内心世界精深的书画金石大家,先生拥有今天的成就只靠两个字:执著。
一、 2005年初夏,我来到徐叶翎先生的家,与他面对面访谈了很久,再一次聆听了徐先生艺术人生的经理及一段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先生的客厅里挂满了名人字画,只是在一个不抬起眼的墙角里挂着他的一幅国画,画面上两片葱翠的绿色芭蕉与满篮子鲜红透亮的樱桃教相呼应,画面左侧的提款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幅画抒情细腻,清新高洁,蕴含着中国文人画的丰富内涵和哲理。几十年来,徐先生尤为喜欢这种题材的作品,为自己和朋友画过许多次,折射出老艺术家对时间的珍稀之情。徐先生说:,他很喜爱画上的这两句词。细细琢磨着两句词,使人更进一步联想到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泗河边发出的一生浩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两段词语有着相同的哲理,它暗示人们在变动不居的世事中,也要日夜兼程,珍惜时光;借美丽春光抓紧稍纵即逝的每一天,才能心想事成吧!
   徐叶翎先生,1935年出生在曲阜市城里的一个殷实的封建家庭,父亲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读书人,徐先生的童年和青年时光是在文人家风及家藏的书堆及画堆里度过的。塔自幼酷爱印石、碑帖、文史,着迷翰墨,十多岁时的徐叶翎第一次看到《张黑女墓志》和《张猛龙碑》两部魏碑石刻时兴奋不已,如获至宝,中国古老传统书法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萌芽的种子。他的家离孔庙很近,徐叶翎和小伙伴经常去玩耍,在空荡深幽的庙院里寻寻觅觅,他对这里众多的石刻碑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孔庙里的汉碑和《玉虹楼》从贴长廊,杂草丛生,到处布满了蜘蛛网,气氛阴深可怕,幼小的徐叶翎忘我的沉醉其中。直到现在每当谈起,《玉虹楼》时,先生依然略显激动,他对这里的每一块碑林石刻如数家珍,每次到来他都会把这里的580块碑刻摸上一遍,然后在静静地研磨上面的字迹。独自一人留连碑林中,他自己也记不清共有多少次了。徐先生六岁的时候,徐先生父亲的朋友周凤羽住在离徐家很近的三间北屋里,名之曰“学屋”,每天下午周凤羽便和几个年轻人在这里读书作画,少年的徐叶翎记忆最深的是周先生悦耳动听、抑扬顿错的吟咏声,他最爱蹲在窗外侧耳细听,虽然内容不太清楚,但其声音之美却深深打动了他。这位才华横溢、在诗书画印方面造诣颇深的周凤羽先生终于在徐叶翎七岁的时候,从一本师范学校的画集开始正式辅导徐叶翎开始作画,成为徐先生走向艺术生涯的启蒙老师。2000年周先生去世时,徐叶翎饱含深情地写下纪念周老的散文《缅怀后翁》,寄托神奇的哀思。
   1953年,18岁的徐叶翎分配到曲阜市总工会工作............

小坤 发表于 2011-8-27 11:35

{:1_55:}{:1_107:}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朱复戡艺术研究会徐叶翎先生艺术简介